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五岳自古就有吗?

【山川】五岳自古就有吗?

00:00
16:23

你好,我是张国立,欢迎你来听我讲古代人的生活。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乃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国传统文化中,山水总是成对儿出现的,确实,山川,或者说山水,古代川指的就是河流,对古人的生活有重大的意义。举个例子,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地名,都是跟山水有关的。大一点的,河南、河北、河东,这是跟黄河有关;山东、山西,这和崤山有关。有些地方位于江河源头,名称中多带字,比如山西省沁河的源头有沁源县,山东省沂河的源头有沂源县;甘肃省渭河的源头有渭源县。古代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所以在江河南面的地方,名字大多带个“南”或者“阴”字,在江河北面的则多带个“北”或者“阳”字。比如河北省滦河之南的滦南县、河南省位于洛河之北的洛阳市。还有在河流其他方位的,比如山西省汾河西岸的汾西县,位于河流中部的四川省的巴中县等。临近江河的地方也会根据河流命名,比如河北省临近漳河的临漳县,内蒙古临近黄河的临河市。还有些地名是希望江河能够安宁,别发洪水,比如山东省济水边的济宁市。


以上都是水,再说山,也有很多,比如衡阳在衡山的南边,陕西的山阳县在秦岭的南边,山南水北为阳嘛,所以都带个阳字。给一个地方命名是非常重大的事,我国地名中如此众多的山水因素,可见山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之大。


说起山,从古至今,最有名的要属五岳了。古人崇拜天地山川,尤其是高大的山峰,认为它们可以能联通天上,成为人和神沟通的媒介,因此,历代对于高山的崇拜和祭祀,都没有中断。五岳就是古代国家高山祭祀的核心。关于五岳,大家已经了解得够多了,我说点儿人们平时不怎么注意的,那就是,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在古代,并不一直都是这五座山。最早只有四岳的说法。《尚书·舜典》记载,天子二月向东巡游,到东岳祭拜,五月是向南巡游,祭拜南岳;八月向西巡游,祭拜西岳,十一月向北巡游,祭拜北岳。至少先秦时期,只有东南西北四岳的说法。之后五岳的说法出现了,可是,到底是哪五座山,有几种说法。《尔雅·释山》和《周礼·大司乐》郑玄做的注释,都说,五岳是: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和位于今天陕西宝鸡的岳山,没有中岳嵩山什么事儿;《尔雅·释山》还有第二种说法,倒是有了中岳嵩山,可是南岳衡山它又给换成了霍山;只有郑玄为《周礼·大宗伯》做的注释,列出的五岳和今天的一样。


这都是古籍上一些复杂的说法,你只要知道,官方正式确定的五岳,是汉武帝时期。五岳中的四座山和我们今天都一样,只有南岳,不是湖南的衡山,而是位于今天安徽潜山的天柱山。为什么汉武帝要把天柱山确定为南岳呢?首先,他要考虑祭祀的路线,汉代的衡山,距离中原很远,蛮荒之地,交通不方便,出行有危险。天柱山则位于东方,离泰山也近,皇帝出行的时候,可以顺道一起祭祀了,省事儿。其次,衡山位于汉代的长沙国,当时的长沙国,气候炎热潮湿,生存环境恶劣,一般人都瞧不上这个地方。举个小例子你就明白了。汉景帝有一次要叫他的妃子程姬晚上侍寝,不巧程姬那天身体不舒服,程姬就让自己的丫鬟唐姬梳妆打扮,去陪汉景帝睡觉,当天晚上汉景帝正好喝醉了,也没认出来谁是谁,睡了一晚,第二天醒过来才发现不是程姬。没想到这唐姬居然就怀孕了,还生了一个皇子,取名刘发,汉景帝觉得刘发的母亲出身低微,就把他分封到了长沙国做长沙王。由此可知,在当时人眼中,长沙国是个多么不起眼的地方,国家隆重祭祀的南岳,怎么能放到这儿的衡山呢?第三,汉代实行郡国制,中央朝廷直接控制的地方,设置郡县,其他地方则分封大大小小的诸侯,由诸侯来管理,朝廷并不直接管理。衡山不在郡县里边儿,汉武帝这个人,什么都要自己掌控,他是不会允许南岳在诸侯国中的。汉武帝确定的五岳,持续了好几百年,一直到了隋朝的隋文帝开皇九年,湖南的衡山才被确立为南岳,天柱山的南岳头衔惨遭剥夺。唐朝延续隋朝政策,继续祭祀衡山,唐玄宗还敕封南岳山神为司天王,并且把司天霍王庙改称衡岳庙。衡山南岳的位置彻底稳固了,一直延续到今天。天柱山为什么会失去南岳称号呢?原因大概是,首先,当时安徽西部发生地震,导致天柱山山体崩塌,它的风景遭到毁坏,说白了,就是没从前那么美了。山毁容和人毁容一样,都要遭人嫌弃啊。其次,隋朝和西汉的情况不一样了,当时南方已经得到大规模开发,以前长沙国所在的地方不再是歧视链的底层,而是链接两广岭南地区,变得非常重要,隋文帝把衡山确立为南岳,还能起到威震长江流域的作用。


