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精读课】《传习录·节选》:既去恶念,便是善念

3.22【精读课】《传习录·节选》:既去恶念,便是善念

00:00
10:58

3.22【精读课】《传习录·节选》:既去恶念,便是善念

 

喜玛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王阳明心学课三 单元的6次精读课。来自《传习录》节选:既去恶念,便是善念。我们先听一下原文: 

 

黄勉叔问: “心无恶念时, 此心空空荡荡的, 不知亦须存个善念否?”


先生曰:“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念既去,又要存个善念,即是日光之中添燃一灯。”


问:“近来用功,亦颇觉妄念不生,但腔子里黑窣窣的,不知如何打得光明?”


先生曰:“初下手用功,如何腔子里便得光明?譬如奔流浊水,才贮在缸里,初然虽定,也只是昏浊的;须俟澄定既久,自然渣滓尽去,复得清来。汝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存久,黑窣窣自能光明矣。今便要责效,却是助长,不成功夫。”

 

先生曰:“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却是有根本的学问。日长进一日,愈久愈觉精明。世儒教人事事物物上去寻讨,却是无根本的学问。方其壮时,虽暂能外面修饰,不见有过,老则精神衰迈,终须放倒。譬如无根之树,移栽水边,虽暂时鲜好,终久要憔悴。”

问“志于道”一章。


先生曰:“只是志道一句,便含下面数句功夫,自住不得。譬如做此屋,‘志于道’是念念要去择地鸠材,经营成个区宅。‘据德’却是经画已成,有可据矣。‘依仁’却是常常住在区宅内,更不离去。‘游艺’却是加些画采,美此区宅。艺者,理之所宜者也。如诵诗、读书、弹琴、习 射之类,皆所以调习 此心,使之熟于道也。苟不‘志道’而‘游艺’,却如无状小子,不先去置造区宅,只管要去买画挂做门面,不知将挂在何处?”


问:“读书所以调摄此心,不可缺的。但读之之时,一种科目意思牵引而来。不知何以免此?”

先生曰:“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总有累,亦易觉克之而已。且如读书时,良知知得强记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夸多斗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终日与圣贤印对,是个纯乎天理之心。任他读书,亦只是调摄此心而已,何累之有?”

 

我把这一段翻译成现代汉语,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其中的意思。

  

黄修易问:“心里没有恶念的时侯,这个心就空空荡荡的,是不是还需要再生发一个善念?”

先生说:“没有了恶念,就是善念,也就是恢复了心的本体。好像陽光被乌云遮挡,当乌云散出后,陽光又会重现。恶念已经消失了,还要另外去生发一个善念,岂不是在陽光下又添一盏明灯?”

 

黄修易问:“近来用功,也明显觉得妄念不再滋生。然而,内心深处却一团 漆黑,不知如何才能让它光明?”


先生说:“才刚刚开示用功,心里怎么会马上光明?就像奔流着的污水,刚置入缸中,开始即使静止不动,也还是是浑浊的。需要长时间的静止,水中的渣滓才会沉淀,重新成为清水。你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存养入心,心中的黑暗自会光明。如今你想要它立刻见效,就会变成是揠苗助长,不是真正的功夫。”


先生说:“我教导人要致良知,要在格物上用功,是有根本的学问。一天比一天进步,时间越久就越觉得精明。朱熹先生教人到每件事物上去寻求探讨,那是没有根本的学问。在年轻的时候,虽然还能修饰表面,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到老年时精力衰竭,一定会支撑不住。就像把一株无根的树移栽到水边,短时间内树虽生气勃勃,但时间一久,一定会枯萎而死。”


向先生请教《论语》中“志于道“这一章。


先生说:“‘志于道’这一句话,包含了下面好几句话的功夫,不能仅仅停留上‘志于道’上。例如建房子这件事,它的‘志于道’,就是念念不忘地要去选择好的地方和好的材料,将房子建成功。‘据于德’,就是把房子建成了,可以居住了。‘依于仁’,就是长期居住在这房子里,不再离去。‘游于艺’,就是把房子加以装饰美化。艺,就是义,就是天理的最恰当处。比如诵诗、读书、弹琴、射击之类,都是为了调习 这个本心,使它能够纯熟于道。如果不明白道,不明白根本所在,就去‘游于艺’,就像一个糊涂莽撞的小伙子,不先去建造房屋,只顾去买画张挂,装点门面,不知他究竟要把画挂在什么地方?”

 

黄修易问:“读书就是为了调节约束自己的心,是必不可缺的。然而在读书时,又有要考科举的顾虑产生,不知道能不能避免这种情况?”


先生说:“只要良知真切,即便是为了科举考试,也不会成为心的负担。就是有了负担,也容易发觉并得以克制。例如读书时,良知明白强记的心不对,就立即克除它;良知明白求速的心不对,就立即克除它;良知明白好胜的心不对,就克除它。如此,也是成天与圣贤的心彼此印证,就是一个纯乎天理的心。不管怎么读书,也只是修养自己的心罢了,怎么会有负担呢?”

 

王阳明在这一段话里,对于论语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解释很有特点。这句话一般认为是孔子讲了学习的过程,大意立志要高远,要以自己希望达到的境界来确立自己的志向;言行举止要以良好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要保持内心的善良与仁爱,行事宽容有爱心;同时对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游刃有余、熟稔于心。王阳明用房子做比喻,很形象。那么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会和大家分享精读课“【精读课】瘗旅文。如果我们有一颗纯乎天理的心,确实做什么都不会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631679xai

    原文朗诵不是这一节的。

    费勇修心课 回复 @13631679xai: 已更正,多谢指出

  • 小酸奶我爱喝

    看了传习录这本书,心里觉得致良知是对的,但就是不想做为什么?

    栗萱_8m 回复 @小酸奶我爱喝: 知行合一就是讲你说的问题

  • 小酸奶我爱喝

    做决定的时候总是不知道选哪个怎么办?

  • 根源gy

    去掉恶念,就是善。读书时,良知明白强记的心不对,就要克除。

  • 春光美_p7

    情绪控制。沟通节点。能力或规律。

  • 藤小爱anny

    熟稔于心读ren

  • MX__v0

    费老师辛苦了

  • nt钱钱

    至于道,据于道,依于仁,游于艺。 有一颗存乎天理的心,做什么都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