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帝国》给了我们西方人看棉花的神奇视角
 3.66万
试听180

《棉花帝国》给了我们西方人看棉花的神奇视角

00:00
10:46

吴晓波频道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本周的同读一本书加餐版。


2015年,代表美国史学界最高奖的班克罗夫特奖颁给了一本名为《棉花帝国》的书。这本书作者是哈佛大学历史教授斯文·贝克特,他以棉花为源头,织就了一匹跨度400年的全球资本主义发展史。


贝克特曾亲身走遍与棉花相关的每一片大陆,他在书中写道:棉花作物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将整个世界整合在一起


然而,在2019年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他认为:目前,棉花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远没有1850年那么重要。


两年后的今天,我们大概会觉得贝克特的这个判断下得有点过早了。


本期的同读一本书特别加餐版,我们将为你解读《棉花帝国》里的几个重要角色,希望可以通过他们的故事,来解答一些当下的困惑。


我们第一个要聊的角色,是来自欧洲的贸易商。


11世纪时期的棉花是亚洲、美洲地区居民常见的制衣原料,但在欧洲却是一种传说。他们认为棉花就是一头长在树上的绵羊


圣雄甘地曾就此嘲笑过欧洲人:当印度给欧洲供应棉花时,欧洲人自己还沉浸在野蛮、无知和粗野之中


其实不止棉花,当时欧洲的一切都很匮乏。


甘地或许没有考虑过,正是这种匮乏感,促使着这群野蛮人涌入大西洋,一路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叩开了印度的大门,另一路则踩上了美洲的土地。


他们一边和印度开展贸易,把棉花和棉纺织品从亚洲贩卖到欧洲赚取资本,当时的欧洲,从窗帘到坐垫,全欧洲都被印度货占满。


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例,早在1621年,公司估计进口了约5万件棉纺织品,40年后,这个数字涨了五倍。


与此同时,有一些商人则拿着这些东西到非洲购买黑人奴隶,然后再送往美洲,为新开辟的种植园输送劳动力。


自此,欧洲人拥有了两样法宝:来自亚洲的棉花,以及可以种植棉花的美洲土地。


这段历程虽然跨越了百年,但只是打造棉花帝国的第一步,接下来上场的,是英国的制造商们。


1789年,103名英国棉织品制造商向财政部提出请愿书,里面提到:


当出现国内不能消费的剩余产品时,为了使机器不至于闲置,在海外更大规模地销售这些产品成为当务之急。


这份请愿书透露了两个信息:


第一,英国国内对棉织品的消费量已经供大于求。


第二,英国国内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机器生产棉织品。


这背后,是一个励志故事


刚才我们提到,大量印度货随着远洋贸易来到欧洲,贸易商也因此赚取了极大的利润。


与此同时,它还意外地为他们提供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契机。


欧洲的制造商疯狂搜集和分享关于印度生产技术的知识,许多相关的攻略如《班加罗尔纺织品加工及当地人丝、棉染色流程记录》《给棉纱或布料快速染上牢固的土耳其红的真正的东方流程》在业内广为流传。


就这样,用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英国生产方通过剽窃印度技术已经攻克了大部分质量难关,独独只剩下一个卡脖子的领域,那就是劳动力成本。


在当时,一名英国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是印度织工的六倍。


后面的故事,历史课本已经告诉了我们。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的棉纺织业兴起,1760年代,珍妮纺纱机出现,到了1786年,整个英国已经有了两万架珍妮纺纱机。


30年后,英国工人的的生产力提高了370倍,劳动力成本已远低于印度。


在英国完成了对印度货的进口替代以后,他们又重新瞄向了海外,这一次,他们不再是消费者,而是棉织品的倾销商。


在欧洲人的扫射下,位于孟加拉的达卡城,这个曾经因棉纺织业而繁荣的城市,逐渐成为了废墟。


一位批评东印度公司的人士指出,英国的政策目标就是要将印度变为原棉的出口国、棉纺织品的进口国。


然而此时,向世界源源不断地提供原棉的,也不只是印度。


1785年,英国利物浦扣押了一艘来自美国的商船。


扣押的指控为:走私棉花。


因为英国人知道,全球的棉花供应地只有印度、西印度群岛、巴西、奥斯曼帝国,北美不在其列。


然而,10年后,当美国棉花再次来到利物浦,这一次它们没有被扣留。


随后的70年里,美国的南部各州,已经成了棉花的王国,而生产这些棉花的种植园主,成了棉花帝国里的重要话事人。


19世纪50年代末,美国棉花产量占英国8亿磅棉花消费量的77%,占法国1.92亿磅棉花消费量中的90%,德意志关税同盟1.15亿磅中的60%,以及俄国1.02亿磅中的92%


