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04】如法修行

【2-08-04】如法修行

00:00
16:14

内容提要


一、什么是大乘佛法的修行


大乘佛法的修行,不是压制前六识,以不思不想为修行。修什么都不想至多修成无想定,而无想定是佛陀在经中反复批评的假解脱。入手修行大乘法,不仅不是不想,反而是要想,要观察,要思惟。只不过是在佛陀“了境如幻,自心所现”的正见指导下的观察和思惟,就是上一讲讲的,以两种观察,做五种思惟。


以至于“如是思惟,恒住不舍”,怎样才是恒住不舍呢?就是一天24小时,念念皆住于这个思惟。这个“如是思惟,恒住不舍”,就是加行位的修行,就是加行位修行的定境。

二、“大慧,此菩萨摩诃萨不久当得生死涅槃二种平等”


能够做到“如是思惟,恒住不舍”,不久就一定能够证得生死与涅槃的平等的境界。


“生死与涅槃是一对相待的名言,是因为凡夫以为生死很真实,而且真实的生生死死之中的痛苦也很真实。这时,佛陀为度化众生的方便,权且告诉众生有一个生死之外的清净安乐的涅槃境界,只要舍生死入涅槃,就可以解脱一切苦厄。有的众生信以为真,入涅槃得自我解脱,这就是声闻乘的阿罗汉。但是大乘佛法“了境如幻,自心所现”,以两种观察,做五种思惟,而且恒住不舍,不久就可以亲证到原来生死并不真实原来生死如梦,生死如幻原来生生死死不过是一场错觉。既然生死并不真实,哪里还会有生死之外的涅槃?既然生死如梦醒即解脱,哪里还需用一个生死之外的涅槃来对治生死?生死与涅槃无非都是假安立的名言,生死与涅槃其实平等不二,这个也叫作有寂无别。“有”是有无的“有”,表示生死;“寂”就是寂静、寂灭的,表示涅槃。“有寂无别”,就是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与涅槃无二无别


如果“如是思惟,恒住不舍”,猛然证悟有寂无别,这是什么境界?这就是见道位的境界。那这句经文的意思就是,如果能够“如是思惟,恒住不舍”,不久就能见道。所以大家要有信心,见道并不难。见道之后进入修道位。


三、“大悲,方便,无功用行,观众生如幻如影,从缘而起,知一切境界离心无得,行无相道,渐升诸地,住三昧境,了达三界皆唯自心,得如幻定”。


大悲,见道登初地以上的菩萨,回观凡夫境界如梦如幻,可是众生却执如梦如幻为真实存在,并在其中悲欢离合,不能自已啊!菩萨观之,不由得不生起对众生的救度的悲心。


方便,就是见道之后的圣位菩萨,能观众生的根性的差异,度化众生时,施以种种方便善巧,这样才能有效地度众生。比如喜马拉雅《金刚经导读》课程中,权便中观的四重二谛的建立,就是对凡夫心中实有见解的次第消融、平滑解构,是末法时期度化众生的巨大的方便善巧。


无功用行,菩萨度众生是无功用的。因为菩萨了知是在梦幻中度众生,其实是无度而度,度而无度,这就是无功用。


见道登初地以上的菩萨,就是以大悲,方便,无功用行”,这样的修行,进而“观众生如幻如影,从缘而起”。菩萨观众生,如同幻术师幻化出来的种种事物,看着存在实际根本不存在菩萨观众生,如同镜中的影像,也是看着有实际根本没有。


“从缘而起”。实叉难陀的这个翻译是错误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后代传抄中导致的错误。对照梵文原本,这句话的梵文原文是anārabdhapratyayatapratyaya是缘,没有问题但问题是anārabdha无起,没有生起。所以这个复合词应该译为“从缘无起”,求那跋陀罗译为“不勤因缘”,菩提流支译为“无因缘起”。这两个翻译虽然译得不好,但都有这样的否定词。不是从缘而生起,是从缘没有真的生起佛说缘生是说无生,佛说缘起是为解构!解构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既然见道登地菩萨,观众生如幻如影,幻、影都不是真实的存在,无需因缘而生起”;恰恰也因为从缘无起”,众生才如幻如影。


知一切境界离心无得”。圣位菩萨泯灭了心内与心外的分别,了达心外事物根本没有显现出来。


“行无相道,渐升诸地,住三昧境”。这里的无相,梵文是animitta无外相。我们在前面的课程里学习过,见道登初地的标志,就是证入、安住于无外相境界。“渐升诸地,住三昧境”,就是从初地到七地,次第上升,住于每一地的定境之中。


“了达三界皆唯自心,得如幻定”。上升到七地,了达三界皆是自心,对此形成胜解,深信不疑了。因此证得了如幻定境,就是证入了彻底领受凡夫境界,必定如幻的禅定境界之中。


大悲,方便”到“得如幻定,是见道位之后,从初地到七地的菩萨的修行。资粮位和加行位是五位三阶段的第一阶段的修行,这里的从初地到七地就是五位三阶段的第二阶段的修行,可以总结为“善知诸地,修习对治”。


