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照着葫芦画个歪瓢——第八十八回(上)

024照着葫芦画个歪瓢——第八十八回(上)

00:00
19:23

第二十四讲 照着葫芦画个歪瓢——第八十八回(上)


喜马拉雅的听众,大家好,欢迎听马瑞芳品读红楼梦续·后四十回。我们继续看程伟元高鹗根据无名氏续书补订的第八十八回的内容。八十八回回目是:“博欢庭宝玉赞孤儿,正家法贾珍鞭悍仆”。回目包含的意思是贾宝玉在贾母跟前承欢,向贾母赞扬贾兰,说贾兰将来肯定有出息;贾珍同时管理荣国府和宁国府,教训不守规矩的奴仆,预伏将来奴仆对贾府落井下石。第八十八回写得相当乏味、十分无趣,还有点不知所云,基本上是模仿前八十回推出系列情节和赝品人物,变了形的人物,续书作者看来想全面地综合性把《红楼梦》往结局推进,于是在八十八回贾府两府爷们、远支、奴仆乱哄哄登场,混搭表演,似乎想描写贾府各种矛盾渐渐加重,将会因为内外交困终于被抄家,贾府败落后还有内部的人雪上加霜,幸亏未来贾府有贾兰振兴。整个一回模仿前八十回比较拙劣,重复前八十回很容易叫人看出来,而且在模仿时出现常识性错误,所以我把88回归纳为:照着葫芦画了个歪瓢。


第八十八回第一组出来照着葫芦画歪瓢混搭表演的人物,是惜春和鸳鸯。这两个人在前八十回基本上是不打多少交道,续书作者叫她们两个打交道暗伏的结局是,惜春将来会出家,而结局比妙玉好得多,鸳鸯将来会殉主,跟随贾母而去。惜春在上一回,即八十七回起到牵拉宝玉和妙玉感情纠葛的作用,她的表现比宝玉、妙玉这两个欲令智昏的人物冷静、理智,说的话也恰到好处。比如,妙玉问宝玉从何处来,宝玉心里有鬼,脸红,回答不出,惜春替他回答“从来处来”,有些禅机。八十七回结尾惜春听说妙玉打坐入邪魔,心想妙玉尘缘未断,难道惜春瞧出他宝玉哥哥和妙玉的关系有什么猫腻?惜春想,如果我能出家,肯定能一念不生,万缘俱寂。口占一偈:“大造本无方,云何是应住。既从空中来,应向空中去。”这个偈子说明,惜春已经理解万境皆空,什么事都不在乎了。她的认识高于妙玉,将来会比妙玉有好结果。这样描写其实不符合曹雪芹对惜春原来的构思,惜春并不是因为她有佛心出家,而是家族败落、万念俱灰出家,她的结局也并不比曾经在栊翠庵养尊处优的妙玉好,成了贫困的、穿着黑色的旧衣服、沿街乞食的尼姑。第八十八回接续八十七回的描写,惜春正在揣摩棋谱时,鸳鸯来了,说:老太太因为明年八十一岁,是个暗九,许下九昼夜功德,安排贾府的人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心经》。前八十回,贾母动不动就念佛,但贾母具体供奉什么佛,念什么经,曹雪芹都是虚写。续书作者来了实写,贾母要念《心经》。准备在八十一岁生日前,让贾府后辈抄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心经》。贾母令人抄《心经》可能既是想给自己祈福,还想通过叫贾府这些不肖子孙通过抄《心经》取得心灵宁静,少造点孽。这样的构思,我觉得还是不错的。而惜春对写《心经》很积极,也符合她的性格。


贾母的生日是八月初,鸳鸯的叙述说明后四十回直到第八十八回,仍然在贾母八十大寿的年份。但是我读后四十回,我觉得和曹雪芹原作却如此不同,好像已经过了十几二十年。


鸳鸯说她每天念米佛,所谓念米佛,就是念佛时用米记数,念一声“南无阿弥托佛”,拨一粒米。鸳鸯已经念了三年多,她说将来要把这些米给贾母做功德时供佛用。惜春听到后,说“老太太做了观音,你就是龙女了”。这是对鸳鸯未来命运预言,贾母死了,鸳鸯会殉主而死,而这和曹雪芹构思的鸳鸯结局又不一样。这一点,我们后边再说。


