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人生4:哪些工作不容易被机器替代?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百岁人生,昨天我们分析了就业和失业的形势,那么未来我们怎么办,作者还是用简这个人来举例,也就是2000年前后出生的人,他们可能会活到100岁。作者说,技术发展后,能够有两类幸存的工作,一类是人类拥有绝对优势的工作,另一类是人类拥有相对优势的工作,绝对优势,意味着人类在任务执行上,比人工智能更优秀,比如创造,情感沟通等等,比如按摩,捏脚,大保健,这种活,什么时候机器也不可能替代人工,因为他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你的消费重点就是情感沟通,而不仅仅是按摩。还有医院的护工,育儿嫂等等。这种事,机器再怎么智能他也干不了。还有体育比赛,和娱乐明星,人家看的就是人,啥时候也不会去追机器,而相对优势,就是指的那些机器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但需要跟人工进行合作,比如投资这种事,机器可以通过算法完成80%的工作,甚至财务报告也能通过机器去分辨,但是最终决策,需要人类进行把关。大部分决策类的工作,可能都是如此,比如公司的总经理,总不能也是机器吧。所以把握方向,需要时刻做决策的工作,基本安全。所以对于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来说,一定要在这两类工作上去思考。才能够保住饭碗。
下面我们来看看长寿时代,对于资产的影响,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金钱至关重要,但是金钱其实本身并不是目的,我们赚钱是为了买到更多的东西,改善我们的生活,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获得更多的健康。这些都是无形资产,他与有形资产也是相互促进的,比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灾祸,你的知识没有到一定程度,就没有驾驭太多金钱的能力,即使天上掉馅饼,你也很快就会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很早之前,我们就倡导,精神物质双丰收,其实就是要让我们的无形资产,跟着有形资产一起增长,这样才会过的比较快乐一点。
所以我们必须要用资产的概念,来看待我们的友谊,知识和健康,有些人很有学问,那么他其实也很富有,社会地位也会很高。随着寿命的延长,我们在资产管理上,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因为大部分资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贬值。比如友情,你要好久都不联系,那就淡了,知识,你很久不更新,他也就落伍了。即便是那些房子,汽车,现金,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不值钱。还有各种外部风险发生,比如一场火灾,让房子一文不值等等。
有很多经济学家做了研究,平均幸福度与平均收入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也就是说,人们并没有随着国家越来越富裕而过的更幸福,放在个人身上也是一样,富人也并不一定更快乐。比如我们是不是都很怀念上学时候的时光,总觉得那时候比现在快乐。当时肯定没有现在有钱。
无形资产其实范围很广,比如长得好看的人,可以更容易找到工作,晋升也更迅速,收入会比相貌平平的人,多出一部分。所以长得好看绝对也是你的资本。女人们甚至会不断地往这张脸上进行投资。再加上化妆黑科技,和整容黑科技,现在让社会的美女门槛普遍提高了。甭管真的假的,反正能看到的美女越来越多了,这其实也是一种通货膨胀。这就让大部分人的相貌贬值了。
作者将对长寿有意义的无形资产,分成3类,分别是生产资产,活力资产和转型资产,先看生产资产,就是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成功,提高收入的资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长时间的努力,获得的技能和知识。你的学历,你读过的书,你的基本素质。都会对你的收入产生直接的影响。
根据美国的统计,美国22岁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是3万美元一年,而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只能拿到1.8万美元。他们之间的差距,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差距会在45岁左右达到顶峰,那时候,上过大学的人可以拿到8万美元,而没有上过大学的只能拿到3万美元。所以可见教育的平均回报率,还是很高的,会让你收益好几十年。
