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鹭信箱 06 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苍鹭信箱 06 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00:00
14:46

苍鹭信箱来信  

孩子还没上班,就想退休,恐惧人际关系,常常自嘲是985废材、小村做题家,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和动力怎么办?



北大教授徐凯文曾指出,现在这代人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空心病,或者说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北大,似乎有很多孩子大学毕业就失业了,自己甚至根本不知道要走向哪里。还有一些大学生,本来学业很优秀,但离开父母进入大学,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沉迷于打游戏,导致浪费了四年时间,最终找不到人生未来的出路在哪里,甚至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个问题在现在非常普遍,从中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首先是关系的问题。

如果孩子一直是在取悦自己的父母,或者父母对待孩子的过程里,没有肯定过孩子,没有看见孩子真正的诉求或需求的时候,就经常会出现类似的情形。

举一个例子,有很多父母会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一切,每天几点上补习班,每天应该几点到几点学习,以及学习的方式等等,包括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也会有类似的标准答案。当我们用标准答案去对待这个世界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丧失了自己的创造性。

很多一直在做题和学习的孩子其实很辛苦,在这种辛苦的状态下,他根本不会对人生和未来充满期望。孩子不停地在交付各式各样的任务,不停地完成下达的指令,一直顺从于这个世界,以此在父母的所谓夸赞中获得一点点好处,或者是一点点的自我认可。

另一方面,之所以我们会觉得对什么东西都不感兴趣,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一个感兴趣的点。所谓感兴趣的点是什么呢,打个比方,如果把这个世界当成是一个兴趣点的话,我们在这里过早地被剥夺了对这个世界好奇和探知的愿望。

有两个关键词,分别是内驱力外驱力,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中都必须去思考的。

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处于外驱状态,永远在追求外界的肯定和认同,或者是外在的一些满足感。比如一些人是为了工资去上班,一些人是为了挣钱而去不断地努力,一些人可能是因为能够得到某种认可才不断地追求,但是在这种情形下,更多就像是去完成某一项任务。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爷爷,他的家里有一个花园,经常有很多小孩子去花园里捣乱,乱拔花草、打碎玻璃。但这位老爷爷非常有智慧,他为了制止这些孩子做了一件事。他对孩子们说,每天下午2点到我家里来拔花,每次完成的话就会支付一个美金。很多孩子坚持去了一个星期,突然有一天,老爷爷说,接下来再来拔花的话,只能给50美分了,给不了一个美金,孩子们忽然之间对拔花这件事情失去了任何兴趣,于是都不来捣乱了。

我们会发现这件事很有意思,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特别是家庭教育中,我们有时其实用的就是这位老爷爷的方式,反而让孩子失去了兴趣。原先孩子们去搞恶作剧、搞破坏,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能够让他们满足的事情,但是当这件事外延成为外在的满足时,就由内驱力转变成了外驱力。

与之相反,还有一位心理学家,复旦大学的沈鸿飞教授,他和他的孩子之间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实验设定是什么呢?他的孩子特别喜欢打游戏,做作业时经常应付差事,粗心大意。沈教授说,如果你能够完成作业并仔细检查,就能得到一定的积分,一天的积分可以兑换成玩游戏的时长。因为孩子对游戏很感兴趣,很想去玩游戏,在这种激励下,慢慢地就把作业完成得很好。

但是忽然有一天,沈教授告诉孩子说,接下来完成作业这件事没有积分了。孩子很着急,问是不是不可以玩游戏了?沈教授回答说,不是的,是因为你已经能够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了,已经不需要用分值来刺激你了。你已经建立了这样一个习惯,在完成好作业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感,你不需要外在刺激了。家长把这个权力交给孩子,如何决策、如何选择都由孩子自己决定,那么孩子就从需要积分才能对自己负责的外驱状态,变成了能自我满足的一种内驱状态。

