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板块第二讲,我是雷博。
在上一讲里,我向你介绍了殷周之间的改朝换代,它表面上看是一次“造反”,但其实质是一次信仰与精神的变革。这一讲,我们顺着这个话题继续聊下去。武王伐纣之后,这场精神改革就完成了吗?并没有,他只完成了“破而后立”中的那个“破”的环节,真正的“立”,还是要到西周建立之后,周公的“制礼作乐”。这是一个影响极为深远的起点,从此之后,中国被称为“华夏”、“礼仪之邦”,周公在后来的历史中被尊为“元圣”,也就是第一位圣人。
【周公制礼作乐】
我们知道中国文明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宗教性,所以“礼乐”和“圣人”在我们的文明体系中,是两个具有核心地位的关键词。礼乐是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而圣人则是标准的制定者。那么问题就来了。首先,周公为什么要搞出“礼乐”这样一套复杂的繁文缛节呢?礼乐这个东西的本质又是什么呢?第二,周公为什么会被称为“圣人”?“圣人”这个词当中包含哪些层面的东西,为什么在中国文明中有这么重要的意义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周公的生平。历史上的周公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是周文王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弟弟,辅佐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王朝。武王去世后,周公以摄政的身份辅佐年幼的周成王。商纣的儿子武庚借机联合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蔡叔发动叛乱。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时刻,文、武两代的功业有可能毁于一旦,周公当机立断,发动东征,平定叛乱,然后通过封建诸侯,建都雒邑等举措,迅速稳定了整个天下的格局。他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摄政的时间只有短短七年,但是他在政治成就方面极为巨大,他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与国家、政治与伦理融合在一起,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甚至为整个华夏文明建立起基本的制度典范。孔子对周公极为仰慕,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晚年还感叹“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我认为,从周公到孔子的这条心灵线索,是中国文明的一条核心纽带,也是在这一讲和下一讲里,我想要给你剖析解读的关键内容。
【礼乐的本质】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第一个问题:礼乐的本质是什么?首先是习俗、规范,是对前代礼法制度和经验教训的吸收继承。这一点孔子有一个很精辟的论断,说“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就是夏、商、周三代的礼乐制度是有继承关系的,其中有变化和损益,但是在文明线索上一脉相承。现代考古学证实,殷商时期的礼乐制度和政治文明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殷商灭亡,对于周人来说是非常深刻的教训,在《尚书》和《诗经》的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相关的反思,警惕后人不能重蹈覆辙。所以周人的礼乐制度,首先是对前代遗产的吸收、继承和反思、扬弃。
【周文化的特质:自然性、情感性、社会性】
但是周文明可并不仅仅是商文明的一个延续或者反面映射,他们自身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渊源。周文化的特质,可以用自然性、情感性和社会性三个层面来概括。这些特质尤其鲜明地体现在《诗经》当中。
首先是自然性。《诗经》中有一首周人的早期史诗《大雅·生民》,讲的是周人祖先后稷的故事。后稷这个人物很有意思,他不是力大无穷、手搏龙蛇的英雄,而是一个种田达人,一个育种专家,甚至是一个美食家。在这首诗中所记述的劳动和生活场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深沉而又奔放、热烈的韵律,是人与大自然和谐交融的美感。你读这样的诗,你会觉得有点像在看李子柒的视频,就是很简单、很朴素的劳动场景,人和自然万物温润绵密地连接在一起,非常感人。所以反过来,也可以理解李子柒为什么那么红,因为她呈现出的生活方式,契合了我们文明最底层的历史记忆,因此可以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在周人的传统中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性。我们看到《诗经》里有一些表达爱情、亲情特别热烈的篇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除了这些生活中的感情之外,在周人的政治文化中也包含着丰沛的感情,在史诗里呈现出一种昂扬奔放、生机勃勃的状态。
