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读 Vol.22 天才们

单读 Vol.22 天才们

00:00
17:49

[本期音乐]

1.Something For CatHenry Mancini

2. Midnight Waltz - Adam Hurst


[本期书目]




[知远口述]

       今天我们来读一位天才的小说家的散文,来自杜鲁门·卡波蒂的《肖像与观察》,先来听一首《SOMETHING FOR CAT》。

       插一个有趣的回应啊,因为我们在做一个视频节目《十三邀》嘛,然后我们有一个他们跟我们的制作人员的见面,然后碰到一个小姑娘,我就呆了一会就走了,一个胖胖的小姑娘,挺可爱的,然后拦住我跟我说话,我走的时候,她说,她从奥克兰来,就是新西兰的首都,她应该是在那上学,去了一年多吧,刚去的时候特别不适应,她说她无意中发现了《单读》她就每天晚上听《单读》,她说:“是《单读》把她那新西兰岁月那种刚去之后无助的时光,变成一个可以自处的时光”,然后她这次回来看她父亲,回来看亲嘛,不知道她是哪里人,好像不是北京的 ,然后听说有这个见面会,特意从另一个城市跑到北京来,来跟我说一下她的感激之情,那我听完之后,蛮感动的,我想可能不仅我感动,那小高也会感动,就是我觉得我们从来不追求这个节目,变得多么有影响力,多么怎么样,但是它的确在偶尔的时光可以温暖一些(人)个别人的内心,给你带来某种慰藉,我觉得这是我们最想追求的,他可能这种有一搭没一搭的言说,可以缓解你的日常生活的一些困境,或者让你暂时忘掉一些东西,进入另一个世界,我觉得这都是我们所期待的,可能也是我小时候听广播的一种感受吧。我觉得像一个朋友,我以前吹牛说我们要做到八十岁,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到,我们努力做到,就像一个老朋友在你旁边一样,(嗯)谢谢这个姑娘!

       很滑稽很可爱的一个插曲,电影插曲,来自《Tiffany’s Breakfast》(蒂凡尼的早餐),发现很多听众都对这个电影很熟悉,当然我觉得他也是二十世纪最令人难忘的一部电影之一吧。在里面赫本的演出,那个虚荣的又纯真的小美人,当然我其实更喜欢里面那个男的那个失败的作家,好像到处给人家投稿,好不容易赚到《纽约客》的大概几十美金的稿费,那种欣喜若狂。然后想起我大学毕业的时候给人投稿的时候那种场景,赫本在里面唱歌立个台子弹个吉他,好像我青春时期好像不怎么欣赏赫本这样的女人,我觉得我喜欢是泰勒那样的,那种特别性感的,甚至可以说那种叫voluptuous,那种肉感的,我觉得那好像更符合一个年轻男子的,春梦的形象,你看赫本太寡淡了,但最近我在读赫本的一个传记的时候,看她过去的那些照片,发现她真是一个迷人的,那种迷人的一个美人儿,我在想,是不是这种转化,反而泰勒开始显得有点油腻腻的,好像觉得自己无法消化的感觉,我想这种转变是不是因为我老了呀,那种年龄给人带来的审美上的改变,也想顺便再去看看这个,再去看一看那个《Tiffany’s Breakfast》,这个电影,然后这个电影来源于一本小说,同名小说,是一位,真的是天才,我觉得他只能用天才来形容,就杜鲁门·卡波蒂,但我以前读的是他那本《冷血》,《in cold blood》,根据一桩杀人事件,写作的一本非虚构的作品,他早期在23岁就出名了,用他那种非常subtle,那种纤细敏感的感受力描述一个年轻人的对世界的感知,可惜这本《蒂凡尼的早餐》我却没好好读过,正好买到他的这本叫《PortraitsandObservations》,是他的散文集,随笔集,就是他成名以后,因为他,其实杜鲁门·卡波蒂是个很虚荣的人,就喜欢混在纽约的上流社会里面,就是各种有名的人特别感兴趣,然后封面还有一张他跟玛丽莲·梦露跳舞的照片,很可爱,杜鲁门·卡波蒂胖胖的,然后抱着同样肉感的梦露,很滑稽也很可爱,卡波蒂也是个GAY嘛,但是他后来也再也没有写出当年那些惊天动魄的作品。我觉得是不是晚年名利场上的生活毁掉了他,然后他闲暇无事的时候会给一些杂志写一些很短的文章,或者一些人物报道,经常跟好莱坞明星混在一起。印象他给马龙·白兰度写了一篇长的报道,它非常的漂亮,就他那种小说家的才华随便施展到任何领域,有点像叫Midas touch,就是那种过去希腊神话中的弥达斯国王,他的手碰到什么东西,石头、树,它们都变成金子,他的手就有点像,他的,叫Touchwriter,打字机就像一种Midas touch一样,触到什么,就变成一个让人熠熠生辉的东西,然后比如他随便写了这些人物,他随笔中,感受你都感觉到那种精明的天才,然后看到这时候你就觉得一种深深的一种赞叹,深深地沮丧,觉得自己真是不行啊,现在我来读读他写的几位20世纪著名的人物的内容短短的肖像。


