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 节气香事 | 小寒,薰炉初爇蜡梅香

2020-01 节气香事 | 小寒,薰炉初爇蜡梅香

00:00
07:18

本文是作者为上海《新闻晨报》与《周到》物候日志专栏撰稿原创文章,见报日同时在谦言益语头条号、博客、百家号、微信公众号德乐堂中推送全文未删节版,未经许可请勿转载盗用。



节气香事 | 小寒,薰炉初蜡梅香


刚条簇簇陈蝇封,

劲叶将零傲此冬。

磬口种奇英可嚼,

檀心香烈蒂初


在岁时节气的民俗中,香俗、香礼仪、香文化犹如空气一般,日用而不觉其存在,但近年来却因日本三雅道中香道的流行,一提到香,往往首先会联想至香道。其实,日本香道源于中华香事,被奉为日本国宝的名香“兰奢待”,也是公元九世纪前后,由中国传到日本。关于中华香事,可以谈的话题很多,适逢小寒节气,我们今年的主题,就从节气香事说起。


香之为用,甚广泛,既有在民俗中祭祀礼仪之用,又有日常薰衣净室避疫驱虫之用,文人生活更是离不开香。明代周嘉胄在其著《香乘》中言:“香之为用,大矣哉。”《遵生八笺》中,高濂论香则曰:香之“幽者,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恬雅者,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温润者,晴窗拓帖,挥尘吟,篝灯夜读,焚以远辟睡魔,谓古伴月可也。 蕴藉者,坐雨闭关,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香霭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高尚者,皓月清宵,冰弦戛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香雾隐隐绕帘,又可邪辟秽。”不同的香料香品有其不同的香气香韵;在不同的岁时节令,不同的空间场景下,使用不同的香器具时,各有其不同的用意和用途。香可谓无处不在,又低调到不为人所在意,而用香的技巧,则恰恰体现出用香者的身份、格调、修养与意趣,节气生活用香的常识岂可不知?


我的香学老师,江南传统文人香事非遗传承人吴清先生著作《廿四香笺》中,小寒节气用香为“蜡梅香”。2015年本报物候日志专栏,我写的“节气花木”系列中,小寒节气应节之花《小寒,一缕寒香素心开》就是蜡梅,在此,关于蜡梅不再展开解释,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网搜旧文一读。


用传统和香之法拟蜡梅的香气,据吴清先生《廿四香笺》载,只有北宋陈敬《陈氏香谱》中“蜡梅香”一方仅见。古诗中所形容蜡梅香韵如“蜜脾之甜,檀心之烈”,吴先生拟和的蜡梅香方中,以海南沉香30克为主香,拟蜡梅的蜜脾之甜香。再配以印度白檀香30克、印尼公丁香60克、印尼龙脑5克、麝香10克,丰富其香韵和穿透力。香方中,吴先生还增加了3克阿拉伯绿乳香以增香之清润。


蜡梅香丸的制作过程为:先将沉香、白檀、丁香、乳香、龙脑分别研末,后以生蜂蜜少许拌和上述香粉。麝香以研钵碾细后,与前述香泥同入捣臼,再略加少许蜂蜜捣和香泥使之和匀。捣杵香泥数百千次后,用勺挖出香泥,搓为梧桐子大小的香丸,无需窖藏即可薰

香丸的用法有使用香碳埋灰加银叶或云母隔火的熏香法,也可直接焚烧,现在最方便的是使用电子熏香炉直接加热发香,有香氛,无烟熏,更加环保自然。


1983年在上海青浦福泉山高台墓地出土的,距今约5100-4600年良渚时期陶质竹节纹带盖熏炉,经专家学者考证,这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完整熏香器具,也可以说,有据可查的中华香文化源头在这里,我们就由此开始我们新一年的节气寻香之旅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翊星之羽

    为主播打Call, 演播古风古韵,沉稳且具有吸引力!

    新建伯 回复 @翊星之羽: 谢谢哈,承蒙夸奖啦

  • 世杰shijie

    韵味十足的播讲

    新建伯 回复 @世杰shijie: 争取做个系列的敬请多支持。目前有茶和香,两个专辑了

  • 过眼云烟198828

    好听

  • 持cv吃

    不错

    新建伯 回复 @持cv吃: 另外还有一个同系列的24节气与茶的关系,希望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