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 也许你并不能认识你自己

71 | 也许你并不能认识你自己

00:00
13:34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也许你并不能认识你自己!说到认识你自己,我想大家比较熟悉了,它是出自于古希腊时代德尔菲神殿上所刻的两句话之一:一句是“认识你自己”;另一句是“凡事勿过度”。这两句话刻在神殿上,是让一般百姓从这里面慢慢受到一些教育。知道在“知”跟“行”两方面:知是首先要认识你自己,行是做任何事都尽量不要过度,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很好的启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出现呢?

我们这一集已经进入到西方的世界,就要从头开始去了解他们对人性有什么看法。因为谈人生哲学的问题,不能绕开人性这个题材。 如果要了解人性,至少有两种观点可以入手。

 

第一种是看人的现状,就是人现在的情况如何,能不能从里面抓住什么是人性。

第二种是看人的过去,就是人的来源是什么?

 

我们这集就先谈第一点,人的现状。如果你想知道人的现状,古希腊时代提供的三个连续的答案:

 

第一个是:最早的《荷马史诗》里面所写到的对人性的观察。

第二个是:德尔菲神殿上的那两句话,第一句“认识你自己”。

第三个是: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我们就简单分别说明一下。

先看第一点,在古希腊时代,希腊老百姓他们最熟悉的就是荷马所写的《史诗》,内容就是所谓的特洛伊战争,因为希腊各个城邦环绕着爱琴海,这些城邦各自在经济上跟军事上都有它的独立性,有事的时候大家会团结起来,因为曾经他们也对付过外来的侵略。

 

这个就回到比较早的年代了,在更早的年代,就是斯巴达的王后,当时有希腊地域美女之称的海伦,她因为特洛伊城的王子担任大使来拜访,结果跟着王子跑到特洛伊城了,那对斯巴达来说很丢脸,对整个希腊来说都觉得很难忍受,他们就组成联军,要去讨伐特洛伊城。

 

特洛伊城在爱琴海的东岸,也就是今天土耳其靠爱琴海那个地方,这一仗打了十年,在《荷马史诗》里面叙述这一段历史故事,里面所反映出来的人性就是“能够就是应该,应该就是必然”。

 

我们先看前面的“能够跟应该”。 关键是你应该做什么事,那就看你有没有能力了,这叫做“能够就是应该”。这种思想发展出来很可怕,为什么可怕?因为“能够就是应该”,换成今天,就是“强权就是公理”。

 

到今天很多地方还能看到这样的一种反应。譬如你在路上走着,遇到强盗了,有一个人来帮你忙,你问他说:“我跟你非亲非故,你为什么帮忙?”他的回答很可能是因为我有这个能力,“能够就是应该”,我有这个能力,我自然就拔刀相助了。如果没有能力,就没有应不应该的问题,这点是对的,但是从反面的论述可以是对的,我没有能力就没有应该的问题。

 

正面的论述,我有能力我就应该做这个事,可能变成刚刚说的“强权就是公理”,再进一步应该就是必然,必然代表什么?代表命运。

 

任何事情发生,你说为什么一定发生这种事,因为“能够”“应该”到“必然”。能够打赢特洛伊城,就应该去打。打完毕之后把这个城毁灭了,这是必然的命运,谁都不要抱怨。这种最早的思想是让人觉得担心的。

 

我们这边有没有这种情况?从春秋时代到战国时代,最后剩下战国七雄,然后秦始皇统一中国,他不也是“能够就是应该”,“应该就是必然”的类似模式吗?这边所说的都代表古代的情况。

 

德尔菲神殿供奉的是阿波罗神,阿波罗神是古希腊的太阳神,太阳代表光明代表理性,人生的各种重大的疑难杂症都可以去那边求签,里面就有女祭司帮你回答问题。这就是当时雅典人生活的模式,各地区的人都可能去拜拜,去求签。

 

比如有一个城邦的国王派大使去德尔菲神殿问一个问题,“我们跟这个国家打仗,最后结果如何?”结果解签的时候说会有一个国家灭亡,她也没说哪一个国家,弄到最后可能你自己灭亡了。这个说明什么?神殿里面的女祭司解签的时候,有时候会有一些模糊的字眼。

 

但是这个神殿让后人记得最清楚的,是因为苏格拉底有一个学生,他曾经来求签来问“雅典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答案是没有。后面苏格拉底为了证明有人比他聪明,就带着年轻人去拜访当时在雅典最有势力的三种人,得罪了这些人,后来被他们诬告,然后判了死刑,这就是神殿特别的地方。

 

神殿上刻两句话,第一句话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太重要了。因为苏格拉底经常劝别人:“你认识你自己吗?”现在西方的心理治疗专家也学到这些了,他们跟病患在谈话的时候就会问:“你了解你自己吗?你知道你自己需要什么吗?你得到别人所有的你就会快乐吗?”这样的问题一系列,都从认识你自己开始。

 

我们这一集提到,也许你并不能认识你自己,确实是很难的问题。因为人的生命不断在变化、在成长、在发展,你刚刚认识过去的自己,现在呢?

