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讲到欧几里得几何的时候,说到过前四条公设都非常简单,没有人会怀疑它们。但是第五条公设,文字叙述显得冗长,而且不那么显而易见。我们用了“相遇”“平行”和“远离”这样的比喻才把它说清楚。
如果同一平面内一直线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同一侧的两内角之和小于两直角,则两直线无限延长时,必在这一侧相交。
科学崇尚简单,当一个假设比较复杂时,这里面或许有什么蹊跷。后来有不少科学家,对这条公设非常疑惑。他们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能不能找到更简单的描述?
第二个问题是:这条公设是否真的必要?能不能从其他的公设中把它推导出来?
为此,数学家们忙碌了两千多年!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找到了这条公设的许多等价命题。1795年,英国数学家普莱费尔提出了一条等价的第五公设:
“过直线外一已知点,能作一条且只能作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此外,还有“任何一个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两个直角”。
但是,第二个问题却让所有人失败了。没有人能从其他九个公设公理把它推导出来。第五公设是独立于其他假设的。
在19世纪中叶,有两位数学家却独辟蹊径,他们大胆设想:既然没办法证明它,看着又很奇怪,那么,能不能假设它不对呢?或者把它替换掉?
其中的一位叫鲍耶,是匈牙利的数学家。这位在数学史上的留下大名的人物,简直是数学家里的异类。他是位语言天才,会九国外语,其中包括中文和藏文。他是奥地利军队的一名军官,曾经有13位军官和他打斗。他提出了一个条件,让挑战者一个个来,中间休息的时候他还要拉小提琴。结果这13位挑战者居然都败在他手下。真有“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感觉。
他父亲也是一位数学家和教授。老鲍耶也曾经对第五公设感兴趣,年轻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研究过它。受到了很大的挫折,就去写诗、乐曲和剧本,以寻安慰。一不留神,他的剧作《一个爱国者写的五部悲剧》获得成功。
当他知道自己的儿子也对此着了迷时,告诫他不要在这上面耗费时间,因为它可能“吞没一千个牛顿这样的天才”。但是,把13名军官打趴下的小鲍耶怎么可能听劝告,他说:“我要白手起家创造一个奇怪的新世界。”
还有一位是俄罗斯的数学家,叫罗巴切夫斯基。他于1816年前后开始研究第五公设,起初他也试图证明它,后来他果断地放弃了这种尝试。
鲍耶和罗巴切夫斯基做了非常大胆的事,他们把第五公设改掉了,石破天惊地提出了,
“过直线外一点,能至少作两条直线与其平行不相交”
对,不是一条,而是至少两条。这怎么画啊?
这对于“数学圣经”《几何原本》是荒谬绝伦的背叛。
他俩想象,在一个花瓶的表面有一条直线,你可以画几条直线,都不和这条直线相交!在花瓶的平面世界里,不相遇,并不止一个结局!这个花瓶的面,是一种称为双曲面的平面——注意哦,不是担担面,也不是重庆小面。
这种“想象出来的几何”,一下子把数学界“炸了窝”。学术界把他们都当成疯子。
作为专业军官、不怕打架的鲍耶还可以淡然处之,但是,作为大学数学教授的罗巴切夫斯基,却因此丢掉了教授和大学校长的职务,急瞎了双眼,64岁就郁郁而终。
直到罗巴切夫斯基死后12年,他的理论才被国际学界证明是没有矛盾的。
1852年,又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出现了,他就是高斯的学生,德国的数学家黎曼。他在28岁时做了一个学术报告,修改了第五公设,
“过直线外一点,找不到一条直线与其平行不相交”
这简直是大胆。
但是,如果你想象一下在地球上,两条经线会在南极北极相交的,就能理解黎曼的说法了。他的新第五公设,是在球形曲面上成立的。
欧几里得说,只有一条不相交。
罗巴切夫斯基和鲍耶说,不止两条。
黎曼说,没有。
他们居然都是对的,而且居然都能自圆其说。还有更精彩的,
在欧几里得几何里,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罗巴切夫斯基几何里,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度。
在黎曼几何里,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度。
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和黎曼几何,这两种不同于欧几里得几何的学说,被称为“非欧几何”。
在“非欧几何”的创立过程中,还有一个人的身影,就是黎曼的老师高斯。高斯是真正预见到“非欧几何”的第一人。他大约在1816年左右,就对非欧几何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但是,高斯是个十分小心谨慎的人,对于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他自己曾说:“宁可发表少,但发表的东西是成熟的成果。”所以,很多他认为不是很成熟的成果,都记在小本子上。当年高斯在看到小鲍耶的论文时说:“我不能赞扬你,因为赞扬你就是赞扬我自己”。他的小本子上很多年前已经有过研究,只是没有那么完善。
很有意思是,高斯是老鲍耶的铁哥们,是罗巴切夫斯基的师叔,也是黎曼的老师。三个非欧几何的发明人,都是他后一辈的弟子。按照高斯谨慎严谨的性子,他考虑过、研究过、没有发表过,还真是非常可能的。而且,这样的例子非常多,以至于数学史上有人发表新的发现,只要高斯说他也曾经在小本子上推导过,大家都会相信。这只是高斯才能享受的“王者荣耀”了。
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空间几何,就是黎曼几何。在广义相对论里,爱因斯坦放弃了关于时空均匀性的观念,他认为时空只是在充分小的空间里以一种近似性而均匀的,是欧几里得几何,但是,整个时空却是不均匀的,是弯曲的。在物理学中的这种解释,恰恰和黎曼几何的观念是相似的。这也正是黎曼数学在现代物理和宇宙学里的重大作用,他在数学界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高了。本来史上大家公认的四大数学家分别是: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和高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把黎曼拔到了与这四位同样的高度。
非欧几何的发现,是几何学的一次重大革命,也是数学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在19世纪之前,数学始终与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数学不能离开实用学科而独立发展,研究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非欧几何第一次使数学的发展领先于实用科学,超越人们的经验。就是说,数学可以研究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对象,作出与现实相矛盾的假设。它可以独立于现实,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一旦走出了这一步,数学的天地就无限宽广了。
接下来的两首诗,写的分别是两种不同的非欧几何。
《罗氏几何》
在青花的瓶颈
在月色里,攀缘而上
不近不远地试探
不即不离地远视
两支青藤不知道
它们的今生,永不相遇
——这样的结局,并不是唯一
《黎曼几何》
以为努力平行
就可以远离
可以永不相见
等到了极点才发现
这一次终究无法躲避
——有人称它为老去
接下来的最后一回,我们会从一到九,重新回顾一下数学史上的有趣知识和故事。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