战国时期的孟子就很敏锐地把握到了这一点,他在跟齐宣王探讨王道的时候,引用的《诗经》基本上都是周代早期史诗。齐宣王说我这人天赋不行,当不了圣王。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寡人好色,寡人好货。我这个当国君的,好跟人斗气,好美色,又贪财,七情六欲太多,成不了大事业,更当不了圣王。
孟子说没那回事,《诗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周文王平时很温和,但是看到不公平不人道的事情,他也会发怒,“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所以圣王可不是没脾气的老好人,正好相反,你作为一个秩序的建构者,该怒的时候就是要怒,要有饱满的情绪,不怕你有脾气,就怕你没脾气烂泥扶不上墙。你把这个情绪用到正确的地方去,那“怒”也好“勇”也好,不但不是坏事,反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治力量。
所谓“好色”“好货”也是这样子,孟子说了,你看《诗经》里讲,周文王的祖父太王,走到哪里都要带着他的漂亮妻子,你看周人的祖先公刘,走到哪儿都要用驼马装着金银财宝。有欲望、有情感,有什么不对呢?这样你才能理解大多数人的想法,能够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做到与民分享,与民同乐,让人间不要有旷男怨女。这难道不是好事吗?这种丰沛的感情,本身就是凝聚人心、凝聚共同体最好的心灵纽带。在情感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性,才能够成长为一个生机勃勃、生生不息的文明共同体。
理解了周人传统中的这些特质,我们才能准确理解礼乐的本质,理解周公制礼作乐的精神内核。他不是照搬前代制度,搞点表面文章做装饰品,也不是简单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是立足于这样一种自然性、情感性和社会性的心灵基础之上,对之前的文明遗产进行归纳、汲取与创造,同时也是对人情绪和欲望的表达与约束。
【周公何以为圣人】
理解了礼乐的本质,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去思考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圣人?为什么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圣人这么重要,只有圣人才能“制礼作乐”?周公作为一个“圣人”,他的神圣性又应当如何理解呢? 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三个角度来思考。首先,上一讲我们说过,西周王朝的建立非常独特的精神意义。周克商,打破原有的野蛮和迷信,是一场宗教革命和精神革命。而西周初期的东征和封建,把周人的政治传统,转变成一套平定天下的治理体系。这个过程,被后世反复追忆唱诵。也为周公加上了一层圣人的光环。
第二个层面,我们要看到:“圣人”这个概念,不是只有光环,不是一个纯白无瑕的道德偶像,他同样有很厉害的金刚霹雳手段。比如周公,在平定武庚叛乱的过程中,如雷霆万钧,操作是非常猛的。杀掉商纣王的儿子武庚,流放了叛乱的管叔、蔡叔,毁掉朝歌城,把商的遗民打散分封。把军事能力最强的姜太公封到最东边的齐国,他自己的儿子伯禽则封到鲁国,在黄河中下游分封了很多姬姓诸侯国,形成了一套控制东方的诸侯屏藩体系。
很显然,周公这样的圣人不是纯善的道德偶像,只靠道德也不可能干出这样的事业。套用一句俗话说,他一定是既要有菩萨心肠,也得有金刚手段,才能建构起一套真正行之有效的秩序。因为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必须是一个敢于面对世间复杂与残酷的人,他既要有理想情怀,也必须有丰富的策略来处理现实当中的各种纠结矛盾。
但是,只有菩萨心肠和金刚手段就够了吗?还不够。因为金刚手段是个很危险的工具,用习惯了,用顺手了,慢慢你会发现,菩萨心肠哪去了?还能找得着那个初心吗?会不会打着道德的名义,但最后变成权术与厚黑的高压统治呢?
所以,我认为,周公作为圣人最重要的一个层面,就是在菩萨心肠和金刚手段之上,还得有一个“法度”,就是他构建的礼乐秩序和治理体系。
之前我们分析过:礼乐的内核是“情感”,是大家共同的生命经验,所以“礼乐”的特点就是“发乎情而止乎礼,中于节而和于乐”,通过仪式把情绪宣泄出来,把情感表达出来,人才不至于困守在这个卑微的躯壳里,而是能够彼此连接共鸣。
另一方面,这套秩序和法度,也要面向具体的治理目标。周公的方式,是通过宗法制建构起一个以周天子为中心的亲缘关系纽带,让诸侯国和天子成为兄弟关系或者是姑舅关系,在关键的地缘节点上,分封重要的诸侯,形成对于整个天下的控制。通过定期朝会,奖惩予夺,不断地强化这套秩序,把礼乐的精神,从中央扩散到整个华夏文明的世界中。
这是周公留给中国历史最重要的精神遗产。它把内在的信仰、情感和外在的生活方式、伦理规则,乃至政治共同体的建立机制,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内圣外王相统一的体系结构。用心灵来引导秩序,反过来也用秩序滋养心灵。
【圣人之“圣”在人不在圣】
所以在中国文明中,“圣人”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概念。请你注意,他不是有特殊法力的巫师,也不是有天启神迹的教主,不是能征善战的英雄,甚至也不是未卜先知的智者。你可能会有疑问,如果没有了这些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那“圣人”是不是只剩下一个标签。甚至有可能是后人出于某种意识形态的需求,给前人加上的光环呢?
