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讲:袁子才,美食界的名家(十.7)

第241讲:袁子才,美食界的名家(十.7)

00:00
30:58

我们继续学习《乡党第十》。上一讲,说的是穿,这一讲,说的是吃。来看第七章,我们还是一句一句来解释:


齐(zhāi)必变食,居必迁坐。


齐,同斋,这里是斋戒的意思。古人祭祀或者行大礼之前,要斋戒沐浴。比如,之前我们讲和氏璧,赵王向秦国献出和氏璧之前,就曾斋戒五日。


一般来说,斋是三天,戒是七天。洗心曰斋,防患曰戒。在这几天中,“必变食”,吃的东西和平时是不一样的。比如,葱、蒜、韭菜、姜,这些味儿很冲,吃完了一说话能把人熏个跟头的东西,不能吃,这对神灵不敬。最早的不吃荤,指的就是这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到南朝梁武帝的时候,他要求僧侣全面禁止肉食,一律不能再吃肉了,取不杀生之意,从此以后,斋戒就不吃肉了,只吃素食。


“居必迁坐”,在斋戒期间,呆着的地方也要改变。平时睡卧室,这时候就要睡客厅了;平时在内室燕寝,这时就要呆在外室正寝。


这是强调,斋戒的时候吃的东西要和平时有所不同。接下来讲的全是吃。接着这一句: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这是平时很多人的读法。但是追究起来,问题很多。对于这个食字,古人有的读sì,不同的读法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个食字,现在新华字典里有三个读音:一个是做名词的时候,指吃的东西,都读shí。另外做动词的时候,如果指自己吃东西,也读shí;而拿东西给别人吃,读作sì。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读作yì,只用于人名,比如郦食其,读作lì yì jī。这是现在的读音。


古时候,食字的读音更复杂。不仅做动词的时候,有shí,自己吃,和sì,给别人吃,这个区别,做名词的时候,也分了shí和sì两种读音。这个食字,在做一般食物讲的时候,读作shí,比如“身上衣裳口中食”、“君子不耻恶衣恶食”;而特指吃的饭的时候,要读作sì,比如“一箪食一瓢饮”,严格来说,应该读作sì。


在王财贵教授注音的《学庸论语》中,今天这一章里边出现了十六个食字,其中就有三个读音标注为sì,特指吃饭。


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厌字,它的读音我们也要注意。古人有的把这个字读作yān。厌,读yàn的时候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讨厌、厌倦,比如“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有一个意思是满足,比如“贪得无厌”,很贪婪,永远没有办法满足。而读yān的时候,有另外一个意思,指吃饱了。


估计有人已经被绕晕了。没关系,我们来看这句话。


这句话如果读为“食(sì)不厌(yān)精,脍不厌(yān)细”的话,意思是,我们吃的主食、谷物、做的饭,不厌(yān)精,不要因为米去壳的时候舂得很细,没有杂质,米很香,我们就吃得太饱;脍,指的是生鱼片,或者生肉片,一炒,拿来吃。


不厌(yān)细,也不要因为这个肉,切得很细,炒得很入味,口感很好,我们就吃得太多。不要“好吃吃个死,不好吃死不吃”,这是不行的。吃太多了,胃都顶住了,不好消化。胃的负担太重,对身体不好;要么营养过剩,会吃成大胖子。


年轻人、小朋友,正在长身体,但是吃饱就好,别撑着。老年人,更要少吃,吃个七八分饱就行了,这样有助于消化,有利于身体健康。这是一种读法和理解的角度。


大鱼老师感觉,读成“食(sì)不厌(yàn)精,脍不厌(yàn)细”也可以。不厌(yàn)精不厌(yàn)细,就是不以精或细为满足。吃饭吃菜的时候,不必追求饭菜太精细,都可以,吃什么都行,粗一点、细一点,都无所谓。俗话说,粗茶淡饭最好,五谷杂粮最养人。很多长寿的人,活一百多岁,对吃的,就从来不挑剔,你做什么我就吃什么,没有大鱼大肉,反倒活得也很长久。


