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大科技行业 01 全球科技大战:下一个十年的核心科技有哪些?

模块二:大科技行业 01 全球科技大战:下一个十年的核心科技有哪些?

00:00
14:25

从核心行业到龙头公司,开启我的股票自选计划。欢迎来到《我的股票计划Pro》(行业分析版),我是朱振鑫。


提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战争离我们遥远吗?大部分人肯定觉得这和咱们没什么关系,因为我们的确处于一个和平发展的好时代。


但其实在我们身边,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刻也没停过,而且近年来愈演愈烈,那就是全球的科技大战。你可能会说这怎么能叫战争呢?别着急给答案,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2020年的深秋,深圳华强北又排起了长龙,但这次大家抢购的不是新款的iPhone,而是华为全新的MATE40手机。


在过去几年里,以华为为代表的新国货手机快速崛起,华为手机的出货量不仅早已把苹果甩在身后,而且2020年二季度还一度超过三星,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巨头。


但就在大家都为新国货欢欣鼓舞的时候,华为的管理层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款MATE40可能是华为旗舰芯片的最后“绝唱”,他们很快将无法生产。


扼住华为喉咙的不是别人,正是掌握着绝对科技霸权的美国。2019年,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其实就是黑名单,美国企业对华为全面断供。但当时华为还可以让台积电代工生产自己研发的麒麟芯片,美国人当然不会罢休。


2020年5月,制裁再次升级,不仅不让华为用美国的芯片,而且连使用了美国设备和技术的企业也不能给华为代工,台积电也乖乖地拒绝了华为的订单。华为又转向第三方购买,但很快也被美国堵死。


经过三轮制裁,华为消费者业务的CEO余承东最终无奈地宣布:“由于美国的制裁,华为领先全球的麒麟系列芯片在9月15日之后无法制造,将成为绝唱。”


其实华为早在2004年就预见了这场躲不过的战役,任正非先生当时就判断,“十年以后,我们要面临与美国激烈冲突,要有思想准备”,所以华为很早就成立了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研发关系到华为未来生存的芯片“备胎”,这帮助华为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美国人的制约。


但尽管如此,华为的芯片依然在晶圆生产等高难度环节依赖于外部供应,而这最终成为了美国人猛烈攻击的软肋。


也许还有人觉得这只是一场和普通人无关的商业竞争,但如果身处前线,你绝对不会这么想。早在2019年初,任正非先生就宣布华为已进入“战时状态”。为什么说它是战争一点都不夸张?我讲一个数据大家就明白了。


2019年华为手机的出货量是2.4亿台,2020年也应该在2亿台左右,而业内分析,受制裁影响,2021年华为的手机出货量很可能骤降80%,如果按华为消费者业务4000-5000亿的收入基数来计算,这将是一个数以千亿计的损失,绝不亚于任何一场真实的战争。


华为内部甚至流传着一幅象征战时华为的“千疮百孔的伊尔-2飞机”战旗,这是任正非特别喜欢的一张照片,拍的是二战时一架被敌人打的千疮百孔却依然成功返航的伊尔-2战机,照片上写着“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


对于我们整个国家来说,华为只是这个战场上众多千疮百孔的战机之一,一场关乎到每个人的全球科技大战早已打响,美国人近两年的突袭围剿只是开始,未来十年才是真正决定胜负的时候。


三十年前,我们靠的是改革和市场化,二十年前,我们靠的是贸易和全球化,十年前,我们靠的是房地产和金融化。


这一切加在一起,让我们从一穷二白变成了一个人均GDP有1万美元的中高收入国家,但未来十年甚至三十年,我们要完成从中高收入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蜕变,面前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科技创新。


从历史来看,这条路注定不好走,因为你将面临来自各路列强的打压。今天我们面临的疯狂围剿一点都不新鲜,大家也不用觉得是美国人看我们不顺眼,其实我们现在的处境和三十年前的日本如出一辙。


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崛起,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日本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美国人开始对日本进行战略性遏制。


先是对日本发动贸易战,加征关税,要求日元升值,和今天对付我们的手段一模一样,甚至连人都没换,今天美国对华的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就是当年日美贸易战的主导者。


紧接着贸易战的就是科技战,甚至连主战场都没换,还是半导体。上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领先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巨头中有一半来自日本,而且前三名都是日本的公司,NEC第一,东芝第二,日立第三。


美国为了遏制日本的半导体发展,逼日本签了“半导体条约”,限制日本半导体出口,甚至强迫日本开放20%市场给美国企业。


再加上日本国内泡沫经济破裂,曾经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导体快速衰落,这才给了韩国的三星和中国台湾的台积电可乘之机。到今天为止,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中已经找不到日本公司的影子。


所以未来十年,就像任正非先生说的,除了打赢这场战争,我们别无选择。那么问题来了,这场科技战应该怎么打?


