哲学06|爱情:盖茨和梅琳达的离婚理由成立吗?

哲学06|爱情:盖茨和梅琳达的离婚理由成立吗?

00:00
16:05


【引子:为了爱情而离婚?】


欢迎来到哲学版块第六讲,我是张新刚。2021年5月4日,比尔·盖茨和梅琳达夫妇在社交媒体发表声明,结束了27年的婚姻关系。看到这一消息,我朋友圈里的青年人顿时开始不淡定了。为什么不淡定呢?不仅因为盖茨夫妇特殊的名人身份,最重要的原因是两人离婚的原因。在公布的离婚声明中,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只用一句来解释离婚的原因,这就是“我们不再认为在人生的下一阶段,我们能够作为夫妻携手成长。”我的一个朋友在转发这段话的时候,评论了一句:“都多大了,还想怎么成长?”这句评论听着像调侃,实际上却道出了婚姻与爱情的深刻道理。


在婚姻中的两个人,最初可能是因为爱走到了一起,可一旦结婚后,爱情逐渐转变成亲情,夫妻关系更多的是相互支撑的财产契约关系。这么说虽然听起来很残酷,但如果你去检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编“婚姻家庭”部分,就会发现“爱”这个字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说夫妻应“互相关爱”,另一次是说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听到这两个词,你就会意识到,《民法典》里要求的爱跟爱情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


那么,如果婚姻是契约关系,保障夫妻二人的各自合法权益,特别是财产权。那么,对于盖茨夫妇来说,为何婚姻对巨额财产的保障,最终却抵不过一句“无法共同成长”呢?难道去除了荷尔蒙的短暂作用之外,爱的真正基础是“共同成长”吗?盖茨夫妇的这个讲法其实并不新鲜,最早用这种方式讨论爱的是柏拉图。


【身体的爱欲和爱的阶梯】


柏拉图写过一部精彩的戏剧,名字叫做《会饮》,也就是一群人在一起喝酒聊天。当天聊的主题是“爱欲”,古希腊主管爱欲的神是“爱若斯”,所以大家伙会饮的主题就是轮番称颂爱神,最后看谁说得最好。在众多发言人当中,有两个人讲得特别好,一个是大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另一个就是我们的老朋友苏格拉底。阿里斯托芬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爱别人,而苏格拉底则试图说明白,人应该爱什么。


阿里斯托芬讲了一个神话故事,他说在很久之前,人类长得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球形的生物。最初的人有两倍的器官,有两张脸,四肢胳膊,四条腿,两幅性器官等等。并且,最初的人不只有两种性别,即男性和女性,还有第三种性别,男女合体的人。他们可以任意前行或后退,想跑快的时候,还可以把腿收起来,像一个球一样飞快翻滚。阿里斯托芬说,最初的人的体力和精力都远强于现在的人,力量大到要去和神打架。结果宙斯看到这种情况,便对人进行了手术,将人变得虚弱。宙斯的手术方法就是把圆滚滚的人一劈两半,每劈一个,就把人的头转过来,让人能看到自己的切面,这样就能学乖一点。最后,再把切开的皮在肚脐眼那里系起来。这样,原来的一个人就变成两个。


可以想象,人原来是两个一半组成的,现在被切开了,所以呢,两个一半的人便拼命去找自己的另一半,找到后便抱到一起,四肢缠绕不放,恨不得能合为一体,不再撒手,心无旁骛,甚至饿死也不撒手。宙斯看到这个情形,心生怜悯,便对人进行了二次改造。宙斯又把人的生殖器从后面移到前面,让他们能在性满足之后,正常生活,放手干点儿别的事情。因为原来人有三种性别,现在被切开之后,也就有了三种爱。有一半男性对一半男性的爱;有一半女性对一半女性的爱;还有一半男性对一半女性的爱。


阿里斯托芬的这个故事阐述了人类的一个自然倾向,那就是对肉体的渴望,当遇到爱人的时候,人会抚摸、拥抱、亲吻对方,并会发生性关系。这种肉体的亲近是因为人的自然缺失,每一个人实际上都是被分割后的产物。而对每个人来说,都存在着一个完美的另一半,只有和原属于自己的另一半合体,才是完整的自己。但阿里斯托芬也仅是解释了爱欲里的身体欲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荷尔蒙主导的那些快乐。但是,除了身体的渴望之外,爱还确确实实包含了其他的内容,这就是苏格拉底发言的核心。


