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板块第七讲,我是雷博。
上一讲,我们讨论了司马懿这个老狐狸式的人物,给中国历史和中国人精神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一讲,我们跨越五百年,来到盛唐,一起思考一下: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长期乱局之后,隋唐帝国的建立,蕴含着怎样的历史逻辑?在繁华的盛世中,又潜藏着哪些深刻的危机?
【大唐盛世下暗藏的致命危机】
一想到唐代,你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的确,盛唐留给后世的历史记忆,就是一种开放包容、雄浑博大的气象。包括版图的广大、经济与国力的强盛、文化的繁荣和多元。在很多人心目中,大唐就是中国古代一个文明的至高点。
但是,如果我们真正走进唐代的历史,走进唐代的政治文化,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王朝。一方面有着盛世的辉煌,另一方面又恰恰是在盛世顶峰的时候,一场安史之乱,导致国运断崖式下坠,之后就陷入了长期的藩镇割据和宦官之祸中,最终也没能走出这个恶性循环。
那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唐王朝会在鼎盛时期,遭遇安史之乱这样的飞来横祸呢?常见的说法是唐玄宗到了晚年宠爱美色、废弛朝政、亲信奸臣,任由安禄山坐大,最后导致养虎遗患,反噬自身。这样讲似乎也没错,但是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分析其中的深层原因,就会发现:安史之乱之所以会爆发,并不完全是唐玄宗这一朝的问题,而是源于整个隋唐帝国政治文化内部蕴含的结构性危机。
【“不讲究、不靠谱”的王朝气质】
如果让我用两个词来评价唐王朝的气质,第一个是“不讲究”,第二个则是“不靠谱”。
什么叫做不讲究呢?就是没那么多规矩,怎么样都行。很自由、很开放。这是唐代文化和风气中的一个特色。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唐代统治者的血统出自北方民族,他本身就是鲜卑人,是从北魏——西魏——北周这个政治传统当中出来。隋唐帝国的创业者基本都出身于北魏的六镇军将,在西魏北周时期形成了“关陇集团”。所以唐王朝有着浓厚的北朝气质,以武立国,崇尚对外的军事征伐;同时闺门没有那么严谨,在家庭伦理和政治秩序上没有中原王朝那么多的讲究。另一个原因是和魏晋隋唐时期兴盛的佛道文化有关,在佛道思想的背景下,儒家所坚持的那些伦理和正义,并没有那种所谓的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真理地位,不过就是人世间的伦常规矩罢了,放在佛教世界观下面看,都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执着。对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肯定有意义,但也没有那么强的神圣性。
正因为有这样的不讲究,所以唐代能够形成一种开放、包容、灵活的政治气象,能够打下那么辽阔的疆域。你想想看,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想要维持一个西到中亚,东至朝鲜的广袤版图,那你在政治、军事上,必须要有高度的灵活性。既要唯才是用,又要给掌军的将领以足够大的权力,允许他自辟幕僚、自筹经费,还要给他相机处置,“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自由度。在具体的制度上,也是要以实用为先。府兵制好用,能打,就用府兵;府兵不行了,番兵战斗力强,那就上番兵。反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都是一家人,没必要区分内外,对不对?重要的是结果,不必搞那么多杂七杂八的规矩。只要你干得好,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不管你什么背景什么出身,都可以执掌兵权,成为一方诸侯。
可也正是因为这个不讲究,带来的负面后果,就是“不靠谱”。你读唐代的历史,一个特别直观的印象就是:这也太不靠谱了。依附在皇权周围的各种政治势力此起彼伏,反而是皇权本身处在一个时强时弱的状态,非常不稳定。你掰着指头一数,发现唐代就是一个中国古典政治变乱博物馆:嫡庶、宗室、后妃、外戚、权臣、宦官、豪强、藩镇、外敌入侵、底层暴动,你能想到的威胁政权稳定性的因素,几乎一个不少,全都在历史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你要是从看戏角度来评价,那真是热闹啊,一出出好戏,将近三百年的时间,就没有消停过。和平安宁的盛世,短暂如昙花一现,更多的时间是无休止的征伐与内乱。
