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听友们大家好,我是刘津瑜。欢迎大家继续收听罗马史。
从前面几讲,大家可能已经得到了一个比较清楚的印象,那就是罗马帝国分成东、西两个部分或者几个大板块来管理,在三世纪末戴克里先以后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出于防御等等的实际考虑。从理论上来说,帝国从来没有分裂过,无论有多少位皇帝,两位还是三位或者更多,他们都是共同管理罗马帝国的统治者。
在四世纪,也偶尔有只有一位皇帝统治的情况,比如君士坦丁统治的最后10几年,他的侄子尤里安皇帝也短暂地作为唯一的皇帝统治过,另外还有四世纪末的狄奥多西一世。但是395年狄奥多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分别掌管东部和西部帝国:大儿子阿卡狄乌斯(Arcadius),18岁,管理东部;小儿子霍诺留斯(Honorius)只有10岁,分管西部。这样的儿皇帝,大家可以想象背后真正做决策的人之间的争权夺利,这个我们在这一讲的后面会再提到。
这种分治的状态直到公元476年才“正式”告终。大家可能听说过这个年份,因为传统教科书上通常把这一年定为罗马帝国(至少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一年。然而,实际上,这一年西部承认东罗马皇帝的统治,而西部自此不再有单独的皇帝了。
所以,理论上,476年,罗马帝国又回归了由一位罗马皇帝统治整个罗马帝国的局面。从法理上说,确实是这样的,坐镇在君士坦丁堡的皇帝(也就是东部的皇帝)成了整个帝国唯一的皇帝。
然而,西部罗马帝国那时候已经被所谓“蛮族”分割殆尽。蛮族王国的兴起,意味着罗马帝国从他们那里收不到税了。所以实际上,原来的罗马帝国其实是失去了地中海西部,只剩下了东部,而这个东部确实也是原来的罗马帝国的延续:它不是一个新生出来的政权,以前就是罗马帝国的一个部分,只不过这个部分也正好约等于原来罗马帝国说希腊语的那个部分,而失去的西部大体上是当年说拉丁语的那个部分。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东部和西部有这样不同的经历?西部变成许多蛮族割据的王国,到底是罗马帝国内部的原因,还是主要是因为来自外部的所谓“蛮族”呢?在这一讲中,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我们想要说明的是所谓“蛮族”问题和帝国东、西两部分的渐行渐远其实是相互纠缠的两个问题,内因和外因一起作用,最后才有了两个部分之后完全不一样的发展路径。
我们先从所谓的“蛮族”说起。罗马和蛮族打交道,当然完全不是什么新现象。这里我们也要再重申一下,当我们使用“蛮族”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沿用罗马的视角。
在罗马人眼中,所谓蛮族是什么?这个我们在以前(特别是第21讲和22讲中)讨论过,这是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沿袭过来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不说希腊语拉丁语的都有可能被划到蛮族这个大范围当中,尤其是在罗马帝国疆域之外的这些人。
所谓疆域,未必是用长城画出来的一条线。罗马帝国收不到税的地方,那就是在罗马控制之外的地方。当然罗马的疆域随着它的扩张是变动的,原来的蛮族被包括到罗马帝国之后也变成了罗马人,这也时有发生,比如说高卢人、日耳曼人、达奇亚人、不列颠的许多部族等等。
那么为什么以前的所谓蛮族没能把西部罗马帝国分割成多个小国家?4世纪和5世纪的蛮族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现在学术界的说法很多,我们在这里就稍微梳理一下一些主流说法或者动态。
