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集 乐观人生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难免会遭遇不同的挫折甚至凶祸。然而《易经》中的兑卦却告诉我们,遇到凶祸就是为了要提醒我们可以不凶。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避免凶祸的发生?如果没能及时设防,兑卦中又有哪些指导我们逢凶化吉的方法呢?
兑卦初九是最为难的,但是最为难的也是最好办的事情,因为它牵扯很少。我们先看初九的爻辞(图130-1):和兑,吉。
“和”,平和,和气相处。初九上面没有人支持,也没有与自己相对应的爻,只好跟大家和气相处。
但是在这个时候,很多人忘记了自己是潜龙,最好暂时不要有太多意见、太多表现,反而爱怎么讲就怎么讲,高兴哪样就哪样,什么场合都不顾忌,这对自己的前途一定有很不好的影响。
所以,年轻人只要锋芒毕露,最后一定会吃亏,因为很容易被打压、被冷冻。到那时候,就算再有天大的才能,都发挥不出来。
因此,初九爻辞首先提出“和”,其用意在于告诉我们什么叫作兑之道,它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要跟别人和气相处。
和气相处并不是马马虎虎,不是大家都这样过日子,我们也跟着糊里糊涂,而是要有自己的见解,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要把“和”再解释得清楚一点,“和”,不是和稀泥,不是没有是非,而是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件事情,即自己对并不代表别人错,别人对也不代表自己错。
但是一般人没有这样的想法,都认为我对显然大家是错的,大家对就表示我错了。所以,“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和而不同。
虽有不同意见没有关系,但还是要一团和气。
在一个团体里面,大家有所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总该有一小部分是相同的,先把共同的交集找出来,然后再心平气和地慢慢商量。这才是“和兑”的真正的意思。
小象说得很清楚:和兑之吉,行未疑也。行为、言语,不为别人所疑惑,才会吉顺。为什么这样讲呢?
就是别人不清楚你的言行到底是什么目的:是想讨好他,还是打击他,或者笼络别人来对付他……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的怀疑。
如果一个年轻人,能够做到和而不同,既不讨好别人,不巴结别人,也不跟别人站在敌对的立场,这就是很好的修养。
当大家都不怀疑的时候,自然就吉顺了。同时,还要无所求,不要动辄要求别人帮忙,凡事靠自己,行为正正当当,讲话谨慎谦顺。
做事既不存心讨好别人,也不得罪别人,有了这样一个基础,进入九二就会有另一番景象。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初九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了一个好开端,日后为人处世应该更加顺利才是。
但是进入九二爻之后,却又突然陷入了“悔”的境地!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摆脱困境,让“悔”消亡呢?
前面讲过,兑卦是由乾卦而来。九二是现龙在田,这个时候可以得到什么呢?我们先来看兑卦九二爻的爻辞(图130-2):孚兑,吉,悔亡。
“孚”,诚信。九二用自己的诚信来使得大家很愉快。九二阳刚居中,本来就应该很吉顺,为什么会“悔亡”呢?
九二不当位,第二爻应该是阴爻的位置,现在阳爻占在这里,居中没错,但却失位,失位经常有悔。把自己的角色摆在一边,反而去取悦别人,这是存心不良,存心不良怎么会有好结果呢?
宋神宗的时候,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人,叫司马光。司马光从小就跟别人不太一样,尤其聪明好学。而且后来当了十五年的宰相,深得民心,这对他来讲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大家会怀疑,他这么得民心,是不是想抢皇帝的位置?所以宋神宗驾崩的时候,司马光都不敢去吊丧,否则就让大家更加怀疑,自找麻烦。
如果真有人把他捧出来,也来一次黄袍加身,那不糟糕透顶了!因此,为了避嫌,他不敢去。但是很多人劝他要去,皇上驾崩怎么能不去,不去岂不说明心中有鬼,更让别人怀疑?
司马光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处于九二,很阳刚,很有政绩,很得民心,但是不当位。当宰相的应该把功劳让给皇帝,把民心引向皇帝,怎么能引到自己身上来呢?
