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决里面的问题,再清除外面的邪气

先解决里面的问题,再清除外面的邪气

00:00
15:50

(《丹溪心法》·痈疽八十五)

 

痈疽只是热胜血。六阳经,六阴经,有多气少血者,有少气多血者,有多气多血者,不可一概论也。若夫要害处近虚怯薄处,前哲已曾论及,惟分经之言未闻。诸经惟少阳厥阴经生痈疽,理宜预防。以其多气少血,肌肉难长,疮久未合,必成死症。遂用驱毒利药,以伐其阴分之血,祸不旋踵。阳滞于阴,脉浮洪弦数;阴滞于阳,脉沉细弱涩。阳滞以寒治之,阴滞以热治之。

 

人中年以后,不可生痈,才有痛肿,参之脉证,但见虚弱,便与滋补气血,可保终吉。若用寻常驱热拔毒纾气之药,虚虚之祸,如指诸掌。

 

内托之法,河间治肿焮于外,根盘不深,形证在表,其脉多浮,病在皮肉,非气盛则必侵于内,急须内托以救其里,宜复煎散,除温散郁,使胃气和平。如或未已,再煎半料饮之。如大便秘及烦热,少服黄连汤。如微利及烦热已退却,与复煎散半两。如此使荣卫俱行,邪气不能内伤也。然世俗多用排脓内补十宣散,若用之于此小疮,与冬月时令即可,若溃疡于夏月用之,其桂朴之温散,佐以防风、白芷,吾恐虽有参、芪,难为倚仗。一妇年七十,形实性急而好酒,脑生疽,才五日,脉紧急且涩,急用大黄酒煨细切,酒拌炒为末,又酒拌人参炒,入姜煎。调一钱重,又两时再与,得睡而上半身汗,睡觉病已失,此内托之意。又一男子,年五十,形实色黑,背生红肿,及胛骨下痛,其脉浮数而洪紧,食亦呕。正冬月与麻黄桂枝汤,加酒黄柏、生附、瓜蒌子、甘草节、羌活、青皮、人参、黄芩、半夏、生姜,六帖而消。此正内托之法,非《精要》内托散乳香、绿豆等药,想此方专为服丹石而发疽者设,不因丹石而发,恐非必用之剂。

 

疮先发为肿,气血郁积,蒸肉为脓,故其痛多在疮之始作时也。脓溃之后,肿退肌宽,痛必渐减,而反痛者,此为虚,宜补。亦有秽气所触,宜和解;风寒逼者,宜温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包包爱笑

    感恩罗博士,笔记分享

    神彩topliu 回复 @包包爱笑: 感谢分享

  • 百灵鸟6

    老师,“黄柏”不是应念“黄bo 四声”吗

    丝瓜瓜蒌 回复 @百灵鸟6: 论据成立再说

  • 基因与营养and健康

    感恩罗大伦老师,造福社会

  • 听友249654198

    麻黄汤,背部膀胱经,桂枝扶正祛邪,酒黄柏清湿热,酒走上焦,,皮肤色暗附子,人参扶正气,瓜蒌仁化痰,甘草节解毒,生姜,痰非温不化,生姜呕家圣药,

    医道难明 回复 @听友249654198: 可以可以

  • 李l守护者

    老师,上节课讲的六神丸是六味地黄丸吗?

    听书好好123 回复 @李l守护者: 不是。六神丸和六味地黄丸是两回事。

  • 医道难明

    看到这个脑疽病,我想起来我之前看到的一个医案,也是脑疽病,同样都是脑疽病这个病名,但是表现出来的情况不太一样,治法不同,恰巧同样是一个老妇女得脑疽,罗博士这个妇女是性急好酒而得脑疽,我看的那个医案是不知因何而得,但有个症状比较特别,就是发热汗出怕冷,医者用常规脑疽治法三日不见效。后询问出还有发热汗出怕冷的症状,改投桂枝汤五分,次日病大减,数日而愈。前者因酒而得,脉紧急而涩,后者无脉象叙述,但可以推断一下,桂枝汤证脉浮缓,有发热恶寒汗出的情况,可能与风寒伤及肌表有关。这个医案记载在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附列门人治验》里边。可见中医同病异治治法,不可拘与专方专病之说。

  • 蕲州后

    老师讲的通俗易懂,特别细至!谢谢老师!

    小溪_1m5 回复 @蕲州后:

  • 1359139cvln

    我是辽宁沈阳的旗袍手艺人,最近经常在做活期间听喜马拉雅罗博士的《道德经》。这里是第一次听《传奇大国医》。在微信公众号里关注的罗博士中医知识。这篇——痈疽 上的方子我初学者看不太懂啊!我爱人是肛门脓肿好多年了,做过手术引流,之后还是经常发作伤口开口出脓!现在时常还便血…不知道各位老师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给个建议和指导。谢谢!

    问禅读书吧 回复 @1359139cvln: 确实是,最简单的方法是艾灸,我看过这样一个案例。

  • 美惠仙女

    博士好,请教下玉灵膏是像泡茶一样喝呢?还是用开水冲服连果肉一起吃进去呢?

    听友228778996 回复 @美惠仙女: 连果肉一起吃

  • 黄芪建中汤

    这标题应该不是很贴切,这个方子的组合是解表加内托同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