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衣娘

雪衣娘

00:00
03:13

1994年,考古学家在内Meng古阿鲁科尔沁旗的一座辽代古墓中,发现了一副唐代风格的壁画,这幅壁画虽然历经千年,还犹如刚刚绘制完成,这就是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杨贵妃教鹦鹉图》。

画中的鹦鹉长了一身雪Bai的羽毛和鲜红的嘴巴,据《明皇杂录》中记载,岭南地区曾进贡一只会说人话的白色鹦鹉,称为“雪衣娘”,唐玄宗吟诵诗篇,几遍以后,雪衣娘便能复诵,出口无误。

杨贵妃教它《多心经》,雪衣娘滚瓜烂熟,日夜不息地念着此经,似乎是为杨贵妃祈福,雪衣娘几乎不离唐玄宗和贵妃左右,日夜侍侧。唐玄宗常和贵妃、诸王博戏,当唐玄宗局面要输时,雪衣娘就会跃上博局,脚踏局盘,双翅翻舞,博局只好从头开始。

然而有一天,雪衣娘在殿廷玩耍,突然遭猎鹰袭击,一个回合便一命呜呼。

唐玄宗和杨贵妃见雪衣娘如此惨状,痛惜不已,后来雪衣娘被隆重地葬在宫苑之中,特地立冢,呼为鹦鹉冢。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们中国人和鹦鹉结缘,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

1976年以来,考古学家在著Ming的商代王后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玉器,其中跟鸟类形象有关的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商朝人Zui热爱的鸮,就是猫头鹰;对,你没听错!就是夜猫子;

另一种就是鹦鹉。

 

到了东汉末年,上演Luo体行为艺术的祢衡写下了历史上D一篇与鹦鹉有关的文学作品《鹦鹉赋》

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说鹦鹉,“性辩慧而能言兮,才聪明以识机”。

后来祢衡被杀,葬在了一座江中的小岛上,小岛就叫做“鹦鹉洲”。

没错,就是唐朝诗人崔颢hào写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那个鹦鹉洲。

Du有偶,唐代诗人白居易也写过一篇和祢衡意趣相近的《鹦鹉》诗: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

鹦鹉会说人话,所以唐代诗人罗隐说:“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就是说,劝你不要把话说得过于清楚,话说的太清楚,要想飞出鸟笼就更难了。

有个苏联笑话和罗隐的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一位苏联公Min丢了一只很会骂人的鹦鹉。天知道它会在外面乱说些什么呢?

要是引起克格勃的注意,那就糟了!  那位失主很是紧张,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特地在一家发行量很大的报纸上刊登了这么一则广Gao:“遗失一只会说话的鹦鹉。特此郑重声明:本人不同意它的Zheng治观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陈贰妞

    小小建议,音乐声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