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结语|为什么社会学不给我们“答案”?

社会学结语|为什么社会学不给我们“答案”?

00:00
19:57


【社会学是年轻的学问】


您好,我是李筠。孟庆延老师的社会学讲完了,我来和你聊聊我的看法。

社会学很难研究,也很难讲,甚至也很难懂。第一个原因是社会学太年轻。


拿我们这门大课来说,社会学几乎是《人文通识100讲》里最年轻的学科,这当然不是因为孟老师是我们兄弟里面最年轻的。和它有一拼的大概只有宗教学,算起来这两个学科从产生到现在,也就是一百多年的时间。


你可能会有疑惑,人类有社会或者宗教,不是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前的事情吗?你说的对,广义的社会和宗教几乎是人成为人的标志。人有了群居,和许多动物还没有拉开差距,比如狮子、猩猩、蜜蜂、蚂蚁都是群居动物,但人和人之间有了稳定的情感,从情感中酝酿出稳定的关系,稳定的关系中酝酿出规矩,也就是父子、夫妇、兄弟,不同的角色都应该做什么。然后,这些关系需要和更广阔的世界建立起稳定的联系,就有了宗教。人成了所有动物中会自己编织意义网络的动物,人会讲故事也会听故事。


但是,社会一直没有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从学术史来看,哲学的建立至少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和老子,政治学的建立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和商鞅,法学的建立至少可以追溯到乌尔比安和李悝,经济学的建立至少可以追溯到色诺芬和管仲,历史学的建立至少可以追溯到希罗多德和左丘明。它们几乎是在轴心时代就锁定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拿出了一套解析对象的方法,写出了经典著作,轴心时代就是被它们撑起来的。但是社会学偏偏在轴心时代缺席了。为什么呢?我的理解和体会是三个字:看不见。古代这么多大师怎么对人天生有群,群天生有门道,这个事情视而不见呢?


你对你今天生活的社会看见了什么?会把它当成钻研的对象吗?你会天天什么也不干,就琢磨本来就是生活里的无须多言的那些事儿吗?不会。你只是偶尔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和朋友吐槽一下自己心里的不满而已。换句话说,生活在社会中,有感受、有认识、有不满,和把社会当成理性思考的对象,发明一套理性解析的工具,建立起概念、逻辑、体系,不是一回事。


而大师们的看不见,比我们对自己生活处境的看不见还要严重,很多我们普通人觉得是问题的,他们都不觉得是问题,在他们那里有一道我们现代人很难体会的魔障。魔障,有那么严重吗?有,这个魔障叫作“整体主义”。什么意思?轴心时代的大师们,无一例外地把这个世界看成一个整体,一个有机的整体,甚至是背后有某种神秘力量推动的有机整体。“社会”不是独立的,和宗教、政治、经济、伦理、文化没有分开,不用也不能单独拎出来看。“柏拉图讲理念,耶稣讲上帝,老子讲道,孔子讲天命”,就是要把古人已经认识到的复杂多样,找到一个唯一的归结点。世界,就是这个归结点支撑和连接起来的整体。他们心目中并没有像我们这样的政治、经济、伦理、社会、文化、宗教等明确的区分。你有兴趣可以翻一翻,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孔子的《论语》,里面什么都有,什么都交织在一起。


直到工业革命,古代大师们用整体的眼光看世界的视角,完全被残酷的社会现实冲散了,人与人的连接不再是不言自明的状态,工作的归工作,生活的归生活,越来越分的清清楚楚,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就越单薄、越脆弱,连接就成了大问题,社会学就诞生了。所以,社会学从诞生至今也就一百多年。那年轻为什么就难研究、难讲、难懂呢?原因有一大堆,我挑一个好玩的说,“年轻就意味着大IP少啊”。一谈柏拉图、耶稣、老子、孔子,你即便不知道他们到底教导了什么,起码也会不明觉厉,他们的权威会为哲学、政治学、伦理学背书。社会学的大师,基本上都是我们学院派尊敬的高手,但是他们的社会知名度,远远不能和两千年的圣人们相比。


