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047 如来所得法 此法无实无虚(第14段)

《金刚经》047 如来所得法 此法无实无虚(第14段)

00:00
19:06


关键词: 


1、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鸠摩罗什译本)

2、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鸠摩罗什译本)

资粮位的凡夫要修忍辱见道之后的三地菩萨,主要的修行就是安住于空性修忍辱为什么要修忍辱?
对凡夫而言,修忍辱就是为了破我执,能修忍辱不生嗔恨就是因为无我。修忍辱的要点是无我,因无我而不起嗔恨。,忍辱波罗蜜是大乘佛法的修行法门,是构建在发度一切众生的菩提心之上的修行法门。菩提心就是度一切众生出离苦难的心,出离苦难包括世间的出离和出世间的出离。要区分“修忍辱”和“忘失菩提心(自私、我执)”

3、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鸠摩罗什译本)离一切相的相:狭义上说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广义上说是凡夫所执着的凡夫误以为的一个真实的世界。

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萨要离一切相,这就是要证空性,这就是胜义谛菩提心; 但同时要在离一切相的时候发一个切切实实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也就是要度化一切众生成就无上菩提的心,这就是世俗谛菩提心。

胜义谛菩提心与世俗谛菩提心的不二。
4、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鸠摩罗什译本)

色声香味触法:凡夫的外境,也叫做六尘,凡夫境界相典型的代表

无所住还要生心,生的是菩提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鸠摩罗什译本第十段)生其心,就是世俗谛菩提心生无所住心就是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5、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鸠摩罗什译本)

菩提心是无住的;

生起菩提心修六度,依然还是无住的。

6、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鸠摩罗什译本)凡夫境界上,凡夫自以为的一切真实存在,根本就是不存在;执着着这个凡夫境界为实有的众生本身依然也是不存在;发大心的菩萨,度了众生,实无众生得度,因为“一切众生,则非众生”。

7、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逛语者、不异语者。(鸠摩罗什译本)

第四重二谛上,胜义谛是“离言空性”,世俗谛“假有唯名”,也就是说佛陀在世俗谛上要安立种种名言度化众生。

真语者:bhūtavādī,说真实语的人;实语者:satyavādī,说真正道理的人;如语者:tathāvādī,tathā如、本来的样子,说如实语的人;不逛语者:vitathavādī,不说欺骗的、虚妄的话的人。不异语者:ananyathāvādī,不说那些怪异荒谬话的人。

8、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鸠摩罗什译本)对照梵本,如来所证法、所说法此处“无实无虚”中的虚实和道家的虚实学说不要混同;“实”对应梵文 satyaṁ,真实、真的。

“虚”对应梵文 mṛṣā,是虚假、假的无实无虚:既不是真实,也不是虚假,不真不假;玄奘法师译本:非谛非妄义净法师译本:非实非妄。

从“二谛”上理解,在“胜义谛”上不真,在“世俗谛”上不假;在“胜义谛”的空性上,一切法是空但是在“世俗谛”、“名言谛”上,佛陀为了度化众生,安立了种种名言,虽然我们说“只有能诠名言,没有所诠实义”,也就是说,佛陀所安立的名言没有所对应的真实,叫做“非如其言而有其义”,但是佛陀安立这种种名言又是有针对性的,佛陀安立这种种的名言是对治我们众生种种的病,所以“亦非无事而有所说”,所以在世俗谛、名言谛上,又不假。

所以,从二谛的角度去理解,佛陀所说的法,既不真也不假,这就是中道。

其实,这句话还可以从更深的一层法义上去理解——就是从究竟的空性上去理解——因为真实与虚假原本就是我们凡夫境界的一对相待而生的名言,在究竟的空性上,没有真与假的分别,不真不假。


《金刚经》导读正文: 


上一讲我们学习到了《金刚经》第十四段的第二部分,讲到“忍辱波罗蜜”。释迦牟尼回顾了他往昔相似相续的某一生,被歌利王“节节支解”的时候,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所以,他没有生嗔恨的心。不仅没有生嗔恨的心,而且他还说:“正是因为你今天支解我,咱俩因为这样的缘分,日后我成佛,首先度你。”大家想一想这只有从心底里彻底“无我”的智者才能做到的。

看下面的经文。老师说:“须菩提啊,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大家注意,在这里佛陀说,他往昔修忍辱,做忍辱仙人就做了五百世,所以大家要理解,修行成佛的艰难。那么作为“资粮位”的凡夫,我们要修忍辱;见道之后的三地菩萨,主要的修行的功夫就是安住于空性修忍辱波罗蜜。这是大乘佛法修行的重要法门。

为什么要修忍辱?对凡夫而言,修忍辱就是为了“破我执”,而能修忍辱不生嗔恨也就在于“无我”。前面的经里讲的很清晰,佛陀被歌利王支解而不生嗔恨,因为什么?因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大家要理解,修忍辱的要点是“无我”,是因“无我”而不起嗔恨。


讲到这里我要多说几句。“忍辱波罗蜜”是大乘佛法修行的法门,是构建在发度一切众生的菩提心之上的修行的法门,因此不要误解了忍辱。比如说,我们面对社会上给众生带来种种苦难那些黑暗、邪恶的势力,面对社会上给众生带来种种苦难的那些社会不公的现象,那么对于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一个佛教徒,应该如何?不要忘记了发的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度一切众生出离苦难的心,这个出离苦难包括世间的出离与出世间的出离。当然,从究竟意义上讲,佛教的出离苦难是出世的出离。