当然,后来他权衡了利弊,还是去了,幸好所有人都没有怀疑他,还说他真是好宰相。这才是“悔亡”,本来有悔的,现在也消失掉,变成无悔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小象解释得很清楚:孚兑之吉,信志也。
“信”,诚信在心,不用口舌取悦于人。司马光去了,不能说大家不要怀疑我,否则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也不能说今天来了便表示自己没有私心,那更糟糕,因为言外之意就是本来有私心。
总之,想用语言来说动别人,其实是下策,不说还好,越说越麻烦。
所以,司马光干脆不说,只是表示出自己的诚信,诚诚恳恳、问心无愧,别人怎么想他也没办法,这样自然就把大家的疑惑化解掉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是兑卦却正好相反,处于初始位置的初九爻,一出现就有“吉祥”的爻辞;
九二爻虽然“有悔”,但还是能利用诚信让悔消亡。然而,到了六三爻就出现了“凶”的局面。为什么兑卦会越走越艰难,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逢凶化吉呢?
现在我们进入到六三爻,爻辞(图130-3)说:来兑,凶。
初九是吉,九二是悔亡,六三毫不客气就说凶,为什么凶呢?六三跟上六不相应,于是便往下谄媚九二,费心取悦它,显然不得其正。
一个人如果存心想要讨好别人的话,结果自然是凶。人家刚开始可能没有感觉,可慢慢就会开始提防,就算你是好意,现在在他眼里也变成坏的了。
你对他笑,他认为你笑里藏刀;你对他有礼貌,他说你礼多必诈。这时候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小象告诉我们:来兑之凶,位不当也。之所以有凶,是因为没有摆好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想想看,当大家都在赞美你的领导的时候,你要不要顺着他们也这样赞美呢?这很难分辨。
如果大家都是自己人,通通在讲领导怎么好怎么好,你不能一句都不说,否则就表示你不同意,那不糟糕吗?
如果赞美领导的都是客人,你也跟着客人一起说,老板就会觉得奇怪,不知道你是站在自己这边还是客人那边。
很多事情,不是这样对那样错这么简单,而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在那种情况下可能又变成错的了,这才是《易经》。
六三不当位,怎么做都很麻烦,但还是要记住自己本来的位置是“夕惕若厉”,这个时候要谨慎,比初九、九二更加小心,才不会有凶。
《易经》讲到凶,就是提醒我们可以不凶的,否则就变成宿命论了,卜到这个卦、碰到那个爻一定凶,没有这回事。
凡是把事情讲得很固定、铁口直断的,我们都不要相信,因为任何事情都是有改变、有转圜的余地,有化解之道的。
《易经》提醒我们,任何事情都有转圜的余地。那么,兑卦的下卦中产生的“凶”况,上卦三爻又会如何化解呢?
九四爻辞(图130-4)说: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九四,既不当位,又跟初九不相应,而且下面六三是阴爻,上面九五比它还硬,那怎么办呢?
爻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出路,叫作“商兑”,就是有什么事情大家好好商量,而不是把自己所怀疑的事情勇敢提出来。
“未宁”,生活不一定安定,因为所处的整个环境都是不利的,但是九四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功能,就是顺着九五,让它走向光明正道。
“介疾有喜”,九四把九五跟六三隔开,让九五不遭遇六三带来的惨祸, 这样九五的功能就达成了。
“有喜”,是说九四本来是有祸的,但它把会发生毛病的隔离开来,并让其化于无形,就得喜了。
小象说:九四之喜,有庆也。九四真能够把九五跟六三隔开,把善恶弄得很清楚,不让它们混在一起,那么对国家、对社会就有所贡献,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福国利民。
九四做了一件福国利民的事,虽然不当位,虽然环境不好,很不安宁,但是在这种环境里面,它告诉九五,要小心六三。
九四不仅不能去下比六三,而且还要压制它,维护九五的正道,这样就有功劳,就有喜庆。
兑卦整个卦最要紧的其实还是九五爻,但九五是很危险的,爻辞(图130-5)直接说:孚于剥,有厉。
“有厉”,“厉”,危险。为什么会危险呢?因为“孚于剥”。“剥”,就是小人道长,君子道衰。君子都被剥光了,是在警告九五如果相信上六的话,就麻烦了。
九五处于这样的位置,不知不觉就会去亲近上六,很容易陷入险境。而上六没有吉也没有凶,因为它可吉可凶,做得好,就能避免亢龙有悔,做得不好,就是龙战于野。
因此,我们特别提醒,九五既当位又居中,是全卦最重要的位置,全看其是否能走正道。
如果九五行为正常、走正道的话,初九、九二就活了,六三不敢乱来,九四也有表现,这样整个都好了。
可九五的行为很容易不正常,因为它很容易亲比上六,很容易被小人所包围,小人一献媚、一讨好,九五就沉醉在里面,变成昏君了,而别人又不敢直说。
但是九五当位,有权有势,只要存心一正,就能把危险化解掉。
小象说:孚于剥,位正当也。这是在讲反面的话,因为它不敢正面说。小象的意思是说,九五记住自己的位是正当的,就不会孚于剥;
如果“孚于剥”的话,那就要小心,虽然位是正当的,但行为可能不正当。小象说得很曲折,因为对九五不能明言,否则触犯了它,只会自己倒霉。
九四爻虽然能够阻隔六三对九五的影响,却无法阻止九五去亲比上六。然而只要九五亲比上六,就很容易陷入险境,那么上六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为什么会对九五爻产生如此严重的影响?而历史上又曾经出现过哪些,对九五爻有着正面影响的,上六爻式的人物呢?