所以当我们还在为孩子的前途和未来担心的时候,因为孩子的一句话而焦虑不安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还在为孩子操心,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把他自己未来各方面的东西建立在父母那里。有很多父母就把做作业看成了自己要去完成的事情,而没有把是否做作业的责任和权力还给孩子。我们应该把选择做什么样的人的权力还给孩子,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苍鹭医生所说: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外驱内驱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一个只有外驱状态的孩子,他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自然而然会衰减。所谓的衰减是什么呢?假使你是为了得到一个奖励,不断地努力去完成一件事情,那么对奖励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假使奖励一直持续的话,动力就会越来越小,因为人的欲望就是这样。

从另一方面来讲,人在做事时会追求简单化。一个人如果只是去完成一些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简单,而不是发自内心地去探索自己所经历或从事的事情。为什么呢?

我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多是一个权力性的产物。也就是说,当我去完成一个任务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要成为一个顺从的人,我是一个需要被管理的人,而不是真正可以为自己做主的人。

自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追求的状态,自由自在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自己做选择。但是很可怕的是,之所以我们一直处于外驱的状态,是因为从关系的角度来看,我们处于被控制的状态。

就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之所以他要听话照做,不断地去完成父母交代给他的任务,更多是因为他被恐惧所驱使。如果没有完成,他有可能会被责怪,有可能会有危险,也就是说孩子是在被控制的状态下去完成一些任务的。这种控制也有可能是学校的一些规则,包括需要遵守的一些道德规范,或者是父母要求孩子应该去做的一些事,一些由外界赋予孩子的责任。

这里我们来讲一个控制三要素的概念,所谓的控制三要素就是恐惧、内疚和责任。在人际关系中,作为父母的我们,有可能就在用这三种方式控制我们的孩子。当一个孩子在这种控制下去做事时,他对自己和外在世界都不会感兴趣,每天就好像是在交付任务一样,以至于感觉自己是985废柴、小镇做题家。


那么如何去帮助他改变呢?

要改变的其实是孩子目前的一种状态,如果你的孩子还小的话,我建议可以多问一下他,“你想怎么做”。我应该我愿意,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一种教育方式。

前一种状态中,孩子是没有任何权利的,是不对等的,父母处在一个引领的状态下去告诉他,他应该怎么做,或者在管教他,让他顺从。而后一种状态中,他们会感觉到被尊重。如果一个人没有感觉到被尊重,就会对自己没有任何兴趣,也不会去和这个世界、和他人产生一个很好的链接。

就像一个人参加一个群体会议,发现有没有他都无所谓,即使缺席也没人注意到他,或者即使参与了也没人注意到他所说的任何话语,他自然而然就会放弃自己了。他会慢慢地不愿意在这个群体中,不愿意跟群体一起去完成某些东西,丧失了一种真正的自我参与感和在这个群体中贡献价值的愿望,他就会觉得自己很没意思、很没用,没有任何的存在感。

因此,第一方面我们要明白一个孩子的自嘲是他自己的事情,这个一定要分清楚。他已经成年了,他真得985废柴,也是他自己的事情。你可以在他自嘲的时候问问他具体发生了什么,站在一个比较平等的立场上去交流。

第二方面我们需要让他多去参加一些群体活动。在同龄人的群体中,他会拥有很多面镜子,可以通过对照看到一个相对比较真实的自己。就像有一些人来做我的实习生,我更希望他在真正的人际互动中看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感,而不是让他处在一个自己想象中的世界。之所以对什么东西都不感兴趣,是因为他在回避所有的事情,之所以要回避,是因为有没有他都一样,都无所谓。

第三方面我们可以尝试着鼓励一下,让他多说一些,不是多说那些抱怨或者自嘲的话,而是交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多说一点,才能够把他内在真实的一些东西呈现出来,比如他被压抑的一些情绪和情感,自我认知上的偏差,或者是一些相对来说比较负面的观点,需要让他倾诉和表达出来这些东西。