那我们就来看看,社会学的大师们是怎么制造社会学的。


【社会学的三大宗师】


社会学很难研究,也很难讲,甚至也很难懂。第二个原因是社会学的大师们都太难懂,几乎都是深不可测的江湖高手。不经过学院里的刻苦学习,连边儿都摸不着。不像孔子,你没背过《论语》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像柏拉图,你没读过《会饮篇》也知道男人和女人都想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社会学三大家,马克思、涂尔干、韦伯。深度咱先不说,就说说他们写了多少书,就够吓人的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有五十卷,作为精华版的《文集》也有十卷。涂尔干也类似,作为精华版的《文集》也是十卷。韦伯更恐怖,精华版《作品集》有十卷,全集编了一百年了,五六十卷,德国人还没编完。


这些浩如烟海的社会学书籍,不要说不怎么关心学术的你,就是吃学术这碗饭的我,这辈子怕是也读不完。即便皓首穷经读完了,又能读懂多少呢?何况这只是社会学的起点,它再年轻也发展了一百多年啊,把它们的基本面貌看清楚都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我试着跟你聊几句我的心得,在庆延老师面前班门弄斧一下。


第一,社会学的核心关注点是现代性。


现代社会究竟有什么样的性质、什么样的特征、什么样的逻辑,是社会学最在乎的事情,社会学家把搞清楚它们当成自己的使命。马克思讲现代人就是打工人,打工人活成什么悲催的样子,怎么样才能为自己和全人类解套,他发明了一大套理论,核心概念是剩余价值。涂尔干讲现代人就是职业人,职业人和古人的整全人有什么不一样,意义、社会关系、家庭、伦理没有消失,但是完全变了,用现在的话说,我们现代人这种职业人是一个新物种,他写了好多书从不同的侧面来谈,核心概念是职业与分工。韦伯讲现代人就是理性人,理性人怎么算计别人到最后把自己算计了,理性人的活法让我们自以为很聪明,其实很苦、很累、很没劲。


总之,社会学家们发明了很多概念,插一句,社会学家可能是人文社会科学里面最爱发明新概念的群体,什么消费社会、风险社会、陌生人社会等一大堆。归根结底都是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出发,帮我们理解我们的社会这个现代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不要被社会学家铺天盖地的概念、名词、术语给吓倒了,多问一句,“你到底讲了现代这个时代的什么特点”,就能找着方向了。

第二,社会学关怀的是人,活生生的人。


从三大宗师的想法你就可以看出来,他们都有悲天悯人的“大爱”,马克思为悲催的打工人想出路,涂尔干为无奈的职业人找安顿,韦伯为没心没肺的理性人敲警钟。他们都看到了现代社会是一种新的人的聚合,这种聚合会让我们相互伤害,这种相互伤害还没法逃脱。


我们肯定不能从现代,这个我们生活的庐山中逃脱,而且我们也不能炸平庐山,那相爱相杀的我们能在这座庐山里活得好一点吗?能,前提是弄懂它。马克思、涂尔干、韦伯就是帮我们看清庐山的向导。


不过,有向导就能在庐山里愉快的玩耍吗?显然是不能的。因为生活属于我们每个人自己,领路人只能提醒你,前面有坑,能不能不掉进去那是你的事情。你可能会很生气地说,“怪不得我懂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那上你们的课还有什么用,读书学习还有什么用”。确实,不要说你懂得了道理也没把自己的人生打理好,就连三位大师自己也没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马克思从德国逃亡到英国,靠恩格斯接济过日子。涂尔干因为儿子和很多学生死于“一战”,陷入了精神危机。韦伯更是在春风得意地评上正教授没几年,就得了抑郁症。懂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大有人在。


我说他们的生活坎坷不是为了安慰你,更不是为了嘲笑他们。而是想跟你说,“道理的传递本身就是爱”。我们确实没有办法马上改变现实,即便把它的问题出在哪儿弄清楚了,也不能马上改变,但我们一起把道理搞明白就是我们之间的爱,至少在这座逃不出的庐山里面,有人愿意花心思当你这段路的向导,我们在这段一起走过的坎坷路上,感受到了彼此的温暖。这是我接触过的社会学家们,带给我的生命体验。无论是我绞尽脑汁去读的马克思、涂尔干、韦伯,还是和我分享学术洞察的庆延,和他的导师应星老师,都是这样。


第三,社会学的视角很奇特,用专门的术语叫作“价值中立”。


“价值中立”这个词自从被发明出来之后,就惹出了无数的争吵。一个人能完全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地对待自己的研究对象吗?要是这个对象是山川草木,好像比较容易一点。要是小动物,已经有点难了。要是人,活生生的人,和人组成的各种爱恨交织的群体,要客观简直是不可能。