我举一个思想史上的例子,来说明唐代的“不讲究”和“不靠谱”之间的关系。唐代初年,因为儒学内部宗派林立,经学与思想都非常混乱,所以唐太宗李世民下令让经学大师孔颖达主持编纂《五经正义》,到唐高宗时候修成颁行,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其中《春秋左传》里面,有一个很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郑庄公用了各种巧妙的手段,引蛇出洞,引诱他的弟弟共叔段叛乱,然后将他流放,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在这段内容下面,孔颖达写了很长篇的辨析,既要批评郑庄公,说他这个做法不大地道,不是兄友弟恭的态度,但同时也要替郑庄公辩护一下,如果兄弟确实做的不对,那该流放就要流放,该杀就要杀。
这话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你仔细想想,这是经学教科书啊。如果你在教科书里,在作为价值观根基的经学著作里,都不能坚持一种正当的伦理观念,留下这么大的灰色地带和弹性空间,那在实际操作中很可能就为所欲为,没有下限了。你可能要问了,孔颖达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暧昧态度呢?他没办法啊,因为唐代开国时候就有一个重大的伦理危机: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亲手射杀兄弟,软禁父亲,通过一场政变攫取权位,然后又各种包装粉饰,把自己美化成千古一遇的圣明天子。作为一个经学家,你碰到这类关于兄弟伦常的问题,你怎么解释?一不小心就是在打太宗皇帝的脸啊!所以必须得小心翼翼地拿捏一个平衡尺度,不能把话讲得太绝对了。
正因为唐代在立国之初就有这么大的伦理危机,所以唐太宗晚年也在担心提防,怕他儿子再搞出一个玄武门之变来。最后把皇位传给了最平庸懦弱的李治,结果呢,导致武则天以后妃的身份上位,攫取了皇权。到了武则天晚年,唐中宗李显又发动神龙之变夺回皇位。自此之后,唐王朝的皇位继承就没有几个是安全平稳过渡的,不是因为兵变更替,就是被宦官控制操弄。
【天宝盛世中的隐忧】
理解了唐代的“不讲究”与“不靠谱”,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唐玄宗时期的开元天宝盛世和安史之乱,就能更好地理解其中隐藏的深层逻辑。因为唐王朝本身就是一个以武立国的军事王朝,从北魏到隋唐帝国,开疆拓土的目标和野心,一直镌刻在鲜卑王朝的政治基因里面。唐太宗本人就是一个天生的军事奇才,整个唐王朝的规模都是打出来的。唐代前期的武功也确实非常了得,不仅在几个重大的战略方向上不断对外拓展,而且还在贞观时期灭掉东突厥,俘虏了突厥的颉利可汗。唐高祖李渊一辈子都很怕颉利可汗,视其为心头大患,结果贞观八年,在宫廷宴会上,唐太宗命令颉利可汗给太上皇跳舞,把他当作优伶小丑一样对待,让李渊龙颜大悦。
所以在当时的统治者眼里,他也讲规矩,但从内心里不觉得规矩、秩序、法度这些东西有多么重要。反过来,军事力量、战争能力,才是王朝稳定的关键。这是一种典型的北族王朝气质,试图用武力来建构秩序,政治上的自信源于军事上的自信,有点像二战之后的美国: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都是建立在军事自信的基础上,有一种强大的征服者心态。
到唐玄宗的时候,这种对外扩张征服的逻辑并没有终止,反而在国家安全的名义下变本加厉。整个国家的军事重心都压向了西、北两个方向。北边的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军权、财权、人事权力统于一身;西边的哥舒翰、高仙芝也在中亚不断建功立业。唐诗里面描述:“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一代青壮男儿,都在西北两边化作王朝野心的牺牲品,然而大唐王朝还在拼命地开动它的军事发动机,不停地在向边境输送能量、输送血液、输送粮草、输送财富,最后造成了这样一个内轻外重、尾大不掉的局面。“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当这个叛乱的结果真的发生的时候,一切看起来反而是顺理成章的。
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中晚唐时期的政局依然可以用“不靠谱”来形容。在外,藩镇掌控着地方的政治经济权力;在内,皇帝的神策军被宦官掌控,以至于到后来宦官成了最大的一股政治势力,可以随意废立天子。皇帝和士大夫实在忍不了,想诛杀宦官,却图谋败露,反过来甘露之变,导致皇帝被更严密的控制在了宦官集团的手中。之所以会有这类问题,就在于唐王朝缺少一套真正成熟稳定的政治文化,也没有足够发达的制衡机制,使得皇权非常脆弱,会被各种政治力量侵夺胁迫。最后在黄巢之乱后,大军阀朱温趁势崛起,成为唐王朝的掘墓人,也开启了五代十国的乱局。
