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一、世间没有生和灭,世界如同虚空花
这是一句极具震撼性的语言,能够颠覆当今末法时期99.99%以上,自称是佛教徒的人对佛法的理解。这里的世间和世界就是指三时教法中所表达的圣者能见的凡夫心所行境界,我们把这个圣者能见的凡夫心所行境界,简称凡夫境界。这句经文还是一个标尺,对这句经文的理解如法与否,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实领受大乘了义佛法的标准。如果把世间离生灭,曲解成世间有生灭,就是相似佛法,甚至是外道见。
二、什么是有无?
简单地说,“有”就是存在,“无”就是不存在。其实这里的“有与无”对应的梵文是“有与非有”。通常我们把“非有”就翻译成“无”,但是把“非有”翻译成“无”是有流弊的。因为在我们的汉语里“有”和“无”这两个字,在字形和读音上都有很大不同,看不出这两个字的关联性。在梵文里没有“有与无”的“无”字,什么叫没有“有与无”的“无”字呢?前面讲过,梵文文法中有一个规则就是“名出于动”,就是所有的名词都来源于动词。表示存在的“有”这个名词有它的来源的动词词根,而在梵文中没有“有与无”的这个“无”字的动词词根,这就叫没有“有与无”的“无”字。那表示与“有”相待的“无”在梵文里就表达为对有的否定——非有;而且还可以把“有”表达为对“非有”的否定,“有”可以表达为“非非有”。
在梵文里凡夫境界的存在表示为有,不存在表示为“非有”,这样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表示此时要表达的存在与不存在是相关联的。这个不存在“非有”是对存在“有”的否定,就表示这个不存在是从存在变为不存在的,“有”变成“非有”;而这个存在“有”又是对不存在“非有”的否定,就表示这个存在是从不存在变成存在的,“非有”变成“有”。这就是只有在“有与非有”的相互转化中,“有与非有”才有意义。注意这句话非常重要,我再重复一遍:只有在“有与非有”的相互转化中,“有与非有”才有意义。这就是说“有与非有”是相依相待的,也就是说“有与无”是相依相待的。注意,更重要的是“有”转化为“无”就是“灭”,“无”转化为“有”就是“生”,“有无”的转化就是“生灭”。因此,凡夫境界的“有无”与“生灭”又是相伴而存的。
三、“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偈颂的前一句说,世间没有“生和灭”,那么怎么会在世间还能够见到“有与无”呢?因此“不得有无”。这里的“得”梵文是upalabdha,就是认知、执取的意思。“不得有无”就是不可认同凡夫境界、世间具有“有无”,而执取世间“有无”。表达的更通俗一点,就是凡夫世间根本没有“有与无”,有“有无”就是有“生灭”,没有“生灭”就是没有“有无”。
“智不得有无”的“智”是指佛的智慧。大家不要忘了,大慧菩萨现在的唱颂是在赞佛,大慧菩萨是在说,佛陀以智慧观到世间没有生和灭;佛陀以智慧观到世界如同虚空花;佛陀以智慧观到世间有无不可得。
“而兴大悲心”,就是同时佛陀还兴起了大悲心,就是佛陀以他的悲悯而度众生,要把“离生灭,虚空花,不可得”,这些极其重要的法义讲授给我们这些凡夫,就是佛陀以悲心而向众生说法,这也是大慧菩萨在向佛陀提问题之前,在祈请佛陀讲法。佛陀的悲心体现在度众生。什么是度众生?说众生没饭吃,就给饭吃;没衣穿,就给衣穿;没钱上学、没钱看病就给钱,让他能上学、能看病。这些不能说不是悲心的体现,不能说不是度众生。但是佛教不是低下的滥情的信仰,佛教的悲心并不只体现在看见乞丐就掉眼泪的同情心上。大乘佛法的大悲心,最应该体现在令众生彻底解脱生死这个根本问题上,这才是度众生。
四、度众生的4+1布施法
怎么才能让众生得到彻底的生死解脱呢?首先就是向众生讲说佛法。我总结了度众生的4+1布施法,一共做五件事。第一件事,努力告诉众生,佛说轮回如梦。第二件事,告诉众生佛陀找到的从人生大梦中醒来的方法。第三件事,如果一时半会醒不了,告诉众生佛陀教诲我们怎么做,就能导致做美梦而不做恶梦。第四件事,对那些正在做恶梦的众生,告诉他为什么别人在做美梦,而你却在做恶梦。在做好前四件事的同时做第五件事,就是尽我们所能,努力帮助正在做恶梦的众生。
大家要注意,不做前四件事,只做第五件事,与佛法无关。前四件事是法布施,法布施为最。正如《金刚经》里讲的,为他人讲说《金刚经》四句偈的功德,大于把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全都捐献的功德。也就是法布施与财布施、无畏布施、身命布施相比,是质上的区别,不是量上的差别。
五、世间没有生和灭,那什么有生灭呢?