苏格拉底说他听过一个名字叫做第奥提玛的女人谈论过爱神,并且谈得很好,他便复述第奥提玛的话。苏格拉底说,男人和女人通过结合,生育后代的行为是很自然的。只有通过生育后代,人才能通过代际的传承成为不死的,所以爱欲是对不死的渴求。但是,人不仅只有身体,还有灵魂。身体的欲望会孕育婴儿,灵魂的爱则要追求更大的圆满。紧接着,苏格拉底讲述了爱的正确步骤,简称“爱的阶梯”,要学会灵魂的爱欲,就要学会如何爬梯子。


在梯子最低端是美丽的身体,人最开始肯定会爱慕美丽的身体,这是基本人性,千百年也不会有变化。阿里斯托芬在前面已经把这个事儿解释地很形象了,但是苏格拉底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劝人不要把目光停留在美丽的身体上面,身体的欢愉毕竟是短暂的。对人来说,看到美丽的身体,应该想到为什么这个身体是美的,思考到这一层,你就会发现世间所有美的身体都是相似的。这时候,你就开始扶着爱的阶梯往上攀爬,从爱一个具体的身体到爱所有美丽的身体,这时候某一个具体的美的身体已经微不足道了。因为一旦意识到普遍的美,你就不会再执着在身体上面,而是会把灵魂的美看得比身体的美更高贵,并开始爱灵魂的美。


当你更关心爱人灵魂的美时候,你就会花时间通过言谈,让你所爱的人变得更高贵,更加关心自己的品性,开始关注知识的美。在这个过程之中,人一旦见过更为壮观的美,便会爱上智慧,不再痴迷于肉身,而是希望能够有睿智的言辞,大气的思想。最后,在爱的阶梯的顶端处,你会看到美本身。苏格拉底说,具体的美的事物有生有灭,但美本身却一直不变,具体的事物之所以被称为是美的,也只是因为它以某种形式分享了美本身而已。


所以,爱的阶梯就是从美的东西开始,向着美本身,顺着这些美的东西逐渐上升,好像爬梯子,一阶又一阶,从一个身体、两个身体上升到所有美的身体,再从美的身体上升到美的操持,由美的操持上升到美的种种学问,最后从各种美的学问上升到认识到美本身的学问,最终认识到美之所是。


苏格拉底说到做到。在《会饮》的最后,发生了非常有趣的一幕,一个年轻人阿尔喀比亚德突然闯了进来。在古希腊的城邦中,最流行的爱情关系是不同年龄阶段的男性之间的爱,因此年轻的美男子必然成为城邦里男人竞相追逐的对象,而阿尔喀比亚德就是雅典城当时最风流倜傥的美男子。被众多人追求的阿尔喀比亚德却独独爱上了苏格拉底,因为他觉得苏格拉底的智慧是最迷人的,他就想成为苏格拉底的情人。阿尔喀比亚德抱怨,自己几次主动出击,想和苏格拉底发生点儿关系,以求得到苏格拉底的智慧,但都被苏格拉底拒绝了。苏格拉底听完阿尔喀比亚德的话对他说,你可真是打错了算盘,想用仅仅看起来的美的身体来换取真正的美,简直是想用铜换金,想瞎了心。苏格拉底抵挡住了美色的诱惑,维系了哲学最后的尊严。


在解释完柏拉图心目中的爱以后,你或许就能理解盖茨夫妇离婚的理由了。在柏拉图设定的爱的关系中,处于爱欲关系中的人应该首要关心对方的灵魂,并且让彼此都能顺着爱的阶梯向上攀爬,去爱真正的美和智慧,这才是“共同成长”。比尔·盖茨和梅琳达肯定都已经不再盯着对方身体的美,而是在爱的阶梯的某一处有了分歧,而这对于已经爬上阶梯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去除杂质后的纯粹爱情】


在解释完柏拉图《会饮》里谈的爱之后,你可能会有疑惑。如果爱就是让自己或对方最终去爱智慧,那么不用爱人是不是也可以爱智慧呢?苏格拉底著名的老婆每天对他泼冷水,也并没有妨碍苏格拉底成为哲学家。共同成长为品性高贵的人固然听着不错,但似乎和我们通常理解的爱情还是差了点儿什么。难道哲学家谈起爱,就非得用理性去压制情感吗?难道只有爱智慧才是真正的爱,飞蛾扑火般爱一个具体的人,就是微不足道的爱吗?答案恐怕要比柏拉图的方案更为复杂。