中央的十四五规划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到2035年,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简单来说,就是“新型举国体制”。


不要觉得举国体制是我们的专利,当年的韩国就是靠整个国家拧成一股绳才突出重围。


一是举政府之力,韩国政府当年不遗余力地发展半导体产业,推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共同开发计划》,承担了57%的基础研发经费和早期的巨额亏损,甚至还把钢铁、航空等国企私有化,分配给民间大财团。


二是举企业之力,坚持创新。政府毕竟只是辅助,主力还得靠三星等大企业,他们在研发初期也非常不顺,尤其是市场最低迷的时候,英特尔和NEC等日本企业都在削减开支,但他们却坚持投入研发,最终赢来转机。


三是举国民之力,韩国人对国货的支持大家有目共睹,而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没有三星手机的畅销,三星就没有那么多钱投到研发里,也根本不可能实现技术突破。


事实证明,韩国人的举国体制是对的,现在全球三大半导体厂商中有两家来自韩国,韩国的三星甚至一度超越英特尔成为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巨头,韩国终于可以在核心科技上不被卡脖子了。


未来十年的中国科技行业也将进入同样的“战时状态”,这对大科技行业的投资来说,既是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

 

一方面,这将是一波史诗级的机会。在国家支持、市场刚需、外部倒逼的多重催化之下,巨量的资金将通过金融体系涌向大科技行业,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科技行业的估值将会大幅提升。而从历史来看,泡沫化一定也难以避免。


基石资本的张维先生甚至喊话准备迎接“中国史上最大的科技股泡沫”。他类比了上世纪90年代的美股科技泡沫,五年的时间里以科技公司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翻了7倍,其中暴涨10倍以上的科技公司更是不在少数。


在泡沫的巅峰,也就是1999年短短一年内,科技泡沫创造了250位亿万富翁和成千上万的新百万富翁,这几乎是上个世纪最疯狂的一波投资机会。


但另一方面,这可能又是一个巨大的风险。科技行业投资和其他投资最大的区别就是风险更大,一将功成万骨枯,100家公司涌向一个行业,最后可能只活下来不到10家,能真正成为巨头的往往只有最好的那1-2家。但是很多投资者可能只看到了成为巨头的幸存者,而忽略了成为炮灰的那百分之九十多。


这不是危言耸听,以上世纪末的美国科技股泡沫为例,到2002年底,在1995-2000年上市的公司中,有50%已经消失,72%股价低于上市发行价。


到2019年底,1999-2001年间上市的899家科技公司中,只有61家还在,存活率仅6.8%,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如果你是参与上市之前的股权投资,那就更是“九十九死一生”了。


如果你想参与大科技投资,既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准真正的核心科技赛道,然后在这个赛道上捕捉最优秀的科技龙头。


那么,到底哪些赛道算是核心科技呢?这就是我们大科技篇课程要给大家回答的问题。


总的来说,核心科技要有这么几个核心特征。


第一,基础性。


基础性是指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一旦被卡脖子就影响下游一连串产业。这可能是一些核心的组件,比如芯片,一切的电子设备和产品都要用芯片,没有了芯片就好像人没有了大脑和心脏,华为手机就是因为被美国封锁芯片生产不出来了。


也可能是一些关键性的基础材料,比如光刻胶,做芯片要用,显示面板要用,印制电路板也要用,没有它你也生产不了那些复杂的电子产品。


第二,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技术难度高,所以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有相当高的壁垒,不容易复制。


比如,生产芯片用的光刻机,号称全世界最贵最精密的仪器,装配一台光刻机大约需要50000个零件,而且工艺要求极高,“相当于两架大飞机从起飞到降落,始终齐头并进。一架飞机上伸出一把刀,在另一架飞机的米粒上刻字,还不能刻坏了”。


所以一台高精度光刻机的售价超过1亿美元,还供不应求。全球基本只有一家叫ASML的荷兰公司能生产,我们国内的公司出国考察学习,结果人家说“给你们全套图纸,你也做不出来”,事实证明,人家说的是对的。


又比如,这几年国家重点攻关的大飞机,一架波音747飞机有超过600万个零件,空客当年为了挑战波音,20年亏了80亿美元。钱学森先生说“造飞机比造导弹还难”,这种就是典型的高难度、难复制的核心技术。


第三,前沿性。


前沿性是指处于最领先的位置,绝大部分人还没搞定,或者说还没有彻底搞定,技术还在不断进步。这可能是一些全新的技术,比如现在经常说的ABCD技术,也就是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和大数据(Big Data),这几个单词的首字母拼起来正好是ABCD,它们都是近十年或者二十年才创造的新技术,所以很多东西还是未知的。


就像在2008年中本聪发表关于比特币的文章之前,你根本不知道货币竟然不需要央行发行也可以流通。


当然,前沿不一定是完全新的技术,也可能是现有技术的升级。比如芯片生产不是新技术了,但芯片的加工精度在不断提升,高精度加工仍然是一个领先的技术,我们说国内的芯片被卡脖子不是说我们生产不了,只不过我们最先进的中芯国际只能生产14nm制程,而国外已经可以5nm量产,2022年以后可能量产3-4nm,这就是典型的不断进步的技术前沿。


第四,战略性。


战略性是指关系到国家和老百姓的安全,或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比如,关系到国防安全的军工行业。大家看过《金刚川》这部电影吧?如果看了,美军飞行员的那句话你肯定记得,“天空是属于我们的,他们的武器就像是弹弓一样可笑”。没有先进的武器,现代战争几乎没办法取胜。


又比如,关系到老百姓生命安全的先进的药品和高端医疗设备,也是典型的高科技。大健康模块里我们讲过ECMO,就是人工心肺机,如果没有这个重型武器,我们对很多重症病人将无能为力,这也是一种核心科技,尤其是其中的氧合器和离心泵等关键技术环节。


基于这四个标准,再结合目前投资者比较关心的领域,我们将在大科技模块给大家挑选十个左右的核心科技来给大家讲解。


这里特别说明一点,其实按照这个标准,生物医药绝对也属于核心科技,但因为大健康篇已经讲过,所以本篇不再重复。


本模块要讲的核心科技包括:芯片、5G、新能源、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安全防护、新材料、量子科技、航空航天等,欢迎大家关注大科技模块的课程。


编辑丨刘欣如   审核丨杨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