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42期:年少不懂刘玄德,读懂已是中年人

2021-1242期:年少不懂刘玄德,读懂已是中年人

00:00
11:33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

“为什么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

少年时候,谁会喜欢刘备呢?


论权谋,他不如曹操,遇事只会哭哭啼啼。


青梅煮酒论英雄,被曹操一句话,吓得连筷子都拿不稳;


论本事,他不如孙权,全靠一张厚脸皮。


为了借到荆州,不惜娶对方的妹妹,最后干脆赖着不还了。


就是这样一个要什么没什么的草根,竟然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他凭什么呢?


可是人到中年,重读那段群雄争霸的历史,想起当年纵横四海的豪情和壮志,再对比如今含饴弄孙的闲适,难免让人唏嘘和落寞。


也只有到这时候,才忽然一声长叹,懂了刘备的辛酸与难得。


既然时势造英雄,那英雄为什么不能是我?


刘备能爬到权势的顶端,能成为那个时代的一流人物,凭的是赤手空拳的自己。


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每个不动声色的皮囊之下,都是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输在起跑线,可以赢在终点


刘备不是天生无能,他拿到的,确实是一手烂牌。


袁绍和袁术出身世家大族,四世三公,标准的官家子弟;


孙策和孙权继承的是家族产业,老爹孙坚已经打下一片江山;


刘璋是皇室宗亲,刘表是“荆襄八俊”之一;


18路诸侯伐董时,最差的曹操也是个骁骑校尉,而刘备什么都不是,一个卖草鞋的穷小子而已。


《三国志》里原话是这样的:“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为了适当抬高身价,也为了师出有名,他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也”。


中山靖王是什么人?


刘胜,汉武帝刘彻的哥哥,隔了几百年的时间,这种无法考证的皇室宗亲,带来的好处实在有限。


没有官职,没有爵位,也没有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少年的刘备还能野心勃勃。


他家里唯一出众的就是一棵桑树,长在院子的东南角,高五丈有余,远看像宝车的帷盖。


他就指着桑树,对自己的小伙伴说:“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在那一群争王争霸的人物里,唯有刘备是白手起家。


他只能靠自己混饭吃。


年轻的时候,谁不是嚷嚷着追梦?


热血冲动,埋头苦干,一心以为能力最重要。可是后来才知道,能力很重要,圈子也很重要。


只有吃过苦、栽过跟头,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碌碌无为,才知道梦想成真有多么难。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备努力奋斗的前半生,只是其他人的起点。


选择退学,投奔公孙瓒,他成为平原令,混到官身。


孔融受黄巾围困,他前去救助,混进了上流名士的圈子。


从孔融跳槽到陶谦,他得到了徐州,混成一方州牧。


公元221年,等刘备称帝时,他已经60岁。


他是完全凭借个人努力,从社会的底层奋斗到了顶层。




高考前夕,一则短视频风靡了朋友圈。


这个实验用长跑来模拟生活,刚开始,孩子们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

“如果你的父母有房子,请往前走一步。”


“如果家里有出国留学的能力,再往前走一步。”


“如果父母的职业是老师,再往前走一步。”


随着附加条件的增多,孩子们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有人还在起跑线上,有人已经向前走远。


大家都在焦虑:“怎么办?我已经输在起跑线了。


是的,如果现在开始起跑,站在前面的孩子可能领先许多,但是在抵达终点之前,并不意味着后面的孩子不能超越。


谁都可以去争冠军!谁都可以成为第二个刘备!


焦虑与抱怨并没有意义,死死地盯住自己的目标,不放弃,才有可能实现超越。




 直面失败,也是一种成功


刘备不是天生爱哭,眼泪有时候是最好的武器。


如果要让刘备自己总结的40岁,他或许会这样写:

《年轻人不可不看的创业陷阱,血泪总结》;


《创业不得不承受之痛,没有人比我更懂》;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没人比我更输得起》;


《最怕你胸怀大志,却还碌碌无为》;


《@曹操,你就不要想起我》;


《生活,请给我一个不哭泣的理由》......