第八十八回第二组出来照着葫芦画歪瓢的混搭表演,是贾宝玉、贾环、贾兰母子围绕着贾母。我很奇怪的发现,贾宝玉和贾环的兄弟关系进入后四十回,不那么水火不容了,特别是贾环,表现得似乎不那么四六不通、还知道感谢他人。贾宝玉在学堂对对子时,因为贾环对不上,帮贾环打小抄,贾环买了蝈蝈感谢,贾宝玉转送给贾母。贾母知道蝈蝈的来历后,褒贬贾环、教育宝玉,说:“他没有天天念书么,为什么对不上来?对不上来就叫你儒大爷爷打他的嘴巴子,看他臊不臊。你也够受了,不记得你老子在家时,一叫做诗做词,唬得倒像个小鬼儿似的,这会子又说嘴了。那环儿小子更没出息,求人替做了,就变着方法儿打点人。这么点子孩子就闹鬼闹神的,也不害臊,赶大了还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呢。”这段话,是预言贾环将来不是个好鸟儿,这当然是不错的,从语气上看,什么“打嘴巴子”,什么“闹神闹鬼”,很像家里一个老太太絮絮叨叨,稍微琢磨,却觉得不应该出自贾母之口。为什么?我举出几个理由来,大家看看对不对?不像贾母说话的第一个理由,贾母在前八十回是什么角色?是她跺一脚整个贾府四角乱颤的角色,是轻易不说话,说话必然一言九鼎的角色,是说起话来掷地有声、能在地上砸个坑的角色。贾母在贾赦讨鸳鸯之后教训来侦察的贾琏那段话是代表:“我进了这门子作重孙子媳妇起,到如今我也有了重孙子媳妇了,连头带尾五十四年,凭着大惊大险千奇百怪的事,也经了些,从没经过这些事。还不离了我这里呢!”听听贾母的话,多么简练精粹,多么有威有仪,多么有身份有气度,那才是一品诰命夫人、老祖宗的口气。进了后四十回,贾母怎么变成一个多嘴多舌,大事小事都絮叨一番的老妈妈子了?人物形象错位了。不像贾母说话的第二个理由,前八十回贾母关心什么?她关心她的宝贝孙子、宝贝外孙女,是不是穿得舒适高档,比如说宝玉出去拜寿,贾母得给他披上件俄罗斯国来的雀金呢,黛玉踏雪贾母得给她披件大红羽缎裘衣,两个玉儿不能吃老人才吃的牛乳蒸羊羔,却可以吃风腌里子狸。贾母从来不问宝贝孙子是不是好好念书、好好练字,她甚至纵容孙辈们作弊、任凭大观园的姑娘们替宝玉写字、充数,帮宝玉蒙骗贾政,贾母就是一个毫无底线溺爱第三代的老祖母,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难得一见的丰满老祖母形象。现在进了后四十回贾母完全变了,她不再给宝玉黛玉送吃送喝、嘘寒问暖,不再给林黛玉把窗纱换一换。贾母最关心的事,成了宝玉是不是好好念书。宝玉上学,贾母欣慰野马戴上笼头,贾母还要代贾政之责,动不动提醒宝玉得好好上学。不像贾母说话的第三个理由,贾母说,“你老子在家时”,好像现在宝玉的老子不在家,实际上贾政不是刚刚升了工部郎中,就天天在京城上班,天天在家?贾母说话连普通逻辑都不讲了?而且贾母说贾政一叫宝玉做诗做词,宝玉就吓得跟小鬼似的,这更不是事实,前八十回结尾,贾宝玉正是因为写诗写词,才被贾政另眼看待。


贾母这番话,引出了回目上的“博欢庭宝玉赞孤儿”,贾宝玉赞美贾兰,贾兰是《好了歌解》中脂砚斋评将来可做官的,宝玉向贾母夸贾兰只不过是说“这孩子明儿大概还有一点儿出息”。贾母看着李纨想起贾珠。跟李纨说,贾兰将来有出息,不枉珠儿死了,你拉扯了他一场,李纨理所当然得表现谦虚,贾兰还小,现在眼大心肥,哪里就一定有长进,告诉宝玉不要太夸贾兰。贾母则嘱咐李纨,不要太逼紧了贾兰,“小孩子胆儿小,一时逼急了,弄出点子毛病来,书倒念不成,把你的工夫都白糟蹋了。”听听这个话,怎么似曾相识?哦,当年宝玉被赵姨娘和马道婆几乎害死时,贾母已经朝着赵姨娘骂过很相似的话:“素日都是你们调唆着逼他写字念书,把胆子唬破了,见了他老子还不像个避猫鼠儿?”


