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万燕:小团圆1——相遇《小团圆》

【赏读】万燕:小团圆1——相遇《小团圆》

00:00
15:43

第一集:相遇《小团圆》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们,今天我们赏读的是张爱玲最重要也是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小团圆》。


之前讨论《雷峰塔》和《易经》的时候,分析了《雷峰塔》、《易经》和《小团圆》不是自传体三部曲的关系,也分析了它们作为自传体小说的特征。作为长篇自传体小说,《小团圆》是涵括了《雷峰塔》和《易经》内容同时又增添了“爱情故事”的中文浓缩版。但是这部长篇却经历了近乎“死而复生”的过程,从张爱玲和好友以及编辑的信件来往可以捕捉到三个重要信息的顺序:一,《小团圆》要“改写”(1976年4月28日宋淇给张爱玲的信)。二,《小团圆》要“销毁”(1992年2月25日张爱玲给宋淇夫妇的信)。三,《小团圆》要“写完”。(1993年10月7日张爱玲致陈皪华的信)

 

结果,《小团圆》既没有“改写”,也没有”销毁”,其实在1976年初就已经”写完”了(1976年3月14日,张爱玲给《小团圆》填完页数计算约有18万字,可以视作正式定稿的一个节点)。那时张爱玲正值中年,张爱玲去世后不作任何删改的《小团圆》出版,完整地保留了张爱玲中年创作小说的风貌,呈现了萨义徳阐述的“晚期风格”。

 

从1976年到1995年张爱玲离开人世,这部长篇在张爱玲生前为何迟迟没有出版?为何在张爱玲去世后也一直被“搁在一旁”?宋淇1976年4月28日给张爱玲的信,真诚细致地分析了各方面的难度所在,并指出:“这是一本thinly veiled(不加修饰,有点露骨的),甚至patent(专利,明显的,甚至打上标签的)的自传体小说,不要说我们,只要对你的作品较熟悉或生平略有所闻的人都会看出来,而且中外读者都是一律非常nosy(爱打听、爱管闲事)的人,喜欢将小说与真实混为一谈,尤其中国读者绝不理什么是fiction(小说),什么是自传那一套。这一点也是我们要牢记在心的。”

 

好莱坞影星葛丽泰。嘉宝是张爱玲的偶像,嘉宝非常注重个人隐私,曾说,“私家重地,闲人免入”,并在生命后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张爱玲效仿她的偶像,后期也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1945年7月21日《杂志》刊登的《纳凉会记》中,有一段新闻界的陈彬和先生与张爱玲关于恋爱观的对话,可以看到张爱玲注重恋爱隐私的特点:

陈彬和:本人从来不大看小说,只翻翻杂志上的题目,不过在朋友们的谈话里,他们常常提出张小姐的名字,又时常在小报上看到关于张小姐恋爱的消息,所以想问问张小姐的恋爱观怎样?

张爱玲:(淡淡的,正经的)就使我有什么意见,也舍不得这样轻易地告诉您的吧?我是个职业文人,而且向来是惜墨如金的,随便说掉了岂不损失太大了么?

大家:哈,哈……

陈彬和:那么将来是不是预备写这样的一篇文章呢?

张爱玲:将来等我多一点经验与感想时候一定要写的。

                                 ——《纳凉会记》,原载《杂志》月刊第15卷第5期

从张爱玲的非虚构写作来看,从《天才梦》到《对照记》到《爱憎表》,都没有自己的爱情生活或恋爱观,只有一篇根据前夫庶母真实故事写的《爱》,很短,却间接传递了她对爱的理解(如最后一段: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噢,你也在这里吗)。如此注重隐私,注重自己感情生活的张爱玲,为什么要写一本《小团圆》,如宋淇所说她要“一吐为快”。除了前夫在《今生今世》里对她的描写。直接的动机之一是因为台湾的朱西宁要根据张爱玲前夫的话,动手写张爱玲的传记。

 

其实,直到今天,许多人读《小团圆》,还是喜欢直接对号入座,或者抱着窥探隐私的心理在读这本书。

那么,如果《小团圆》销毁了,我们会损失什么?后来《小团圆》出版了,我们又相遇了什么?

