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中华文化的奥秘

综述:中华文化的奥秘

00:00
29:30

第一百二十四集 以人为本

 

河图洛书出自不同的地方,图像也不一样,但是,它们1、3、5的位置却完全相同,其中所代表的五行和方位也完全一样。

 

这蕴含着怎样的深意?我们的祖国叫中国,我们的民族叫中华民族,我们的文化叫中华文化,这个我们处处离不开的“中”,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除了《易经》讲阴阳,另外还有五行学说,还有天干地支学说,那么把这些学说融合起来又有什么不好呢?


中国人常常有整合的观念,把各种不同的东西整合起来。

 

可是我们一定要懂得,无论什么事情,有它的可行性,就一定有它的局限性。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全世界的各种学说,能不能把中西的思想通通整合起来呢?这对当代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有一个观点,就是中西方文化只能交流,无法整合。那为什么我们中华文化就可以整合,而一旦碰到西方的学说,就没有办法整合呢?

 

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来看,就会看得很清楚:当把全世界的文化整合成一种的时候,就不可能再有互动,也不可能再有变化,因此就不会进步,一旦停顿下来最后就是毁灭。

 

《易经》是广大的,无所不包,但是毕竟里面有阴有阳,不可能变成纯阴,也不可能变成纯阳,这个观念非常重要。

 

研究河图与洛书,让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事情,有真就可能有假,有顺就可能有逆,有正就可能有反,社会上有好人就一定有坏人。这些观点如果拿来对应实际的状况,都是非常吻合的。

 

我们可以更具体地看,虽然人们经常将河洛并称,但是河图与洛书还是有些不同(图124-1)。河图从1到10一共有10个数字,洛书只有从1到9共9个数字,这就是不同。


洛书样式的方块现在用得很多,比如大家经常玩的魔方,跟洛书的阵式就很相像。看看洛书的每一行,不管是正的斜的,数字的总和都是15。

 

如果从上面看起,横的是4+9+2=15,中间一行是3+5+7=15,底下一行是8+1+6=15。竖的可以看到4+3+8,9+5+1,2+7+6,和都是15。

 

斜的有两条,4+5+6,2+5+8,和也都是15。可见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数字游戏。今天很多人都在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古老的时候,那个龟背上面的数和象,就是现在所玩的东西。

 

洛书与河图,1、3、5的位置完全相同,但是其他6个数字的位置就完全不一样。可见同样的道理如果用不同的方式来象征、说明,也会有些许的不同,并非只有一个固定的解释。

 

这在《易经》里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就是要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做适当的调整,并非说不管什么状况,都只有一个解释。

 

所以我们不太赞成铁口直断,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么一来,就把那么多的可能性变成只有一个结果了,那就叫命定论。

 

《易经》不是命定论,而是给人很多可能性,让人自己去选择,这样才跟道德有关。如果是命定论,那跟道德还有什么关系?

 

命本来不好的,品德修好了以后会转化,命会变好,这叫作上天有好生之德,也告诉我们人必须要自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河图洛书的相同与不同,恰恰说明了《易经》最基本的概念,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所以《易经》也有《变经》之称。

 

《易经》的变化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那么河图洛书,是如何表现出这些变化的呢?

 

我们可以说,河图是先天的体,而洛书是后天的用。这个体、用是不能分开的,但是都有顺和逆,因为它们都是气。

 

数只有顺序,但是气有顺、有逆。河图是阳顺阴逆,各成一气,那就叫太极生两仪。可是洛书告诉我们顺中有逆,逆中有顺,这就变成两仪生四象。

 

阳的气,一边从1到3,一边从7到9,它们变成两道气的路子;阴的气,从4到2,从8到6,很显然气的运行的方向是跟奇数相反的。

 

可是洛书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它比河图还进一步,告诉我们顺中有逆,逆中有顺,也就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是不能完全分开的。

 

现代人很喜欢把东西分得清清楚楚,这是对的,那是错的,这是黑的,那是白的,这是上的,那是下的,这样并不是很妥当。

 

既然随时在变化,凭什么固定地说这个一定是好的呢?如果我们从小教孩子说,这个对,那个错,那他一生就很痛苦。

 

大人应该告诉小孩,以你现在的年龄,你可以把它当作是对的没有关系,将来随着你年龄长大,你会有不同的看法,要事先给他留个余地。

 

对的会变错的,错的会变对的,好里面有很多是坏的,坏里面反而有一些是好的,这个才符合一阴一阳之谓道。

 

所以读了《易经》以后,我们的思路要做合理的调整,否则死背一些经文,用来应付考试,或者背得滚瓜烂熟拿来骗人家,还不如不读。

 

5不变位我们比较容易理解,因为5居中,5就是土的位置,就是中, 中不能乱变;其他数字都可以变。

 

