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万章篇 11 夏禹为何不禅让

孟子.万章篇 11 夏禹为何不禅让

00:00
13:0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唯希自强

    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⑤。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大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⑥。大甲颠覆汤之典刑⑦,伊尹放之于桐⑧。三年,大甲悔过,自怨自艾⑨,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⑩。 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孔子曰:‘唐虞禅,夏后(11)、殷、周继,其义一也。’”

  • 唯希自强

    9·6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①。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②。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③,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④,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

  • 唯希自强

    〔注释〕 ①阳城: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北。②箕山: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③启:禹之子。④丹朱:尧之子,名朱,封于丹,所以叫丹朱。⑤伊尹:汤之贤相,曾辅佐汤伐桀。⑥大丁:汤的儿子,未立而死。外丙、仲壬: 皆为大丁之弟。⑦大甲:大丁之子。⑧桐:在今河南商丘以西。旧说桐是汤的葬地,故流放太甲在此反省。⑨自怨自艾: 自我怨恨,自我改过。⑩毫(bó): 汤国都。(11)后:君王。

  • 唯希自强

    9·6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①。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②。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③,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④,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

  • 好玩的意思是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