我们会损失一个完整的张爱玲和对张爱玲终极的高度评价,我们相遇了一部匠心独运的长篇精品和一种独特的美学。

为什么说“相遇”,因为读《小团圆》是一个作者和读者彼此相遇的过程,并值得反复相遇。也就是说:“要用智商和情商同时阅读,才能体味《小团圆》的好。”(见2018年中华书局版拙著《读解张爱玲——华美苍凉》的自序)

 

《小团圆》的穿插藏闪之法非常娴熟老道,小说的首尾段落完全一致,以军队作战前的黎明比拟历史大考的早晨,强调了“等待”考试的恐怖和惨淡心情,大致框架是从香港大学生活倒叙回到童年的天津和上海,再直接跳跃到港战后回上海的经历,再写爱情故事,在爱情故事中又意识流来回,穿插藏闪童年故事、少女故事和家族故事。

 

故事梗概:全书共十二章。第一章切入经历过人生大考的盛九莉在三十岁时对爱的感受,如墓碑一样的沉重人生压在心上。这种人生总是以大考噩梦的形式缠绕着她,小说接着回忆盛九莉在香港维多利亚大学读书时的生活,以及母亲卞蕊秋来港,因八百元事件之类和母亲之间的情感创伤,第二章讲述就在九莉觉得无法向历史老师安竹斯交代,和比比、赛梨等各种同学一样害怕面临大考的时候,港战爆发了。

在港战中,盛九莉差点被炸死,却没有亲人可以倾诉,最赏识她的历史老师安竹斯也在战争期间意外死亡了。香港终于沦陷。维多利亚大学把所有的文件焚烧了,盛九莉优异的学习成绩记录也全部没有了,同学们纷纷自寻出路。

 

第三章从九莉港战后回沪与三姑楚娣的共同生活切入,听楚娣聊起蕊秋和简炜的恋爱史,闪回到九莉的童年生活,回忆母亲蕊秋和三姑楚娣从国外回来,安排童年九莉和弟弟九林的生活,母女情非常生疏。蕊秋津津乐道讲述英国湖泊区的一桩留学生杀妻案,其实也蕴藏着她与简炜同去湖泊区的恋情。蕊秋终于和吸鸦片娶姨太太的盛乃徳离婚了。九莉一直得不到真正的爱,满目所见亲戚里面也是各种不堪人生和情感。父亲后来又找了继母翠华,继母和九莉产生了激烈的矛盾。九莉被暴打囚禁,离家出走。逃到母亲蕊秋的家,也很痛苦。直到去香港读书离开上海。

 

第四章又回到九莉和楚娣在沪的共同生活以及和邵之雍的爱情,并不断闪回到自己的童年、少女时期,直到第九章和第十章,九莉去乡下看望邵之雍,完成从前的心愿,具体情节是:九莉开始投稿写作谋生,并认识了为她写评论的邵之雍,邵之雍是汪政府官员,也是有妇之夫,九莉面对这些残酷现实的时候,又无法抗拒他的爱情,在热烈和审视中挣扎(这种审视一直持续到她在美国和汝狄有孕堕胎)。她终于从被爱走向爱,接受了邵之雍。邵之雍和两任妻子都离婚了,和九莉结婚,但是婚后的邵之雍本性难改,他又陆续和小康小姐、辛巧玉等滥情,并在抗战结束后逃亡,九莉和之雍的爱情走向消亡。

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主要是写和影星燕山的爱情故事以及结尾:因为邵之雍的身份阴影,即使影星燕山和九莉的爱情如初恋,九莉也只能眼看这露水情缘无情流逝。三十岁的她,在痛苦中不断挣扎,虽然有过一次和之雍生育孩子美好的梦,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历史大考相关的噩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鱼儿真多呀

    感谢万燕老师的解读,惜墨如金的小团圆初读只能是囫囵吞枣,值得慢慢品味。

  • 七上_07

    做噩梦梦到考数学 我妈到五十多岁还在做这种噩梦。。

  • 和风雅悦

    整天就是读书读书信,这样的解读毫无意义。

    浮阳刀客 回复 @和风雅悦: 那你说该怎么解读

  • 闲临牗

    小团圆就是一部意识流精品,真是一部一生至尊之作(辅以雷和易,早期的作品竟有些淡了)

  • 皮同学

    万燕真是张爱玲的脑残粉 每句话都爱的不行 崇拜死了 这种解说好没意思

    武淞 回复 @皮同学: 并不是,她也批评了《多少恨》《半生缘》,并非无脑死夸。

  • 行走着在路上

    确实期待了很久

  • 1526638mdmp

    期待,通过讲解更深入的理解张爱玲。物有超值

  • 听友373526164

    因为人都有主观倾向性,所以他人的解读听听就好。

  • 闲临牗

    从书信看,宋淇对小团圆的几次“好心”建议幸而是张大约并未采纳的(才有最终露面的精彩)看着真是提心吊胆

  • 鱼儿真多呀

    我年少时就迷上嘉宝,后又极欣赏张爱玲及她的作品,当第一次得知张爱玲是嘉宝信徒时,真有隔着时间长河相知相遇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