 

你要记得那两句话“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不管认识自己到什么程度,做任何事都不要过度,要适可而止。我们也知道“度”是最难拿捏的。你只有在自己生活里面慢慢琢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可能过度,遇到这样的事情就要多多收敛。

 

 

再进一步到了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上场了,亚里士多德他的老师是柏拉图,柏拉图的老师是苏格拉底,他们有很好的传承。亚里士多德等于是总结了整个希腊哲学的思维,最后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他有他标准的逻辑思维跟定义模式。

 

人如果是有理性的动物,就代表人跟动物不一样了,就要努力发展理性层次。所谓的理性在古希腊时代就认为说话是有前因后果,有逻辑的推论,从大前提小前提到结论都非常的合理。

 

当然人在说话的时候,如果不合理就变成是自相矛盾了,别人也听不懂在说什么。你的思维如果掌握到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会先思考一下,这是不是一个有理性的人应该有的行为表现?

 

亚里士多德等于是把人界定在有理性上面,有理性他会不会做出其他的不同的事?譬如说情感冲动,意志脆弱了,就做出许多不合理的是或是非理性的事,当时亚里士多德也没有办法再做更深入的思考。

 

事实上人活在世界上,你说人有理性,代表他可以思考,但是很多人在思考的时候,明明知道这样的事情不能做,不该做,他还是可能会去做。那怎么办?在这个时候谈到人性的问题,首先是看人的现状,就人的现状来看的时候,对人性恐怕不太乐观了。

 

古希腊时代三个阶段各有特色,所提出来的观念,是我们这一集需要跟大家介绍的。

第一个就是比较原始的,“能够等于应该”,“应该等于必然”。这就麻烦了,有这个能力当然要用出来,可以打败一个军队,就要打败他,能占据一个城池,就要占据它。要不然干嘛老天给我这个能力?“能够应该”就变成后代的“强权就是公理”。在国际上今天也大概是类似的情况,这也是一种人性的表现。

 

第二步就到了德尔菲神殿,就好像今天在庙前面有很多对联,都可以给你人生的启发。

在西方也是一样,一般人到神殿看到这两句话,就会学到知道要认识自己,虽然不见得可以完全认识,至少要多了解一点。 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可能生气?什么时候可能难过?什么时候会不会快乐过了头?了解自己之后才能做第二步“凡事皆勿过度”。做任何事情不要做到极端,跟别人来往的时候都要努力学习“度”,适当的方式。这点是相当好的建议,只不过它只提出一个格言,并没有告诉要怎么去进一步去实践。

 

第三点就到了哲学的领域了,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亚里士多德提出这样的观念到底有什么目的呢?他的目的很简单,他说人跟其他生物的差别在于人有理性,因此人生的幸福就在于充分发挥理性的作用。

 

理性的作用是什么?就是了解自己之后知道应该如何选择适当的作为,然后他整个的思想就从这边出发,到最后他认为人生,最高的幸福就是纯粹用理性的作用去观想所有的一切,而尽量不要采取行动,因为采取行动代表你有所不足,代表你对现状的了解,还有不同的地方,你想要去改变它,这一来可能你的理性就会受到挑战了。

 

我们这一集主题是:也许你并不能认识你自己。我们现代人在学习西方思想的时候,就要从它的源头开始了解,知道在古希腊时代有这样的观念,一方面要“认识你自己”,同时也希望“凡事勿过度”。把这一点了解之后,对于人的现状就会知道的比较完整了。

 

然后下一集的主题就是:人的来源是怎么回事?  要了解人,不能只看现状,还要看人的过去,到底人性是从哪里开始的?下一期的主题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虎生象履

    人是城邦(政治)的动物,是情感的动物,是理性的动物,是审美的动物,是能够真诚而又虚伪的动物。

  • 时习之2022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 听友269927042

    感谢傅老师的演讲和启发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经典的话语代替街上一些空洞的口号,一些拉横幅的标语,一些顺口溜,也是社会的进步。这些都是人性和理性的思考,也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有效的好方法

  • 沐心阿杜

    一直在反复听,都听了不止五遍了,每次都有启发,感恩老师!

    易道思维 回复 @沐心阿杜: 不错

  • 易道思维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

  • 时习之2022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 时习之2022

    能够就是应该 应该就是必然这种思想让人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