前八十回宝玉曾将大观园初开之花送给贾母,得孝顺之名,现在贾母失眠,宝玉送给她


蝈蝈儿,蝈蝈儿偏偏是贾环送给宝玉的,因为贾宝玉替贾环做对子,贾环买了送贾宝玉。蝈蝈能助眠还是更吵得睡不成?不知道贾母是真挂到自己房间了,还是叫傻大姐给丢了。而玩蝈蝈,是北京比较盛行的游戏。续书作者能够把它聪明地写到小说里边,还是很费心思。而贾宝玉来给贾母送蝈蝈时,贾母正和李纨玩双陆:“贾母与李纨打双陆 ,鸳鸯旁边瞧着。李纨的骰子好,掷下去把老太太的锤子打下了好几个去。鸳鸯抿着嘴儿笑。”双陆是中国古代一种赌博游戏,它的玩法是有一个底盘,双方各有十六枚子儿,棒锤形的马立在自己一方,游戏双方用两颗骰子掷点数,按数在盘上占步,可打掉对方的马,谁的马先走到对方为胜者。双陆游戏是从印度传过来,绝代才女李清照擅长这种游戏。贾母房里既玩双陆又玩蝈蝈,很有生活气息。不过,李纨似乎有点不太懂事,没有王熙凤时时刻刻讨贾母高兴的才能,王熙凤打牌,那是千方百得让老太太做胜利的一方,李纨却把贾母的马打下好几个去。


续书作者小说里引进琴操、引进围棋之后,现在又引进抄《心经》,引进玩双陆,引进玩蝈蝈,给小说制造一点符合时代特点的生活气氛。所以在比着葫芦画瓢的同时,续书作者难能可贵,极力拓展自己能够发挥艺术才能的领域,也算是煞费苦心。后四十回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当然有它自己的优势,仍然是那句我说过多次的话:重要的不是叙事哪个时代,而是在哪个朝代叙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文学不死

    续书作者眼界和格局都太小了,大俗。

    马瑞芳 回复 @文学不死: 大俗,妙。

  • 屠龙_少年

    后四十回,贾母成了个啰啰嗦嗦,爱唠叨,多嘴多舌的老婆子了,跟家里那些嬷嬷有的一拼

    马瑞芳 回复 @屠龙_少年: 妙评!

  • 大漠孤烟xj

    凭空想像,随意捏造,根本就没有完全理解曹公对人物命运的结局的安排。续者被贾环之流带偏了,所以男人都像贾环了,连宝玉也成下流之辈了。 没有金钢钻就别拦磁器活,根本就没有贵族生活体验,怎么写得出贵族们生活。

    马瑞芳 回复 @大漠孤烟xj: 说得对

  • 1388876cnbs

    读前80回,好似宝玉眼中清水芙蓉般女儿,后40回就是市侩的老婆子,死鱼的眼珠子。

    马瑞芳 回复 @1388876cnbs: 妙比

  • 小喜_lp

    感谢马先生的讲解。几十年读过无数次红楼梦且沉迷其中,但未有一次能够彻底读完后四十回,即使凝神静气下定决心也未完成。对于红楼未完全深憾之。您的课程引导我细解了后四十回。深谢!

    马瑞芳 回复 @小喜_lp: 应该至少读一次

  • 风露清愁_hr

    听老师的讲述比后四十回精彩多了,书本身真的没办法看。

    马瑞芳 回复 @风露清愁_hr: 谢谢,还得看看原著

  • 青铜鉴

    讲得太好了👍👍👍 每天对着文稿聆听 感谢马老师的精彩讲解

    马瑞芳 回复 @青铜鉴: 对着原文听,好办法!

  • 时空旅客

    几百年来也就只《红楼梦》被无数学者、读者逐字逐句剖析,说哪里写的好,哪里写的不合情理。若用这种严苛的分析法,很多名家的小说、获奖的著名影视剧都漏洞百出,根本经不起!也佐证了曹公说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马瑞芳 回复 @时空旅客: 说得好

  • 张先生的图书世界

    感谢马先生的回复,您对得起听众,尊重听众,谢谢您。

    马瑞芳 回复 @张先生的图书世界: 感谢听友

  • 草籽80

    从小就喜欢读红楼,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悟。但总有疑惑,听了马先生的满含感情的评说,不禁对其加深了理解,也到了很多写作的技巧。谢谢离你这么大年纪还如此认真做学问,

    马瑞芳 回复 @草籽80: 因为是老红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