这个时候出现在罗马史料当中的蛮族的名字,有些是新的,比如匈人(这个匈是匈奴的匈,但这些匈人可能和我们汉朝的匈奴人没有直接的关系)、汪达尔人等等这些是新的蛮族人的名字,而所谓的哥特人很久以前就和罗马人打交道了。
曾经有过一种说法,认为是所谓的“民族大迁徙”造成了对罗马帝国的冲击,但是那个时候的族群其实谈不上“民族”。
19世纪以前,常常把这些族群,比如说哥特人,看成是同源同祖的组织,认为每一支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在特质。但实际情况远远不是这么简单,这么一刀切的。蛮族族群之间的界限其实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
20世纪中期以来不少学者会认为,如果说起这些族群的形成的话,那么它的核心和动力源可能来自一个小的军事或贵族精英集团,然后会有一群人聚集到他们周围。这些群体内部的纽带什么呢?是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通过文化传统进行强化,而血缘关系并不是必要因素。但是至于所谓的文化传统究竟是贵族推动的自己的家族传说和传统,还是群体中大部分成员本身的祖先传统,这个看法各有不同。
所以我们在一讲中,提到比如哥特人、汪达尔人等等的时候,我们指的是这群人的核心领导群体来自哥特人或者汪达尔人的某一支,并不是说这个群体只有哥特人或是汪达尔人。
至于这些群体形成的契机,有学者认为,那其实是罗马在3世纪时的混乱(3世纪危机是我们第23讲的主题)。所以这里有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是罗马的衰弱导致了蛮族的壮大,还是蛮族的壮大导致了罗马的衰弱?罗马和蛮族的问题不是一个单向的问题,而是动态的、双向的。
伦敦国王学院的彼得·海瑟(Peter Heather)是近年来研究哥特史的重要学者,他提醒我们,各个蛮族族群容忍新成员的方式不同,文化同化的过程、程度也不同。所以蛮族和蛮族之间、蛮族和罗马之间的关系从来也都是复杂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罗马也没有一刀切的所谓蛮族政策。
所以罗马帝国和蛮族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单纯对抗的关系,而是有很多种,比如说有招安的、和谈的、武力剿灭的,还有征召所谓蛮族人进罗马军队的。收编蛮族人进罗马军队,这种做法,其实公元3世纪的时候就比较普遍了。
传统的观点比较强调罗马军队蛮族化还有罗马帝国所谓“以蛮制蛮”政策的负面效应,学者们也对所谓蛮族人抱有怀疑的态度,觉得蛮族人怎么能够效忠罗马帝国呢?而且认为收编蛮族人阻碍了罗马军队本身的改革。这当然有道理。但是,彼得·海瑟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把蛮族收编进罗马军队,并不意味着军队战斗能力下降或者军纪松懈,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假设蛮族出身的士兵就更容易向蛮族妥协或和其他的蛮族里应外合。
那么,这些所谓的蛮族族群和罗马帝国东、西两个部分最后的分野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这里来看几个比较关键的事件:
一个是公元378年的亚得里亚堡之战,这个发生在哥特人和东罗马之间;
一个是公元410年,西哥特人的首领阿拉里克率领军队洗劫罗马;
第三个事件是公元455年,汪达尔人劫掠罗马。
