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笛卡尔的拷问?我不思,我还在吗? 对于西方稍有认识就知道,笛卡尔说过一句话“我思故我在”。 这一集就要谈谈这句话的来龙去脉。我们要谈以下三点:
第一点,笛卡尔被称作西方近代哲学之父,到底凭什么?
第二点,他说的“我思故我在”又是什么意思呢?
第三点,笛卡尔开出了近代西方的唯心论,后面影响到了德国的康德,才会有他特别的一套伦理学。
我们先看第一点,笛卡尔被称作西方近代哲学之父,到底是凭什么?事实上在他一百多年之后出现的黑格尔就说了,看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到笛卡尔的时候,就好像有一群航海的人在海上航行了很久,笛卡尔出现的时候,他们会说:“看啊,陆地终于到了”。这什么意思呢?因为在笛卡尔那个时候,西方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的中世纪,后面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但在这个时候基本上都还是以宗教的教会来掌握到整个思想界。
笛卡尔是法国人,在二十三岁的时候下定决心去从军。因为当兵可以到很多地方去驻扎,顺便去旅游。他说我以后不要再念一般人写的书了,念就要念上帝所写的书,也就是大自然,他在那一年连续做了三个梦,都是提到自己这一生的志向“要以理智探求真理”。
我们今天听到这句话会觉得这有什么特别的,我们难道不是用理智来探求真理吗?但在当时是不容易的,当时所谓的真理几乎都被教会所垄断的,真理就在《圣经》里面。譬如说讲到对宇宙的看法,传统以来都是以地球作为中心。但是哥白尼的《天文学》已经出现了,在当时伽利略还在受到教会的迫害,不让他去承认太阳是中心。所以笛卡尔自己说,“我的哲学其实就是要去证明太阳为中心”这样的说法,但他没办法直接说出来。
到后来从三十二岁到五十三岁,有二十一年之久都住在思想比较自由开放的荷兰,在那有点隐姓埋名了,他还说过一句话,“善于隐藏者乃善于生活”。你要好好地活在世界上,就要懂得隐藏自己,减少受到各种干扰。笛卡尔他要“用理智来探求真理”,他确实是很用心。所以从他开始就认为真理并不在《圣经》里面被垄断,真理应该让人用理智去探讨。那怎么探讨?
这就要谈到第二点,“我思故我在”是什么意思?笛卡尔认为要探讨真理,首先就要使用你的怀疑,对于所有一切,别人所说的传统所认为是对的,我都要加以怀疑,首先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个,我从感官得到各种知识,但是请问感官可靠吗?感官对存在的判断是不可靠的。譬如说我看到一张桌子,我就要问这张桌子真的存在吗?接着感官对于属性的判断也有问题。比如我看到一张桌子是白色的,我就要问它真的是白色的吗?另外感官对于各种东西之间的关系的判断也有问题。这张桌子是比较高,那张柜子更高,请问它们之间的比较这种关系是真的吗?所以感官所得到的结果都是可以怀疑的。
理性有两种作用,第一种是推理,第二种是直观。推理是不太可靠的,我们念过数学都知道,辛苦推理半天可能是推错了,至于直观,可以直接掌握,本来是可靠的,但不要忘记人有时候会做梦,在梦里出现的时候,有时候比白天看到的更为可靠,但毕竟是做梦,并且他还假设有一个力量很大的魔鬼,可能让你产生幻觉,以至于你的直观也好,推理也好,感官也好,都不可靠。
他说过一句重要的话,“一个人在一生之中,至少要有一次要去怀疑所有能够被怀疑的东西”。这话如果说真的去做,就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被怀疑。但他接着就思考说,如果我在怀疑一切,那么正在怀疑的自我是不能被怀疑的。因为如果自我也被怀疑,那是谁在怀疑呢?这一来就峰回路转了。他就讲了一句话,“我怀疑所以我存在”。怀疑是一种思想的作用,思想的作用范围很广,所以他接着就说,“我思故我在”。
他这样的说法在西方哲学史上并不是完全创新的。我们知道在罗马时代初期,有一位哲学家叫做奥古斯丁就说过,“我真的存在吗?我可能受骗。我根本不存在,但是我以为我自己存在。我不是受骗了吗”?他接着就说了,“如果我受骗我就一定存在了。因为我如果不存在那么谁在受骗”?