爱就像被无数海草贝类包裹的珍珠,要想看清它,需要先把附着在它上面的这些东西去除。第一层要去除的就是繁衍后代的功能,虽然人类有延续自身物种的能力和愿望,但这并不是爱。第二层要去除的是附着在爱上面的结果,比如说:“我爱你,因为你是我的精神支柱。”一旦出现“因为”两个字,就说明这实际上并不是爱,而是爱的计算。第三层要去除的是作为比较结果的爱,比如当一个人对你说:相比起莱昂纳多,我更爱你。这只能说明他/她既不爱你,也不爱莱昂纳多。真正的爱并不会给出一个程度的比较。


那么,去除了各种杂质后的爱是什么样的呢?理性的哲学没有能力提供答案,因为爱并不纯然是理性的。当你对一个具体的人说“我爱你”的时候,他/她也对你说“我爱你”,这时两个人就以巨大的冒险进入到一种新的关系中。这里的爱是一种绝对的命令,告诉你要把自己交付出去,通过交付你也得到另外一个他/她。在这一新的关系中,情感、身体、欲望以及与之相关的所有一切都有了正当的位置,在两句“我爱你”之后,两个人被爱重新塑造了。在爱之中,没有人类,只有那个具体的人,从此之后,你们愿意共同分享和创造你们的存在。


讨论了这么多,在本讲的最后,我想留一些问题给大家:你可以单方面宣布爱情吗?在爱情中,我们爱的究竟是对方,还是自己?身体的情欲是否真的就比理性的爱欲更低级呢?人必须走近爱情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社群讨论,我们下一讲再见。


(欢迎添加课程助理微信:eidos002,入群与知识爱好者们交流讨论,获得更多课程与学者的相关信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21210229

    原来人类的终极最求是审美。

  • 星空2315

    能不能讲些除了苏格拉底外的哲学?难道哲学止步于苏格拉底了吗?

    Ashely8254 回复 @星空2315: 施老师和新刚老师在推荐语和发刊词中说主要讲柏拉图的原因了呢~

  • 飘啊飘啊飘过

    爱情和婚姻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一种心理关系,后者是一种法律关系。有许多没有爱情的婚姻,也有许多没有婚姻的爱情。有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归宿,也有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人为什么要有爱情?进化心理学有一个说法,女性为了保护新生儿,隐藏了生理周期的表象,男人不确定孩子是不是自己的。同时有爱情的基因更容易让两个人一起把孩子抚养长大,于是产生了爱情。至于单方面的爱情算不算爱情,这是个定义问题。你可以把单恋定义为爱情,也可以把单恋独立出来定义。在确立眼神之前,总还是应该有个单恋阶段吧

  • KC又如何

    我很喜歡這一講的故事性,阿里斯托芬對愛情的神話故事很有現代感,解釋了人類一直存在的異性與同性聯結關係。愛是人的本性。人活著就能感到愛與被愛。母愛父愛都是無條件的愛。當愛變成有條件就表現出人性的自私自戀。兩個人無論結婚與否,能夠共同成長就是一個不斷發現與完善自我的變量,之所以愛對方是因為對方有自己一直想追求卻自身沒有的特質。如果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那是滿足了物質需求後在上一個階梯的精神需求了。所以我們需要愛自己,並如愛自己那樣愛別人。自愛是與人分享,自私是為了自己而傷害他人。謝謝張老師讓我腦洞起來了。

  • 大观天下志

    感谢大家在哲学板块的精彩分享。欢迎添加课程助理微信:eidos002,入群提出问题,与人文社科爱好者一起讨论。我们会在大家提出的问题中选取问题内容,请主讲老师进行答疑,期待和你一起讨论。

  • leeanshi

    爱情最终转变为亲情,然而即便是原本血缘的亲情,当今社会都可以舍弃,又为什么一定需要和一个不认识的人构建所谓亲情呢?这真的重要吗?

  • 阮菀JY

    他们离婚的理由哪有这么高贵,一段时间以后才发现就是那样庸俗的理由——出轨了

  • 林小宸

    会饮篇,圆球人。一些DNA。

  • hygvh

    还是挺难懂什么是爱的,站在阶梯最底端。 不过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哪一层?

  • 1388913paab

    老师吧人为什么爱讲的很清楚,大赞 可是,现在人为什么都不想爱了呢?

    罗浮山大盗 回复 @1388913paab: 您是如何确定以前的人就比现在的人更愿意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