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
大家好,我是祝羽捷。
对于艺术我是爱好者,也是观察者,为了看艺术作品看展览,我跑了很多地方,也去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美术馆,在这个过程里,我发现如果你看得越多,看艺术就可以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尽管这样,我还是经常会在看展览的时候冒出来特别多的问题。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到Jackson Pollock的作品,对于大师笔下那些复杂难辨线条粗乱的网状结构,我真的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其实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所以每一次我看展览的时候都会好奇,那些艺术作品,尤其是在当代艺术里的作品,为什么总会出现一些不符合我们常规视觉体验的东西呢?紧接着我就会忍不住在心里问出那句最经典的问题:难道这就是艺术吗?这样的东西我也可以画啊?
除了作品本身,在美术馆里,我也会仔细的去阅读墙上的那些小卡片。可是那些小卡片上的话,就好像故意让我们看不懂似的,读了三遍也读不通顺。有时我还会在想,这些作品展览之后,艺术家们要怎么处理他们呢?会有人来买吗?买回去是为了自己欣赏,还是为了再一次投资?
后来我发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弄不明白,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也特别的好奇。
去年的时候我带着这些问题和梁文道老师做过一次很长的对话,看看我们能不能带着这些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做一档和艺术有关的播客节目。
那么在播客节目里面,就不是我一个人来分享了,而是要把当代艺术里面,每一个环节的当事人邀请到台前,直接和我们分享他们最真实的想法。有了关于这档播客节目的想法之后,我们好好虚度时光和看理想的两个团队小伙伴,就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内容的策划和前期的录制准备工作。于是才有了这个播客节目《艺术折叠》。
在节目里呢,我想问问艺术家们:艺术为什么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现成品、抽象绘画,疯疯癫癫的表演,没有剧情的影像,究竟是什么让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成为了艺术品?
我想问问策展人们:为什么展览语言都要搞得这么的晦涩难懂,真的有这个必要吗?在策划一场展览的时候,是先有主题还是先有的艺术家?策展人到底是该躲到艺术家的后面,还是站到前面去替艺术家来解释他们的作品呢?
我想问问艺术史学家们:你们会不会有时做了过度的解读?又是怎样得出哪位艺术家在艺术史上更重要的判断?太多的理论会不会干扰你们对艺术的欣赏?
我想问问美术馆的馆长们:你们会怎么样去挑选艺术家呢?如何看待网红展?一场展览没有观众和没有艺术价值,你会更害怕哪一个?会不会担心你们的美术馆变成了娱乐中心?
我想问问收藏家们:你们收藏的作品是为了升值拍卖?还是真的被艺术品给吸引到了?想要收藏起来?怎么去判断一件艺术品的投资潜力呢?一件作品的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你们会不会给自己的收藏做展览,将来会不会把作品捐给公共机构呢?
我想问问美术馆的安保人员:你们作为美术馆里待的时间最长的人,最喜欢的展览和艺术家是谁?上班的时候会不会花很多时间来看艺术呢?如果遇到那些无理取闹的观众该怎么办?之前有没有目睹或经历过一些难忘的故事?你们有没有想过转行去做艺术家?因为像布莱斯·马登、索尔·莱维特、罗伯特·曼戈尔德这些大艺术家,他们可曾经都是美术馆的安保人员。
我还有很多问题是从微博上征集来的,我也会帮网友们一起来做出提问。比如:难道作品的价格高,我就该欣赏他吗?艺术和美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作品没有深度内容挖掘时,是否要靠大词汇来堆砌,如何考虑艺术与大众的关系,艺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
在《艺术折叠》这档节目里,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艺术家徐冰、丁乙老师,策展人崔灿灿,朱朱,艺术史学者巫鸿、张宇凌,美术馆的馆长王薇、张然,藏家陆寻,还有美术馆安保人员、艺术工人、艺术品物流商人等,把当代艺术从生产到展览、运输、售卖、收藏等各个环节,一整条当代艺术流水线展示给你。主题也会涉及到艺术创作,艺术史、美术馆的运营和功能,如何收藏艺术等话题,和你一起分享对艺术的理解。说一说艺术在他们的生命里扮演的角色。
就像我们的节目名字《艺术折叠》一样,艺术和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近到可以随时折叠,随身携带。
我希望能够把这些艺术的答案,都转化成一种可以交流的语言,也邀请你一起进入到我们的讨论里面,让每一次的交流都能够解答我们心里的一些困惑,能够让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判断更有信心,和艺术越来越亲密。
在今天我们的生活变化得很快,每天有太多不确定的事情发生。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变得特别忙碌,所以就连我们的眼睛也都跟着忙碌了起来。而且眼睛能看到的内容已经被大量的广告和媒体占据了,这让我们很容易失去耐心和专注力。那么在强调短平快的商业世界里,我们也都慢慢地不太清楚自己的审美喜好究竟是什么。我希望通过这个节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你重新想一想自己看到的东西,也能够花一点时间来思考审美这件事。
所以对于艺术的理解,从来不只是一种。我希望通过《艺术折叠》这个节目,让艺术折叠到可以放进我们的口袋里,艺术也因此不再特殊,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把它实现在自己的生活里,也可以让我们有那么几个瞬间,通过艺术感受到真实的世界。
今天的发刊词我就先聊到这里,期待我们在正式的节目里面见。
艺术来源于生活 却又高于生活。
老朱_2j 回复 @媛媛柴: 一妥。,丷上
您的节日每一期我都听了,受益很多,太棒了,您的声音也很好听,希望继续做下去
同是艺术爱好者🙌🏻
问题很好,不过有些太笼统,干脆就划一而论了。比如说很多作品越来越看不懂,晦涩难懂有必要吗……诸如此类问题,我觉得播主具体问哪一件作品,谁的作品,然后直接去研究那件作品就行了啊,不能因为自己还没懂然后就直接划归到莫名其妙里面,还把当代艺术的很多作品也顺带混淆进去。当然,这需要庞大的工作量和精力去一个个研究,非艺术史家或艺术研究相关人士才会去好好做的事,所以也难怪大部分人对艺术,尤其是近现代艺术不感冒,没什么好感,依然持“画的像”、“好看”、“含义简单直白”等等作为自己的评判标准
😭😭谢谢二位老师
豆瓣过来的
最近正沉迷后现代艺术
✌️✌️👏👏
思考学学😄,人人都是艺术家👩🎨😂
你的问题太多,太认真,太像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