这些事件当然不是4-5世纪历史的全部,但是我们从这几个例子当中可以看到一些基本趋势,比如说蛮族和罗马帝国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并且放在这些事件的背景下来看公元476年,那真的不是个惊天动地的一年,而只是一个世纪以来各种戏剧性场面的一个微弱的尾声。
我们先来看一看所谓的亚得里亚堡之战。
公元376年,匈人侵入阿兰人和哥特人的地盘,目前一般人为这些匈人和匈奴人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对他们了解不是特别多,罗马人对这些匈人描述比较公式化,把他们描写成比较低等的蛮族人,甚至是“两条腿的动物”,说他们完全不知对错,没有宗教,只有野蛮,只知劫掠杀戮,这是罗马人理解中的匈人。
他们属于游牧部落,擅长使用弓箭和套索,从黑海地区向西推进的过程中,和多瑙河以北的阿兰人和哥特人发生冲突。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阿兰人他们在罗马人眼中当然也是“蛮族”,但是罗马人把他们写得比匈人要高级一些,说他们(阿兰人)长得更好、比起匈人来没那么不开化。
这些阿兰人还有哥特人挡不住匈人,就向罗马帝国请求让他们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受帝国的保护。但是他们向罗马帝国的移民过程却充满了艰辛。有些部族是得到了罗马帝国的同意渡河的,有些是自行过来的,是一股汹涌的难民潮。
古代作家说有20万进入了色雷斯(黑海以西多瑙河以南的区域)。无论这个数字是否确切,但是至少说明罗马人印象当中有大量的所谓蛮族人进入了罗马帝国。
4世纪70年代,蛮族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378年爆发了亚得里亚堡之战
负责接纳蛮族的罗马一方很明显没有把他们当回事,反而把他们当做自己生财的路子,高价出售物资食物。罗马人的藐视和压榨让已经进入罗马境内的蛮族人非常不满,造成冲突。罗马这边的负责人甚至在一场鸿门宴杀害哥特人的首领。冲突升级,演变成战争。有一两年的时间,罗马人都没有做到击败蛮族人。
当时东部的皇帝是瓦伦斯,西部的皇帝是他的侄子。假如说东部和西部联手,有可能能够夹击蛮族军队。但是瓦伦斯似乎低估了哥特人的兵力,当然更可能是他希望独吞战果,所以没有等西部的援军到来,就发动了进攻。公元378年,这场决战发生在亚德里亚堡附近,在君士坦丁堡以西大约150公里。罗马军大败,皇帝瓦伦斯都不知去哪儿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哥特人虽然没能攻下亚得里亚堡和君士坦丁堡,这个时候君士坦丁堡牢固的城防和战略地位就显出它的优势来了。但是哥特人控制了色雷斯和伊利里亚,也就是在意大利和君士坦丁堡之间的区域,所以阻断了东、西两部的交流。
东罗马皇帝瓦伦斯,328-378年(罗马卡皮托博物馆)
罗马一方可能损失了4万兵力,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瓦伦斯死后,他的继任者是他的旧部狄奥多西一世,他和蛮族之间的僵局在382年(也就是亚得里亚堡之战后4年)得到了一些缓解,他们之间达成了协议:罗马帝国允许这些哥特人和其他一些族群在帝国定居,支付他们津贴,条件是他们要为罗马帝国提供兵力。
所以这场蛮族入境的危机最初的压力是在帝国的东部,但是后来又怎么转移到西部了呢?这个我们就要来看看狄奥多西死后罗马帝国的情况。我们在这一讲的开头提到他的大儿子东部的皇帝阿卡狄乌斯不过18岁,但是他的小儿子西部皇帝霍诺留斯才10岁。那么这些年轻或者年幼皇帝背后的人都是谁呢?
这里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当时的罗马帝国,无论东部还是西部,不但普通士兵中所谓蛮族的比重增加,在军事将领中蛮族后裔也很常见,蛮族进入了罗马的统治阶层。蛮族和罗马上层甚至皇族联姻已经不是稀奇的事情。