一位德国经济学家指出:对世界来说,美国北方或西方的消失不如南方的毁灭那么重要......他们掌握着控制现代文明命运的杠杆


经济学家一语中的,1860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种植园主们迎来灭顶之灾。


1862年初,英国从美国进口的棉花量下降了96%,工厂开始每周关闭几天,最后甚至完全关闭;在法国,美国棉花的进口量从1860年的60多万包减少到1863年的4169包。


直到1877年,美国人才重返棉花供应的历史舞台,只是主角已不再是昔日的种植园主了。


可以说,棉花帝国中耀眼的部分,是由远洋贸易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明家、工厂的制造商、美国的种植园主们缔造的,而它们也同步对应着这个帝国最阴暗的部分:


这部分里,有被贩卖到美洲的非洲奴隶、数百万不知名的工人、被强行驱逐的土著印第安人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贫苦棉农。


种植园主的奴隶,最早是由远洋贸易商里用棉布从非洲换来的;而美国种植园主们日益扩大的棉花种植,是以赶走当地土著印第安人为代价的。


这轮扩建本身又带来了黑奴的激增。


1783年至1808年禁止国际奴隶贸易期间,贸易商大约进口了17万名奴隶到美国,这是1619年以来进口到北美的所有奴隶的三分之一。


奴隶们的日子无疑悲惨。


一位逃亡奴隶这样形容自己与棉花的关系:当英国的棉价上涨时,奴隶们身上的鞭子将抽打地更多更疼。


而奴隶们用生命的代价种植出的棉花,经由远洋来到欧洲时,将被浸入的是另一批可怜人的血汗,他们就是工厂的工人。


工人的悲惨境遇里,最令人侧目的是童工。


这些孩子年纪大都不足10岁,却做着高强度的劳作,一天至少工作12小时。


一旦出错,轻则殴打,打到头手酸痛,重则被惩罚,要在脖子上要挂上16磅或20磅的铁圈,在工厂里上下走动。


对于这一幕令现代人难以忍受的惨景,《爱丁堡评论》却宣称,工厂一直是儿童们最好的学校”“纺纱厂使得孩子们远离了危险的道路


然而,一直以来,工厂从来都不是人们的生活方式。


对于底层民众而言,那是一种半强迫式的征召,带有自上而下强迫的意味。


圈地运动令农民失去土地失去生计,而启动一家工厂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吸引足够数量的工人,两者一起配合,最后,人们被驱赶着,被驱赶着,走入工厂地狱。


但最悲惨的或许是,即便是在史料丰富的《棉花帝国》中,关于他们的篇幅也并不多,作者贝克特也感叹:这些人进入历史书籍的篇幅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最后,我们聊一聊现在。


1963年期,西方世界对棉花帝国的统治宣布终结。


棉花帝国的中心兜兜转转四百年后,回归到了它的故乡——亚洲。


今天在美国销售的所有服装中,大约98%是在国外生产的。仅中国就为美国提供了40%的服装,其次是越南、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洪都拉斯、柬埔寨、墨西哥、印度、萨尔瓦多和巴基斯坦。


但欧美人或许只是退居幕后。


棉花帝国里,兴起的是一种新的商人,也是我们最后要讲的角色——服装巨头和零售商。


与过去的前辈不同,他们不需要远渡重洋打包棉花,也不会跑到工厂里监督工人加紧生产,更不会在种植园里扬鞭子。


他们只关注自己的服装生意或零售生意。


他们会找到最便宜的供应商那里采购棉花、纱线、布料,找生产效率最高的工厂生产服装,再加以品牌包装,然后集中精力开发销售这些商品的渠道。


他们拥有着比过去更大的消费者市场和劳动力储备,享受着全球化分工下最大的利润分成。


他们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阿迪、耐克、H&MGAP、沃尔玛、家乐福等等。


奇怪的是,他们自己明明与过去的前辈是如此不同,但又似乎天然地觉得,其他人,又会和他们的祖辈一样。


然而,那只是他们版本的《棉花帝国》罢了。

精选用户评论
  • allen700

    这个人的声音给差评,讲着讲着话就吞字根本听不清楚讲些什么。

其他用户评论
  • 孙健中

    谢谢 长知识了

  • 爱碧思语

    最后一句说的太好了!

  • 波西米亚大叔

    讲得很好,绘声绘色。西方的崛起就建立在这种血腥的资本掠夺之上

  • 风之雨四

    翟老师在D音说过欧洲。。。儿童黑史

  • 凌波薇步_73

    你好,你们收费体系是什么样子,能否讲下?试听后让付会员免费听,充值会员20后听两节又让购买喜点180喜点听10分钟又让加群99否则就听不了,20分钟不到让付三次费,不知往下走还要付几次!!!!变态的收费,希望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