这个理解,就是对吃喝不挑剔。大鱼老师觉得,这应该更符合孔子的本意。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吃无非就是要吃饱,吃什么不重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志于道的君子,不会因为吃得不好、穿得不好,而引以为耻辱;“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看中的是道,而不是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就是吃糠咽菜,喝凉水,睡觉没枕头,枕着胳膊,都感到很快乐,因为自有“孔颜乐处”。


也就是说,孔子一向对饮食是没有贪求的,不是一定要吃得多好、多精细,那不是他的风格。所以大家平时理解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好像是说,孔子主张吃的东西越精致越好,肉切得越薄、越细越好,再来个蒸焖煮炖、煎炒烹炸就更好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不符合孔子生活的实际,以及他一贯的态度。


那为什么孔子在这一章中,还专门讲吃呢?这一章一百零八个字中,“食”字就出现了多达十六次?实际上我们细细品味的话,就能够看出来,孔子在这里主要讲的,其实不是教你怎么吃,而是告诉你怎么不吃。


接下来,就是孔子非常著名的“七不食”,或者“九不食”,或者“十三不食”了,总之,有很多情况,孔子是不吃的。


第一个:食(sì)饐(yì)而餲(aì),鱼馁(něi)而肉败,不食(shí)。


食(sì),我们吃的饭,谷类的食物,大米饭、小米饭;饐,闻着味儿不对了,馊了;餲,尝着味儿也不对了,变味儿了,酸了、苦了、臭了,显然不能吃了。


鱼馁,鱼肉腐烂了;肉败,猪肉、牛肉、羊肉、鸡肉等等腐烂了,也不能吃了。

古时候没有冰箱,这些饭和肉放久了,就会陈腐变质,吃了,会中毒的,所以不能吃,要丢掉,不食。


第二个:色恶不食。


食物的颜色明显不对劲儿了,变坏了,也不能吃。


第三个:臭(xiù)恶不食。


食物的气味明显不对了,变坏了,也不能吃。


第四个:失饪(rèn)不食。


饪,指烹饪、做菜。失饪,指东西没煮熟,或者火大了,烤焦了。这种食物也不能吃。


第五个:不时不食。


时间不对,也不能吃。有人说,这个不时,是指没有到饭点儿,没到吃饭的时间,所以不能吃。还有一个说法是,不合时令的食物不能吃。大鱼老师认为,后一种说法更有道理,因为吃反季的食物,对健康是有损害的。


比如,你冬天非要吃西瓜,还吃得很多,就会把体内的阳气都泄掉了。夏天呢,你非要猛吃羊肉,喝大补的羊汤,本来就热,再添上一把火,非补得流鼻血不可。这样不合时令的吃,对身体不好。


第六个:割不正不食。


也有不同的理解。一个说法,割,是切割的意思。吃肉的时候,厨师会把肉切好了端上来,如果他切得不够方正,或者不合礼法,孔子是不吃的。这听上去有些让人费解,怎么切,才叫方正呢?切成正方形就吃,切成长方形、三角形就不吃吗?那孔子也太挑剔了。


钱穆先生讲,在汉代以前,吃肉都是一大快拿上来,像吃西餐一样,你自己切着吃。好比樊哙,他陪同刘邦去参加项羽的鸿门宴,项羽一看,一条好汉啊!就赏给他一条生猪腿吃。樊哙就把盾牌放在地上当菜板,把猪腿放在上边用刀一块一块切着吃,把整条生猪腿都给吃完了。可见,肉是怎么切的,不见得有那么大的关系。


还有一个说法,大鱼老师比较赞同。这里的割,不是指切割,而是指宰杀的意思,指宰割。比如孔子对弟子子游曾说过,“割鸡焉用牛刀”。也就是说,如果宰杀动物的时候,用的方法很残忍,孔子知道了,这个肉他也是不吃的。所谓“杀不以道,为不正也”。


比如,有些人吃猴脑,把一个桌子中间挖一个洞,然后把一只活猴子从桌子底下伸出来,脑袋正好卡在桌子的洞里,活生生把猴子的脑袋撬开,吃它的脑子。这简直不是人啊。惨无人道。


