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15|个体与社会:你不是“社会人儿”,但你是“社会人”

社会学15|个体与社会:你不是“社会人儿”,但你是“社会人”

00:00
13:48


欢迎来到社会学板块的最后一讲,我是孟庆延。


在之前的十四讲中,我和你讨论了劳动、职业、消费、教育、国家、宗教、政治等社会学的经典议题,同时也和你分享了结构与行动、效用与价值、制度与人心三个社会学的分析思路。在最后一讲中,我和你一起,回到人本身,聊一聊个体与社会这个话题。


【社会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


在第一讲中,我就跟大家说过,因为“社会”这个词是边界模糊、语义不清的,所以“社会学”也带有暧昧的色彩。但是,无论何种文明,何种制度,社会都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韦伯说:人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正因为人与人之间可以沟通和交流,并且总体上共享着相通的意义系统,人们才会组成各种各样的群体。亚里士多德也说:人是群居性动物。群体与个人,也就共同定义了“社会”。


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群体的形态各种各样,家庭、社区、城邦、部落、城市、乡村、工厂、企业、民族、学校等等皆是群体。因此,我才会说,社会学这个名词也没有那么难以界定,一言以蔽之:生而为人,何以成群。


【个体与社会的紧张】


然而,随着人类的历史进程迈入“现代”,群体与个体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现代社会来临以前,群体更多依靠血缘、宗教组合而成,但是现代社会,依靠契约等构成的群体形态,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位置。在这种在契约基础上组成的社会里,个体和社会的紧张越来越明显和激烈,焦虑、疲惫、内卷 、孤独和无意义,这些负面的词汇充斥着现代人的生活。


为什么会这样?这与现代社会的核心特点有关。


如果说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人情关系的话,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就是职业关系,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核心特点。人与人之间事务性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关系”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最主要的角色;大家只是同事而已,你在岗位上有自己的角色,有自己的任务,完成职业赋予你的任务就好,此外不必再有额外的联系,也不要有更多的情谊上的牵挂。我们会说,这样的工作环境,单纯而直接。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与“公司”这个由“同事”所组成的群体之间的关系,实用而冷漠。这样一种人与人的工具性关系和“效用认知”不止存在于工作领域,而是遍布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全部,贯穿于我们生命历程的始终。我们以“什么对孩子是有用的”以及“孩子懂什么”为理由来给自己的子女选择各种他们并不喜欢的“课外班”和“大学专业”,我们以“这个人对我有没有用”来去结交认识“朋友”,每个人似乎从一出生,就害怕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大家从小到大,都拼命奔跑,兴趣班不再有兴趣,而996也竟然成为了“福报”。互联网公司总喜欢用“赛道”这个词,充分体现了行业竞争的激烈。但是令人唏嘘的是,我们的人生今天似乎也变成了一条条望不到尽头的赛道,赛道与赛道之间的边界很清晰,但赛道上的人,却孤零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么是对手,要么是工具。


这会直接给人带来非常负面的感受:紧张、疲惫、无意义感,以及孤独。这并非单纯某个具体的人的问题,而是现代文明所刻画的时代画像。“有用性”的逻辑打着“理性”和“成熟”的旗号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全部角落展开入侵,才产生了现在的这个结果。所以,伟大的社会学家,德国人马克斯·韦伯才会在工业化来临之初就敏锐地的做出了预言:现代文明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个体被困在“理性的铁笼”之中。有用性、也就是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将对个体行动的意义感进行大规模的“消解”。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工具化以外,现代社会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幸福的标准化。在给人类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给现代人“许诺”着未来的无限可能,并且通过一系列社会安排告诉你这些“无限可能”的现实标准,它有着一整套关于“自我”、关于“成功”、关于“幸福”的蓝图。比如,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可能“711自由”很重要,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可能“车厘子自由”很重要,而对于有孩子的所谓“中等收入群体”来说,可能“学区房自由”又成了头上悬着的利剑。一旦这些“无限可能”有了现实的“标准”,那么它也就很容易成为“紧张”的制造者。就像一旦“兴趣”变成“子女择校”的准入要素,兴趣班就会蓬勃兴起,而一旦兴趣班兴起,它就会扼杀兴趣本身。


现代社会就是这样一个以“事务性”和“工具性”为核心的庞大运转机器,同时又是一个高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永动机”。身处其中的我们,单纯作为一个“零件”运转就已经倍感疲惫,哪里还有时间考虑更高层次的“价值”、“理想”和“情谊”呢?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变成“协作”的关系,或者变成“竞争”的关系,我们就会陷入到“工具性”的普遍状态之中,那么,现代人怎么可能不孤独呢?


【何为个体与社会的良好关系】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着对自身行为的“意义”与“价值”的追求。人是群居性动物,这意味着每个个体既需要相互协作以保证社会运转和生存,又要彼此理解、彼此包容、彼此关爱。这才是个体与社会的良好关系。有多少孤独的现代人既希望拥有与朋友相处的开怀与轻松,又总是有着严重社交恐惧症,有多少人既希望有来自他人的关心与温暖,又总是害怕彼此之间的过分打扰?种种现象都告诉我们,现代个体与现代社会,需要一个良好的关系。无论是日常的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还是我们的学校生活和职场生涯,现代人都并不安于纯粹的“有用”和“工具”,所以,我们才会焦虑,才会紧张,才会不安。这是残酷的现实,也是现代人的宿命,更是我们一生需要面对的课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现代社会的放弃,更不意味着对现代文明的否定,因为我们同样在享受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给我们的便利。


