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经典读诵

孝经经典读诵

00:00
19:17
《孝经》共分十八章,是儒家十二经中篇幅最短的一部。
    关于《孝经》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汉书•艺文志》中讲:“《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认为《孝经》的作者是孔子。
    后世信奉此说者,代不乏人。但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孝经》的作者是曾子,他说: “孔子以为(曾参)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这种说法要比《汉书•艺文志》早数百年。宋代以后,疑经之风盛行,于是又有很多新的说法,如司马光的孔门弟子说、胡寅的曾门弟子说,其他还有孟子说、子思说、汉儒说,甚至有魏晋儒者作《孝经》之说。隋唐以前,人们遵信孔子说和曾子说,其后遂无统一认识,各取所信。今日,除研究者外,人们无需为此多费精力,知其为先秦儒者所作就足够了。《孝经》的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是先秦古籍。孔子门人子夏的弟子魏文侯曾作过《孝经传》;此外《吕氏春秋》中的《孝行》、《察微》二篇均引用过《孝经》里的句子。因此,《四库全书总目》说:“蔡邕《明堂》引魏文侯《孝经传》,《吕览•察微篇》亦引《孝经•诸侯章》,则其来古矣。” 儒家经典如五经之《易》、《尚书》、《春秋》等,在先秦均不称“经”,只有《孝经》在书名内有“经”字。
   因此,《孝经》是儒典中称“经”最早的一部。《孝经》以孔子与其门人曾参谈话的形式,对孝的含义、作用等问题加以阐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雨夜_uw

    不能下载呀

  • 听友10555127

    感应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 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 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 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 听友10555127

    虽无道,不失其天 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 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 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 孝乎!”

  • 听友10555127

    开宗明义章第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 听友10555127

    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 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 听友10555127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 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 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 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

  • 听友10555127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 不服。’”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 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 听友10555127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 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 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

  • 听友10555127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 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 听友10555127

    广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 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广至德章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