最后,我们可以鼓励他去做一些相对来说能够让他产生自我满足的事情。之前我经常会让一些有类似这样自暴自弃想法的孩子,去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而且必须要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例如,我会带他们一起去徒步,或者在一些比较恶劣的环境中,让他真正地和自己建立内在的对话,去挑战他自己的极限,激发被压抑的一些潜能。他会发现原来跟自己对话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原来去挑战自己设定的目标,而非他人给予的目标,会感觉更有意思,而且能得到真正的自我满足。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别人最多会提供给他帮助,而不能替代他,或者全方位地引领他,同时他能够去做一些对他人有帮助的事情。这样,他就会开始慢慢地对自己的生命、生活,以及未来产生兴趣了。

所以这位妈妈的问题很难、很难回答,因为这是第三方替代主人公问出来的一个问题。假如需要的话,可以让你的孩子去找专业的人士咨询,或者让他和除你以外的人聊一下,可能是比较好的方式。

只有建立了跟其他人的关系,你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有边界一些。这也是目前我们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现状。妈妈带给孩子的,更多的是一种我们所说的依恋安全,但孩子还是需要在父亲的引领下,具备向外走的能力,让他去对这个世界产生好奇,才会真正激发出他自己的内驱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81x801588m257

    我總是擔心儿子的方方面面,而且還是一個幫儿子做很多的媽媽,知道這樣是不对的,但又不知道怎麼停止這種行為,望解答,謝謝🙏

    喜马加油站 回复 @81x801588m257: 推荐《被讨厌的勇气》里面的课题分离相关内容,以及《5%的改变》里原生家庭的心理咨询以及复盘部分希望对你有启发~

  • Snow__White

    感谢《蛤蟆先生去看去心理医生》这本书,也感谢胡老师,我学到了很多。

  • 一颗小小的星星

    我有个问题: 曾经遭遇过极端童年的女孩,被亲生母亲身心虐待,有过被性侵的经历。女孩长大后却成长为三观正直、敢于做自己、且能很好与人合作又具备爱别人能力的人。很好奇是什么力量可以成就这样的人?之前读过《一个被称为“它“的孩子》也是类似的故事。很多成长在糟糕逆境的孩子却长成了可爱的人。希望老师可以剖析分享。

    度日_f4 回复 @一颗小小的星星: 我遭遇了不好的童年,糟糕的经历,我非常讨厌这种感觉,所以我不希望别人也有我这样的经历。

  • 浅音暖暖

    我也是感觉对什么都没兴趣,工作学习也经常应付了事。现在知道自己这种状态又变得很焦虑,也不知道怎么改变

  • 亲爱的自己啊

    空心病,我很熟悉,因为我也有

  • 1866830hmpa

    受益匪浅,作为妈妈,太难了,控制自己的脾气,保持自己的耐心。自从当了妈妈,以前的耐心都没有了,还好听到了本书,恨不得背下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总是制约孩子!脾气上来真是忍不住,不管又觉得不对,孩子要上天

  • 喵了咪要幸福

    对于生理已经成年,心理还没成年的成年人,夫妻之间能用这种家长和小孩之间的方法运用有效吗?

    vivian_1023 回复 @喵了咪要幸福: 哈哈哈,同样的问题,但是我准备就这么干。偶尔像对待孩子那样对待他。因为他内心里住着一个被残暴伤害过却被狠狠要求不准开口说的小孩。

  • 魔魔耳朵

    自感轻微社恐,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即使参加了也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主动结交新朋友,对那些自来熟,过于热情的人莫名排斥,略感聒噪但,对生活和工作,我很自律,常常觉得,一个人更自由更舒服更美好……不想改变

    酉醇七 回复 @魔魔耳朵: 同感。那些跟人自来熟,且自称【比较圆滑】的人,也希望老师能分析一下是如何形成的

  • 小叶半枫荷

    内驱力的培养太重要了,我们现在对孩子生活上照顾的太多,造成孩子在多方面都有依赖思想。家长还是关注学习过多了,殊不知生活中的各方面是相互关联的,生活中的懒惰依赖会造成学习上的懒惰依赖,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真的需要多学习。

  • 香菇菌LDY

    对这个世界好奇,才会激发内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