还比如,有人为了口感好,活剥动物的皮。那这样的肉,这样的食物,你忍心吃吗?孔子是一定不吃的。


第七个:不得其酱不食。


有些食物,是要蘸着酱,蘸着佐餐、调料,来吃的,比如吃饺子,就蘸着蒜汁、蘸着醋吃;比如吃大丰收之类的凉菜,黄瓜、生菜,就要蘸着甜面酱吃;吃螃蟹,就蘸着姜汁吃;吃生鱼片、三文鱼,就要蘸着芥末吃。一个是为了提味儿,还有一个,食物也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可以去害。比如螃蟹是寒性的,你吃多了,胃里就很凉,蘸着姜汁吃,可以暖胃,不会吃坏了。


这是孔子对于吃的态度。不是我非要吃什么不可,而是有些食物,我宁可饿着也绝不吃。因为吃了以后,有的食物会要命,有的会损害健康,甚至损害良心。


古时候,食物不容易保存,也没有普及的医疗条件,一旦吃坏了,病从口入,往往就一命呜呼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吃死了,那还修什么身,还成什么贤,成什么圣啊。而这些东西,又不好弄个法律、规定,你必须怎么吃,一定不能怎么吃,只好放入礼的范畴,靠自律自觉。孔子做个榜样,大家多向他学习。


第八个:肉虽多,不使胜(shēng)食(sì)气(xì)。


食气,这里读sì xì,指主食。这句话是说,一餐饭,肉再多,不能吃得超过主食,肉吃多了,不好消化。人,可以不吃肉,但是一定要吃五谷杂粮。因为五谷养五气,对于人的五脏六腑、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饭是最重要的,所以饭叫主食;而其他的肉啊、菜啊,只不过叫下饭菜,是为了能多吃饭的,不能主次颠倒,本末倒置了。


第九个:唯酒无量,不及乱。


肉要少吃,但是酒呢,不限量。古时候,酒,是米酒,度数比较低,喝一些,有助于消化,可以舒筋活血。每个人酒量不一样,能喝就多喝点儿,不能喝就少喝点儿,不限制。但是,有个前提,就是不能喝醉了,不及乱。不能酒后乱性,酒后失德。


第十个:沽酒市脯(fǔ)不食。


沽酒,指从外面小酒馆买回来的酒;市脯,指从外面小商店买回来的肉干。对于这些,孔子也不碰的。因为不见得干净卫生,肉,也弄不清楚是什么肉。说是羊肉,没准是鸭肉、老鼠肉。这是食品安全问题。


现在,我们也得注意,比如去超市里看看,很多东西都有非常多的添加剂,特别是小商店里,一些小零食,非常不健康。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不能光嘴上舒服了,回头肚子疼,上医院。


第十一个:不撤姜食,不多食。


古人讲,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你吃的对了,就不用吃药了,或者说,食物本身,就可以起到药的作用。比如说姜,居家过日子,不能少了它。家里无论老少,谁要是受风着凉了,有点儿感冒,只要不是病毒性感冒,马上一碗姜汤喝下去,出点小汗,散掉表寒,就没事了。还比如,没胃口,喝两天生姜红枣茶,暖暖胃,就好了。


甚至有话说,“早吃姜,补药汤”。早上吃点姜,发发胃气,促进消化,养生保健的效果非常好。所以孔子说,不撤姜食,家里要常备姜食,但是呢,又不多食,不能多吃,什么东西再好,吃多了,胃也受不了,而且会伤肺、伤肾,过于宣发阳气。特别是晚上,不能够多吃姜,所以民间也有个说法,叫“晚吃姜,赛砒霜”,晚上吃姜,跟吃毒药没什么区别。这里说的是养生的禁忌。


第十二个:祭于公,不宿肉。


陪伴国君祭祀的时候,仪式完毕了,国君会把祭肉分给大臣们,拿回家去吃。孔子周游列国之前,就是因为国君祭祀完,连祭肉都不分给他了,可见对他的厌弃之情,已经溢于言表了,孔子这才愤而离国出走的。


