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无不是的父母
既然父母也会犯错,也有不对的时候,为何我们又常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不是十分矛盾吗?“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并不是说父母永远是对的。
父母也是人,凡人皆有错误,父母也不会例外。但是身为子女,没有资格议论父母,更不应该顶撞或教训父母。这才是正确的理解。
现代的子女,普遍认为有机会受教育与父母无关,完全是自己奋斗的结果。
于是受了教育就开始看不起自己的父母,将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教导态度,反过来施与父母。经常把父母当做纠正的对象:这样不对,那样会惹人笑话。这样的子女是不孝之极。
时代背景不同,人的立场、认知、看法就不一样。父母的话有道理,子女当然要听从,因为没有父母会存心害自己的子女;父母的话不合理,也不可以讲一大堆道理驳斥他们,子女没有资格这样做。
碰到这样的情况,乖巧的子女表面一定说好好好,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父母了解实际的状况,这样才是真正有孝心的人。我们举个例子以供参考。
有一天,一位母亲把自己的儿子叫到房间,说:“你工作这么努力,但好几年都没有得到升迁,我看就是没有送礼的缘故。我这里有只金戒指,放在家里也没什么用处,你干脆拿去把它卖掉,也好给上司送点礼物。”
儿子心里明白:升迁最好凭借自己的实力表现,靠送礼解决不了问题。而且现在都在整治腐败行为,给上司送礼反而可能惹火烧身。
但是母亲也是一片好意,所以绝对不能讲一堆大道理来反驳,令母亲觉得难堪和伤心。
于是儿子当场答应,说:“好的,我马上就去。”但实际上把金戒指暗暗收好,并没有真的去卖,更没有给上司送礼。
儿子的做法不是阳奉阴违地欺骗母亲,完全是出于尊敬母亲,不伤害母亲的感情。
过了几天,母亲问儿子事情办理的状况。儿子说:“戒指已经卖了,还卖了个不错的价钱。买的礼物也送给上司了,上司十分满意。”
又过了一个月,母亲又问儿子:“礼也送了,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儿子说:“对呀,我也觉得奇怪,明天我去打听打听看。”
第二天回来,儿子跟母亲小声说:“我一打听才知道情况很不妙,凡是送礼的人都被张榜公布了,听说一律会被处罚和降级。”
母亲着急地说:“这不糟糕了,我岂不是害了你的前程吗?”
儿子说:“公布的送礼人名单里面没有我的名字,你放心好了,不会有什么影响。”
母亲还是不放心,说:“这怎么可能呢?就算名单里没有你的名字,那你也送礼了,恐怕今后还是会有影响呀。”
儿子笑着说:“还不是妈妈平常对人家好,我那天拿着戒指去卖的时候,金店老板见戒指样式很古朴,就问这是谁的?我说是妈妈你的。金店老板说妈妈珍藏这么久的戒指怎么能卖呢?于是他就借钱给我,说以后有了钱再还他就是了。
我正要买礼物去送给上司,又听说现在规定得很严格,绝对不能有这种事情。我不相信,跑到上司那里探听口风,上司也亲口告诉我,说最近要严查不正之风。我就把钱还给了金店老板,等于没有送礼,自然就没有事情了。”
母亲听了儿子的这番话十分高兴,说:“自己好心好意,却差点害了你。幸亏你机灵,知道见机行事,才免去了一场大麻烦。”
父母自己改变,是孝。父母因为子女而改变,完全没有尊严,就是不孝。人活着是需要尊严的,否则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
老实讲,从我们与亲人结缘的那一刻起,相处的时间永远在不断减少,这句话值得大家深思。子女长大以后尽孝都来不及,怎么能让父母感到很惭愧、感到很不如你、感到不长进呢?
我拿的学位比我爸爸高,我会笑我爸爸吗?当然不会。我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爸爸很高兴,他说了一句从来没有说过的话:“你真有办法,这么困难的事情都能突破。”
我说:“爸爸,不是这样,如果没有全家人支持的话,我想都不要想。”
如果我跟我爸爸说“我拿了博士学位,你有吗”,那我算什么儿子呢?
