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斯王朝6:哪一年看起来都很糟糕!但股市却越来越好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戴维斯王朝。昨天我们说到了美国股市,在50年代的悲观中开始起步,到了60年代,股市明显升温,但就在1960年。正当人们满怀热情的时候,股市却出现了一次长达10个月回调,这就让大家迅速冷却,然后质疑牛市的声音又开始升温,他们觉得核战争已经越来越近,甚至在家里挖起了防空洞,1961年,又是一场拙劣的入侵古巴行动,这也让人忧心忡忡。但其实就在此事件的一周之后,股市开始大涨。
后来其实还有各种坏消息发生,比如肯尼迪和钢铁业发生争执,63年总统遇刺身亡,哪一个看起来都够股市喝一壶的,但是此时牛市已经形成了趋势,完全不理会这些负面消息。戴维斯则坚守他的组合,并作出适时调整,比如某些公司基本面变了,或者被别人收购了,他就调出组合,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他的持仓都没啥太多的变化。他的重仓股一直就是大陆公司和联邦人寿。1965年,他的银行负债高达2000万,按照一倍杠杆推算,此时戴维斯的持股市值应该在4000万美元左右。这时候指数比1947年,戴维斯刚开始投资的时候,上涨了5倍,而戴维斯挑选的保险公司股票,涨了200倍。所以戴维斯双击的魔力开始显现。此时如果你再去找便宜货,已经基本找不到了。所以老齐才总是说,人生难得几只熊,一旦你错过了熊市的机会,到牛市再去买股票,就会显得特别的纠结。半高不高的位置,不买吧好像错过了机会,买吧又没什么胜算。犹豫来犹豫去,行情就快结束了。所以投资其实一定要习惯三点,1敢于在熊市的时候买股票,甚至下重注。2,在平衡市坚定持仓不动。能不卖就不卖。3在市场特别高估的时候,要懂得收手。别太贪心。为下一季种庄稼留有余地,这其实就是投资的心法秘籍,其实一点都不高深。跟农民种地一模一样。春种,夏长,秋收,冬闲,你得让土地休养生息。所以投资人其实跟老农民差不多,把种地的智慧想清楚了,投资也就能做好了。
戴维斯此时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大了,所以他也不仅限于在美国投资,他开始飞到国外去考察。1962年他第一站就去了日本。此时美国对于日本的印象并不好,认为这是一个给自己带来苦难的野蛮国家,而且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显得很原始。戴维斯的妻子凯瑟琳,一直在担心酒店里有老鼠。后来他们发现,这个被美国扔了两颗原子弹的国家,并没有太多的怨恨,反而对美国人礼貌有加。于是戴维斯就产生了很多的好感。随后他们还参观了丰田汽车的生产线,看到的也都是自动化,不过跟现代化工厂相比,日本的财务制度让他们有点担心,很多东西感觉都说不清楚。所以考察结束,很多人也依然没打算投资日本。但戴维斯是个特例,他觉得自己置身于一个罕见的财富矿区。日本地震不断,所以日本政府一直在扶持当地的保险公司,希望他们能够在地震后做出赔偿。所以日本的财险公司,做的很大,20家公司瓜分了市场,而在美国却又1万家公司在抢同样的生意。而且,日本的保费很高,是美国客户的2-5倍,一旦出险的时候,客户还被严格盘查。并要出具很多详细的证据,甚至多数的索赔都被拒绝,而日本政府竟然支持这种行为。所以显然,保险公司在日本,拥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随后,戴维斯对日本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他越是了解,就越是兴奋,发现整个保险行业,简直难以置信的便宜。这些股票的价格,只是他们持有组合资产的一部分,甚至有时候,保险公司的大楼,都比他们的市值值钱。而且日本的保险公司,还都握有一笔巨大的灾难储备金,全都是投资组合收益得来,而且是免税的。比如日产保险公司每股净资产是47日元,而当时他的灾难储备金就高达每股228日元。隐形资产高达545日元。而他股票价格只有450日元。市盈率只有2倍。购买日产保险公司的人,相当于花450日元,就能买到一个价值800日元的股票和债券组合,这都不算保险公司本身的价值。主要是因为,日本的这些保险公司资产,全都以成本入账,所以明显被拉低了。