所以他讲了一句名言,“若我受骗则我存在”。 当然后面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范围要更为宽广。这里我们就要弄清楚了,“我思故我在”到底是什么意思?首先“我思故我在”不是一个假设性的命题。他并不是说如果我思考,那么我就存在。它不是一种假设的问题,所以不能说如果我不思考,我就不存在了吗?不能这样说,它不是一个假设。
第二点,“我思故我在”也不是一个推理的命题。它的意思并非说因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也不是这样的意思,到底什么意思呢?他说“我思故我在”是一种意识的直接作用。讲的简单一点,“我思故我在”所说的就是“我思等于我在,我思就是我在”。
那么再进一步,我思就是我在,这是直接的判断。你还可以再往下去分析,说我就是我的思想,我等于思了,如果我等于我的思想,那么我的身体怎么办呢?这一下就变成“身”跟“心”分开了。
所以笛卡尔认为“身”跟“心”是分开的,两个是不同的实体。 提到“身”代表它有体积,有重量,有长、宽、高三个维度,这是身,它属于跟外在的世界是一样的,具有扩展性。
另外谈到心就跟扩展性没有关系了。谈到心,它就是能够思想,思想是不需要占什么空间、体积、量积的、都不需要的。
人的生命就是由两个实体合在一起,他的思想的关键就在这里,建构一个新的思维的模式,我就是我的思想。如果说就是我的思想,那不是开始转向唯心论吗? 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的确,我的身体可以高一点、矮一点,胖一点、瘦一点,或是健康或是生病,但是我的思想却可以独立运作,能够代表我的就是我的思想,而非我这个会慢慢衰老,慢慢改变的身体。
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思想,这不是就走向了用我们的心来掌握一切的这样的方向吗?这就开出了西方的唯心论了,在这个地方后面就影响到整个欧洲大陆的哲学,我们谈到近代西方哲学基本上就是两个大的范畴,第一个是欧洲大陆,包括法国跟后来的德国,另一个就是英伦三岛也就是“经验论”。我们以前谈过的在伦理学上的效益主义就是英伦三岛发展出来的。
而在欧洲大陆这边,在笛卡尔之后,也隔了将近一百年,出现了康德。康德就是西方唯心论的重要人物,我们下一集会谈到他,但是笛卡尔这里光说“我思故我在”是不够的,他为了建构一个完整的思想系统,在讲完这段话之后,又说了另外一句话,写在他的重要代表作《沉思录》里,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就是“证明上帝存在以及人的灵魂不死”。
从这个副标题就知道,笛卡尔还是没有摆脱西方宗教背景的影响,的确对很多人来说,你看到自然界跟看到人类,都知道它是有开始有结束的,这一切怎么来的,又要去哪里呢?最方便的答案当然是从他们自己的传统里面去找,也就是不管赞不赞成,他总是会提到上帝。
上帝什么意思?事实上在《圣经》里所说的上帝,跟在哲学家心中所想的上帝未必是同一件事,但至少笛卡尔说了,“我在故上帝在”,所以这两句话合起来看,先说“我思故我在”,他的目的是要找到什么是真实的自我,最后发现我跟世界不同的地方不在于有身体,而在于有我的心。我的心就是一个思想的能力,所以我就是我的思想。
但是问题是我这个生命很短暂,到底基础何在?所以他就说“我在故上帝在”,等于是把上帝作为每一个自我能够思想的主体,共同的来源,是他思维的模式,如果不给这些个别的思想的主体找到一个来源或根据,等于是承认大家都在做梦,所有这一切都是幻觉,那这个思想怎么办呢?所以他的哲学在这一方面就替近代西方建立了一个发展的轨道。
我们这一集谈到笛卡尔的“我不思我还在吗?”最主要是要了解他被称作近代哲学之父,是因为他非常勇敢,把《圣经》暂时搁在一边,用理性探讨真理。探讨的方式就是要尽量去怀疑所有能够被怀疑的东西,最后发现我不能怀疑那正在怀疑的自我。所以说“我思故我在”,这个我是跟思想合在一起的,所以就开出西方的唯心论的系统。
后面我们就接着谈到有关康德的思想,下一集的主题是:头顶的天空与心中的道德法则,是指什么?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无我”
我不思,我也在!
。。。
善于隐藏者,乃善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