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睡不好,喝瓶晚安水缓解;熬夜了,吃颗护肝糖弥补;甚至就餐前都要先来一粒热控片控糖燃脂……时下,各种各样的功能性食品走进公众视野,也为年轻人“朋克养生”提供了新途径。当“一边熬夜脱发、一边养生保健”的新生代成为消费主力军,保健品市场产生了哪些新变化?功能性食品悄然兴起,又催生了哪些新热潮?今晚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提到功能性食品,其实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常见的红牛、养乐多等都可以算在其中。相较枸杞、黑芝麻等传统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具有特定营养,在功能细分上更为多元,各种“黑科技”的加持也更受到年轻一代青睐。从主打控糖减脂的健身代餐、无糖饮料,到提高免疫力、补充人体微量元素的各类口服产品,从改善睡眠质量的睡眠软糖、护肝片,到专注肠胃健康的益生菌……五花八门的产品,催生火热的消费市场。究竟有多火?数据可见一斑。据某电商平台销售数据显示,2020年双十一期间,功能营养食品成为中国食品消费终端销售额TOP1。
功能性食品兴起,在意料之中,但如此快的速度、如此井喷的方式却是始料未及。这背后,一方面是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在于年轻人对健康的需求日益迫切。《2020年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年轻人成为当下最焦虑自身健康状况的群体。调查显示,90后消费群体对健康期望值很高,但对自身健康评分较低。当“朋克养生”成为当下年轻人生活常态,当熬夜刷手机挤占了宝贵睡眠的时间,当“秃”如其来的危机打响发际线保卫战,在健康管理上愈发焦虑的年轻人,开始寻求外力的帮助,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从这个角度来看,功能性食品走红不难理解。
需求决定市场。某种意义上,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被市场所塑造并不断更新。高明的创业者总是能够捕捉新的商机,并以此打开新赛道。这一点,在功能性食品兴起中尤为突出。事实上,在功能性食品兴起之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魔性的广告词,在不少80、90后的童年记忆里挥之不去,不少老字号药厂也都探求过保健食品的市场,但市场反馈较为平淡。这些年,随着资本入局搅动市场热潮,新赛道上涌现了许多新玩家,他们熟谙互联网营销的门路,通过新颖的包装、充满科技感的产品设计,精准击中年轻人的健康焦虑,也带来养生新“食”尚。
在各种功能性食品的研究报告中,不少人会拿美国和中国的产品渗透率来对比,以此论证未来市场的成长空间很大。的确,对于国内的资本市场而言,功能性食品是一片前景广阔的“蓝海”,千亿市场不在话下。在这样级别的赛道上奔跑,格外需要法律筑基、规则护航,特别是对于以井喷速度发展的领域来说,更应保持合理的警惕、审视的姿态。现实中,我们看到功能性食品存在一些虚假宣传问题,不少打着健康旗号收割“智商税”,更有甚者在产品质量上偷工减料,使用产品后表示“退坑”的大有人在。前不久元气森林的“翻车”,就令人看到行业有待进一步规范。
有人说,功能性食品还是逃不脱朋克养生的实质,一种与自身健康的“不彻底的和解方式”。这启发我们思考,在现代社会如何进行健康管理。生活的压力无处不在,焦虑的产生不可避免,而人们对于审美、健康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年轻人追求健康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但科学理念和良好习惯的内核不能改变。毕竟,最简单最有效的养生方法,就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这正是:养生诚可贵,奈何又“朋克”?多为健康计,少交智商税。
文 | 沈万泉 主播 | 殷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