他的前半生,不是失败,就是在失败的路上。


24岁,他和曹操、公孙瓒一起打黄巾,结果一兵一卒都没有混到手;


34岁,他刚刚入主徐州,结果被吕布出兵偷袭了;


36岁,他和吕布交战,结果连老婆孩子都弄丢了;


39岁,他好不容易夺回徐州,结果又被曹操打败......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每一次都跌得狼狈,每一次都重新站起。


公元201年,刘备又打了败仗:

“人报曹军大队赶来,玄德教孙乾等保护老小先行。


玄德与关、张、赵云在后,且战且走。


操见玄德去远,收军不赶。玄德败军,不满一千,狼狈而奔。


前至一江,唤土人问之,乃汉江也。”


这一次,他选择去投靠荆州的刘表。


刘表收留了他,让他驻扎新野,在这个小县城里,他足足混了七八年。


有一天,他和刘表一起饮酒。


席间,刘备起身去厕所,回来之后竟然哭了,泪流满面。


刘表连忙追问,他惆怅地说:

“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
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47岁了,拼搏半生,还在寄人篱下。


一方面,他要打消刘表的猜忌,为自己博得立身之地,故意做出男儿垂泪的颓丧之态;


另一方面,他还想着领兵上阵,他绝不甘心作为一个小人物,默默无闻地混完一生!他要用大腿长出的赘肉警醒自己。


这一哭,意味深长。


战赤壁、取荆州、建蜀国、伐孙吴……


谁能想象,别人在47岁已经停步歇息,而刘备从47岁以后竟越战越勇,不撞南墙不回头?


年少时爱笑话他的眼泪,后来才知道,在失败面前,哭并不算丢脸,只要哭完记得站起来。




 成熟的稻穗,都懂得弯腰


刘备不是天生厚脸皮,自尊心是一个灵魂中最伟大的杠杆。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才迎来人生最大的转折。


都说得卧龙者,得天下,他是怎么请动这尊军神的呢?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刘备时任左将军,虽然败仗越打越多,但名声越来越响亮,竟然几次翻山越岭去求见一个比他小二十岁的布衣青年。


这三顾茅庐的典故谁都知道,但不是谁都能做到。


是的,刘备没什么本事,但他凭什么招揽了一群人才呢?




曹操有天时,孙权有江东地利,刘备所能依靠的也只有人和了。


关羽脾气傲娇,私下放走曹操,他忍下来了,所以连曹操也挖不走这个大将;


张飞性情暴虐,对下属非打即骂,他忍下来了,所以张飞愿意和他结成儿女姻亲;


徐庶立场不定,选择离蜀投魏,他忍下了,所以对方在离开时还倾力推荐新军师诸葛亮。


一张人情牌,他打出了最好的效果。


最经典的要数长坂之战。


刘备惨败,他虽然冲出包围,妻儿却陷入围困之中。


赵子龙拼死厮杀,七进七出,最后抱回刘备之子阿斗。


刘备却当众将襁褓中的儿子摔倒在地,骂道:“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有人说他做戏,那是不了解刘备。


同样作为主公,他何曾有过曹操的半分霸气?他何曾有过孙权的半分任性?他就是“不要脸”!


在下属面前做低伏小,笼络人心;在对手面前装聋作哑,掩饰野心;他就是“不要脸”!


跑到曹操那里寄人篱下,又跑到孙权那里混饭吃,他难道就不难受?


可是在成功面前,这点委屈算什么?




越努力,越幸运

前阵子,很多人都在转发一篇热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是的,事业的毫无起色,养家糊口的压力,年岁渐长的恐慌......


很多人四十岁以后就觉得自己折腾不动了。


可是在一千八百年前,47岁的刘备仍然说自己“志犹未已”。


少年不识愁滋味,中年方知万事难。


为什么突然读懂刘备?或许,是更懂了生活的不容易。


他才是生活的英雄。


虽然起点低,却不曾消磨锐气,而是拼命地跑,跑过昨天的自己。


虽然失败,却不曾丢掉信心,可以流泪,可以懦弱,绝不认输。


虽然现实残酷,却不曾放弃争取,能明争,能暗夺,也能忍。


每一个奋斗的人,都应该向刘备学习,越挫越勇,最终迎来辉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