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 成为真正的自我到底有多难?

95 | 成为真正的自我到底有多难?

00:00
13:22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成为真正的自我到底有多难?这一集还是要继续发挥一下克尔凯郭尔的思想,他是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对于存在这样的概念,他有特殊的用法,用它来指称,选择成为自己。那么所谓成为真正的自我到底有多难?


是因为克尔凯郭尔他认为人可能面对三种情况会产生绝望。


第一种:不知道有自我而绝望,

第二种:不愿意有自我而绝望。

第三种:不能够有自我而绝望。


说到人的自我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好像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这个自我需要让自己能够觉悟。他第一个是不知道,第二是不愿意,第三个是不能够成为这样的自我,于是产生了绝望的心情。


我们就分别说明一下,首先所谓不知道有自我而绝望,在说什么呢?有些人随俗浮沉,得过且过,经常羡慕或崇拜别人,把偶像作为自己心里投射的对象,或者把自己归类为某一种人,属于某一个阶级、某一个族群。这样的人只注意到自己的身体与心智,却没有意识到还有一个灵性的、永恒的自我,他不知道灵性是一个人最独特最重要的成分,但他经常还是觉得安全跟满足,这实在是一种无可救药的情况,但是他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所谓的不知道有自我,就是一个人受身体的支配,迷惑于“感性”与“欲望”,这就是不知道有一个独特的自我,他只是糊里糊涂的隶属于一个更大的群体,对自己并没有清楚的认识,不知道自己还有灵性的成分。表面看来他有活动的能力,但他不知道这种能力最后的来源是什么。因此不论他在现实世界取得什么成就,那都是一种绝望的人生,有些命定论者认为自己的命运早就被决定的,成败得失都已经注定,一切都是必然的,这就是不知道有自我。


另外有些人他虽然相信上帝,但把上帝等同于必然的规律,如此一来上帝也不见了,只剩下必然的规律,同样是没有自我可言,把上帝当成命运,等于是没有信仰的态度,也谈不上所谓个人的责任。像这里所说的都是第一种,不知道有自我而绝望,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


接着看到第二种不愿意有自我而绝望。我虽然知道了,意识到自己是属灵的,有一个应该去完成的自我,但是我不愿意去完成。因为我已经学会了跟别人一般的生活,不愿意做我自己,那更愿意做别人了。我透过外在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经常对自己说,等一等再看吧,过一阵子再说吧,先这样过下去吧。这样的自我始终不敢跨出脚步,去过属灵的生活,以为关心灵魂是在浪费时间,如果真正做自己,那就要做出抉择了,这时候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并且未来也不可知啊。因此很多人就不愿意有自我,他们这时候对自己也会感到绝望,并且在绝望中想要摆脱自己。


当代西方一位心理学家弗洛姆,他就写一本书叫做《逃避自由的现代人》。现代人为什么逃避自由呢?因为如果你面对自由做的选择,你就要负责任,因为承担不起责任了,宁可连自由也不要了,这是不愿意成为自我,这会产生第二种绝望。


还有第三种不能够有自我而绝望,就算你知道有自我,也愿意有自我,但是你能够做到吗?这时候你会发现只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完成自我,那时候怎么办?你只有开放自己,接受一种永恒的力量的帮助


克尔凯郭尔本身有他宗教的背景,谈这些问题的时候,谈到像灵魂、属灵、永恒的力量都非常自然,这个时候就要鼓足勇气了。基本的观念要丧失自己以得到自己,也就是要完全放弃自己,无条件地接受援助,服从另一个力量的安排。


这边所谓的放弃自己,主要是说放弃自己的身跟心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各种主观的意愿、情绪、欲望等等。但是人往往害怕失去在世界上的有利条件。你只要承认自己的软弱被另外一个力量所提拔,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是无用的。人在绝望中仍然在坚持自己的软弱,宁可随着自己的思想走上偏差的道路,这就是不能够有自我而绝望