比如,东部阿卡狄乌斯的岳父就是法兰克人,也就是说阿卡狄乌斯的儿子、后来的狄奥多西二世皇帝其实是带有所谓蛮族血统的。
东罗马皇帝阿卡狄乌斯 (377-408年),金币发行日期,402-403年(图源:美国钱币学会数据库1968.131.441)
在西部,辅佐小皇帝霍诺留斯的是斯提利科(Stilicho,约360—408年)。这位斯提利科,他的父亲是汪达尔人,母亲是罗马人。他自己娶了狄奥多西一世的侄女塞莱娜(Serena),他们的两个女儿先后成为霍诺留斯的皇后。
西罗马皇帝霍诺留斯(384-423年),金币发行日期,402-406年。美国钱币学会数据库1944.100.54814
所以说,所谓罗马人和蛮族的简单二元分化其实并不存在。皇室、军队各派系、各蛮族之间相互牵制、时敌时友。东部帝国、西部帝国、蛮族之间的博弈,因为东西帝国内部有自己的内斗,蛮族也不是个团结的整体。所以有各种各样的作用力在发挥作用。
这些博弈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可以来看一看作为西罗马统帅的斯提利科,很能干的一位将领,和当时的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之间的互动,还有阿拉里克在斯提利科死后和罗马之间的发生的冲突。阿拉里克和罗马帝国的关系比较复杂,既是敌人,但有的时候又是收买的对象甚至是盟友。
象牙双联雕,斯提利科及妻儿。意大利蒙扎大教堂博物馆及宝库(Museo e Tesoro del Duomo di Monza)
公元401年,阿拉里克率领的西哥特人进攻意大利,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他觉得罗马帝国没有给他足够的认可,他当年曾经为狄奥多西一世出过力。斯提利科击败了阿拉里克,迫使他退出意大利。
公元406年,又一支哥特人在拉达盖苏斯(Radagaisus)率领下,从莱茵河地区进入意大利,斯提利科在匈人和另外一些哥特人的协助下击败拉达盖苏斯,大量蛮族人被卖为奴隶,甚至把意大利的奴隶价格都拉了下来,并收编了近一万名他旧部蛮族士兵。
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东部帝国不但未向斯提利科提供支援和合作,甚至与西部帝国互相敌视。有可能是在这这一年底(也有人说是在一年前),西部帝国又发生了新情况:汪达尔人、阿兰人、苏维汇人等混合的蛮族人跨过莱茵河进入高卢。
很可惜的是史料当中关于这次蛮族入境细节非常的缺乏,他们有可能是因为匈人的推进所以才入境的,但是这不能完全确定。在他们和罗马帝国之间,法兰克人可能是个缓冲带,但是法兰克人没能挡住他们,有一种说法是莱茵河当时可能上了冻,正好成了他们进入罗马帝国的冰桥。这个我们也不敢肯定,我们也不知道进入罗马帝国的人数有多少,是不是只是男丁进入罗马帝国,还是拖家带口的来,更不知道各族群的比例和具体的构成。
那个时候,西部罗马帝国的防御原则上以保意大利为主,对于行省基本上是处于放弃状态。行省也只能各顾各的,他们既没有来自朝廷的支援也没有来自朝廷的约束,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些自立为帝的,比如驻不列颠罗马军队的统领就开始自行其事了,并且渡海来到高卢收拾残局。
五世纪事件的重要地点。图片来源:古代地图中心
斯提利科在蛮族和叛军的双重压力之下,重金许诺阿拉里克,来争取他的合作。然而斯提利科这时候已经开始自身不保了,时值东部皇帝阿卡狄乌斯去世,斯提利科赶赴君士坦丁堡帮助处理事务。而西部皇帝霍诺留斯身边的人在皇帝耳边吹风,说斯提利科和蛮族勾结,说他去东部是为了把自己的儿子扶植成皇帝。一场宫廷政变让斯提利科从权力的巅峰跌落,公元408年8月,他和全家遭受斩首的命运。