有人会问“世间没有生和灭”,佛陀证悟的真如不生不灭。那什么有生灭呢?这是个好问题。从佛陀三时教法来讲,阿赖耶识有生灭,《楞伽经》后边的经文中会讲藏识的两种生灭。大家注意,世间没有生和灭,而阿赖耶识有生灭,说明阿赖耶识不属于世间。这就是我们前面反反复复强调的,阿赖耶识是圣者才能见,不属于凡夫境界,这也是佛陀三时教法是立足于圣者境界而向凡夫说法,这个表达的在经中的印证。
六、什么是空(śūnya)?
表示凡夫境界的“有”与“非有”,也就是“有”与“无”,是相依相待的。表示不存在的“非有”也就是“无”,是从存在变为不存在的,而这个不存在——“非有”、“无”也可以变为存在。那如果想表达不是从存在变为不存在,想表达压根就不存在,而且这个不存在也不可能变为存在,就是不与凡夫境界的存在相待的彻底不存在,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这个不存在,在佛法里用哪个词表达?用śūnya,翻译成汉语就是“空”。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表示凡夫境界的“有无”的“无”与“空”区分开来。凡夫认为凡夫境界是“有无”生灭的,而佛陀认为凡夫心外世间根本无生无灭,根本没有“有与无”,也就是说佛陀认为凡夫心外世界是“空”。
于老师,已购楞伽经,微信群怎么进?
于晓非_ 回复 @一场游戏一场梦观自在: 请在微信中搜索“净名精舍读书会”公众号,其中有二 维 码,可以扫 码入群学习。
于晓非_ 回复 @1388818sghe: 京东、淘宝、当当,都有售。
京 东。 淘 宝。
不是从有变无或无中生有,是压根就没有有无,没有生灭,有无生灭从来没有存在过,这才是佛法的空🙏世间离生灭,而兴大悲心,感恩于老师!🙏
于晓非_ 回复 @琉璃藏: 🙏
想要深入学习《楞伽经导读》,请在微信中搜索“净名精舍读书会”公众号,其中有二 维 码,可以扫码入群学习。
云何慈悲于众生? 令知世间本如梦, 佛说大梦如何醒, 未醒如何做美梦, 恶梦之因从何来, 再施援助救苦众! 前四皆为法布施, 圆满后行第五颂, 不行前四重第五, 此非佛法之不共。
一丁点没有 回复 @普巴索南: 写的真好!👍👍👍收藏转发🙏
课程中说的有与无就是生与灭的意思吗?
无明凡夫 回复 @Snoopyuki: 有无的转化就是生灭。
“无”与“空”有什么区别?
晶晶_g9m 回复 @藏识大海: 无是相待于有,从有变为非有,是无。空是绝待,不观待的,以从来压根就不存在为基本特征。
无:是从有变为没有、是从存在变为不存在 空:是压根儿不存在,从来就没存在过,这个不存在也不可能变为存在 意思完全不同
于晓非_ 回复 @莫川_5rv:
度众生4+1 1、努力告诉众生,佛说轮回如梦 2、告诉众生,佛陀找到的从人生大梦中醒来的方法 3、如果一时半会醒不了,告诉众生佛陀教诲我们怎么做,就能导致美梦而不做恶梦 4、对那些正在做噩梦的众生,告诉他为什么别人在做美梦,而你却在做噩梦 5、尽我们所能,努力帮助正在做噩梦的众生 不做前四件事,只做第五件事,与佛法无关!
一心一慈 回复 @白玛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