社会学家也是人,当然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爱恨情仇。但是,韦伯要求所有的社会学家,你对你研究对象无论是爱还是恨,第一目标是把它是什么说清楚,至于爱它还是恨它,让读者自己去评判吧。社会学家讲得越清楚,越不夹带私货,越不告诉你什么好、什么不好,你越容易自己做出判断。社会学家相信读懂道理、看清事实的你,有自己的判断力。如果你特别想要这个向导为你指一条明路,你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你为什么想要别人替你做出判断呢?

【社会学离我们很近又很远】

这就是社会学的三个特征,关注现代性、关怀具体的人,提倡价值中立。说了社会学的特征,我们就可以重新想想它和我们的关系了,我的概括是,社会学离我们很近又很远。


第一,我们每个人都觉得对自己生活的社会有充分的发言权,但是我们却没法判断我们的发言到底有没有说在点子上。


面对社会学家,客气一点的心里会嘀咕,我在庐山里啊,庐山的风景我比你这个向导还熟悉呢!不客气的甚至会说,“你说的这些概念在我生活里不就那回事吗”,或者直接干脆点的人就会讲,“这些道理还用你说吗?”


但问题在于,有感受、有认识、有不满的我们,并没有手握真理的标准,当然,社会学家也没有。但问题是,我们并不一定就比他们强。那到底听谁的?生活经验很近,社会学家很远,生活经验很直接,社会学家总是绕来绕去,我们为什么不信自己,要去听他们BB呢?


理由其实并不复杂,行动方案也不难得出。我的姿势是,经验不是判别真理的标准,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太特殊、太有限,所以我们得听听别人怎么说。但是,别人的故事也不是真理,不要马上信以为真。那合理的办法就是,不要着急下结论,不要去拥抱极端简明、清晰、通俗的说法。现代社会这么复杂,简化成三招帮你过好这一生的一定是骗子。社会学家是和我们一起看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现代社会的人,听他们的故事,有意思、有共鸣也不要膜拜。觉得没意思、没感觉也不要鄙视。说不定你走到人生下一段路的时候,对他讲过的这个故事就会有感触。


社会学离我们很近又很远,第二个原因是它里面好像什么都有。


庆延老师在发刊词里解释了,既然要搞清楚现代社会里面人和人究竟怎么在一起,那和“在一起”有关的事情都会研究。我说说我的理解,我也觉得社会学很贪心,甚至有点过分了。把勺子往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宗教学、历史学的碗里伸。用俗话说,捞过界了。这种感觉会让你怀疑,什么都有,是不是什么都没有。


不过,你得跟着我再往下一层看。社会学接触所有学科处理的对象,但它并不进入它们的实质,哲学、政治、法律、经济、宗教、历史都这样。举个例子,社会学关心哲学上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都会教人怎么做,做了有什么样的后果,这样的后果会让人进入什么样相爱相杀的套路。但是,社会学不研究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到底怎么才能成立,怎么把道理讲通,怎么铺设一套完美的论证框架。政治学、法学、经济学也是这样。用通俗的话讲,社会学考虑的重点是把点连起来的线是什么样的,而不去追究点本身是什么样的。如果你学会把连接点的线拿出来考虑,不要执着于那些点,你会获得一个很新、很厉害的视角。


社会学离我们很近又很远的,第三个原因是它不给答案,固执的不给答案。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都是给答案的,甚至在很多问题上是必须给的。社会学不是,社会学天然拒绝给答案。我一开始学社会学的时候总会问,“老师你讲得很有道理啊,那我应该怎么办?”,老师们都不讲。我甚至开始怀疑老师的水平,是不是你不知道啊?你们总说这个社会有病,那你有药吗?