而且,国君祭祀大典的时候,牺牲是要在早上现杀的。第一天之后,到了第二天,还有一个叫“绎祭”[1]的仪式,第二天晚上这个祭肉才能分到大臣的手上,大臣拿到家里去,就得第三天才能吃了。“不宿肉”,这个肉,就不能再放一宿了,第三天一定要吃掉,不然就坏了。


第十三个: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如果是自己家祭祀祖先,祭肉也不能存放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能吃了,不新鲜了,要变质了。


这应该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如果是北方的冬天,肉放在户外就冻住了,别说放三天,放三个月都行。也许,这是从礼上来说的,祭肉是供奉给祖先、神灵吃的,仪式搞完了,人替他们吃掉,沾沾他们的福气。但是,如果三天之内还没有吃完,那就是亵渎神灵了,好事就成坏事了。


这是孔子非常注意的“十三不食”。如果按照原文断句,相邻的做合并,也可以归为“九不食”或“七不食”。


接着,还有注意事项:


食不语,寝不言。


在大鱼老师小时候,老人家还常说,“食不言,睡不语”,也是这个意思。吃饭、睡觉的时候,不让说话。大概,吃饭说话怕噎着。也不能嘴里一边嚼着东西一边说话,要说,也得把饭咽下去再说。睡觉的时候呢,都躺在床上了,也别说话了,不然老半天睡不着,会影响睡眠。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zhāi)如也。


古人吃饭以前,会把吃的,每样儿拿出一点儿来,放在另外一个盘子里,用来祭祀,或者感谢最早发现了食物、发明了火,使得我们有熟的食物可以吃的人,来表示不忘本。这大概和基督徒每餐之前要祷告一样。


当时,一般人只是把肉啊、好吃的东西,拿出一点儿来,进行祷告。但是孔子呢,连蔬食、菜羹、瓜,粗米饭、菜汤、瓜,都拿出一点儿来,祭祀先人,而且“齐如也”,恭恭敬敬,和斋戒一样严肃认真。


最后一句:席不正,不坐。


吃饭的时候,如果席子没有摆正,孔子也不坐下来吃东西,一定要摆正了,好好地坐在那儿,才开始吃饭。


这是整个儿这一章的内容,讲的都是孔子在饮食上注意的事项。我们说,天底下没有人是不吃饭的,会吃饭,吃好饭,本身就是修行。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本身就是修道。


有人因为这一章,一看孔子对吃有这么多讲究,就误认为,孔子是一位美食家,其实并非如此。不过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吃,美食家也比比皆是,这倒是事实。


比如辅佐商汤打天下的伊尹,最初就是一位厨师,后来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做菜道理,帮助商汤打下天下,治理天下。伊尹,也被尊为中华厨祖、中原菜系的创始人。《千字文》中,“磻溪伊尹,佐时阿衡”[2],就提到了他。


还比如春秋时,郑国公子姬宋,更是一个大吃货。他还有个特异功能,就是哪里有好吃的,他有预感,会食指大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有一位洪七公,也是这样会“食指大动”的人,后来因为贪吃误事,还一怒之下,砍掉了自己的一根食指,被称为“九指神丐”。


最后,我们再讲一位美食家的故事。讲的是,清代辞官归隐,营造随园,以诗书伴美食,还专门写了一本美食专著《随园食单》的大才子袁枚、袁子才。


这个袁枚,天生才气过人,是清代性灵派文人的代表,他也很有叛逆精神。之前我们讲过“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他呢,专门写了一本书,专谈怪力乱神书,名字还故意叫作《子不语》。我们先讲讲他一生的经历,最后再谈谈他的美食观点。


袁枚,生活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他是慈溪人,在今天浙江宁波一带。他的六世祖,曾经做过明朝的布政使,相当于一个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五世祖,做过明朝的侍御史,相当于司法部部长;曾祖父做过知府,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一把手。但是到了他爷爷、父亲的时候,就由盛转衰,家道中落了,因为屡试不第,只能做别人的幕僚。


