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10 锦囊丨少楠:创新往往来自于学科的边缘交汇处
 2387
试听90

【产品经理】10 锦囊丨少楠:创新往往来自于学科的边缘交汇处

00:00
07:17

这是《不加班办公室》嘉宾们为大家特别定制的职场锦囊。每期节目3-10分钟不等,每次只聊一件事——可能是一个让你工作弯路的工作方法,也可能是工作多年后的见解,或者是非常直接的职场干货。

本期嘉宾:少楠,flomo浮墨笔记联合创始人,《产品沉思录》主理人,《奇想驿》主播。曾任丁香园首席产品架构师。

《创新往往来自于学科的边缘交汇处》

- 文稿 -


大家好,我是少楠,《产品沉思录》的主理人,flomo的原神之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观点:创新往往来自于学科的边缘交汇处。查理·芒格也曾经说过,你必须了解多个学科里面重要的知识,才能做出更好的判断。

比如对于我来讲,其实我是一个野生产品经理,并没有很多科班出身的知识,所以我的知识都来自各个领域,比如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可能还有一些零售、交互设计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我的经历比较庞杂,所以我就发现,往往在跨学科的时候可以找的新的解决方案。

我来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刚开始做丁香医生的时候,我们都以为医生作为高知人群,他们对于很多事情,包括自身的理解都应该是非常快速和透彻的,尤其是对于怎么给自己定价这件事理应了然于胸。但实际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医生在专业领域的造诣都很高,但是却不知道如何给自己定价。我们就觉得很有意思,大家都是博士高学历,又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然而给自己定价却拿不准,不是主任把自己的价格定得很低,就是主治医生把自己的价格定得很高。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医疗行业里是找不到的。我们最后在零售行业里找到了答案。因为在零售行业很早就有了一个叫做“价格带”的设计。所谓的价格带举例来说,你去便利店里看到的同品类的商品价格是不同的,有的茶饮料只有三四块钱,但也有七八块或者十几块的茶饮料。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价格带,而不同的价格会吸引相应的人群。

我们就给不同的医生,根据他所在的医院的级别,所在的城市级别,个人的工作年限以及个人的title,再辅以他不同的科室来制定了一套基础的方案。然后医生填完这些信息之后,我们就会出一个指导价格。对于医生来说这解决了他选择价格的痛苦;对于我们来说,也可以让用户进来以合适的价格选择他想要的服务。这就一个典型的跨学科交汇的地方。

还有一个从零售行业借鉴的经验:星巴克的神秘访客制度。这个制度是今天会来一个客人,但是这个客人其实是你的上级领导或者主管扮演的,而且你并不知道他是谁,反正只知道这一天可能会来,或者他甚至可能会告诉你具体来的日期。那这个人会比较烦,比较刁难,然后东东瞅瞅西望望各种找你事。很多时候你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所以你只能一如既往的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来服务。这个人来的时候,也会根据的你的情况来进行一系列的考核打分。

这个在零售行业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当我们开始做互联网医疗,我们发现如何去评判医生的服务质量是没有标准的。一开始大家做互联网平台都像滴滴一样,平台只负责撮合供给方和需求方,但是具体的交易平台就不插手了。实际上我发现这样不行,因为医疗这样一个专业的服务,平台必须介入到整个服务的过程中以保证质量。

我们的方案就是请专家审核,但也不是每一条都要回复,而是每个季度从一个回复问题的医生那随机抽取三个问题,发给专家审核,专家里面只要有任何一人给了一票否决,那被抽查的医生就会被列为黄牌,三张黄牌就会列为红牌,红牌平台就会拒绝与他合作。

这样做了之后就会对在平台上服务的医生形成一种压力:我也不知道哪三条会被抽取到,所以还是认真一些吧。而对于专家来讲这样的设计他的工作压力也不会很大。所以这也是一个从学科边缘交汇处学习的案例。事实证明这套设计也是挺有效的,作为平台的基石在持续地运转。

还可以分享一个相对比较失败的案例。说它失败是因为早年做产品没有治理经验。所谓治理经验就是,小到一个团队,大到一个国家,都需要有治理的手段。而治理的手段往往并不是处罚或者惩罚,它有很多的工具可以使用。比如你可以利用法律条文,所谓的版规,还有各种规则;然后你可以利用一些道德规范,就是鼓励什么,不鼓励什么;推荐什么,不推荐什么。然后你还可以利用产品结构,以及包括一些金钱的杠杆来进行调控。

我们当时做了一个产品叫Evermemo,是印象笔记的一个小客户端。但当时里面有一个功能叫做Mocha,你可以选择任意便签将它匿名共享。这个功能我们当时只设计了一条规则:可以随意共享,但是不能留言也不能互动。这个现在听起来就很可怕,因为这变成了一个完全自由的地方,因为没有任何治理方向,就完全不知道用户会用这个功能分享什么内容。我们的本意是希望大家共享自己的知识,但是最后变成了情绪树洞、隔空骂街甚至打小广告的地方。

后来果不其然,这个地方因为所有人都能做所有事,导致了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地方没有价值,所以这个功能最后就逐渐衰落了。如果今天再来看的话,我就很清楚的明白,当时我做产品的时候只知道产品功能怎么设计,而没有考虑整个生态怎么来经营和治理。 经营和治理其实也是一个产品经理需要学的话题,而这个话题往往是在社会学和政治学里面比较多见的,甚至可能你还要去看一看罗翔老师的一些法律相关的这种知识。

所以说回来,如果你是一个产品经理,其实我不推荐你看任何跟产品经理直接相关的书,或者这些东西我默认你就应该自己去学会。你应该看很多跨学科的书,比如最典型的就是跟我们相关的经济行为学,尤其是以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他们为主,以及一些微观经济学,因为我们都是经济动物。当然还有大量的心理学也是推荐你看的,包括还有统计学等等。就

当你知道各个行业里面比较重要的知识之后,其实能给你带来新的解决方案,那新的解决方案就能可以说是创新了,因为世界上本没有任何完全创新的东西,它只是把两个可能彼此不相关的事情重新粘合在一起,嗯,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谢谢。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和JustPod联合出品。

精选用户评论
  • 跟着学习的脚步前进

    第一是避免信息过载,第二是一定要带着客观的态度去来审视它的有效性,第三,我们发现了很多灵感之后,一定要记录,并且附上来源。 我们想要深入的了解某个行业,我们还是要去找相关书籍。 创新往往来源于学科的边缘交汇处。 历史的经典,因为你了解多长的过去才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拉长对时间纬度的认知,所以我们能在历史里面找到很多人性的观察,然后能找到很多艰难的决策,怎么来做的。 另外一类是科学和自然相关的这种知识,因为物理的世界是亘古不变的,它能培养我们的逻辑和抽象能力。 一些哲学相关的书。 和很多很睿智的人交谈。真正给我们带来价值的,往往不是行业的共识,都是这些隐藏在角落里的末会知识。

其他用户评论
  • 子丑寅卯氢氦锂铍硼

    真诚而有用的分享!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