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宋朝》第五百六十四集
为何有人危难之时投递叛国
【提要】
在文天祥这样伟大的人物出现后,我们仅仅停留在对他的歌颂上,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还要反思,为什么会有人放弃了自己的国家,放弃了自己的民族,而去投敌叛国?为什么每当历史最关键的时刻,都会出现这样的人?那么这样不堪的规律中,究竟隐藏着什么呢?文化学者李亚平,今日为您解答。《说宋朝》,正在播出。
【片头】
这是地理版图最小的中国,也是文化发展最大的中国。这是军事力量最弱的中国,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国。这是一千年前的中国,了解它,知道我们的现在。《说宋朝》可以看,可以听的历史。
【李亚平】
前面我们讲到了,在文天祥这样伟大人物出现的时候,我想我们仅仅停留在对他的歌颂,对他的尊敬上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一定还应该更加清醒和冷静的看到另外一面,就是在有文天祥这样伟大人物的同时,我们能够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在投降,在放弃抵抗,在放弃自己民族的这种尊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势必要问一句,为什么在每个历史最关键的这个时刻,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大批量的,一次一次的反复出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出现了这么大的,全民族的这种,那么我还曾经看到过,就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在写到这的时候,把它归咎于长期的这个,儒家的这个忠义思想和这个程朱理学的这种存天理灭人欲,事实上我们来看一下,世界各个民族的大致上看一下各个民族的历史,我没有看到有任何一个民族,在鼓励自己的民族的人,向外族的侵略势力,向强横的这种外族势力屈膝投降的这样的例子,我没有见到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是鼓励这种东西的。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他们的文化的核心,都是要建立起来自己的这种,这种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要有自己的尊严,任何一个民族都是这个样子的。所以你把文天祥这样的伟大的事例,仅仅说成是这种,儒家意识形态的这个成果的话,那请告诉我,同样的那些成千上万的投降的人你怎么解释?那些人他们同样受的是这种,这样的教育,同样是在这种氛围下长大,在这种氛围下做官对不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势必要研究,一定是在我们的政治文化传统当中,存在着某种重大缺陷,它才会导致出现这么严重的这样的情形,而且不说让这种严重的情形出现,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出了丧事没有关系,我们就按照丧事去做,然后理解它是怎么会发生的就好了。如果出了丧事之后,你反倒当成喜事来办的话,我们见到过太多这样的事例了对不对?那就一定会产生一个,不言而喻的一个后果,你把丧事当喜事办,那我告诉你,今后你的丧事会越来越多,你的喜事会越来越少,如果不能够使得自己的民族文化,变得更加完善起来的话,这样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是没有出路的。好现在文天祥的事例也是这个样子,我相信大家可能还会关心另外一个人,就是宋朝投降敌人的那个,就是投降了蒙古的那位皇帝,就是德佑小皇帝,这位德佑小皇帝,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子?我曾经跟大家讲过,他的母亲那个全太后,是一个很信仰佛教的一个人,而且在整个国破家亡的情况下,我相信他可能已经看破红尘,所以他就要求去这个寺庙里头出家,后来她就到了寺庙里,做了这个尼姑,那她也把她的这个儿子,当时只有9岁、10岁的样子的这个儿子,也带到了这个寺庙里边,完了也是出家做了一个青年僧侣,他可能是对这个佛教的这些东西,他有了比较深的这种研究和领悟了之后,据说他是主动要求给他,就是希望这个元朝政府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去有机会去,更加深入的研究这个佛教,后来元朝政府就把他给送到了西藏。当时大家知道,西藏是在忽必烈的时代,正式的加入到了元帝国的版图之内,所以他们就把这个赵顕就给送到了西藏的萨迦寺,当时大家知道,西藏的这个萨迦寺,这个萨迦教派,在藏传佛教当中,是那个时代最兴盛的一个教派,大家知道忽必烈有一位国师叫八思巴,就是这个教派的这个,最高的这种宗教领袖。
【下节提示】
八思巴从小聪慧好学,八岁时就能向人讲经,17岁是被临终的萨迦班智达任命为自己的法位继承人,萨迦班智达去世后,八思巴开始担任萨迦寺主持,和萨迦派教主,成为了萨迦派第五祖,由于八思巴为元朝创制新文字,又为元朝皇帝授予神圣灌顶,深得忽必烈的器重,所以他不仅是一个精通经法的高僧,更是一位在政治上的显赫人物。《说宋朝》正在播出。
【李亚平】
元朝政府就把赵顕给送到了萨迦寺去让他去修行,去钻研佛教,赵顕去了萨迦寺,可能是当时去的时候还不到20岁,他到了萨迦寺之后,就潜心佛学,翻译校正,和那个著述了一些挺有名的佛学著作,到最后这个赵顕成了萨迦寺的这个主持。后来呢,到了他50多岁的时候,他有一天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也许是触物生情,也许是想起来了,年轻时候,青少年时代的一些往事,很有可能是他的年龄已经很大了,50多岁了之后,他有可能是对自己的身世发了一个感慨,对自己的目前的这个状况发了一句感慨,他那几句诗写的是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他写了这么几句诗,那这几句诗里边是什么意思?其实他是在感慨自己的这个身世,和现在的这个情形,那大家一定会问也几句诗是讲的,它的含义是什么呢?那这里头就有一个这个林和靖这个人,林和靖这个人是在那个北宋初年的时候,在宋真宗,就是宋朝的第三代皇帝,宋真宗那个时代的一个,特别著名的一个隐士,今天如果大家去杭州的那个西湖,游览杭州西湖的那个孤山的话你还会看到这个,很多的林和靖的这个,在那隐居的时候一些遗址,特别特别有名的一句话,大家可能知道,就叫做梅妻鹤子,可能到了西湖很多人会听到这个词,这就是从林和靖这来的。
林和靖本身是一个有非常好的这个,非常高的文化素养的一个人,林和靖曾经写过一首,很有名的一首词,那这首词叫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它的下阕是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那这个里边你就能看出来,这个林和靖是以一个女子这样的,从一个女子的角度来写这首诗,就是你满眼是泪,我也满眼是泪,就是叹息我们没有能够结成,就是有情人终成眷属,那你看到这个江上的那个潮已经平复了,其实我猜想,很有可能林和靖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其实他一生他的心中的那个潮都没平复下来,林和靖他就在那个,西湖边上那个孤山里边他就隐居在那,隐居在那,就在那生活了很多年。那为什么现在皇帝会写,就是这个原来的前皇帝,现在的一位高僧,他为什么会写这么一个词提到林和靖呢?我们下次再说。
那这个严重文化传统缺陷根源在哪里呢
舒小蕾7 回复 @听友263485586: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缺陷,中华文化的缺陷几乎最不严重
李老师真性情啊
好死不如赖活着
自古盛衰就是天理,水满则溢,月圆则亏,有没有人在末世叛国都不会影响大的走向。一个国家已经烂到根了,你还揪着不放,就像再好的花园也有逝去春光的一天,只需要等待四季轮回,下一个春天又会来到,只是这一轮四季常常需要百年来更替
人性不分民族,都一样。但文化大不同,中华文化依然最伟大
文化抵不住人性
李亚平讲述历史,启迪后人,用真情深情研究总结历史
历史对对碰 回复 @听友377603615: 感谢您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