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入睡——五四青年节,我们不想再“被代表”了

伴你入睡——五四青年节,我们不想再“被代表”了

00:00
13:14

五四青年节,我们不想再“被代表”了

原创 壮壮小公主 灼见 


01


又是一年五四青年节。


说实话,在这个一切节日都和消费消费挂钩的年代,五四涌现的各种广告并不令人意外。


但真正让我反感的是——哪怕是在五四这一天,哪怕是在做广告,比起关注青年最真实的需求、最迫切的需要,这世界依然更喜欢用“热血”到近乎“捧杀”的口号,给青年按头灌鸡汤、打鸡血。


无论是高喊着“世界都是你们的”,还是暗讽着“不想成为你们这样的人”,作为普通青年,往往只能感受到“被代表”、“被成功”、“被失败”的冒犯。



 

好在,越来越多的青年都做出了“反抗”——努力推开偏见和定义,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比如下面这段视频:



视频中反应的年轻人的困境、困惑与坚持,为何能够让人觉得感同身受?大概是因为:如今青年,已经在网上遭受了太久的“明褒暗贬”。


作为一名普通青年,我和周围很多好友都有相同感受:上网随便看一圈,就觉得自己分分钟、方方面都在给“中国青年”拖后腿。


打开知乎,人均985、月入十万,各种“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美国疫情严重后刚下飞机的人少了许多……);打开B站,后浪奔涌,人人都无比有趣,而且靠着兴趣就能赚大钱;看看小红书,个个有钱又有颜,不仅有数不清的奢侈品,还有空间巨大的衣帽间……


在这样“歌舞升平”的氛围下,网上很多活动、消费理念甚至口号也都在拼命强调年轻人的“精彩”,尽管这种精彩很多时候都是脱离现实的。


往往一圈看下来,整个人都不好了:我是谁?我在哪?祖国这么繁荣我为什么却在搬砖?我这么忙为何还这么穷?我是如何过上这么拉跨的糟心日子的?


可今天,斗胆问大家一句实话:


在你身边的现实世界中,真的有那么多人都过着衣食住行无忧、只需追求梦想和爱情的神仙生活吗?


那么,“996”究竟是谁的噩梦,“打工人”又是谁无奈的自嘲?


郑爽1.6亿片酬闹得沸沸扬扬时,看到这样一条微博:


郑爽一部电视剧的片酬,换算成一个月薪6000的普通职工(这收入比平均水平高了),需要连续工作2222年,从秦朝开始上班,全年无休,分文不花。


在这个假设里,最抓人眼球的点是“秦朝”这个遥远的时间点。


而让我看了觉得最心酸的字眼,却是“全年无休”


——因为,那是离现实世界更近、离我们更近的字眼。



02

 

别再掩耳盗铃。


很遗憾,抛开滤镜,绝大多数青年的生活都没那么精彩——正如绝大多数人的颜值都没有那么精致。


来看看官方出台的数据吧: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其中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917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5.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这意味着什么?平摊到每个月,中国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682元,人均工资性收入是1493元。


 

现实是,我们的年轻人并不那么轻松,也并不那么光鲜。


还记得去年五四青年节,引起巨大争议的短片《后浪》吗?


为什么这部“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短片,却遭到了“看完火大”的评论?原因很简单——这是又一次对青年的“捧杀”。


现实生活中的青年,究竟有多少“选择热爱的自由”呢?


根据教育部预测,2021年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900万人,达到909万人,再下一届毕业生将超过1000万人。等待他们的,是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


已经入职的也轻松不到哪里——30岁前为了高薪赌上秀发和健康,30岁后开始忧患“被认定为跟不上时代”而丢了饭碗。


现实中的青年,没几个人的生活是“跳伞、潜水、探索更大的世界”,更多人是玩命、内卷、拼命追上这世界。

 

我们厌倦的绝不是希望、梦想、快乐、自在这些美好本身。


而是,无视现实的困境、难题,将这些美好强加于我们。


明明是为了房租和生计不得不996,就别说什么梦想——我们圆的,也是老板的梦想。


明明被夹在内卷和中年危机中间动弹不得,就别说什么自在——无论财富自由还是假期自由,都距离普通人太远。


从“985废物”到“小镇做题家”,我们在别人搭建的既有规则里挤破了头,从不吝啬自嘲,却找不到出路。


从“打工人”到“干饭人”,我们绝口不提远方与理想,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抚平那些真正的不甘。