上六爻辞(图130-6)就两个字:引兑。
上六,既没有吉也没有凶,告诉我们这个变化非常之大。整个卦只要九五跟上六的关系处得好,就是吉顺的;如果两个因利害关系相勾结,那整个卦就完了。
这里,我们有两种解释:第一种,上六居高位,不肯轻易出山来帮助九五;第二种,上六本身就是小人,时时刻刻想来引诱九五。
当然,《易经》是劝我们走正道的,所以我们最好解释成,上六是位高的人,但是要九五去求他,表示自己的诚意。
上六可以比拟为国之大佬,只是现在已经退位了,对世事不闻不问,或者根本就还没有出山。历史上,有两个人是上六最好的案例。
一个是姜子牙。姜子牙八十岁才遇到文王,而不是自己主动去找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因为他找过,纣王根本不把他当回事。
他开始是想把纣王改变过来,让整个商朝恢复原来非常好的国情民风,但是纣王昏庸无道,根本没戏。
所以,姜子牙就把希望寄托在文王身上,但是他知道若是去找文王,自己就要看文王的脸色,说不定还被怀疑。
因此,便在渭水边钓鱼,而不用鱼钩,他要钓的是大鱼,即文王。果然,文王诚诚恳恳来求教于他,请他出山,建立了周朝。
另一个是孔明,他被称为卧龙,躺在家里等待别人来请。
所以,像姜子牙和孔明这样,才叫“引兑”,至于“引兑”好不好,很难讲。若是姜子牙没有碰到文王,孔明没有碰到刘备,一辈子就完了,历史上留不下他们的名字。
这也是上六无吉无凶的用意,即不知道是吉是凶,看自己怎么办。不肯出山,就是没有顺天应人。顺天是说天时已到,非下山不可;应人是说老百姓对你有所期待,你就要有所贡献。
如果一个人很有能力,但却在山上当隐士,那有什么用?
所以,墨子才主张说: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只要对天下人有利,什么事情都愿意去做,哪怕是磨秃头顶、走破脚跟也心甘情愿。墨子的热情也是引兑给我们的一个很好的启发。
人是哭着来的,最后一定要笑着走。怎么才能笑着走呢?就是不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到处想办法取悦于人、讨好大众。
而是实实在在、规规矩矩地做一些可以被千秋万世记住的事情,这就是孔子、老子、孟子、曾子所走的路。他们才是真正的“兑之道”的代言人。
我很快乐,我教我的小孩人生要快乐,我让我的干部很快乐,凡是遇到我的人,跟我在一起都很快乐……要知道这种快乐是虚假的,是浮在表面的,是不踏实的,是不会持久的。
范仲淹告诉我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曾国藩也说:忧以终身,乐以终身。他们都是非常懂得兑道的人。
人不能完全为了快乐而生活,否则生活就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这点现代人务必要好好去体会。快乐就快不乐,来得快去得也快,爬得高就跌得惨。
所以,我们要把快乐寄托在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寄托在外界,因为所有外面的事情都是变动、不可靠的。
一个人的快乐如果寄托在外界,就要好好斟酌斟酌。人不是不能表现出快乐,而是要看时间、地点、场合是否适合这样的表现。
同时,每次想要显示出快乐的时候,应该注意“度” 的问题,既要考虑自己,也要考虑别人。
不管怎么样,人都是会要求快乐的,可一定要小心,因为快乐的后面就是散掉。朋友聚会,大家都很开心快乐,好吃好喝,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所以,兑卦之后就是涣卦,涣卦就是散掉的意思。下一次,我们接着来讲:当散即散。
喜欢的一档节目
和而不同
讲得真好!
心平气和身心舒,和颜悦色人我欢!
曾仕强学堂 回复 @饮水思源恒安_wi6: 感恩您的支持和认可,每天学习一点点,坚持下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