关键就是前面说的只有丧失自己才能得到自己,所谓的丧失自己代表这时候觉悟自己的真正处境,也就是只靠自己无法找到得救或解脱的途径,我们就简单对照一下,比如像儒家,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杀身”跟“舍生”代表一个人牺牲的生命,但居然可以成仁取义。


你想想看,这样的观点跟这里所说的丧失自己,已得到自己,不是有一些类似吗?这说明人活在世界上,当然要了解,生命有三个层次,有身体,有心智,还有上面的所谓的精神或称作灵魂。


那么近代西方存在主义的思想发展下来之后,有一种新的观念叫做地下室,他们认为很多人都住在地下室,这是终年不见日月的光明,他也不敢往上走,因为他不知道上面什么情况。这有点像以前谈到柏拉图的时候,有一种洞穴的比喻。


他如果往上走,到了地下室上面的房子,那就可以接受阳光跟月亮的照明,但是往上走是需要冒险的,就是你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上面的房间,像这种不知道、不愿意、不能够有自我就构成人的生命的三个层次的绝望。


事实上人活在世界上,偶尔会对某些事感到失望和挫败,觉得好像没有机会重来,甚至自己所做的一切也没什么积极的效果,好像这一生都白过了。事实上就算一个人有再大的成就,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感触。


我想到我在1998年在荷兰的莱顿大学教书,有一次跟两个朋友去参观梵高美术馆,看到六十幅梵高的画作,展览的终点引用一句梵高作为结束语,你可以想象吗?梵高创作了这么多的杰作,但他最后认为自己的一生是彻底的失败。


你听到这个话就觉得奇怪了,梵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来说明一下,人活在世界上,本来以为自己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取得重要的成果,尤其像梵高这样专注于艺术创作的人,一辈子花花了那么大的心力。


事实上梵高的一辈子也不过是三十七年而已,他的年代是1853~1890,最后自杀而死。他的各种重要的成果,他的画作完成之后,他才发现我原来以为自己有多么样的天才,多么样的能力,最后发现不过如此而已。


换言之,所有的能力在尚未实现之前,似乎都有无限的可能性。但是一旦落实之后,就会发现不过如此。在浩瀚的宇宙里面,在永恒的过程中,人所能成就的不过就是一粒微尘而已。很多艺术家与宗教家在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很容易有这样的体会。像梵高这样杰出的艺术家,他居然认为自己那一生是彻底的失败。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克尔凯郭尔所说的人生有三种绝望,不知道有自我,因为觉得随俗从众跟别人都一样,比较习惯比较安全,不需要自己去伤脑筋。选择成为自己,这显然是很大的挑战。


好了,你知道有一个自我是独特的,是跟别人都不一样的,你愿意成为自我吗?你一旦成为自我就要负责任了。而这个责任你负得起吗?人生不能重来,每一次的抉择都是关键的,这个压力确实很大。


你知道有自我也愿意成为自我,请问你努力之后能够成为自我吗? 这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它的秘诀不在于你多努力,而在于你要了解单靠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的生命终究是要结束,不管你再怎么努力,有多大的才华,你都要想通一点。就是说只有丧失自己才能得到自己,这样才能够真的走出自己生命小小的范围,跟永恒的力量接上线。我们常常想到,人就是一个要靠能量才能够维系跟发展的生命,就要找到能源了,一般像克尔凯郭尔所说的,或者西方哲学家所说的存在本身。因为克尔凯郭尔是一个基督徒,对他来说好像答案就很明白了,但是作为基督徒,有很多人也不见得是很真诚的信徒,阳奉阴违,或者整个时代的趋势,让大家都觉得活在表面上,存在主义才会应时而生。


在第一次跟第二次大战之间就开始全面的发展。而他首先提出这样的观念,有这样的思想的克尔凯郭尔以及稍后的尼采,他们这些人确实是眼光非常犀利,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时代的危机何在,甚至人类的危机何在。


我们下一集会进一步谈一个问题,道德瓦解之后,世界会怎样?我们这一集就先谈到这里。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彭文海心灵认一

    这还是我思我在!

  • 易道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