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共情研究权威,教你用共情触动他人灵魂
精华笔记
共情是蕴藏在我们心中的强大力量,善于共情的人会站在别人角度换位思考,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共情能力高的人会获得他人的爱戴和信任。通过共情,人们还能抚慰他人的情绪,建立更深度的亲密关系。
本书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知名教授,也是一名临床心理医生,也是共情研究的权威人士。
第一,什么是共情?
作者把共情定义为准确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并做出回应。共情的核心是“理解”,这需要我们放下自己的立场,站在他人角度看待事情。
共情和同情的区别:
1、表达同情时,人们会想象自己同样情况下的感受和想法。而共情的人知道,面对同样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感受,我们要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出合适的回应。
2、共情总是抱着平等尊重的态度,而同情有时会给人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共情来源于进化,生物基础是思维脑和情感脑的相互作用。
共情也受到早期经历的影响,如果孩子在成长阶段能感受到共情,长大后也会更擅长共情。如果成长阶段很少体验到共情,孩子就很难发展出共情能力。
第二,共情有哪些积极的作用?
1、疗愈痛苦创伤
2、引发整合之爱
3、使人谦逊
4、使人宽容
第三,如何做到共情?
1、倾听自己和他人
2、使用开放式问题
3、放缓节奏
4、关注身体感受
5、设定边界
共情也有阴暗的一面,为了抵御共情阴暗面的伤害,我们要做到:
1、了解自己的渴求
2、当心突兀的亲近
我们还要小心那些缺乏共情能力的人,最好与他们保持距离。这些人的特征是:
1、容易情绪化,态度忽冷忽热
2、喜欢责怪他人
3、言行不一致
书 名:共情的力量
作 者:[美]亚瑟·乔拉米卡利
主 讲 人:西蒙
主 播:路琨
策 划 编 辑:李雪清
总 编 辑:徐苑
共情的核心,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问题,考虑问题,处理问题。所以,共情时你的话里,一定是开放式问题,而不可以是建议,不可以是要求,不可以是埋怨,不可以是反问。这个方式,跟私董会很类似。只是私董会的参与方,都知道流程,大家只要按部就班即可。共情时,你自己不仅仅要严守边界,而且还要对方能够接纳你。所以,要求更高了。
共情和换位思考不同,换位思考更偏重于理性的思考,共情需要感性的思维。
《共情》
西方人的价值观,是以个人利己主义为基本内核的。所以任何利他的想法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
老生常谈,换位思考
不值得一听。
素樱儿 回复 @丁丙: 不值得一听?理由是什么。
很多自以为是的人就没有共情能力,并不自知
共情,就是感同身受的准确的掌握别人的情绪,以爱、理解、接纳、恳定的予以建议。
对方最需要的事情,同情不是共情,尊重,孩子成长中,一个人没有被人理解过就不会理解别人,倾听,诉说,宽容并不是容忍对方所有的事情,放下自己的观点更准确,先总结一遍对方的想法,封闭沟通是权利的游戏,开放式提问,不设自己的观点,共情时是体验对方的情绪身体精神也会有相同反应,聚焦到对方,不要说自己的经历,别人根本不在乎,不要给对方自己的观点,和陌生人沟通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远离言行不一致的人
共情只能向下兼容,很难向上兼容,除非是觉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