父亲常年在外奔波,袁枚主要靠奶奶、母亲带大,而姑姑是他的启蒙老师。袁枚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两个妹妹,他基本上生活在一个女性家庭环境中,这也使得他后来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样,了解女性的美德,对女性特别爱护,富有同情心,另外,又妻妾很多,风流不羁。


清朝时,“存天理灭人欲”的宋明理学已经衰落,反理学的思想活跃,袁枚也是其中一员。他从小不爱读四书五经,但是喜欢作诗文。他七岁入私塾,虽家境贫寒,但极爱读书,“我年十二三,爱书如爱命”。他十二岁的时候,和比他大三十多岁的私塾先生一起考中了秀才。这也可见科举制度的害人。十八岁的时候,他受到浙江总督程元章的赏识,被送入万松书院读书。


袁枚二十一岁的时候,因为家徒四壁,日用艰难,日子不好过,就去广西桂林,投奔在巡抚府中做事的叔叔。一路上受尽饥寒,不料叔叔一见面就对他说:“你不该来。”认为他万里迢迢,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也不会有什么前程。但是没想到,这一来,却促成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机。


因为当时广西巡抚金鉷(hóng)对他极为赏识,见他“状貌不俗”,让他当场写一篇文章。在手头没有任何资料,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袁弘挥笔写就《铜鼓赋》,以不久前金鉷刚刚从民间收集的,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时的遗物,一对铜鼓为题,文辞瑰丽,酣畅淋漓,使金鉷大为折服。


于是,金鉷专门为他向朝廷写推荐信,还送他白银一百二十两,为他置办行装,送他到京城,去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结果,全国一共一百七十六名考生,袁枚年龄最小,只有二十一岁,但是由于他一向不爱写八股文章,年龄也很轻,难以提出治国安邦的高论来,最终,这次考试他名落孙山。


袁枚靠亲朋好友的支持,才熬过了在京城最艰难的两年时光。两年后,他先后通过了乡试、会试、殿试,最终以二甲第五名的好成绩,高中进士。


眼见着仕途光明,但是人生难料,袁枚的出仕之路并不顺利。他先在翰林院做了三年庶吉士,相当于后备干部,但是又因为他不爱学习满文,也就是当时满清统治者的官方语言,最终在毕业考试,决定分配工作的时候,他考了一个最下等,不及格,无缘继续做京官,只能外放,去地方任知县。这是最差的毕业分配了。


不仅如此,袁枚还一连做了七年县令,而得不到提拔。虽然最初比较沮丧,但是他毕竟是有责任心的读书人,所以还是很快转换角色,担起了父母官的重任。他先后在江苏溧水、江浦、沐阳和江宁做知县,他严格管束家奴吏役,不让下属胡作非为,同时天天坐堂,老百姓有什么案件,有什么冤屈,马上审理,该判就判,依法理政,而且亲自带领老百姓抗旱祈雨,对付蝗虫灾害。他关心老百姓疾苦,老百姓对他的口碑也非常好。


袁枚的断案也是一绝。有一次,他在江宁任知县,有一个案子,说五月份,大风天,风沙遮天蔽日,大概起了沙尘暴。城中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子,被风吹到了离城九十里的一个村子里去了。而这个女子,当时已经嫁给了城里李秀才的儿子。第二天,这个女子被送回来了,李家人就认为,哪有大风把人刮出九十里的道理啊,一定是有不正常的原因,就来打官司,要求退婚。


袁枚一审理,就对李秀才说,别说九十里,古时候还有风吹女子至六千里之外的情况呢,你知不知道?李秀才不信,袁枚就拿出元代郝经著的《陵川集》一书来,指给他看。“你看,正是书中所写。郝经是一代忠臣,难道还会说假话吗?只不过,当年风吹走的吴门女子,后来嫁给了宰相,而你的儿子没有这个福气罢了!”


