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序:琴声虽可状,琴意谁可听?

作者自序:琴声虽可状,琴意谁可听?

00:00
09:06
序 言

“琴声虽可状,琴意谁可听?”
本书试图描述中国七弦琴的文化意义。七弦琴通常被称为“古琴”;弹奏古琴的历史至今已有两千年之久,它能奏出柔和且极雅致的音乐,主要作为独奏乐器之用。然而,促使本研究产生的原因,乃在于古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而非它悠久的年代与迷人的乐声。因为很久以前,古琴便从其他乐器中独立出来,成为文人—结合官员、诗人、画家、哲学家的群体——不可或缺的随身之物,因其优美高雅的情趣,古琴逐渐成为文人生活的象征。当古琴成为一种特殊思想体系的核心时—这个思想体系正好包含了旧式中国文人兼容并蓄的特质—音乐则变成了它的次要属性。

虽然本书关注的是古琴的思想体系(包括古琴的起源、发展与最后的定型),不过还是得提及音乐本身。我对音乐学仅略知一二,尽管意识到本书已涉及应该留给音乐学家处理的专业领域,但我仍然必须周全地探讨古琴的所有面向。虽然本书主要是为东方学学者而作,希望他们注意到这个在中国文化中较罕为人知的一面,但我最期望的是在音乐学家中找到读者。音乐学家可能会在这里发现一座真正的中国古代音乐的宝库,透过以历史音乐学原理为基础的科学分析,在这些丰富的资料中发展出有可能会革新现在东西方对中国古代音乐看法的新成果。这样的古琴音乐确实可傲称为“太古遗音”—从遥远古代遗留下来的音乐。

整理出一份还算详尽的音乐学资料出处列表,并且批判性地讨论它们,这是有必要的,希望它们能协助音乐学家进一步研究在本书中只做简略探讨的这些问题。然后,要是他们之中有人能编纂一本完整的古琴指南,那我至少能卸下部分身负的重责。古琴带给我许多乐趣,古老的旋律使沉闷的夏夜有了生气,弹奏轻快的“散起”经常能激励我继续与一本又一本陈旧中国书卷里的难解章节奋战,在撰写这本关于古琴思想体系的作品期间,琴乐一直激励着我。

在此补充一些关于使用“Iute”翻译“琴”这个中国字的说明。要在西方语言中挑选对应东方乐器的字词时,必须在外形方面可联想者,或者在文化指涉方面相近者之间做出选择。以前者而言,“ cither”(西特琴)这个词似乎最适合翻译“琴”;但由于“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我还是宁愿选择后者,也就是采用“lute”(鲁特琴)这个自古以来在西方就已经与所有艺术、高雅事物及吟游诗人有关的词来翻译。所以,“琴”就翻译成“lute”;而“ cither”这个词则留给“瑟”和“筝”这两项乐器之用。无论如何,“瑟”和“筝”的构造比较接近西方的“cither”。

本书的主要内容曾在东京出版的《日本文化志丛》半年刊连续登载四期。我想对这份期刊的编辑表示感谢,他的协助使本书现在能以书的形式发行。由于本书有一部分是由原先的字模印刷,所以未能达到高水平的印刷质量;此外,改正一些先前的印刷疏漏的时候,也必须删除许多“页码参照”,请读者查阅细心制作的索引。

最后,我的朋友劝我用中文加上一篇序言,而我试着在这篇序言中概述古琴的意义。这篇序言是带着腼腆羞怯的心情写下的,因为我知道,西方人涉足中文写作永远是冒险的。

我想让读者了解,这本书充其量只是一次试论:一次接近并描述古琴音乐这个主题的尝试,仅此而已。这个领域几乎没有人碰过,所有关于古琴的资料都必须一条一条从原典中收集;有时候要耗费超过一年的时间,我才终于在某个中国或日本书店的角落里找到一份罕见的资料。调查这些资料来逐步发展论点,犹如不断通过没有标志的交叉路口,可能无法每次都选出最正确的方向。此外,公务让我无法持续地专心研究,一路上恐怕有许多错误与误述未能察觉。最后,我认为只有用真诚的努力才能取信他人:引用完整的原典资料,每一则译文都附上中文原文。这么做的目的是让所有的资料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够立刻查考出错误,并提供指引,让读者做更深入的研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