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第六讲】人心方寸,有没有万能的对错标准?

【秋水·第六讲】人心方寸,有没有万能的对错标准?

00:00
15:10

各位听友,欢迎来到庄子外篇秋水的第六讲。


海神跟河伯讲了大人之行,也就是道人、至人的生活态度之后,河伯听得似乎明白了,似乎又不明白。就好像几何课上,老师画了一条辅助线,题目就解开了。学生们知道是对的,但心里还是有点儿悬着,没有真正把握住。


于是河伯就变个法子,又问了一个老问题:这世间万物,真的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指标来衡量吗?这个几乎等于在问:真的没有普遍的价值吗?我们这一生,有没有一个法宝,无需调整、只需执着,就可以两眼一抹黑地走向成功吗?


究竟有没有这样的成功法宝,还请大家进入课堂,听听海神的分析。



原文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大小?”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tí米也,知豪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



解读


河伯觉得还是有问题没想清楚。河伯就问了:“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小大?”海神,你刚才说的,从整个世界的范围来讲,大和小是比较而来的,永远也搞不清楚什么最大什么最小;意义和价值,也是每个人立场当中的事,有些人喜欢这个就觉得这个是好,喜欢那个就觉得那个是好。但是在万物自己的范围之内,如果我们从外面去考察,我们把自己提出来考察万物,或者我们存在到万物当中,难道就真的不能够分一个贵贱,分一个大小吗?


这里这个贵贱,大家不要把它理解为是贵人和贱人,不是这样的。这个贵贱是贵什么贱什么——以何为贵,以何为贱?河伯还是想知道,我这辈子到底能不能有一个依据,让我可以活在评价当中。而活在评价当中,是中国文化2000年的噩梦啊,每个人都不知不觉地活在对别人的评价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中。这就是为什么朋友圈流行之后,朋友圈里80%的爆款文章基本都是评价性的,刺激我们的道德感,刺激我们的评价本能的这么一种文章。


河伯显然还没摆脱出来。河伯还是要追问,到底事物之间,我们圈定到万物本身,到底能不能给他一个主观的区分,我们应该取哪边舍哪边,您能不能告诉我?


贵贱是赞美和摒弃,大小是价值上的高估和低估。


北海神就说了,“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你说从物观之,那可以咱们就比较一下;从道来观,从整个世界的演化、造化发展来看,万物之间哪有贵贱?你能贵什么贱什么呢?假如你贵恐龙贱蟑螂,但是恐龙稍微不行它就灭绝了;你贵人类贱这些动物,但实际上离开这些动物,人类真的能够很好的生存吗?


而“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你所有的看法,其实都是从你那种被社会沾染的习气而来的。你从物的角度来观察,每一个物他只要有自我意识,他都会“自贵而相贱”,觉得别人是不好的,自己是好的。哪个坏人真的觉得自己做的是坏事?就算他觉得自己做了坏事,他都觉得挺可以审美的了。


“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如果从世俗角度来看(也有人讲这个“俗”应该解释为风俗),贵贱不在己。就是说整个社会的状态,大家倾向于把这个贵贱当成是一种社会的普遍评价。那么有些时候我们说贵族阶层,他(贵族阶层)就会把自己固化成一个说“我天生就是贵,我天生就是可贵的”,而你们这些人天生就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整个社会就是朝这个方向走。那个鼓励大家打破贵贱的等级观念的时代,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上有多少时间呢?


再说了,供到桌子上就是贵,用完了就扔掉了,人心不就是这样的,当他处在一种激烈的热情当中的时候,他觉得你什么都好。当他内分泌下去之后,他觉得你什么都不好。昨天你还觉得他美不可言,今天你不就把它当工具了吗?驱使他出去挣钱,驱使他这样那样,所以谁也别说谁。


“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就是大家的一种相互关系,相互折腾。


“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如果一定要从大小的差别来看,你觉得有价值的事情,你就会觉得它比其他价值都大。万物都可以被赋予很大的价值。如果你觉得这个东西小,你认为它不值得,那么万物都可以被你看小了。


“知天地之为稊(tí)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所以如果你明白了。天地也可以只是一颗小米,在茫茫的宇宙,茫茫的不知可见的范围之内,天地也是一颗小米;毫末也可以成为一个山丘,它也可以重如泰山。如果你明白了这样一种由人的视角造成的误会。你就就算你明白了差数,就是说你终于明白了所谓大小的真实含义。所谓大小就是一种认知关系。


“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从事功上来看,从功效、功用来看,如果你说万物有用,你总能找到它的用处。这个“有”是“用”。如果你觉得它没用,万物都可以是没用的。万物真可怜,都落在了人的纷纷扰扰的内分泌失调当中。


“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如果你明白前面这样一种状态不是一个客观的状态;你明白了东和西之间是相反的,但是你不能说有东没西,有西没东;你明白了这些功用其实是一种相互关系,那么你对世间的功能、事功你也就明白了——万物之间的功能其实是彼此联系、彼此区别、彼此谁也离不开谁的。吴清源就说,下围棋的时候谁下赢、谁下输,其实是一场合作,如果没有下输的那方,难道会有下赢的这一方吗?