最后略有变动的是北岳恒山。北岳一直是恒山,但是恒山其实是一条跨越山西、河北的山脉,具体在哪里盖北岳庙来祭祀它,反而成了一个问题,从汉朝开始,祭祀北岳的地方一直在河北的曲阳,可是到了清朝,出现了一个问题,清朝的首都在北京,北京在曲阳的北面,这样一来,首都就在北岳的外面了,等于说首都没有涵盖在五岳形成的圈里边,这怎么行呢?所以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皇帝,就下令把祭祀北岳的庙改在山西浑源,浑源比北京要稍微靠北一些,于是,首都北京就被五岳所包围了。可怜曲阳祭祀了一千多年北岳,到了最后一个传统王朝,却失去了资格。


说完了古代最重要的山,再说最重要的水,古人认为最重要的水是四条,他们称作四渎:江河淮济。江是长江,河是黄河、淮是淮河、济是济水。其中的黄河和长江,即使在今天,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要强调的是:古代的河就是单指黄河,江也单指长江,后来才泛化使用。


黄河最大的特点,就是频繁决口和改道。根据统计,历史上黄河共决口1500多次,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最北能到天津,最南到江苏。著名的改道有六次。


第一次大改道是在周定王五年,即公元前602年的春秋时期,在河北黄花入海,稳定了470年,到了公元11年,第二次改道,从山东入海了,稳定了700年,到了北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又决口了,往北在天津入海,过了四十来年,再改道,还分成了南北两支。四百年后的明朝,为了保证京杭大运河的畅通,把北边那支掐断了,全部由南边经淮河入海,这算第五次改道。最后一次是1855年,清朝咸丰五年,在河南兰考决口,由南向北,跨度很大,又在山东入海,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黄河。黄河泛滥的地区叫做黄泛区,以前某些人歧视河南人、苏北人,因为这些地方历史上处于黄泛区,总遭水灾,动不动就要出门逃荒避难,容易被其他地方的人歧视。


你要问了,古代为什么不治理黄河呢?治了。而且几乎天天治,年年治。可是,一则,自然的力量太强大,非人力所能扭转。二则,治河可以说是古代最肥的肥缺。拿清朝来说,有专门负责治理黄河的官员,叫做河道总督,道光年间,单单一个南河道总督的经费每年就有五六百万银子,可是这些钱用在工程上的不到十分之一,剩下的都被各级官员贪污了。他们的生活极尽奢华,吃的豆腐就有几十种做法,吃一碗猪里脊,要杀五十几头猪,只取里脊中最精华的一点点,剩下的都扔掉。你想,这黄河要是治理好了,还要这河道总督干吗?他们巴不得年年发洪水呢。


长江跟黄河比起来,就安分多了。它经常作为南北分界线,因此,几个方位得先搞清楚。比如什么是江东。长江在从今天的安徽芜湖流向南京的时候,不是由西向东,而大概是由南向北,于是,江水就把地面分成了东和西,东边的广大地区就是江东,三国时吴国占据的地方,就叫做江东。“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说的也是这儿。古人的地理方位,是左东,右西,所以江东也叫作江左,那江西自然也叫江右了。历史上长江除了是一条重要的航运通道,主要是当做天堑,来阻挡敌人进攻。每次北方打南方,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渡江。比如公元279年,晋灭吴的战争,晋安排了六路大军攻打东吴,其中益州刺史王濬,率领船队,浩浩荡荡的从四川沿江而下,东吴为了防守,在江中放置了铁锥,在江面拦着很多条大铁索,试图阻挡晋国水军。结果,王濬用十个大木筏在前面开路,木筏把水下的铁锥拖走。又用十余丈长、几十围粗的大炬装满油脂,烧掉了吴军的铁索。一举攻克南京,俘虏了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后来的隋朝渡江攻打陈朝,乃至解放军的渡江战役,都要克服长江这条天堑。总之,长江黄河,在古人眼中既有温柔的母亲河的一面,也有异常可怕的一面。


好了,关于古代山川的事儿,我就和你聊到这里,谢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次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_熊多多_

    三个月更一集了?

    薛大大大1983 回复 @_熊多多_: 可以倒着再听一遍,国立老师的声音听着太舒服了,这么热的苏州听着听着就不热了,特别安宁,背景音乐也是刚刚好

  • 文文爱听书

    古代的“山东”“山西”以崤山为界,今天的“山东”“山西”以太行山为界。

  • 杀虫剂ddv

    不定期更新 可能下次更新 你会员都到期了

    1373433lgec 回复 @杀虫剂ddv: 你可以等一年以后听

  • 古井董

    张国立演的好讲的也非常好!希望常更新我已经听完了,现在是循环听了,好听还涨知识

  • a大魔王_v1

    比如,江苏省江阴市,在长江南边

  • 甜心小竹子

    祝张国立老师和节目团队春节愉快,期待更新

  • 1585559ofmq

    张国立老师,帮您纠正一下,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 郭芙蓉___

    还以为没了呢,不枉我耐心等待

  • 静静吹风

    终于更新了,更新跟做梦一样

  • 梦里梦外红楼依在

    更新让你我相遇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