四、绝众影像,成就智慧,证无生法,入金刚喻三昧,当得佛身”。


下面进入五位三阶段的第三阶段的修行,就是修道位从登第八地到最终成佛的修行。


“绝众影像,这里的影像,梵文就是ābhāsa,就是似相。这句经文就是进入自心全然是无似相的境界。前面的课程里讲过,从七地登八地的标志就是证无似相


成就智慧,这个智慧,梵文是prajñā。在前面讲七种第一义的时候,实叉难陀把prajñā译作,就是译为的那个jñāna的加强形态。也就是把功能从主要是转染成净的,变为攀缘真如的


“证无生法,登八地菩萨证无生法忍。彻底证无生法,就是登八地时的证两重无生。证哪两重无生?如果还不清楚,请复习前面讲过的相关内容。


入金刚喻三昧”,金刚喻三昧是成佛前的最后时刻的定境。


当得佛身,就是成佛了。


由于从登八地到成佛,这第三段的修行,离凡夫的修行比较远。因此只用了五个简短的句子概括性地描述,更简洁的表达就是“证真实义,入三昧乐”

五、两重无相:nimitta和无ābhāsa


大家注意,从初地到七地的修行的一个特点是行无相道”。这个相是外相,就是没有nimitta。登八地到成佛的修行的一个特点是绝众影像,这个影像是似相”,就是没有ābhāsa。不理解nimittaābhāsa,分不清nimittaābhāsa的区别,就不可能学懂佛陀三时教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于晓非_

    京东!淘宝!

    zxsfb_7 回复 @于晓非_: ❤️❤️❤️

  • 小涛徐

    如何能做到“如是思维、恒住不舍呢”?是不是必须修习禅定? 出了禅定后呢?

    晶晶_g9m 回复 @小涛徐: 在闻思正见的基础上,辅助修行禅定是很好的方法手段。出了禅定也要观,恒住不舍地观。逐渐心力就增强了!加油!

  • jjr自心所现

    如法修行! 顶礼于老师🙏

    于晓非_ 回复 @jjr自心所现: 🙏

  • 于晓非_

    微店 京东 淘宝 当当

  • 喜子_i3

    古人未必明白“似相”和“外相”,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的高僧大德啊,那为什么说不知道这两相就不行呢?

    虚空华 回复 @喜子_i3: 不知道似相,就不能分清三时教法讲的相和二时教法的区别,似相是有的,外相是没有的,混淆了,就很难彻底解构凡夫境界,就是半拉子工程,不是正见,无法见道解脱

  • 小涛徐

    哪两种观察?哪五种思维?

    无明凡夫 回复 @小涛徐: 学佛修行的下手处就是观察。第一,观察凡夫心外一切事物不存在,如幻、如焰、如乾达婆城。第二,观察是往昔虚妄分别的戏论习气的显现,才使凡夫误以为心外有事物存在,其实只是一场错觉。 思惟五件事儿。第一,断分别缘。第二,离妄心所取名义。第三,知身及物并所住处,一切皆是藏识境界,无能所取。第四,无似相境界。第五,无生、住、灭。 这五种思惟是在佛陀正见指导下的思惟,是如理的思惟。对凡夫而言,学佛首先要做好两件事:听闻正法,如理思惟。

  • 无树般若

    听懂了,感觉越来越清晰!无比感恩老师的解读!愿老师永驻世间,狮吼弘法!感恩顶礼老师!🙏🙏🙏

    于晓非_ 回复 @无树般若: 🙏

  • 小涛徐

    ”绝众影像”,这“影像”指什么

    君乐A 回复 @小涛徐: 是“似相”,就是没有ābhāsa,这是登八地到成佛修行的一个特点🙏

  • 白玛若巴

    从初地到七地的修行的一个特点是“行无相道”。 这个相是“外相,就是没有nimitta。 登八地到成佛的修行的一个特点是“绝众影像”,这个影像是“似相”,就是没有ābhāsa。 不理解nimitta和ābhāsa,分不清nimitta和ābhāsa的区别,就不可能学懂佛陀三时教法。 感恩于老师,把我教懂了!

    于晓非_ 回复 @白玛若巴:

  • 貴在苗

    您说让我们相信,见道不难,我也想相信,但是有十魔军,当 中的恐惧,我觉得断除起来特别难。如何顺利地断除恐惧呢?请教老 师和各位师兄们。

    晶晶_g9m 回复 @貴在苗: 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个人认为,这需要心力足够强大,智慧恒常专注不散乱,要战胜十魔军,尤其是其中的恐惧,不借助修禅定是不行的。修行禅定的目的就是提升心力智慧,恒常安住于法,直到禅定非禅定,也就是直到出了禅定,也是禅定的智慧心力,才可能做到。否则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