当前技术创新,对于这个趋势也产生了全新的影响,技术工作的薪水继续增加,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薪水反而下降了,也就是老齐经常说的,社会越进步,贫富分化也就会越严重。那么未来,随着人们可以活到100岁,这种趋势可能再次发生变化, 目前我们是一次学习,基本就能覆盖整个职业生涯,以后恐怕够呛了,我们中间可能还要又一次学习和充电的机会。20多岁之前学的,就能管到你40岁,之后还得学习,才能保证你工作到70岁。否则你的技术可能就全都落伍了。不过老齐认为,可能很难再有集中充电的机会,我们必须要学会,边工作边学习,一边耗电一边充电。不学习的人,在35岁以后将被社会淘汰,所谓的中年危机,其实就是一种惩罚。这个趋势已经到来。
当然长寿也有好消息,我们的寿命拉长了,也就给了我们可以学习更多技能的时间,人的一生有87万个小时可以用,我们只要能好好练习1万个小时,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所以多个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将越来越多。单技能人才,可能会越来越难混。也更不值钱。所以现在家长要有意识的引导一下孩子,这辈子要学习哪几项技能,从小就要刻意练习了。一定要打造自己专属的多技能组合。
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也要有所思考,哪些知识,我未来可以进行变现,要去有意识的学习哪些大家有需要的,有用的知识,比如这时候,你还去学什么bp机修理,就没啥用处了。你别觉得这是笑话,现在还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新闻系,他们大概不知道,现在的新闻已经不存在了,都已经全都变成算法推荐了。所有的新闻判断,在这个时代统统都过时了。新闻系毕业生,现在就跟没有念过大学一样的悲剧,你学习了四年的技能,最后完全派不上用场。更不要说去覆盖未来20年了。所以哪怕你学点心理学,学法律,学会计,也比学新闻强。
那么是不是,学理工,学计算机技术就好呢,也不完全如此,目前技术更新的速度非常的快,比如那些学习计算机或者编程的朋友,只要你不持续学习,几年时间自己的技术可能就完全落伍了。所以一旦你选择了这些最前沿的东西,那么对你的知识更新要求,将非常的高。这辈子你的学习,绝不能停止,一旦停下来,就再也追不上了。所以你的知识直接关系到你的收入,你的收入,直接关系到,你用何种方式,度过漫长的百岁人生。
作者说,知识和技能,看起来好像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但是恐怕未必,哈佛商学院做过一个研究,找来1000名分析师,进行研究,如果他们的知识代表他们能力的话,那么在他们跳槽后,他们的表现应该保持不变,如果他们依赖他人或者依赖体系和平台,那么他们的表现就会下降。最后结果比较让人失望,跳槽后,果然表现下降了,而且这种下降还是持续性的。那么我们从中可以吸取什么教训呢?公司和平台的资源,和组织文化,对于个人的知识储备转化为生产力,影响巨大。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离开平台你可能什么也不是。在咱们这也经常发现,有些行业内的牛人,一跳槽之后,就满不是这么回事。这种事情在体育比赛中经常出现,有的球星,离开一个球队,到另一个球队去,结果就发挥失常,甚至被当成是水货。说明他在原来的体系中是被平台所赋能的。看起来好像是他自己英明神武,但其实并非如此。所以现在很多公司挖人,都是一个团队一个团队的挖,这样能够保证最大限度的稳定。这里老齐多说一句,有些明星基金经理,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他如果能在几个基金公司,或者几只基金产品上,全都表现出色,那么才能代表他的水平。只在某一阶段有好的表现,并不一定就是真才实学,很可能就是赶上了。
良好的声誉也是无形资产的一部分,他必须要经过长期的投资才能获得,比如有些人名声在外,这就保证他很值钱,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有声誉有粉丝就肯定有价值。良好的声誉,是我们一贯的行为方式所获得的。比如是否持续输出对大家有益的服务和产品。这个很关键,未来的几十年当中,声誉的评判可能会有更多的因素,因为社会的信息更加广泛了。所以在想去行骗,或者靠投机取巧,越来越困难了。一旦名声臭了,你也就再难有翻盘的机会。明天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活力资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