军队中的蛮族士兵,尤其是效忠斯提利科的士兵遭到大清洗,蛮族士兵的家人遭到屠杀。这就造成幸存的蛮族士兵和其他蛮族人投靠阿拉里克。而斯提里科答应阿拉里克的金钱也就没有了下落。
所以一方面罗马没有了统帅,另一方面心怀不满的阿拉里克力量得到了加强,后果就是阿拉里克进军罗马,不止一次围攻罗马,他有几个条件:第一要钱,第二要军事指挥权,第三为哥特人要土地。那个时候,皇帝霍诺留斯并不在罗马,他的都城是意大利东北海岸的拉文那,那里围绕着沼泽,防御工事坚固,易守难攻。远在拉文那的皇帝拒绝答应阿拉里克的要求,甚至召集1万匈人来对抗阿拉里克。
公元410年8月24日,阿拉里克攻进了罗马城,放纵士兵洗劫罗马三天。罗马城曾经在公元前4世纪遭到高卢人入侵(这个我们在详细地讲过),但是在那之后800年间,罗马除了在内战中被自己人进攻过之外还没有被外族攻陷过。如今罗马是第一次被非罗马人洗劫,这引起了整个地中海世界的震惊。
托马斯·科尔(Thomas Cole)油画系列,“帝国的历程:毁灭”(The Course of Empire: Destruction), 1836年(纽约历史学会)
如果说到阿拉里克得逞的最直接原因,应该是东部帝国对西部帝国缺乏配合与支援、西罗马上层的政治斗争、还有对军队中蛮族士兵的家属进行的屠杀。但是当年的文人和神学家用他们的历史、哲学和宗教思考,让410年的罗马之劫,背上非常强的象征意义。
信奉传统多神教的罗马人(是的,那个时候还有多神教的文人)哀叹罗马城的陷落是因为罗马人背叛了旧的神祇。而基督教的神学家把410年的放到了对人类命运、帝国命运、人生意义的大框架中。
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年)的名著《上帝之城》就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奥古斯丁是基督教的最著名的早期教父、神学家之一。早年曾经有过放浪的生活并且追随过摩尼教。公元387年正式受洗皈依基督教,公元395年开始担任北非努米底亚希波城的主教。
在《上帝之城》中,奥古斯丁谴责异教徒是灾难的根源,罗马国家的失败在于对“荣耀”(gloria)而非“正义”(iustitia)的追求,异教诸神无法保护罗马世界免遭灾祸、腐败和道德沦丧,异教的罗马史无非是一部灾难接着灾难的历史。人间的城市只是一个暂时的存在,而只有对上帝的爱为纽带的“上帝之城”才是永恒的存在,真正的和平和幸福只存在于“上帝之城”。
另外一位为基督教辩护的奥罗修斯(Paulus Orosius,约385—420年)洋洋洒洒写了七卷本的《驳异教史》,他回顾了除了罗马之外还有历史上巴比伦、马其顿、迦太基等等帝国的命运,论证罗马的遭难并非起源于帝国接受了基督教:在基督教被接受之前,人类经历了更多、更可怕的灾难。
基督教作家把罗马史纳入了“普遍史”或当时的世界通史的轨迹中,把罗马史放在上帝和人类的关系这个更广泛的框架中,这么一来,罗马城的历史乃至罗马的政治史其实就都微不足道了,又何必为一座城的陷落哀悼。在奥古斯丁和奥罗修斯看来,罗马城代表了过去而不是未来,基督教非但不是罗马城陷落的原因,而恰恰是人类的救赎所在。
然而在奥古斯丁死的那一年,也就是罗马遭劫之后的20年后,他自己的城市北非的希波城遭到了汪达尔人的围攻,但是奥古斯丁没有能够看到罗马城在不到半个世纪之后又一次遭到洗劫,同样是在汪达尔人手中。这就是我们下面要来讲一讲的公元455年的罗马之难。
背景是什么呢?大家还记得,前面说过汪达尔人是公元406年左右渡过莱茵河进入罗马帝国的族群之一,其实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汪达尔人在和其他蛮族作战。他们基本的路线是从高卢(今天的法国)到西班牙,然后渡过了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北非。
这些人的首领是汪达尔王金赛里克,但是实际上这整支军队中有其他的族群,阿兰人、哥特人等等,兵力可能在5万左右。