从客观上来说,现代人一点都不孤单,因为我们今天完成一件事情,总是无法避免的和他人发生关联。比如,在过去自给自足的状态下,吃饭这件事只需要自己完成其全部环节就好;但是在今天,每个个体完成这件事的时间,都大大缩短了,因为从种粮食到做熟了这个环节,今天已经被各种“职业”拆分成了诸多环节,从种粮食的农民到送外卖的骑手小哥,他们共同完成各自的事情,从而满足你的温饱之需和口腹之欲。现代社会让人类前所未有的彼此依存、彼此联系在一起,只不过这种联系不同于以往依靠情感、依靠价值、依靠宗教的联系,而是一种类似生产线上的工具联系,这种工具联系越紧密,人们反而越孤独。


【社会学不是提供解决方案的学问】


也许你会问我,你给我讲了这多么,为什么唯独不讲怎么办?


在这门课的最后,我要对你说一声抱歉。因为社会学本质上并非提供终极解决方案的学问,实际上,我不认为有哪个学科可以提供终极解决方案。但是,我通过这15讲想告诉大家的是 “紧张”与“孤独”到底为什么会产生;社会学不能也不会帮你做选择,我无从评判哪种选择更“正确”。就像在我看来,如果你选择了你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但它能给你提供不菲的收入,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同样,你做着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但是工资一般,这也是挺好的选择。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存在意义,并不在于替你做出选择,甚至不在于对不同的选择做出价值评判,而是在事实层面分析不同选择背后的逻辑。同时告诉你,各种选择可能都有哪些需要面对的危险与挑战,并且让你知道这些危险与挑战,都来自何处。


这门课以卢梭开头,那我们就以卢梭结尾。他曾说过:要坚持在你单纯的心里看来是正确的道路,不因为虚荣和软弱放弃它。


不过,我要给这句话加上一句注解:要以理智和清明的状态,去形成自己的判断,只有以这个为前提,对“正确的道路”的坚持,才会成为执着而不是执拗。我希望这门社会学的课程能够给带给大家的,是这份“理智与清明”的思考方式。


你可以不是“社会人儿”,但你一定是社会人,这就是现代人的命运。做一个“理智与清明”的社会人,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社会人,做一个能够理解他人并能够与自己和解,安放那些紧张与焦虑的社会人,是我们每个人毕生的课题。


社会学是关于个人、关于群体的学问。在最后,我也要祝福大家。但我不会祝福大家什么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因为这些都不存在于现实的人间。我对你最想说的话是,愿大家在未来的生活中,无论成功与失败,也无论幸福与悲哀,都能够找到那个让自己感到温暖与自在的共同体。因为尽管人间拥挤,但你永远不会独行。


关于群体与个人的关系,你有怎样的看法?关于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工具性关系与孤独,你有怎样的体会?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看法,或者加入社群讨论。


(欢迎添加课程助理微信:eidos002,入群与知识爱好者们交流讨论,获得更多课程与学者的相关信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Victor_uB

    全程和稀泥,没有任何洞见和建设性。终于结束了

  • 1388913paab

    尽量简单化自己,才能解放出来。 感谢老师,讲的太好

  • 笑笑一剑

    因为你不知道怎么办?没有终极解决方案,不等于没有任何方案,你没有一点你的观点和方案

  • 1388913paab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 Alcibi

    听完孟老师这一Part非常想去读读韦伯

  • going_player

    这门课以卢梭开头,那我们就以卢梭结尾。他曾说过:要坚持在你单纯的心里看来是正确的道路,不因为虚荣和软弱放弃它。 不过,我要给这句话加上一句注解:要以理智和清明的状态,去形成自己的判断,只有以这个为前提,对“正确的道路”的坚持,才会成为执着而不是执拗。从小到大我都喜欢独来独往,团体这个词在我的字典里并不敏感。出来工作后好像就不行了,你要以所在的群体着想了,你的家庭,你的工作都是群体。以前的人情味,现在的工具性。不管你接受与否你都要面对。因为你所处的时代,群体就是这样的特点。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到兼容。在一个乡下教书,这里的人情味还是挺足的,那就入乡随俗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但群体的任务也要完成

  • 草鞋666

    老师说以卢梭开头,请问是以卢梭的哪一句啊,我刚去上面翻了没有找到,谢谢!

    kn_l 回复 @草鞋666: 社会学发刊词|孟庆延: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个标题正是来自于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开篇

  • 大观天下志

    欢迎添加课程助理微信:eidos002,入群提出问题,与人文社科爱好者一起讨论。我们会在大家提出的问题中选取问题内容,请主讲老师进行答疑,期待和你一起讨论。

  • HELENDEAR

    听了你的讲解,还真认可,社会学不是科学,就是噶三胡...

  • 嘻嘻顽童

    对于群体和个人,我的理解就是我们个体是在群体中,但每个个体还是个体。我们这个个体可以跟这个群体里的其他个体交流,也可以和其他群体里的个体交流,这个群体只是短暂的个体的集合。 对于工具性,首先想到的就是996的一些工作,大部分都是老板把员工当成工具了。 对于孤独,其实是个体在工具之外独处反思的时间,孤独的这段时期才是做真正的人,可以在这段时间反思自我,干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社会学正课到这里结束了,感谢老师,自己需要做的就是要好好和社会相处,可以借社会的力,也可以把自己的力借给社会,目的让自己进步,让社会发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