而当我们想要寻求陪伴、帮助和安慰时,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是长辈带着“真羡慕你”的口吻,强调我们这一代的物质条件是多么优越、生活环境是多么便利,再时不时带着“你们年轻人就是不能吃苦”“你们的烦恼就是什么都有了”之类的优越感讽刺一下我们的失败。


是小朋友们用“怜悯”的眼光注视着我们,把我们的困境当成某种失败,放大我们妥协的样子,不屑我们残存的不甘,并意味深长地说出“我长大可不要做你们这种人”。


有时冷不丁就会突然涌现出一种卑微的委屈:你们眼中这么好的世界,这么好的时代,却诞生了我这样差劲的人,可真是抱歉啊。


网上很多对年轻人的“寄望”和“建议”,甚至都带着一种“何不食肉糜”的荒唐。


将自己的爱好做成不愁生计的事业,那当然很好。


为了浪漫的梦想豪掷千金周游世界,那当然很好。


凭借天赋在游戏或竞技中笑傲四方,那当然很好。


花钱时不需要考虑薪水和房租,有了急事不需要战战兢兢开口向老板请假,想要散心不需要在意机票和酒店的价格——那当然都很好。


可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吗?


而我们真正需要知道的是:作为一个没那么幸运的普通人,究竟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03


如果说现代青年要找一个真实的状态,我觉得比较客观的评价是:迷茫。


网上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戳到了许多年轻人的痛点:


我们想要改变现状,我们纳闷世界和祖国这么繁荣为什么我们却奔涌不起来,我们比谁都更想要相信明天会更好。


可是,我们无法逾越现实世界的问题——


“一定要读热门专业吗?”“996还能相信爱情吗?”“兴趣需要为工作让路吗?”“挤进互联网大厂才有出路吗?”……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具体,一个比一个现实,一个比一个迫切。


可是,该去哪找答案呢?过去的知识,已经回答不了现在的疑问。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关于生活和未来的“正确答案”,并不好找。


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删掉那些“错误答案”。


提防网络上的“精彩陷阱”。拒绝把996的压榨包装成“充实”的“福报”,认清消费主义绝不是能改变你生活本质的糖衣,做不了后浪也绝不做墙头草和韭菜,任人宰割或误导。


不要活在别人的标准里。假如你一生的目标就是去罗马,那么你注定拼不过那些出生就在罗马的幸运“原住民”;可是,谁说人人都一定要去罗马呢?高朋满座是精彩,独自乐乐同样精彩;社会精英是精彩,芸芸众生也是精彩。


“成为更好的一代之前,先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属于青年的节日,最想要告诉世界的是:


抱歉,我们不想被“后浪”代表,也不想被“后后浪”代表。


因为我们从来不是你们眼中那奔涌的潮头。


但这并不代表,那些无法奔涌的,就注定只能在沙滩上等待干涸。


奔涌的潮头,永远只是这世界上的少数人。你当然可以称赞潮头的精彩,却别忘了,真正汇聚成大海的,甚至真正将潮头一次次推高的,都只是无数平凡的水滴。


而他们,才是最需要鼓励和看见的人。


同时,最想要告诉所有青年的是:


你不必急着去往星辰和大海,你不必急着和这世界一起精彩,甚至你不必急着追上这世界。找到自己这艘小船前行的方向,才有所谓的梦想和远方。


勇敢面对这个复杂、多元、变化的时代,面对外面那些鼓励的空话、鸡血的大话,先不妨试试坚持自我,毕竟人生除了赢的快感,也有自由的美好,失败的浪漫。


你需要的,就是认清自己、记住自己——那些“格格不入”的自己,不被看好的自己,“不知深浅”的自己,“硬撑”的自己,“走弯路”的自己,都是独一无二的成长赛道。


我们不必急着改变世界,因为世界本就因我们而改变。


我们是怎样的一代?


无需别人去定义。


让我们自己,走着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新儿U丶甜

    辞职没收入来源,创业害怕失败,不敢去接触新环境,有时候有很多想法,却缺少勇气去做,就这样一直沉沦,循环着每一天。嘴巴说着改变现状,可是腿脚好像迈不出那一步

  • 姜粉山间一簌

    先去了解学习一个即将进入的新的圈子,总是要去试试。有时候很奇怪,除了顶层,其余都是为社会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