[阅读节选]

       现在我来读,其中的几个非常可爱的断片,都是我们特别熟悉的人物,第一位是Charlie Chaplin,卓别林。

        1953年,就在卓别林离开美国前不久,这一离去就是唏嘘的永别——出于办理护照的需求,他请艾夫登为他照张相,在摆拍的过程中,卓别林对这无聊的手续尽情讽刺,而他本次滑稽表演的产物则是一个长角的小潘神,嘲弄着这个了无生趣的宇宙——政府管控下的边境线(既是领土的,也是思想的)。这样的照片一定是这位可爱的流浪汉最乐意贴在自己的护照上的:一件让那些无聊的官员们大跌眼镜的东西。当你想起卓别林在默片时代的那条逐渐淡出视野的路,那个空荡荡、尘土飞扬的远景时,这的确不由得令人莞尔:在每次历险的最后,这个小个子流浪汉都会跨上背包,沿着这条路大摇大摆地渐渐远去。想一想,看一看,这条路现在正蜿蜒通往何方:不是别的地方,而是通往瑞士!而那个可怜的背包,瞧啊,里面装满了美钞!那些金条可以买到一座山中之王的大理石宅邸,下面是一汪蔚蓝的湖水,蓝的就像蓝色的知更鸟——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这个改头换面的流浪汉身边是一个美丽的流浪汉新娘,还有七个可爱的流浪儿,而他正四处闲逛,闻着他喜欢的花香。一切本应如此(那个创造了《城市之光》、《淘金记》、《摩登时代》的人,创造了这些如雄狮、如流水般终极完美的作品的人,他本身也已完美了,理应享有——在此生以及在来生——至福),也几乎如此了,但还尚未如此。因为,近年来,卓别林有些使性子了——他认为自己受到了美国媒体和美国国务院的不公正待遇,于是忿忿不平地在他的住所里踱着步。这是他的特权,但依然令人遗憾,因为这对他是一种浪费:他的最后一部电影——《一个国王在纽约》——是对美国发脾气式的嘲讽,这部电影纯属画蛇添足之作——也许它唯一的价值是能够让他发泄满腹的牢骚。

       卓别林拥有天赋,而另一项比这更为难的优势是:他是自己公司的唯一拥有者——财务、纸片、导演、剧本、表演。一个宝宝,只有一个父亲,这是自然的要求;而共同播种则是电影艺术的诅咒,是制造怪物的温床,在这片被诅咒的荒原上,很少有巨人能昂首阔步,就连资质平平的成人也是一样的稀罕。那些能够迈开步伐的,我向他们致以最高的敬意。

       读完之后,连着读这个毕加索,这个,杜鲁门·卡波蒂真是天才,你看寥寥几笔,藏在一个非常所有人都很熟悉的一个人都能写出他陌生的一面,然后好像接应一个人本质,他说毕加索。