为什么1跟3不能变呢?因为1是水的位置,天一生水;3是太阳的位置。东方为木,而木从哪里来呢?从泥土来,所以树木跟水、跟土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我们想想看,如果地球上只有泥土而没有水,那么就不可能有人类。有了土和水,自然就会长出树木来。

 

这三样东西,我们用四个字来讲,就叫作木本水源;而那个土反而不见了,因为土是隐性的。

 

我们可以说,哪里能够长草,哪里能够长树木,那个地方一定是可以居住的,逐水草而居嘛。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就知道,树木和水源,都是人类生存的根本。

 

所以这两个因素是不能动的,因为这两个因素是先天的生化作用。

 

就算人类再没有知识,也会自然而然地找到这两样东西;甚至连动物都是如此,它会找到水在哪里,会去找到草木,甚至干脆跑到树上面去。

 

动物甚至于比人类还灵光,因为它们就是靠这个本能来生存的。人类有了知识以后,就把本能慢慢地忘掉了,这也是我们身为人类必须要高度警惕的地方。

 

我们本来有很多的对自然现象的警觉性,现在越来越落后了,远远不如一般的动物。水是源头,而树木是让我们看得见的地方,如果老远看到那个树木比较繁盛的地方,我们就知道那里一定有水。

 

当然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土使人类能够存在与发展。这些东西都是人生活所必需的本源,所以河图与洛书1、3、5的位置没有变,这就让中国人产生一种牢不可破的观点,不能忘本,饮水思源。

 

河图歌里说道:天一生水,天三生木,天五生土。也就是说,1代表水,3代表木,5代表土。

 

天一生水为本源,是先天的生化作用。那么后天的生化作用是什么?而最重要的,又是什么呢?

 

后天的生化作用,则是以木为先锋。先天有了水,就产生后天的木,所以在东方用3这个数字来代表。

 

如果把数字跟它的作用以及方位,配合起来整体地思考,就会清楚一个道理,万事万物其实是从1开始的,水就是1,没有水什么都谈不上。

 

所以我们看《易经》前面的几个卦,都跟水有关系。现在科学家也告诉我们,人类是怎么来的。宇宙大爆炸以后,生物都是从水里面慢慢产生的,人体里面大部分也都是水。

 

我们还有一句话,叫作万物成于三。就是说如果太阳不从东方升起来,东方不见到太阳的话,万物也是生存不了的。

 

所以,一个1,一个3,对人类来讲都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才知道,数是从1开始,但是要到3才有所成的道理。

 

5叫作中央土,它代表我们本来那种纯真的天性。木有本,水有源, 人要有德,就是从这里出来的。树木如果没有根的话,很快就会要么倒下,要么烂掉。

 

水如果源头已经枯竭了,很快也就见不到了。人也是一样的,如果品德不好,那么所有的东西最后都是泡影,都是幻景,很快就会不存在了。

 

河图、洛书跟我们中国人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讲这个话河南人是很高兴的,因为我们是中原文化。而我是讲闽南话的人,那么大家知不知道闽南话也叫河洛话呢?

 

为什么我们在福建南部和台湾讲的这个话,就是河洛话呢?这是个很奇怪的事情。

 

因为中国南方的人大部分是从中原过来的,福建南部有一个地方叫作晋江,意思就是表明,人们是在晋朝的时候从河南迁徙到那边去的。

 

所以那边有一条河就叫作洛阳江,有一个桥就叫作洛阳桥,那边所讲的话就是早期河洛中原所讲的话,因此就叫河洛话。

 

所以身为中国人,我们要好好地去认识河洛文化,那当然离不开河图、洛书了。

 

中在河图和洛书里,都是用5来表示。我们一伸手就是5个手指头,所以中或者5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要能够全盘控制,只有全盘掌握才有资格讲5。

 

我们常常讲队伍,从来没有讲队陆、队柒,因为队陆、队柒就可能掌握不住了。队伍就是我们可以全盘掌握的团队。

 

我们今天从早到晚讲核心团队,那么这个核心团队到底能否掌握得了呢?掌握不了,那就不叫中,那就不中了。

 

由此再推广起来,为什么叫中国?为什么叫中国人?为什么叫中华文化?为什么叫中华民族?这都跟中有关系。

 

我们的祖国叫:中国;我们的民族叫:中华民族;我们的文化叫:中华文化。

 

为什么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中”字?而这个“中”字, 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先民是没有文字的,怎么会突然间出现一个中呢?中就是太极,那太极怎么跟中有关系呢?