北非对于意大利来说意义非同一般,因为它是重要的粮食产地。汪达尔人控制北非意味着控制意大利部分的生命线。公元435年,西罗马的皇帝和金赛里克签订了和约:皇帝保留迦太基所在的行省,但其他的几个阿非利加行省归了汪达尔人。我们以前在第9-11讲曾经谈过罗马和迦太基两大强权的争斗,罗马人最终毁灭了迦太基人的迦太基城,但后来又在废墟上重建了罗马人的迦太基城,这座城市在整个罗马帝国那是数得上的繁华大城。
来自罗马迦太基的镶嵌画,时间是4世纪晚期,汪达尔入侵之前;中间是设防的庄园,最下方左二是衣着华贵的女主人,农庄繁忙富足 (突尼斯巴尔杜国家博物馆)
汪达尔人似乎对和约不是很满意,四年后,终于还是攻陷了迦太基。这座城市的陷落对于西罗马帝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大家还记得,迦太基距离意大利只隔着一个西西里岛。而且金赛里克控制了阿非利加最好的土地,驻扎在迦太基海港的罗马海军也落入汪达尔人之手,这让汪达尔人拥有了一支舰队,可以控制从迦太基的粮食输出和出口贸易。
西罗马于是和金赛里克签订了新的条约,事实上肯定了金赛里克对北非的控制。虽然金赛里克并没有没有切断对意大利的粮食输出,但是从前我们在第19讲当中讨论过的那种以帝国的力量保障粮食输出的畅通不再存在了。后果当然是粮价的上涨,罗马帝国失去了保障罗马这座超级大城基本物资供应的能力。
当年罗马帝国征服的那些地区,一个一个地又还回去了,但它们又换了新的主人。
那为什么后来汪达尔人又会去跨海劫掠罗马呢?起因是这样的:金赛里克和当时的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达成儿女婚约,金赛里克的儿子娶皇帝的女儿欧多奇亚,那时候因为孩子还小,所以没有成婚。公元455年,罗马发生政变,皇帝被杀,篡位的人娶了皇后,并且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公主。但皇后心有不忿,请求汪达尔人除掉篡位者。这就给了金赛里克一个派舰队前往罗马的借口。
为什么是罗马呢?早前,不是皇帝的宫廷已经迁到拉文那了吗?原因是因为匈人在50年代进入了意大利。匈人曾经和东罗马交战多次,虽然无法突破君士坦丁堡,但是从东罗马那里获得了大量的黄金。匈人对西部的冲击,曾经被罗马召集的蛮族大军阻挡过一阵。5世纪50年代初,匈人在阿提拉(Attila,约公元406—453年)的率领下扫荡意大利。
君士坦丁堡的城防遗迹(宾大《博物馆期刊》12.4, G.B.Gordon,1921年摄)
据史料称,他其实是皇帝的姐姐召来的,因为皇姐不同意皇帝给她定的婚姻,而阿提拉把皇姐的求援信看成了要和他联姻的信号,并以此为借口进军意大利。虽然阿提拉并没有在意大利久留,但皇帝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从拉文那逃到罗马的。所以金赛里克在455年直奔罗马。
但据说当时的教皇(罗马主教)劝说金赛里克放过罗马城,不要屠杀居民。顺便说一下,金赛里克也是基督徒,那时候蛮族人皈依基督教的进程已经进行了大半个世纪,不过他不是所谓的正统教徒,而是阿里安教派的,这个教派不认可三位一体。
汪达尔人可能没有屠城,但是篡位者在混乱中被杀死。金赛里克带走了皇后和两位公主,包括和他儿子有婚约的欧多奇亚。另外一位公主,后来嫁给了金赛里克支持的罗马皇帝。除此之外,他还抢劫了宫殿和其他的建筑,掳走了元老和他们的家属。
公元455年的这场劫掠,是罗马史上罗马城第三次遭劫。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西罗马政权当时已经弱到了什么程度。高卢、西班牙、北非,这些富裕的地区,他们的资源不再流向罗马帝国。
那么东罗马是什么反应呢? 468年,君士坦丁堡派出庞大的海军去迦太基城,和汪达尔人作战,但是无功而返。
至此,统一的西罗马已荡然无存,东罗马也只能自顾自己。
