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观察,企业家分天真的和感伤的
 7.20万
试听90

据我观察,企业家分天真的和感伤的

00:00
05:37

吴晓波:天真与感伤

德国有一位哲学家叫做费尔巴哈,他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二分法”所统治的。比如,所有的人都可以被分为两种:好人和坏人、活人和死人、男人和女人、爱喝咖啡的人和不爱喝咖啡的人、听“每天听见吴晓波”的人和不听“每天听见吴晓波”的人。


这种切分办法貌似有点粗暴,还被黑格尔和马克思同志批判和嘲笑过,但却一直流行了N多年。


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土耳其作家,叫做帕慕克。他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写作了《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他把天下的作家分为两类人:天真的,或感伤的


1.jpg


天真的人: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甚至就像自然一样——平静、无情而又睿智,他们率真地写作,几乎不假思索,不会顾虑其文字的理智或伦理的后果,也不会理睬别人的评论。这类作家包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博尔赫斯。


感伤的人:则可以说是忐忑不安的,他不确定自己的文字是否涵盖了真实,是否可以达到真实,不知道他的表述是否传达了他追求的意义,因此他一边努力地写作,一边质疑自己感知到的一切事物,甚至质疑自己的感觉本身。这类作家包括卡夫卡、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伍尔夫、川端康成。


如果用帕慕克的手法归类中国当今的商业界人物,似乎也可以分出“天真派”“感伤派”。


天真的企业家:以事业的成就与财富增长为存在的第一要义,在他们的世界里,所谓的道德与底线,都与交易和成本有关,事之可为或不可为,均取决于有利与有益,以此为衡,“见魔杀魔,遇佛杀佛”,这种价值观,也许是天生的,也许是被训练出来的,均构成为一种职业性本能。


2.jpg


感伤的企业家:总是在怀疑中不断地摇摆和质问,会经常地反省自我,调整企业的战略。他们经常提醒自己的所作所为受到时代的限制,非常在意别人和公众对自己的评价,对取得的成就不敢肯定,因而拥有持续探索的勇气。


根据我的一个不成熟的观察,身处快速成长行业里的成功者往往是天真派的,他们被机遇和速度裹挟着往前奔跑,几乎没有时间反省自身——或者说反省本身并不产生价值,他们的所得均来自于无畏的、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冒险。


3.jpg


而当今身处成熟产业的领导者,则往往体现出感伤派的特征。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十多年前也曾是“天真派”,而如今,时局陡转,把他们逼到了危机的墙角,他们会更多的反省自己,对冒险本身进行更多的量化考核。此时,所谓的锐气,那种“见魔杀魔,遇佛杀佛”的精神便也逐渐消失了。


在中国企业家中,哪一类人是天真派,哪一类人人是伤感派?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答案。

精选用户评论
  • waxnx

    贾跃亭天真,马云伤感

其他用户评论
  • Kevin___Dong

    马云天真,柳传志感伤,个人观点

  • 13670288584

    请问怎么加群?

  • 方好007

    王石伤感,马云天真

  • 古悦悦

    这二分法也绝对了,天真和伤感应该也会同时存在同一个人身上,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类型。

  • 吴晓波频道

    今天的片尾曲是来自Robin Williams 的《my way》,听过的同学请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