“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如果我们从它的价值倾向来看,从每个人的价值倾向来看,他觉得是对的,则万物都可以是对的;他如果觉得不对的话,万物都可以是不对的。


“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如果你明白了尧和桀是在维护自己的立场,彼此相互非议,那么你就算明白什么叫做立场了。话说到这儿,其实可能有一些朋友就会有疑: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是对,到底什么是错呢?那你又回到了河伯在这一节最前面的问题:“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小大?”如果你听了这么多,你还不明白这个世界是彼此的一种关系,而认知又是关系当中的关系,人不应该用认知框定这个世界的存在。如果还不明白这个,还想一定要在里面框定出一个东西,那你还是没有离开那个什么是对我有利的、什么对我有害的这样一种惯性的思维框架。


庄子说到现在,不就是在说,你平常所常使用的利弊、取舍进退、利害关系并不是大自然的本真的关系。而你一直在用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观察这个世界,所以一直就像井底之蛙,这是井底之蛙的真实含义,这个就叫井底之蛙。



以上就是庄子秋水第六讲的原文解读。


这几天我在关注一位致力于中美文化体验的up主,他在回答读者的留言时,提到有一个留言他没法接受,那个留言的主要意思说:“你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你懒惰”。这个老外被气坏了,他说啊,凡是说这种话的人是不敢站到大家面前来说话的,其实我想,他只是低估了互联网时代某些自媒体的无底线的程度。


各种毒鸡汤,无非就是一刀切的蠢话,越蠢越有煽动性。


我们需要把握一个要点,每一个人面对的都是不一样的人生,每一个人生阶段,又面对的是不一样的问题,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当然不排除人群中有懒汉,但是,但凡社会条件宽松一点、有弹性一点,更多人的人,还是会靠着双手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像我们这个勤劳的人群,无论是耐力还是品格都堪称举世无匹,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说他们“格局小”“不努力”,简直是无语了。


好,关于“你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你懒惰”,各位听友如果有好的答复,请在留言区发表评论。庄子秋水第六讲就到这里,很高兴和大家分享庄子的智慧,我们下一讲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饮水思源恒安_wi6

    静观世界求一是,善待苍生不二心!

    黄明哲博士 回复 @饮水思源恒安_wi6: 善哉!

  • 喜萌听书

    大小是一个概念的两面,贵贱,贫富也是。不去区分它,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评价,是突破认知局限。突破局限,才能逍遥!用庄子的话说就是: 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

    黄明哲博士 回复 @喜萌听书:

  • 伴跑者肥猫

    手捻青苗种福田,低头水便见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感悟了上善大爱的道人知道,善待世界的人不一定被世人善待,善待的是世界。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不是可以包容万事万物,不是看破一切,不是无所不知,不是争辩……一个人走着走着越来越小,逍遥是一个过程,活着也是一个过程。

    黄明哲博士 回复 @伴跑者肥猫: 善!世人未必善待道人,道人须善待自己。

  • ShineOut

    中美文化体验,说的是柏军然么

    黄明哲博士 回复 @ShineOut: 哈哈,怎么知道的?

  • 伴跑者肥猫

    回复是自己思考的过程,论点不一定对,言辞不一定好,但确实是为了解决个人的“心理需求”! 正常情况下 之所以会感觉到不舒服,是因为把别人对“他自己”的感受变成里对“我自己”的感受,也就是每个人都在评论自己,只是出现在了你的文章后面。 评论的本质也许是,我只是把我目前对某些事 物 的看法写出来。你之所以会难受是因为你自己也被对这件事的看法纠缠住了。 人的需求决定了我要不要做某些事,生存需求是需求,心理需求也是需求,有需求就会有人去做。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不管想不想,是不是我的兴趣都无所谓,都是我们所做的事后面的需求决定的。 还是差了点意思没说请

    黄明哲博士 回复 @伴跑者肥猫: 需求决定论

  • 佛陀不救人

    他以为他评的是贫,其实是贫的是评,没有了大家的懒也就没有他的评(贫)

    黄明哲博士 回复 @佛陀不救人: 哈哈

  • 小道大白

    对很多人来说:树一个标准,可把持,可战队呐喊,可充满激情,可从容不迫…… 没有标准,着实不易😶

  • 恬静洪流

    想知道为什么西藏农奴制度为什么能够存在千年,农奴勤劳睡厕所,过的和牲畜一样。农奴主懒得和猪一样。吃穿用度都靠他们养着,走路都靠背着。

    黄明哲博士 回复 @恬静洪流: 人性啊,真是…

  • 九九重阳328

    贫穷是因为懒这句话就是一刀切,很多人因为创业失败搞得一地鸡毛,你能说他是懒的原因吗?回想老师讲的一句话:“财富是现象级的”太有道理了,所以万事莫强求,真的机会来了,还不一定每一个人能抓住呢。

    黄明哲博士 回复 @九九重阳328: 现在一刀切的话太多了

  • 涓滴意念汇成河

    思考需要心力。心力需要足够的闲暇,释放出心力的内存才能去观察去辨别去推演。太累的人是无力思考的,他们就更难抓住机会。“穷忙”。这是值得尊重同情的一面。问题是,也有“为了避免思考而让自己不停下来”的“无事忙”。这种勤劳确实有值得反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