公元475(-476)年,阿提拉的旧部俄瑞斯忒斯(Orestes),赶走了当时的皇帝,把自己年幼的儿子罗慕路斯(Romulus),可能是10岁或者14岁,立为奥古斯都,因为年纪小,所以大家可能经常看到他被称为奥古斯都路斯,也就是小皇帝的意思。
金币正面,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最后一位西罗马皇帝;背面,胜利女神(RIC 3403)
但是因为俄瑞斯忒斯拒绝给蛮族士兵分配土地,军队倒戈,转而支持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克(Odoacer)。奥多亚克废黜了罗慕路斯,向东罗马帝国皇帝芝诺(Zeno,476—491年在位)派遣使臣,承认芝诺为帝国唯一皇帝,愿接受臣属地位,接受封诰为意大利王。
西部罗马帝国自此不再有名义上的皇帝,说来也有意思,罗马这座城市的历史始于传说中的罗慕路斯,最后一位坐镇意大利的皇帝也叫罗慕路斯,也算是有始有终,从罗慕路斯到罗慕路斯,差不多12个世纪,应了当年罗慕路斯见到的12只鸟(第二讲),也是一桩神奇的巧合。
在东罗马皇帝看来,意大利乃至西部罗马帝国,确实是失去了。他们会有收复西部的想法,也曾实干过几次。比如,公元488年,东罗马皇帝芝诺授命东哥特人狄奥多里克(Theodoric,454—526年)率军收复西罗马。然而,狄奥多里克却取代奥多亚克自称罗马与意大利之王,定都拉文那,愉快地割据了。
作为这一讲的尾声,我们来回顾一下:
假如当初阿兰人和哥特人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的时候,没有遭到罗马长官的压榨和欺侮,假如东部的皇帝瓦伦斯没有贸然在亚得里亚堡和蛮族开战,假如斯提利科没有在政变中被杀而是和阿拉里克达成协作,假如汪达尔人的王子和罗马公主按原定的婚约联姻而不是中间横插了篡位的,是不是西部罗马的历史的面貌就会有所不同?
对于这些我们无法下定论,历史容不得假如。但是帝国一连串的失误和高层政治的混乱,确实只为当时的情形添了乱。
而所谓的蛮族,他们其实不是只有一种角色,相反,他们可以是盟友,可以是敌人,也可以是皇帝的岳父或者亲家甚至父亲,这些角色甚至可以在短期内切换。他们其实已经渗透在帝国的方方面面,已经很难说是外因还是内因。
这是一段复杂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位非常博学的希腊罗马史学家伯里说,其实蛮族和帝国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得帝国的崩裂不至于那么惨烈。您是否同意他的看法呢?
而东罗马在这样的震荡之后,又是如何定义自己、规划自己和西部地中海的关系的呢?我们下一讲会谈谈这些问题。
谢谢您的收听,期待下期再见。
刘老师讲的很好!
Good job!期盼能更新的再快一点儿。
三世纪到四世纪这一段比较乱,比较复杂,主要在西罗马。琢磨一下西罗马的败局的原因1,所谓“蛮族”的定义是来自罗马的,比如,高卢人,是被罗马征服的民族。人家“蛮”在哪里?不就是被你征服了吗?靠着不断征服,小国寡民,成了大国富民,但小肚鸡肠,没有包容心,给自己树敌。没有建立大罗马民族的概念,所以,缺少凝聚力。2,不断地征服,征服,但没有国家的概念。“蛮族”来了就打一仗,打败了走人,胜了毁你罗马城。毁了三回,再毁两回残垣断壁都没了。割据不断,内部也争权夺利。3,这时期没有出现一位能干的皇帝。戴克里先后还有提的起来的皇帝吗?
老米是小米她爹 回复 @毛毛牛bj: 你这,叫做什么来的,历史时代错乱啊,不能用现代人的观点看罗马时代,那时候他们定义周边为蛮族没有问题啊
为刘老师点赞
喜欢听刘老师的课,深入浅出。
谢谢。
怎么听不了了?
好
讲的很棒,希望能尽快听到刘教授讲的东罗马(拜占庭)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