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练习课】察觉分别心的练习
喜玛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王阳明心学课第三 单元的第2次练习课。
察觉分别心的练习。关于分别心,我们马上想到佛教里讲的,要去除分别心。但实际上,人类早期思想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于分别心的警惕。基督教讲到人类的先祖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了苹果,有了分别心,会分别善恶、美丑,然后,人类就有了原罪,就有了绵绵不绝的痛苦和烦恼。中国的庄子,讲了一个故事,说南海的帝王叫做“倏”,北海的帝王叫做“忽”,中央的帝王叫做“混沌”。倏和忽常常一起在混沌的居地相遇,浑沌对待他们非常友好,倏与忽商量着报答混沌的恩情。说:“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外界),听(声音),吃(食物),呼吸(空气),唯独浑沌没有七窍,(让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于是倏和忽每天替浑沌开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庄子这个故事当然是一个寓言。
混沌代表的是道,是宇宙的原本,代表的是人类之初。凿开七窍而混沌死,意思是说,大道本来是浑然一体,没有分别的,宇宙本来是混混沌沌、没有有南北的,人类本来是天真的,无所欲求的,把混沌凿了七窍之后,就出现了我们这样的平庸的人,有分别心的心,从此斗争不断,苦痛不断。
很明显,人类早期的思想,都假定了曾经存在过一种混沌未开的极乐园那样的世界,是人类的原初。所以,佛家和道家觉得人应该最应该修行的,就是要超越分别心。儒家也强调了天理的存在。也要求超越分别心。但不论儒家还是佛家,并不认为另外有一个无分别的本体,而是认为那个无分别的本体就在眼前分别的纷纷乱乱之中。我们必须在分别之中抵达无分别。而不是另外去寻找一个无分别的所在。所以,佛教讲空无,但并不否定因果,也不否定善恶分别的必要性。儒家也是一样,王阳明的四句教里体现得非常充分: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是没有分别,但这个没有分别并没有抹杀现实中的有善恶的分别,因为有善恶的分别,所以要知善知恶,不仅要知道,而且要为善去恶。为善去恶之后,就可以抵达无善无恶。
所以,要有分别,但分别的目的是为了知善知恶,最终为善去恶,融入无善无恶的天理。
关于察觉分别心的练习,
第一, 是学会分类,明白到每一个独立的存在,背后都是类,以及和其它存在相互之间的关系。分类是把看起来不一样的事物统摄到一个类别里。可以做一个练习,在杂乱的办公室,或者在街道,做一个分类练习,然后用逻辑关系,把他们串起来。法国学者波德里亚写过一本《物的体系》,试图为物做出分类,又写过一本厚厚的《无限的清单》,试图把一些好像没有关联的事物串联起来。在这个练习里,其实培养自己的整体感。整体感会带来简洁的逻辑体系,使得我们更容易掌握外在的事物。更重要的,分类会让我们明白到不同的个体,最终的底色是一样的。就像王阳明用黄金做的比喻。
第二, 是学会比较,明白到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命运,比如外貌、地位、财富,我们应该各安其位,做好自己的本分。比较的目的,是为了明白自己的本分,真正做好自己。梳理一下自己的角色,在家里是父亲或者儿子,在单位是老师,或者总经理。我们在各种角色之间来回穿梭。在孔子的心目中,做君主的应该像一个君主,做臣子的应该像一个臣子,做父亲的像父亲,做儿子的像儿子。这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际形态,他要说的无非是:每个人都要明白自己的本分,并且遵守自己的本分。用一句现代术语,就是:要有岗位意识。当我在厨师的职位上,我就要做好厨师的本分;当我在处长的职位上,我就要做好处长的本分;当我父亲这个角色上,我就要好好做一个父亲……
这两个察觉分别心的练习,会让我们摆脱一个错觉,就是以为分别心就是坏的东西,要清楚掉。其实,如果善于运用分别心,那么,恰恰是分别心是觉悟的开始。当分别心是攀比心,试图要去攀缘其它东西的时候,它才会把我们带向愚昧和烦恼。那么,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会和大家分享“练习课,察觉攀缘心的练习。”我们生活在五光十色的世界,各有各有的色彩形状,小草长得像小草,大树长得像大树,玫瑰长得像玫瑰,百合长得像白合,……各不相同的生命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构成了绚丽多姿的世界。存在本身就是一首秩序的交响曲。另一方面,任何生命都是一体的,当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本性的时候,就能够抵达天理,就能够超越自己外在的局限。
超越分别心,在分别中抵达和超越
当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时,就能够抵达了天理。就能够超越自己外在的局限性。
存在主义
受益匪浅,谢谢分享。
🤗
自己内心的世界发生变化听书的感觉也有所不同,昨天和今天听书的效果差别很大,老师一定是在生活中有亲身体会,才能把书讲了这么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