李秀才一听,大喜。说不定,我儿子将来也能当上宰相呢。于是,两家婚配如初,李家再也不提离婚的事了。


当时,两广总督尹继善听说了这件事,都感叹地说:“可谓宰官必用读书人矣!”看来,做官的,还一定要是读书人啊!可见,袁枚绝不是书呆子,他非常能学以致用。


不过袁枚做了七年县令,仍然没有得到提拔的机会。尹继善推举他为高邮州牧,一个地级市的一把手,但中央没有批准。可能和他的风流不羁有关,有人告了他的黑状。

这时,袁枚可看开了。他知道,自己能为百姓办事,却不能为大官做奴。做了七年县令,就已经得罪了不少权贵,长此以往,必然还会闯下大祸。于是,他激流勇退,以养病为由,彻底辞职了。


辞职后,他用三百两银子,买下了江宁一处山水俱佳的随园[3]。这里被他视为世外桃源,此后,他在此隐居五十年,并终老于此。


不得不说,袁枚下海以后,非常有经商头脑。比如,他拆掉了随园的围墙,任人参观,一时游人如织。之后,他大搞餐饮业,推出私房菜,还专门写了一本《随园食单》,激发人们的口腹之欲。他把饮食环境也打造得非常好,餐桌摆在景色优美的亭台楼榭之中,还安排美女唱歌跳舞,生意极为火爆。


他不仅卖文润笔,谁出高价,请他写个字,写个文章,给钱就写;而且,在园子里售卖他的《随园食单》《随园全集》,一时都成了畅销读物,洛阳纸贵。仅仅卖书一项,他一年就可收入三四千两白银。


袁枚还提出了自己的饮食观,他把吃,上升为一门学问。他主张,食客有五戒:戒纵酒、戒耳餐(图虚名)、戒目食(贪多)、戒强让、戒暴殄(不惜人工物力);厨师有九戒:戒外加油、戒同锅煮、戒穿凿(不顾食材本性)、戒停顿(应现孰现吃)、戒火锅、戒走油(极肥之物,使油在肉中,不落汤中)、戒落套、戒混浊、戒苟且[4]。他非常重视食材的选取,强调要保持食物的独特风味。他反对胡乱搭配,重视饮食美学,又要好吃,又要好看。可以说,袁枚是中国美食界不可忽视的大腕儿、名家。对袁枚的美食造诣有兴趣,甚至想跟他学上几招,可以参看他的《随缘食单》一书。


袁枚晚年,纵情声色,游山玩水。他八十二岁的时候,在随园去世。袁枚告别官场,世上少了一个县令,却多了一个驰骋文坛五十年、名闻天下的“随园先生”,多了一个给我们留下了一段美食佳话的袁子才。 

 




[1]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正祭之次日续祭称“绎祭”。



[2] 磻溪,指姜太公;后来伊尹被商汤封为“阿衡”。



[3] 随园,位于今天南京小仓山,原为曹雪芹祖上所建,是江宁织造曹寅家族园林的一部分。曹家的姻亲富察明义曾说,随园就是《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袁枚在《随园诗话》里也说:“雪芹著《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雍正五年,曹家被抄家。乾隆十七年,袁枚购得此园。



[4]见《随园食单·戒单》,袁枚著。



袁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餮星小猪

    不错

  • LXC海伦

    讲得非常出色,孩子睡前都听二集以上的大鱼老师讲论语

    大鱼小洁讲国学 回复 @LXC海伦: 谢谢小朋友厚爱!

  • 玥月之梦

    玥月之梦 回复 @玥月之梦:

  • 桦树苗

    非常好听

  • 子勤学

    嗯。研究家的水平。正解。如吃素的由来。细解,如食字的讲究。听了这讲,我增长了许多知识。最大的收获是:胸怀大志重要,日常讲究更重要;当下的每时每刻,大于未来的期许。因为未来决定于当下。

  • 可乐爱学习

    好听

  • 1507198djku

    你真美。

  • 佛系小君

  • 安安_d1z

    呃,丽水?不就是柯洁出生的地方呢!

  • 安安_d1z

    要是在吃饭时说话,那就是“食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