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寻踪梦回浮梁 遇见瓷与茶的前世今生

第四期:寻踪梦回浮梁 遇见瓷与茶的前世今生

00:00
07:31

寻踪梦回浮梁遇见瓷与茶的前世今生

浮梁,被誉为“世界瓷都之源,中国名茶之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浮梁人民“摘叶为茗,坯土为器”,创造了以“一瓷二茶”为代表的灿烂文明。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称赞道:“浮梁之茗,闻于天下;浮梁之瓷,莹于水玉”。柳宗元、王安石、苏轼、杨万里等文人大家,都曾用美妙的诗词佳句,赞美浮梁的山水与文化。

瓷与茶 在浮梁不期而遇

来到浮梁古城,一条长达328米的历史文化长廊映入眼帘,216块青花瓷板呈直线排列,与浮梁古城大门垂直,记录了浮梁从晋朝至今的千年发展史。细看之下,每块瓷板图文并茂、生动演绎着历代浮梁大事件。不远处的宋代千年红塔,不仅流传着朱元璋躲进红塔,保住性命的传说,还拥有红塔夕照、大雁南归的美景。“千年瓷坛”书写了景德镇一千年陶瓷史诗“哥德堡”号雕塑,见证了景德镇瓷器和浮梁茶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西方国家的辉煌历史


 

位于古城中心的浮梁古县衙,是中国古代唯一的五品县衙古县衙历经1000多年沧桑,见证着浮梁古城昔日荣光。元代时,皇家就在浮梁设立了瓷局,成为最早的官窑;浮梁茶业在唐代十分兴盛,所以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下:“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浮梁古县衙还创造了347任县官无一人贪腐的廉政史,让今人“仰以察古、俯以观今”。

 

浮梁的瓷与茶文化,也暗藏在古镇瑶里的岁月中。在盛唐时期,瑶里就已有陶瓷手工作坊,也是茶叶贸易集散地。大量徽商在瓷与茶贸易中积累财富,再修建起自家宗祠和宅院。古镇以窑河为中轴线,几百座明清徽派古建筑沿河林立。拥有500多年历史程氏宗祠恢弘精致;中西合璧的建筑狮岗胜览,内部雕工堪称一绝;明清商业街记载了昔日商贸繁忙;开国元帅陈毅同志两次来到瑶里,就居住在清代建筑敬义堂,组织了历史上著名的新四军改编。

漫步瑶里,脚下是青石板鹅卵石路,满眼古朴风韵;雨中瑶里,是“天青色等烟雨”的梦境一般。街巷里有售卖陶瓷工艺品的小店,路边有老奶奶在卖自家做的土特产,有人在窑河边洗衣服,老人在门前晒太阳,人们延续着古老生活方式,悠闲惬意。瑶里,适合来住上一段时间,择一处古建筑内的民宿栖居,忘却俗世烦恼,独得一份安宁。

 

在浮梁,还有一处远离城市喧嚣的“诗与远方”——高岭·中国村,那里延续着浓厚的茶文化,也是现代诗意田园所在。绵延的千亩浮梁茶海,阵阵微风送来清新扑鼻的茶香,带着孩子来采茶,沉迷亲子快乐时光;徜徉在高岭花海,在百合、波斯菊、薰衣草、向日葵、茶花的花果香气中沉醉;一片香樟林海,就是一座天然氧吧,既可养老,也适宜挑战山地极限和户外野营。

放眼望去,环村路宽敞洁净,孩童在草地上嬉戏玩耍,所见是“一行白鹭上青天”,天与地花与树人与自然融合成一幅幅油画品一口香茗,闻一阵花香,赏一片美景,是独属于这里的东方田园生活。

瓷文化历久弥新非遗传承在皇窑

如果说浮梁是瓷之源,那么皇窑则是瓷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承千年瓷艺,传千古瓷魂”的皇窑,亭台水榭、暗香浮动,既有明代简约的古典园林之美,又有皇家宫廷院落的恢弘大气。历代皇家古法制瓷技艺在皇窑得以活态传承,如同景德镇御窑《陶冶图》再现。

 

皇窑的创立者黄云鹏大师,被誉为“中华仿古瓷第一人”,他的作品足以“乱真”,曾被鉴定为真品文物一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为世人重现古代御窑精品。欣赏大师作品,看72道古法制瓷工艺,如何创造出“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仰望非遗传承与匠人精神焕发新的生命,体验穿越千百年前的景德镇;也可以亲手参与制瓷,历经拉坯、利坯、画坯过程,见证泥土到瓷器的蜕变,读懂瓷文化的现代传承。

在瓷与茶文化间穿梭、游走,累了饿了找一处家常菜馆,点一份土鸡煲,劲道紧致的鸡肉在唇齿间翻转;来一盘当地特有的小炒苦槠豆腐,青蒜、腊肉、小米椒激发出香辣之味,瞬间打开味蕾渴望;再喝一碗鲶鱼煮豆冲汤,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完美融合,果腹尽享美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73753ccyc

    x. .xxxxxcccc.c.c xxzxtbh CCCXZXC? CD VXCVLXCB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