社会学用我们都困惑的问题把我们拉近,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又把我们推开?有这么逗人玩的吗?但是,我读懂一点社会学之后才发现,这就是社会学家的立场和职责。这话怎么说?现代社会是异常复杂的,社会学家必须对这一点保持尊重,甚至敬畏。他们的研究成果再高明,但也有自知之明,他们只是揭示了复杂社会的一个角度、一个侧面、一个片段,凭这个不足以给出解法。看清楚问题是他们的职责,找解法得和政治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一起。更重要的是,和看清楚这个社会的人一起。社会问题的解决者不能只是社会学家,而是我们所有人。把他们“想象成医生必须开药方”是不妥当的。那不仅会让我们对复杂问题简单粗暴的处理,也会让社会学的研究,因为急切而丧失本身的明智和审慎,我们也就失去了看清问题的好向导。


就让社会学这样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地和我们在一起吧,有人聊天讲故事陪你就好。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在想出办法之前,路还是要自己走的。不过,一起走会更有趣,也更有爱。

(欢迎添加课程助理微信:eidos002,入群与知识爱好者们交流讨论,获得更多课程与学者的相关信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大观天下志

    欢迎添加课程助理微信:eidos002,入群提出问题,与人文社科爱好者一起讨论。我们会在大家提出的问题中选取问题内容,请主讲老师进行答疑,期待和你一起讨论。

  • 嘻嘻顽童

    社会学讨论的问题有多,但总感觉讲的是有很深的道理但又没有道理的样子,似有似无的感觉。而这正是社会学的特点,因为我们现代社会太复杂了,社会学家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通过一个视角来帮我们看看社会,并没有给出答案。其实我们人人都是社会学家,都在用自己的视角看待这个社会,然后再跟别人一起看看这个社会,就会更有启发,就更能理解这个社会,也就可以让自己更好的跟社会相处好。

    迎春_6w 回复 @嘻嘻顽童: 好它那救iuur de c c y y hui yi jiu i h h o o lo juo j 吃吃吃vvvv吧从ci参股次吧园🧍‍♂️个g副部💩蔟

  • 听友51090985

    还能这么卖力搞自洽呢 1.轴心时代那些大师们都没关注到群体 所以没有社会学。2.社会学年轻就能掩盖老师没真学问但还得总讲大命题结果说出一车片汤话的事实?佩服佩服

    听友51090985 回复 @听友51090985: 哥们 云山雾罩没有真知灼见就是孟老师社会学课程重点 这录一段社会学年轻 解释来解释去是告诉大家智商税还是要踏踏实实缴吗? 读没读过经典、有没有解决方案、人有没有品德人文学科自诩告知的各位 最低限度至少是不要再散播按摩脆弱小心脏的毒鸡汤了 面对一下现实

  • 白子归

    我没啥文化,第一次接触社会学这样的课题,感觉还挺神奇的 就像某条评论说的,社会学包罗万象,身处社会中心自然也能观察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也正是没有绝对的答案,所以才会觉得老师什么也没有讲。但实际上底层的逻辑弄清楚了,你我心中各有评价,这一课题也就成功了。毕竟社会不是单一的一个学者的意志说辞,不是白纸黑字的法规。引起思考,足矣。

  • 轻舞飞扬985

    社会学这一课,讲的比较透彻,讲的很好

  • 听友186018575

    解决方案:爱、创造、劳动

  • 道听TU说

    也许李筠老师自己都觉着这门课讲的不咋滴——于是一上来就说社会学有多难讲,如同宗教学才有一百年的历史......如何如何。可宗教学的老师讲得那叫个好:明了、有趣儿、通透——课程内容最少听三遍,最多的内容听了七八遍。再看这个老师,最基本的都说不清(还是不想说?),得李筠老师再来补刀:何为社会学、社会学的特征有哪些(三个)、社会学的大家有几个(三个)、社会学涉及的领域有什么......这都是上课的基本框架结构,居然这个老师都没有,在一盘散沙里窜游——这是通读所有太娴熟了,还是懒得准备弄本书念念草草了事儿!拜托,有准备和瞎对付不一样好么!李筠老师能三言两语讲清楚,而一个叫兽说不清,好意思混江湖么!

  • 润一先生

    太棒了,在听完每章之后有这样“价值中立”的系统梳理会有知津阅藏的感觉,很有心的课程编排

  • 听友316896173

    你好,听了老师的课受益匪浅。李筠老师讲的轴心时代思想家的“整体主义”能不能详细表述一下。或者提供一些相关的论著书籍。感谢,感谢。

    大观天下志 回复 @听友316896173: 您好,欢迎添加课程助理微信:eidos002,进群分享或提问,我们会收集问题请主讲老师统一回应。

  • 鱼尾鱼0

    社会学的问题,现代性:打工人,职业人,理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