我一直从心里面认为,如果生在我爸爸的那个时代,我一定不如他,因为我没有他那么坚强的毅力,所以我一辈子都不会讲“我比我爸爸成就高”这种话,这才是懂得什么叫做“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后来我的儿子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他只是打电话告诉我说论文通过了,其他的什么也没有讲。因为弟弟还没有拿到,他不能伤弟弟的心。
中国人始终都很谦虚,不敢把内心的话完全说出来,就是因为要顾虑每一个人的感受,这跟完全欺骗没有关系。
中国人讲求的是周全,讲求的是圆满,讲求的是面面俱到,而不是只要高兴爱怎样就怎样。做中国人是最难的,因为我们要求比较高。
西方人只要“对”就好了,而中国人“对”没有用,“错”更不可以。
很多人把子女与父母的隔阂,归罪于代沟。好像两代人之间有一条横沟,彼此很不容易沟通。其实两代之间会不会有代沟,完全取决于个人脑海里有没有代沟的观念。
我爸爸比我大20岁,我60岁时,我爸爸已经80岁了,但一直以来我习惯了任何事情,都要打电话问问我爸爸的意见。
很多人都笑我:“你60岁了,还在问你爸爸?你爸爸80岁了,他很少跟外面接触,你问他有什么用?”我说:“没有关系,这表示我做子女的对父母的一种尊重。”
我爸爸告诉我的话,我不一定听。但是我不请教他,他就会有失落感,认为儿子长大了,什么都行了,心目当中没有爸爸的存在了。
把老人家当废物是最残忍的事情,老人会觉得自己已经不值得活下去了,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所以只要我有时间,就回家跟我父亲坐在一起,问他很多事情。
家人的乐趣在于沟通良好,只有彼此倾诉,才是真正的亲情,才能使家庭中充满温暖的感觉。代沟只是一种警示,未必就是事实。
把代沟看成可能的障碍,设法加以排除才是正确的态度,而不是当作借口来掩饰自己的失责。人要把握好自己的观念,而不是让别人的观念来控制你自己。
功名事业很重要,但我们也要做到承上启下。当父母年纪大了,开始生病了,应该把自己的事业暂时放一放,拿出更多的时间照顾父母才是。
因为可能功成名就的时候,父母就不在了,再想回来服侍父母已经来不及了。天大的事情,交给别人去做,先把父母陪好,这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父母走了以后再出去工作,也来得及,为什么非要为了事业而置父母于不顾呢?
我最近看到很多感人的事情。其中有一对兄弟,他们在职场上表现都很好,可是因为老父亲病得很重,两兄弟不顾一切辞掉工作,回家轮流照顾他们的爸爸。
我问他们:“难道工作不重要吗?”
他说:“工作是很重要,但是爸爸的生命是很有限的,工作以后还来得及。”他们把两个一比,就知道爸爸目前是最重要的。所以人要懂得取舍,这非常重要。
一般人总抱怨没有机会,这是不切实际的。机会永远都有,只是我们要学会选择。很多事情,我们有的是机会,只不过不太会选择。我们所欠缺的不是机会本身,而是选择机会的能力。
还是那句话,轻重缓急、本末先后要搞清楚。很多事情自己要好好去衡量一下,到底喜欢走哪条路,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
我们人生求的就是一个“不后悔”而已。只要你不后悔,那还有什么事情可以怪的?
我有一次碰到一位很成功的企业家,请他的父母到饭店吃饭。但是两位老人一脸不高兴的样子,我就问他们为什么。
老先生说:“我儿子带我来这里吃饭,分明是赚了钱在我面前炫耀。”
我说:“你儿子好心好意请你,你怎么会这样想呢?”
老先生越说火气越大:“好心好意?他那种态度是好心好意?他一进来就说这家饭店他经常来,经常来今天才请我们来呀?是吃得不想吃了才找我们来的吧?还说点几道好菜给我们来吃,他根本不知道我们喜欢吃什么,点的都是他自己喜欢吃的……”
这不怪父母生气,完全是儿子的问题。如果儿子说:“这家饭店我也是第一次来,只是听人家说好吃而已,我们一起试试看。”
父亲一定高兴:“难得你这么有心,第一次听说就带我们来了。”点菜的时候,问问服务员:“你们有什么特色的菜品,跟我爸爸介绍一下,让他来决定。”
父亲一定说:“无所谓,一切你来点就好。”就算不是父亲自己点的,他也一定觉得每一道菜都很好吃。
我们不要让父母把子女的孝当成一个很大的人情来领,这才是真正有孝心的子女。有的女儿跟妈妈讲:“这件衣服价格很昂贵,我特别买给你的……”
妈妈往往会拒绝:“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穿这么贵的衣服干什么?”给父母买东西,就算很贵重,也要说是比较便宜或者碰到打折买回来的,这样父母才会安心。
中国人明明是很丰盛的宴席,主人都会说是粗茶淡饭,客人则会说很丰盛很丰盛。现在我们学太多西方的东西,回过头来完全不了解中国人自己的一套,这是我们很大的遗憾。
表示不赞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辞职在家有可能自己都养不活
不是曾教授的音频?
夫唯不争故無尤 回复 @1502885yhxm: 照着读的你只要是重头听到这里就知道有很多都是照着曾大师的话重新读了一遍的
不是曾仕强老师的音频,不想听。
夫唯不争故無尤 回复 @財財佰: 很多都是曾教授的,只不过是主播照着读而已!!
父母也是人,凡人皆有错误,父母也不会例外。但是身为子女,没有资格议论父母,更不应该顶撞或教训父母。这才是正确的理解。
支持!
找不到老的道德经
曾仕强学堂 回复 @聆听者生_: 亲爱的易友,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加油!每天进步一点点,收获不一样的自己!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