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人物-史铁生:自强+感恩+反思

素材人物-史铁生:自强+感恩+反思

00:00
05:23

为了让你快速掌握笔试作文,17学堂额外送你《70篇作文真题范文》,关注“17学堂”微信公众号,回复“喜马拉雅”领取,另有5套《经典模拟卷》和《学霸笔记》帮你轻松过教资。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17学堂作文课,我是今天的讲师。今天我们要讲的素材人物是史铁生。

先简单介绍下他的经历。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10月18日根据史铁生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改编的话剧《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该剧由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

这个素材人物我们可以运用到“自强、感恩、反思”三个不同的写作话题当中,接下来我以“故事+论点”的角度来讲解一下怎么用。

论点一:自强

年轻时史铁生作为知青到陕北插队,后来因为腰腿疼痛回京就医,可惜病情已十分沉重。21岁的史铁生最终未能逃过瘫痪的命运。意气风发的年纪,他却遭遇了沉痛的打击,这令他难以接受,一心求死。肉体与精神的折磨使他绝望,于是他选择用写作来和顽疾对抗。多年来,他在病榻上写下了无数优秀作品。

由此引出论点:史铁生用病体道出了最为健全的人生理想,他以强大的意志直面遭遇、突围困境,戏称自己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才是写作。尽管不能行走,可他没有被轮椅困住思想,而是让文字成为坎坷生命的注释。

论点二:感恩

双腿瘫痪之后,史铁生饱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独立、健全和自尊,突然都成为他遥不可及的奢望。而摆在他面前的,只有处处碰壁的生活。为了治愈儿子的病痛,他的母亲到处寻医问药,为他这遮挡风雨,以无私和博大的爱来温暖他已经伤痕累累的内心。

由此引出论点:史铁生对于母爱的讴歌时常牵扯出人类心底最深的羁绊,在作品中,他将悔恨、感激这些复杂的情绪尽数倾吐,传达着他对母亲的怀念,也支撑着自己走出痛苦的深渊,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

论点三:反思

史铁生大半生都在轮椅上度过。可他的思想踏足过的疆域,却鲜有人企及。他用羸弱之躯,穿透生死,把中国文坛推向了更深层次。在生命的间隙,他思考的不仅是个人的命运走向,还有“生死之辩”这个永恒而宏大的话题,他把疾病交给医生,把命运交给上帝,把勇气留给自己。

由此引出论点:周国平将他称为“当代最有灵魂的作家”,他在沉思中得到慰藉,在喧嚣中寻求安宁。他是对抗苦难的勇士,也是反思人生的智者。史铁生和他的地坛,早已成为剖析自我、对话内心的永恒象征。

以上就是今天所讲的人物素材,史铁生。简单回顾,史铁生的故事可以用于阐述自强、感恩、反思等分论点,在写作练习中,大家也可以根据他的故事自由发挥,延申其他论点,有理有据即可。17出品必属精品,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琳爱吃肉

    人差点被耳返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