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嵩(358~437),本姓拔拔,代郡高柳(今山西省阳高县)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名臣,南部大人长孙仁的儿子 。 宽厚儒雅,颇有气度。十四岁时,代父统军,累著军功。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在位,授南部大人,成为开国功臣,历任冀相二州刺史、侍中、司徒公。明元帝拓跋嗣即位后,联合奚斤、安同等八人在止车门听理国事,名列“八公”。太子拓跋焘监国时期,担任左辅。太武帝即位后,累迁太尉、柱国大将军,册封北平郡王。 太延三年(437年),病逝,享年八十岁,谥号为宣,陪葬于云中金陵。
崔浩(381—450),字伯渊,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孙,崔宏长子。 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智谋过人,时常自比张良。他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深受其倚信,为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屡次力排众议,判断时机,辅佐太武帝灭亡胡夏、北凉等国,击破柔然,解除了来自北方和关中地区的军事威胁,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累拜司徒,封东郡公。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崔浩受“国史之狱”牵连,被夷灭九族,时年七十岁。
崔宏(?-418),字玄伯。清河郡东武城县(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北魏名臣,曹魏司空崔林六世孙。 出身关东名门清河崔氏,少时号称冀州神童。前秦苻坚时,任阳平国侍郎兼领冀州从事、著作佐郎等官职。苻坚死后,为翟钊及晋叛将张愿所留。继仕后燕慕容垂。后为拓跋珪求得,获授黄门侍郎,与张衮执掌机要,草创典章。 皇始三年(398年),议改国号为魏,为拓跋珪采纳。拓跋嗣即位,奉诏与穆观查处不法官吏,又与长孙嵩疏决刑狱,为“八公”之一。升任天部大人,累封白马公。 泰常三年(418年),崔宏病逝,获赠司空,谥号“文贞”。 崔宏不仅政绩卓著,其书法也自成一家,他善写草、隶、行书,为世人所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