我的观点正好相反,圣人的“神圣性”,并不因为他是一个“神”,而恰恰在于他就是一个“人”,是一个把内在的、精微的心灵秩序,和外在的、宏大的政治秩序统一起来的“人”。他的神圣性,并不在于获得了什么超自然的力量或保佑,实话实说那些东西其实一点都不神圣。真正的“神圣”,是在人的伦理与社会生活中,在看起来凡俗甚至充满污浊泥泞的现实当中,通过礼乐文明,让人内心深处那个最柔软而又最强大的“良知”,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所以孔子的评价是:“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周公奠定的文明范式,是中华文明的内核,也是真正的普世价值,能够穿越百世的时光,系统性地影响整个中国大历史,并且很有可能在未来,影响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
最后提一个问题:我在这一讲里强调了“圣人”在中国文明中的重要作用,那这种讲法是不是过分突出了某个“人”的作用呢?你觉得这是一种“圣贤史观”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看法,或者加入社群讨论。我们下一讲见。
(欢迎添加课程助理微信:eidos002,入群与知识爱好者们交流讨论,获得更多课程与学者的相关信息。)
我不喜欢这个历史学,它不像施展老师那样从实际科学和逻辑考证来解释,反而是一直在讲一些模糊的唯心玄学。
一夕子 回复 @听得窗外风雨: 同感,这个专辑听到现在最不喜欢这个历史学。修辞的语言这么多,画蛇添足。下一节讲孔子,一会说他少年感,一会说他少年老成。扯犊子呢。这种内容也配付费大师课?
欢迎添加课程助理微信:eidos002,入群提出问题,与人文社科爱好者一起讨论。我们会在大家提出的问题中选取问题内容,请主讲老师进行答疑,期待和你一起讨论。
“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必须是一个敢于面对世间复杂与残酷的人,他既要有理想情怀,也必须有丰富的策略来处理现实当中的各种纠结矛盾。”
李子柒的视频什么玩意?这个比喻不合适。
听友51473685 回复 @贝加尔湖边的牧羊人: 只是说李子柒的视频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而已,难道不是吗?
不喜欢这种读文稿式的讲课
推广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这个跨度有点大。对血缘宗法关系的狂热,这个要小心哈。
历朝的变更不止是把上一个朝代淘汰,更多的还是要让民众相信新朝代,能让统治者在人民心中树立起自己的标志。 有些统治者会让后人给贴上圣人的标签,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完美理想主义者的圣人,能够在对前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可以添砖加瓦,并建立起一套法度更好的展现圣人的想法,也更能体现出圣人。 但仅仅针对某个人的神圣,就有些夸大其词了,很多时候孤军奋战的圣人是很难有成就的,更多的还是圣人周围的次一等的圣人愿意紧随圣人,推着他成为了真正的圣人。圣人这一匹千里马,首先就是要有伯乐,历史上就是好的施展才能的环境,另外就是和他差不多次一些的马跟着,否则千里马一个人跑l ,很快后面的马跟不上就会被抛弃。
我觉得这一节没把西周礼乐讲清楚,还差很远
中国自古推崇圣人统治,柏拉图理想的统治者是哲人王。请教雷博老师,中国的圣人和古希腊的哲人王有什么异同?两种不同的政治理想,为两个文明的不同走向埋下了哪些伏笔?谢谢!
有些人不适合学人文社科,就别强听了,听完又在这里diss这么好的老师。
1516346xdhh 回复 @momo113355: 批判精神是人文学科的根本,别搞个人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