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剧】第227集开罗会议(1)

【有声剧】第227集开罗会议(1)

00:00
18:20

本集简介】

在这一集您将听到,虽然蒋介石和中国代表的列席,主要是英美两国为了阻止苏联与会的挡箭牌,但在开罗会议上,各方还是首先就亚洲战场的问题做了讨论。在满足了中国人的诉求后,英美旋即就欧洲战场的规划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1943年11月23日,开罗会议第一次全体大会在罗斯福的别墅召开。会议旨在正式向蒋介石及其所率的中国代表团简要说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在魁北克会议上拟订的东南亚作战计划草案。第一个发言的是蒙巴顿海军上将,他率领随从人员从印度乘飞机赶来参会。他介绍了接下来将于1944年在东南亚战场实施的一系列军事计划。


随后,在他发言的基础上,我补充介绍了海上战场的大致情况。这时,蒋介石插话道,他认为,若想缅甸战役获胜,除了要依靠印度洋地区的英国舰队以外,还要有相应的陆上行动加以配合。我指出,孟加拉湾的海上行动并不需要陆上作战的配合。在西西里岛作战时,海上舰队能够近距离支援陆上行动。缅甸战场则不同,在陆军作战时,我们的主舰队基地能够在战场两三千英里以外发挥其制海权影响。

 

这次会议很快便结束了,会议商定,由蒋介石同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一道,进一步商讨相关细节。


次日,罗斯福召开第二次会议,此次参会人员为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中国代表团未出席。此次会议的议题为欧洲及地中海地区的作战计划。赴德黑兰前,我们希望能够审视这两个战场之间的关系,并充分交换意见。首位发言的是罗斯福,他谈到,此时在地中海战场,我们可能采取的任何行动,包括土耳其参战问题,会对“霸王”行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轮到我发言时,我讲到:


当前最为关键的依旧是“霸王”行动。然而,不能让地中海战场的其他活动都受制于这一行动。譬如说,登陆艇的调配应更为灵活。亚历山大将军曾提议,调派登陆艇撤离地中海战场前去参加“霸王”行动的日期应从12月中旬延迟到1月中旬。英国和加拿大也已受命再建八十艘坦克登陆艇。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做出更大的努力。我们或将发现,英美双方参谋长争执的焦点所涉及的兵力,不到双方共同战争资源的十分之一,这还是未把太平洋战场计入在内后的结果。这说明,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更为灵活。然而,我必须强调,我们始终在全力准备“霸王”行动,我希望不要再有任何人认为,“霸王”行动正被削弱、搁置甚至是将被取消。总而言之,我提议在1月攻占罗马,2月拿下罗得岛;恢复对南斯拉夫的物资供应;解决司令部的权责问题;劝服土耳其参战并借此打通爱琴海地区;在不影响上述地中海战场的总方针的前提下,全力备战“霸王”行动。

 

结束了莫斯科的会谈后,艾登返回了英国。此时他又从英国飞来同我们会合。从莫斯科回国途中,他同伊斯梅一道在开罗会见了土耳其外交部长及其他土耳其代表。艾登在会谈时指出,我方急需借用位于安纳托利亚西南部的空军基地,因为德军空中优势明显,我方在莱罗斯岛和萨摩斯岛的军情不容乐观。后来这两个岛也确实失陷了。他还详细分析了土耳其参战所带来的诸多利处。


其一,保加利亚人将被迫把兵力集中在国境线上,这样一来,德国人只能派出十个师左右的兵力来替代原本驻于希腊及南斯拉夫的保加利亚兵力。其二,我们将有机会进攻普洛耶什蒂,此地可能在战争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其三,德国将无法从土耳其获得铬供应。其四,将极大地打击敌人士气。土耳其参战后,德国及其附庸国可能会更快瓦解。

 

听完艾登的陈述后,土耳其代表团不为所动。他们说,同意借出安纳托利亚的空军基地相当于变相介入战争,便无法阻止德国报复性袭击君士坦丁堡、安哥拉和士麦那。我们承诺,倘若德国空袭土耳其,我们将提供足够的战斗机予以抵抗。更何况,德军根本没有闲置兵力袭击土耳其。然而,土耳其方面依旧不放心。这些会谈仅有的成果便是,土耳其代表团承诺他们将把会谈内容报告政府。土耳其人亲眼见证着爱琴海地区的事态发展,如今他们小心谨慎些倒也无可厚非。


此后,我再也没听到过任何成立联合司令部,即负责指挥“霸王” 行动及地中海战场的最高指挥部的计划。由此我认为,英国的建议已经被接纳了。然而11月25日,美国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向我们提交了一份正式备忘录,提议成立最高统帅部。显而易见,罗斯福和美国最高司令部坚持认为,应当委派一位最高统帅,负责指挥盟国在地中海战场及大西洋战场的所有对德战役,还应任命一名西北欧作战总司令和一位地中海盟军总司令。当时,我们在陆海空方面均占有极大优势,并且必将在随后几个月中延续这一优势地位。不仅如此,得益于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在突尼斯和沙漠战场的胜利,我们的声望极高。


于是,美方的备忘录一经提出,便很快遭到了英国三军参谋长的强烈反对。下面的文件便是英国三军参谋长对美方的反驳:


在仔细研究了美国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所提出的建议后,英国三军参谋长认为这项提议的政治影响非常大。英国三军参谋长必须在此即刻声明,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完全反对这项提议。反对的理由如下:我们应该广义地理解“军事”一词,全面的战争并不只是兵力强弱的问题。在处理所有重要的问题时,这位对德战争的最高统帅都需要和英美政府进行协商。所以事实上只有在处理相对次要,并且完全是军事方面的问题的时候,他才能做出自己的决断。这样一来,这位最高统帅在整个指挥系统中就如同鸡肋。