 

如果用现在的观念把太极解构,即把它的结构解析开来,我们就会看到它的变化(图124-2)。而且它会有很多种变化,换句话说,中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而是有弹性的。

只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都叫中,把它写成方块字,它就是一个“中”字。其实,中的意思就是合理,而合理也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

 

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条件,而且所要面对的环境也都不太一样,那么就不能只确立一个固定的目标,或者一个固定的标准。

 

那么,我们现在受了数学化、工业化的影响,要求样样规范化,甚至连我们的教育也要把人教成一模一样,这显然都是不合理的。

 

每一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来,都是要做不同的人,不是做同样的人。所以我们所讲的合理应该是大同小异,而不是强求一同。

 

本来没有办法强求一致的,如果非这样不可,就是在做不合理的事情。这样,中华文化的特质就出来了。所以中国人才讲王道,而不讲霸道。

 

如果更扩大一点来看,太极和中既可以变成这样,又可以变成那样,很多花样都可以变得出来。比如佛教的卍,红十字会的标志,基督教的十字架,都似乎是与中有联系的。

 

我们读了《易经》就会很清楚,为什么宗教要自由呢?就是因为各种宗教都有相同之处,如果说都一样可能不好接受,所以就说大同小异。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其实都大同小异。如果去问人们说,什么什么教是做什么的?

 

人们会回答,劝人为善,叫人做好事,大家都是这个观念。所以身为中国人,一定要记住,能够用《易经》来解释所有的东西,这样你就是标准的中国人。

 

而现在不是这样了,有人看了佛经以后,就用佛教的东西来解释《易经》;看了《圣经》以后,就用基督教的东西来解释《易经》,这个好像是本末颠倒,不是很合理的事情。

 

中国就是一切讲究合理的国家。我们不像西方,动不动就是法制,到处都在讲法制。我们是礼治,是德治,境界要比法制高得多。

 

但是我们要讲清楚,德治跟礼治是以法制做基础的,这一点不假。西方人只发展到法制的层次,我们老早就已经超越了,进入了德治、礼治,这样一说就很清楚了。

 

中国人非常守法,不守法就不是中国人,但是我们那个法不是死的,而是活的,难就难在这里。什么叫作中国人?

 

其实一句话就讲完了,随时随地都能够随机应变,但是绝对不会投机取巧的人,才有资格叫中国人。

 

什么叫中庸之道?凡事求合理,就叫中庸之道。这样我们才知道,为什么尧舜最了不起的就是治中、用中,一切都是跟中有关的。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但是却遭到许多人的误解,他们以为“中庸之道”就是不明是非,就是和稀泥。

 

而《易经》告诉我们,中,就是合理,中庸之道,就是凡事求合理。如此看来,中国人确实是崇尚中庸之道的,因为中国人凡事都要讲求个合理。

 

但问题在于合理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经常发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呢?

 

任何事情都要合理,这句话在我们中国人的社会里面争论不大。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叫合理?到底要合谁的理?这个争论比较大。

 

一般来讲,都是符合我的理我就接受,不符合我的理我就不接受,这是不正确的观念,是不良好的态度。然而,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子的。

 

我们应该要注意的是,无三不成礼。什么叫无三不成礼?就是第一要合天理,第二要合人理,第三要合地理,这三个都合才叫合理

 

任何事情都要看看天理,看看人理,看看地理,把它们融合起来就可以找到合理点。这样我们才知道,为什么我们经常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表示这三样东西要一并考虑。

 

既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么是不是人就可以决定一切呢?这当然不可能。孔子讲得最清楚,当我们尽了人力以后,还要听天命。

 

为什么呢?因为《易经》卦的六个爻里面,三多凶、四多惧,它远远不如二多誉、五多功,这是事实。

 

现在很多人老在争论,人到底是为自己而活,还是为别人而活,这都是很无谓的争论。一阴一阳之谓道告诉我们,一方面要为自己而活,一方面要为别人而活,这就对了。

 

我们找到了合理点,也要看看大家的反应怎么样。大家反应都很好,我们也要很小心:到底是真心的反应,还是为了利害关系?

 

大家反应都不好,我们也要警惕: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在?这样大家马上就明白了,为什么不可以马上有所反应,不可以立马就做出决定,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所有的阴阳变化都是很复杂的,我们必须要安静下来,好好研判,然后仔细地了解情况以后,还要试一试,看反应怎么样,才可以开始做初步的决定。正所谓,事缓则圆。

 

《易经》告诉我们一而二,二而一,像这种观念西方人就比较难理解,他们不太理解什么一而二、二而一的思维方式。

 

所以西方在一元论、多元论上争论了两千多年,也没有结论,因为不符合自然的现象。比如自然现象中天上的一朵云,一朵很快又变成两朵,两朵很快又合二为一,永远都在变。

 

再看阴阳也是这样,拉得长的就断掉了,阳就变为阴了,两个一靠近,阴又变阳了,这都是我们随时可以看到的现象。

 

我们一定要清楚一个道理,人是活的,地球是活的,一切一切都是活的,不要把它们变成死的,所以中国人很喜欢讲差不多,这是很高的智慧。

 