【“中二”气质浓厚的王朝】
回顾唐朝的历史,可以说这是一个“中二”气质非常浓厚的王朝,拿一个人的生命成长过程来比喻的话,有点像青春期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不大在乎规矩。嚣张起来,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苍龙;但是同样也很容易到处碰壁,甚至摔个鼻青脸肿。
总之,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回忆,也给后来的历史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教训。价值观层面的“不讲究”,表面上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会直接影响到一个王朝的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带来无穷的恶果。因此,在伦理和制度方面,必须要有非常严谨的措施,这既是对权力的制约,同时也是对于权力中心之外,各种政治野心的防范。后来宋代就吸取了唐朝的教训,形成了“重文轻武”“强干弱枝”,注重制衡约束的政治文化,也为中国大历史打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最后提个问题。唐代因为“不讲究”,所以才有那种浪漫自由,开放包容的精神。这是不是一个解不开的难题呢?是不是只要一守规矩,就会失去这样的格局气象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看法,或者加入社群讨论。我们下一讲见。
欢迎添加课程助理微信:eidos002,入群与知识爱好者们交流讨论,获得更多课程与学者的相关信息。)
讲的有些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喜马拉雅讲所以讲的浅,得到的课程更深刻
不认可老师对于大唐的描述,经历了司马家折腾后的中原王朝整整分裂了将近300年,期间五胡十六国,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南朝更是杀的昏天黑地,在这样背景下建立的隋唐首先要做的就是民族融合,文化消融。无为而治是文景之治开创两汉400年的良药,没有道理自称是老子后裔的李唐不拿来用,这时候不折腾才是中原大地安定发展的必须。至于安史之乱,我认为唐书里明确记载的一代奸相李灵甫,为了撤换不和他一路的文臣节度使而建议用武夫作正职形成的恶果。太宗李世民当政时才28岁,一代贤后长孙无垢死时还不到40,这个年龄开创了“贞观之治”,不能用他是因为赎罪而小心施政的结语,这样不客观,也不准确!24史记载的皇帝所作所为混蛋的多呢!
大观天下志 回复 @邴吉: 非常感谢您愿意分享自己的思考,与大唐有关的描述值得继续深入探讨! 也欢迎您添加课程助理vx:eidos002,入群与知识爱好者们交流讨论。
欢迎添加课程助理微信:eidos002,入群提出问题,与人文社科爱好者一起讨论。我们会在大家提出的问题中选取问题内容,请主讲老师进行答疑,期待和你一起讨论。
太差了。郑伯“流放了”共叔段?主讲者你确信你读过《古文观止》上这第一篇?这种硬伤听下来出了不是一处两处了。再说了,通识100讲不是应该讲历史学的“元问题”吗?而不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真要讲后者,得是吕思勉、钱穆这样的人物吧?就算大师难找,听听通向文明之路那一组里李筠是怎么讲罗马史的,这差距也不是一点半点。
是非功过的分开开,讲的都是唐朝缺陷,怎么没讲他的好呢?跟后来的王朝比起来,唐朝还是比他们都强!
祖上说:凡事适度!
听完忽然觉得“不讲究、不靠谱”也适用于当今的美国
历史学讲的太好了,比社会学好太多了
还是看统治者当时的治理目标和方式,达与不达、效果如何是目的。作为后来者,不在彼时,受限于今,判断和选择多有偏颇。
之前对于唐朝的印象会感觉很好,生机勃勃,一日看尽长安花,又有遣唐使来进贡,感觉会很强大。又有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所展现的美景,感觉万无一失。就是因为安史之乱导致错乱了。 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老师讲的唐代这种不讲究,浪漫自由,开放包容,可能过度了,才造成那样的悲剧。其实真正的自由还是要在秩序中才可以,秩序就是给自己一个边界,边界内可以更自由,没有边界就没有目的可能就会慌乱害怕有危险,也就根本没有自由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