这位设想中的对德最高统帅的地位和福煦元帅的地位并没有什么可比性。这位最高统帅不仅会对整个“霸王”计划和意大利战场负责,而且还要指挥巴尔干半岛战场,若土耳其参战,他还要负责土耳其战场的事务。所以这位最高统帅的职权范围有些太大了。

按照美军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提议来看,最高统帅“受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制约,所做的提议可以被联合参谋长委员会驳回”。如果委任最高统帅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高效率地做出战事决策,那么上述限制性的条款就刚好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有可能在最高统帅下达命令后,军队服从命令行军,但是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又驳回了这条指令,这就会导致会乱。而且还有可能发生一种情况,就是最高统帅下达决定后,英国三军参谋长表示支持,但是美国的三军参谋长却完全反对这项决议,那这又应该怎么决断呢?单纯就军事来看,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全力支持了最高统帅所定的决议,但是这项决议涉及的某个国家政府却不批准,又该怎么办?

最高统帅要想掌握实际的指挥权,那他就要把全部情报、参谋和行政等部门都集合起来,但这些人员的规模是非常大的,而且除了阻碍各战区司令和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的直接联系外,这大批人员什么作用也没有。现行指挥机制久经考验,在过去的两年中运行稳定。不能因为一些小问题就全面否定当前机制而试图建立一种全新指挥机制。委任给最高统帅的新机制,在指挥环节中不仅多余,而且还会影响决策的效率,这一尝必将失败。

 

这些论点使美国三军参谋长意识到,他们所提议的最高统帅,接替了当前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的多数职责,这样一来,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几乎完全被架空。因此,他们认定,这个问题应交由政府首脑决议。


次日,我写了一份备忘录,进一步阐述了这些论点。

 

1.萨勒诺战役之后,英美两国的参谋长和双方的政府部门之间分歧频出,这使得指挥战争的时候困难重重,战争指挥机制的缺陷也逐渐暴露。任命一位最高统帅似乎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最高统帅受制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委员会可以否决最高统帅的决议。如果那些有政治影响的军事分歧再次出现,也只能靠现行的老办法来解决了。这位最高统帅的职权实际上小的可怜。一方面,一些政策和策略方面的主要问题,只能通过现行的机制来解决。另一方面,各个战场中的具体问题也会由两个战场的最高指挥官来解决。

2.这些情况都没办法证明,任命一位“对德战争的最高统帅”就能实现各种的期待,并能成功设置好和最高统帅密不可分的各个机构。

3.另一方面,如果这位最高统帅最后确实掌握了理想中的指挥权,那几乎所有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正在负责的工作都要被他接手。过不了多久,最高统帅和政府间的关系就会变得非常紧张了。

4.地位平等的盟国间讨论指挥权的问题时,应该尽可能的遵循一个原则,哪个国家在某一个战场上的驻军最多,或者是即将在该战场上部署的兵力最多,就应该享有这个战场的最高指挥权。所以根据这个原则,英国应该享有地中海战场的指挥权,而美国则应该拥有“霸王”行动的指挥权。

5.如果这两个战场都由这位最高统帅指挥,在1944年5月,英国能够参与的对德战争的兵力明显要比美方多,这位最高统帅就应该由一位英国军官来担任。但如果不把兵力优势考虑在内,任命一名美国军官来担任最高统帅,那这位最高统帅一定会忽视地中海战场,从而全力备战“霸王”行动。不管这位最高统帅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他的立场都会极为尴尬。这样一来,我们两国政府间和谐友好的关系便可能因此受到最为严峻的挑战。

6.我不理解为什么不能稍作改进后再继续按照现行的安排行事。在现有的安排下,一位美国司令指挥大规模的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战役,一位英国司令则指挥地中海战场的战役。在两国政府首脑的领导下,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将会负责协调英美司令的行动,为两位司令分配兵力。

 

奔赴德黑兰前,我亲手将这份备忘录交给了罗斯福。而直到德黑兰会议开始后,我都不知道总统将作何回复。我听说,美国三军参谋长充分意识到,计划中的这位最高统帅极有可能影响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的权威,仔细考虑了我方意见后,他们便不再坚持这一计划了。不管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罗斯福和他身边的人同我们会面时,都从未再以任何方式提及这一话题。这不由让我深信,马歇尔将担任“霸王”行动的总指挥,艾森豪威尔则将接替他在华盛顿的职权。而我将代表英国政府,任命地中海战场的指挥官。当时,我确信正在意大利战场拼杀的亚历山大必将是地中海战场指挥官的不二人选。于是,这个问题便暂时被搁置了,直到我们重返开罗后,才继续讨论。


最终,召开德黑兰会议所面临的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由于英美苏三方迫切地需要举行会谈,而除了飞往德黑兰以外,其他方案全部告吹。于是,包括美国宪法、罗斯福总统的身体状况、斯大林的冷酷执拗、前往巴士拉途中的种种困难、横穿波斯的铁路在内的种种问题都找到了解决方案。27日,天刚亮我们便乘飞机离开开罗,分别沿不同的航线向会议地点飞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颖川轻舟

    大英帝国当时还不适应当老二。实际上英国已连老二都不是了。

  • 听友334355887

    很好听

  • 听海一微粟

    老丘费尽心机只为江河日下的大英帝国垂死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