可是现在都被毁掉了,现在有人一听到差不多,就觉得这个人怎么可以这样?其实整部《易经》就告诉我们四个字而已:大致如此。

 

因为人的本事,再了不起也就能讲大致如此,还能怎么样讲呢?我们能够把千真万确的说出来吗?不可能。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障碍,人的认知能力是很有限的,表达更是有限的,不论我们口才怎么好,说起话来都是言不由衷的。

 

说到大致如此、差不多的道理,希望大家一定花时间慢慢去领悟,否则对《易经》也很难有深入的理解。

 

我们的祖先把宇宙万象分成六十四个卦,英文叫作情境(Situational),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的祖先把这六十四种情境中的每一种情境再分成六个段落,每个段落又分成三个阶段,这些都是活的。

 

在三个阶段中可以看出来六个爻(图124-3),最上面那两个爻就叫天道,最下面那两个爻就叫地道,当中这两个爻我们就叫人道。我们所要了解的,一切一切都是以人为本。

古老的《易经》中所包含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今天已经为现代人普遍认同,并且成为现代社会中,管理的核心内容。但是我们应该溯本求源,追问一句,究竟什么叫作“以人为本”呢?

 

什么叫以人为本呢?《易经》每卦的六个爻,除了上爻跟初爻,我们很难去改变以外,其他的四个爻,都是人的意志可以变动的。

 

拿我们现在发达的科技作比方,人坐飞机上了天,才发现上面还有天,这表示最高的天现在还是搞不清楚,最深的地我们也搞不清楚。

 

可是跟我们居住环境相近的天、相近的地,几乎都被我们挖尽,搞得差不多了。如果拿《易经》的六个爻对应现在的环境,也是非常吻合的。

 

这就说明,所有的学问都应该由人来主导,必须要站在人的本位来研究学问。

 

这也是西方非常不赞成的,西方人说我是为学问而学问,我的学问跟人没有关系,对人有没有用不是我的事,我就是要追求真相,只看真理是什么。而我们中国人则不是这个样子。

 

有几句话大家可以做参考:


第一句话:吉凶祸福,因人而显。

 

如果没有人,会有什么吉凶祸福呢?就是因为有人,我们才会觉得这个不好,那个好;车子不要撞在一起;人太拥挤了,压力太大,大家应该有适当的距离……都是因为有了人,才有了这些问题。

 

第二句话:顺逆动静,因人而明。

 

什么叫作顺?如果人都不见了,还有什么顺逆?台风也不称其为台风,地震也无所谓了。

 

所有的这种变动对动物来说,大不了跑来跑去,一阵子就过去了,如果没有人的话,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第三句话动植矿物,因人而差。


只有人才东看西看,说这是动物,动物里面还分类;说这是植物,有的是有毒的,有的是可以吃的。

 

说这是矿物,这是珍贵的东西,比如玉,可以代表皇权,还可以代表什么什么,讲一大堆的道理。

 

这些都在证明,如果没有人的话,这些学问也都没有了。比如,一直到现在所有的医院,都是人在主导,还没有哪一家医院的院长是一条狗或者一只猫,因为那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那么又凭什么否定人在宇宙当中的主导地位呢?以人为本,实在是《易经》给我们提供的很好智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90253zmda

    受益匪浅

    曾仕强学堂 回复 @1390253zmda: 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感恩圣贤给我们后人留下的财富!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

  • 听友311988629

    感恩曾老,感恩平台,感恩所有的遇见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听友311988629: 亲爱的易友,感恩您的留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让我们一起加油,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

  • 德佑众团房产赵华

    谢谢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德佑众团房产赵华: 感恩您对国学的支持,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文化,践行传统美德。

  • 沙溪岭

    大致如此,差不多。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沙溪岭:

  • 沙溪岭

    能随机应变,不投机取巧。合天理、地理、人理。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沙溪岭: 感恩您的支持,坚持每天听一听,每天进步一点点,收获不一样的自己!加油!

  • 穆问心

    我的总结:听这个之前一定要看一看易经,不然会听得云里雾里。

  • hwd51

    建议政府治理光污染一切户外设施不应反光,尤其是汽车快把人眼晃瞎了!老师呼吁一下!

    曾仕强学堂 回复 @hwd51: 感恩您的留言,请关注主播,聆听不迷路。

  • 沙溪岭

    一阴一阳之谓道。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沙溪岭: 让我们一起学习、传播、践行曾教授国学思想,成就更好的自己~

  • 沙溪岭

    谢谢曾老,谢谢平台。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沙溪岭: 感恩您的支持,坚持每天听一听,每天进步一点点,收获不一样的自己!加油!

  • 欧派木门整装定制杨和

    有智慧

    曾仕强学堂 回复 @欧派木门整装定制杨和: 坚持每天听一听,每天进步一点点,收获不一样的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