当时日本还没有共同基金,所以保险公司就成为了国家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日本经济大增长,那么保险公司肯定收益最大。于是戴维斯坚定了投资日本保险行业的想法。而他第一个要下手的其实是美国的公司,当时美国保险在日本拥有业务,而且也生意兴隆,戴维斯买入了他很多的股票,后来这家公司被另外一家更著名的公司收购,这就是AIG,美国国际集团。于是戴维斯自然也就拥有了大量的AIG股票。1969年,AIG保险上市,戴维斯获得了大丰收。
其实当时很多著名的投资家也已经开始布局日本了,就比如我们之前讲到过的约翰邓普顿爵士,这个老头很厉害,在二战开始的时候抄底美国,在60年代又开始抄底日本。而戴维斯则更是热情洋溢,大笔投资AIG之后,他又大量买入日本五大保险公司中的4家,分别是东京海上火灾保险,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安田海上火灾保险,以及大正也就是后来三井海上火灾保险。这其中对住友的投资最多,占了投资组合的10%左右。这次在日本的投资,很快就让他的财富市值飙升,尝到了国际化甜头的戴维斯,继续到南非,欧洲,远东,甚至苏联去寻找投资标的。他以一种超前的理论研究苏联,认为他早晚成为资本主义国家,30年后,他的预言成真。戴维斯的组合中,堪称保险联合国,35家来自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的保险公司股票,成为了他的补充。甚至后来还投了4家墨西哥的公司。1家爱尔兰公司,和1家南非保险公司。最后这些投资,全都回报颇丰。甚至有的公司回报,能够超过百倍。
65年的时候,很多经济学者提出,这次不同了,他们说新时代来临,波动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但这里面也有清醒的人,比如当时的美联储主席马丁,他发表了演讲,说当前的繁荣,跟20年代的不安相似,赤裸裸的批评这次不同的言论,但马丁的声音,并没有被市场所接受。道琼斯指数正在试图冲破1000点大关,当时即便最悲观的人,恐怕也没想到,即将等待美国的将是一场长达10几年的熊市。道琼斯指数,在65年就准备破1000点了,而真正站稳1000点,那都是15年后的事情了。
1966年,大麻烦开始了,美国对越南河内进行了轰炸,股市出现了短暂下跌,接着美联储连续上调利率,信用的紧缩是的房地产行业步履蹒跚,道琼斯也有点力不从心的意思,当时非道琼斯成分股的价格涨得飞快,狂野的投资者,正在炒作那些所谓的热门股。激进的基金们,回报率高达40%以上,那些看起来代表新经济的公司,不断地上涨,比如仙童相机公司,4年涨了3倍。还有一些更过分的,2年翻了4倍,但是在这期间蓝筹股几乎没涨。当时股票交易十分疯狂,甚至经常导致纽交所的系统崩溃,开户数量也屡创新高。美国的共同基金也大受追捧,客户资金高达350亿美元,是上一代人的35倍。华尔街当时最著名的基金经理,是一个华人叫做蔡志勇,英文名字格里蔡,他离开了老东家富达基金,自己创建了曼哈顿基金,据说他天赋异禀,一次投资中本打算赚2500万美元,结果赚了2.47个亿。
当时到处都是这种投资的神奇故事,各种策略也大行其道。其实只是因为股市好,买什么都对,当然也就什么策略都对。只要你敢买,就肯定能赚钱。69年共同基金膨胀到500亿美元,换手率达到50%,基金和股民们全都在快进快出的切换股票。基金一年赚一倍也是稀松平常的成绩。而且大家都在追逐什么计算机技术,存储技术,这样的未来科技,似乎未来代表一切。
就在此时,戴维斯的儿子,谢尔比登场了。他当时也成为了一个基金经理,也受到了这种情绪的感染,认为新技术将成为牛市的强有力的催化剂,认为股市和经济再出现下滑,不太可能发生。再也不会回到29年的大萧条了。当时只有一个人与这一切格格不入,这就是巴菲特,他始终不相信什么新技术,对股市能带来多大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大事,这件事奠定了他日后股神的地位,这又是什么呢?咱们明天再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