       我们的地球——如果它届时能够用旋转依旧的话——会在1981年庆祝毕加索的百年华诞。毫无疑问,既然它能有这样的运气,那这位大人物肯定也会到场;如同平常一样,他会面向所有的公众媒体;很有可能在这样一个场合,电视里会播出他一丝不挂的样子,这样才配得上这样一位天神般的造物——他是不受人类礼仪规范束缚的。毕加索生于马拉加,那是一个以无花果、顽石和吉他闻名的国度,毕加索是个神通,一如既往。所谓一如既往,说的是他一直就是一位神童,带着孩童般的性格——一个男人,体内却寄居着男孩儿的那种耍闹与急躁、对于体质的憎恶以及满眼新鲜物的好奇。“巴勃罗,”用它最老的朋友詹姆·萨巴蒂斯的话说,“是好奇心的超级总和。他比十亿个女人的好奇心加起来还要多。”毕加索的父亲是个苛刻的教师,在安达卢西亚教艺术,有时为巴萨罗那的中产阶级们在贺卡上画静物;在毕加索十三岁那年,他的父亲将他的调色板和画笔传给了儿子,从此便不在作画;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毕加索的第一份战利品——因为他,整个二十世纪到处都散落着那些在他的阴影下挣扎,甚至于干脆归隐田园的画家。回头一想,也挺奇怪,为什么这些家伙没有联手暗杀这位艺术怪才呢;因为,尽管毕加索并没还有完全掌握马蒂斯的精髓,也没有布拉克的创作力量附身,他还是凭借其大胆闯劲,带来不断的创新与无限的惊喜,一举超越所有人:他就是唯一的赢家。

       下一个是可可·香奈儿,那个,非凡的设计师啊,一个,也是一个可以收集男人的女人。

       香奈儿身材消瘦,着装得体,像云杉树上的麻雀一样伶牙俐齿,又像啄木鸟一般生气勃勃。有一次,她一个人口若悬河,谈及自己这数十年来花费巨资打造的可怜孤儿形象时,她说,”如果把我的脑袋切掉,我就只有十三岁。“但是她的脑袋一直都连在她的身体上,多年以前她一定就是在十三岁时(或者不久以后)将它如此完美地安防在那里的,然后一位多金的“好心绅士”——他故事中那几个心存感激、满怀祝福的主顾中的头一位、问我们的小“可可”,她喜欢哪个,黑珍珠还是白珍珠?(小“可可”那时是一个巴斯克铁匠的女儿,父亲教会了她帮忙钉马蹄铁。)都不喜欢,她回答道——亲爱的,她想要的是开一家小店的本金。这就是香奈儿的诞生,这位时尚界的先知。服装师的作品可否被誉为对“文化”的重要贡献(或许可以吧:曼波谢尔,巴伦西亚加,他们比一众诗人和作曲家更能创造实实在在具有影响力的东西)——这样的问题显得很无趣;然而像香奈儿这样既不纯洁但又质朴的职业女性却能够激起人们拍摄一部纪录片的兴趣,这种魅力从她的这些面部照片中可以窥见一斑:这是一张变幻莫测的脸,从一个角度看,是一个可人儿的相片悬挂在一只心形吊坠里,可换一个角度看,却又是一个急功近利的追求成功者——只要看看她绷紧的脖子底部那血管的跳动,你便会联想启一株植物,一株耐寒的多年生植物,依然在朝着成功的阳光向上生长——尽管她现在露出了一抹被阳光灼伤的痕迹:对于那些才华横溢,永不知足的人来说,他们受到欲望的驱使,心中燃烧着自我的意志,他们不竭的能量驱动着那台发动机,拖着慵懒的我们一同前行,他们注定会在寒冷的梦想天下茁壮成长。

       再读一个毛姆,他对那个小说家毛姆的描述。

       年纪轻轻而又刚愎自用的霍尔顿·考菲尔德是公园大道的哈克贝利·费恩,作为塞林格所著的《麦田的守望者》艺术中的叙述者,他曾静说过,“真正让你爱不释手的一本书,当你读完的时候,你巴不得这本书的作者成为你的好朋友,你可以随时给他打个电话。可读起那本萨默赛特·毛姆所著的《人生的枷锁》——我却不想给他打电话。我也说不出缘由。他就是那种我不想给他打电话的人,仅此而已。我倒不如给托马斯·哈代那个老家伙打个电话的好。我喜欢那本《还乡》。”霍顿这个家伙的话,虽有可取之处,但却漏了一点:毛姆先生不指望有人给他打电话,他希望别人去读他的作品;尽管他的散文太过冷静客观,让人有些敬而远之,而且太过清晰于与明理,因为无法令读者在情感上泛起波澜,然而他还是完成了他的意愿:就在不久之前,一帮审计员估测,在每个小时的每一分钟内,他赚取的著作版税为三十而美元。这本身说明不了他有多么出色;但他的确很出色。假若霍顿是一个初出茅庐的作家,给这个老家伙打电话倒是一件颇有价值的事情,他或许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因为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紧紧围绕主题运用精妙的叙事法则,如果你意欲打破这些法则的话——大多新手都有这样的想法——那我建议你先了解这些法则。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毛姆先生做过多次的告别,比哈利·劳德爵士还要多,每次发布新作,他都宣告这是他的天鹅之歌;而今天,他已经八十五岁高龄,仍不断放出豪言,要开启最后也是最值得称道的一次写作之旅。倘若他当真要开启这次旅程,那我们能做的就是聚集在码头,对他曾经给我们带来的欢愉心存感激,并衷心祝他一路顺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83236175

    我是因为十三邀喜欢许知远的,我觉得你的采访特别真实,我每天做饭的时候都在听你的单读。忘了自我介绍,我是一个全职妈妈。一定要坚持啊,太喜欢你了,我老公都奇怪为什么我每天都在听你的单读。怎么说呢!共鸣,共鸣,总之就是共鸣

  • Vera_shuang

    Auckland是经济中心啦,Wellington 是首都哩❤️喜欢许老师和小高这种可爱的小错误;)

  • 一帆园地

    许先生,您搞错了,奥克兰是新西兰第一大城市,不是首都,这个国家的首都在惠灵顿

  • 深海鳗鱼酱

    跟这位去奥克兰读书的姑娘一样,听到许老师讲这段真的是讶异到惊人的相似。我是在英国的一年无意中发现了单读,然后就每天每天的盼着更新,更新的时候几乎每天唤醒我的都是单读,然后清晨起床洗漱,再然后去公共厨房做早餐,就那样吃着handmade的English Breakfast然后手机里播放着单读。那感觉真的形容不出的美好,今天的我已经回国工作了三四个月,但此刻拎出那份回忆当时的感觉都很还十分真切。感谢单读,陪伴了我异国他乡的一年❤️

  • 13754366yjd

    最近听多了世俗的东西,或者说是用中国传统思想来解读现实的言论,在那里呆得稍久一点,就向往起文学艺术的象牙塔来了,恰好,单独更新。选题好棒👍,作家背景不多不少刚刚好,熟悉的人物,一段段点金之描述 ,仿佛将人带入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场景,作者的视角独具魅力,以至于我最欣赏的背景音乐都仿佛不存在了,连听两遍,还有意犹未尽之感,直到最后,提琴缓缓显现,暗示着尾声到来……许先生的局促喘息声 是否意味着也有小小激动?虽是一点瑕疵,但真实不媚俗胜过一切。

  • Gavin_za

    从12岁开始,远离家乡,从长沙到北京再到纽约,在不同的城市度过了自己孤独而精神自由的求学岁月。从《一个游荡者的世界》到单读再到十三邀,到今天为止刚好十年,感谢许先生的陪伴。

  • 听友292323852

    就是这样感受,给枯燥生活带来慰籍!听书变得很平静!

  • 醒时岸边月

    跟着许知远的声音,真的可以逃离这个世界,去充满新奇有趣的未知

  • 小_天_真

    失眠的必备

  • meoyo04ke4e9iqqqshew

    听到知远老师的声音 疲惫的身心仿佛浸入温暖的浴汤里那样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