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在我们修行的过程当中,阶段性的、世间意义上的出离苦难,这个是不能够回避、不能否定的。那么很多人,包括很多佛教徒,面对黑暗、邪恶和社会不公,他们往往选择的是沉默,为什么?因为对黑暗、对邪恶、对不公去发声,去有所作为,那是有风险的,由于害怕风险,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不敢发声,不愿去有所作为,其实这是自私的表现,而自私的背后就是“我执”。

这明明是因为自私,是因为“我执”而不敢发声,不愿作为,可是有些佛教徒却把这种沉默美其名曰说:“我在修忍辱”,这是巨大的误会。注意,这绝不是修忍辱,是忘失菩提心。

这是《金刚经》第十四段经文的第二部分。

下面开始《金刚经》第十四段的第三部分。大家看经文: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句话当然是两个要点:第一,离一切相。离一切什么相?狭义地说,(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广义地说,(是)凡夫所执着的凡夫所误以为的这样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萨,要离一切相,这就是要证“空性”,这就是“胜义谛”菩提心。

但同时要在离一切相的时候,要发切切实实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也就是要度化一切众生成就无上菩提的心,这就是“世俗谛”菩提心。所以,“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世俗谛”菩提心与“胜义谛”菩提心的不二。

那佛陀进一步地解释,什么是离一切相而发心呢?就是“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那么这里边举例,“色、声、香、味、触、法”,这是我们凡夫的外境,我们也叫做“六尘”,这是我们凡夫境界的这个相的典型的代表。

那么离一切相,那就不应该住色、声、香、味、触、法,那就是“无所住”,而无所住还要生心,生的什么心?菩提心! 

讲到这儿我们回顾一下,在《金刚经》的第十段,有一句非常重要的经文,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在这句话上见道的,在这句话上大悟的。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对这句话做过度诠释。我们在讲第十段的这个“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我们说这个生其心,其实就是“世俗谛”菩提心。那么依据是哪里?依据就是这段经文。在这第十四段经文里边,佛陀讲得很清楚,“应生无所住心”,这个是什么心?就是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菩提心。

看下面的经文。“若心有住,则为非住。”说如果一个发菩提心的人,心有所住,那就不是真正发心之人应该的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菩提心是无住的,因此,生起菩提心,修六度,那么这里又是以布施为例,那么依然还是无住的。要为利益一切众生,无住而行布施。

下面佛陀作了总结,“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前面的经文说,“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这里边作了总结,“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也就是,我们凡夫境界上凡夫自以为的这一切的凡夫以为的真实存在,其实根本就是不存在。

看下一句经文,“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那么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不存在,那么执着着这个凡夫境界为实有的这个众生本身依然也是不存在。

所以,大家能理解,《金刚经》反复强调的一件事就是,发大心的菩萨度了众生,实无众生得度,因为“一切众生,则非众生”啊。这是《金刚经》第十四段的第三部分。 下面看第四部分。

老师说:“须菩提啊,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我们前面讨论过“二谛”的教理,在第四重“二谛”上,“胜义谛”是“离言空性”,但是“世俗谛”是“假有唯名”,也就是说佛陀在“世俗谛”上要安立种种名言度化众生。而在这里佛陀说,佛陀的这些名言的安立都是真实的。这里边用了五个词语:

第一,真语者。梵文是 bhūtavādī,就是是说真实语的人;
第二,实语者。梵文是 satyavādī,satya 就是道理,所以”实语者”就是说真正道理的人;
第三,如语者,梵文是 tathāvādī,tathā就是“如”的意思,本来的样子,说如实语的人;
第四,不诳语者,梵文是 vitathavādī,就是不说那种欺骗的、虚妄的话的人;
第五,不异语者,梵文是 ananyathāvādī,就是不说那些怪异、荒谬话的人。

继续看下边经文。老师话锋一转,“须菩提啊,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鸠摩罗什译得语言很简单,叫“如来所得法”,其实对照梵文,是“如来所证法、所说法”。

那么在这儿老师说,如来的法,“此法无实无虚”。大家注意,鸠摩罗什用的是“实”跟“虚”,大家千万不要在这里跟道家思想的虚实学说往一起扯,没有关系。

这里的“实”跟“虚”什么意思?“实”,梵文对应的就是 satyaṁ,就是“真实”、“真的”;“虚”,对应的梵文是 mṛṣā,就是“虚假”、“假的”。所以,“无实无虚”,就是既不是真实也不是虚假,不真不假。

玄奘法师译作:非谛非妄。谛,就是“二谛”的“谛”;妄,就是“虚妄”的“妄”,非谛非妄。义净法师译作:非实非妄。怎么理解?佛陀的法既不真、也不假。首先从“二谛”上我们可以理解,在“胜义谛”上“不真”,在“世俗谛”上“不假”。

在“胜义谛”的空性上,一切法是空,但是在“世俗谛”、“名言谛”上,佛陀为了度化众生,安立了种种的名言,虽然我们说“只有能诠名言,没有所诠实义”,也就是佛陀所安立的种种的名言没有对应的真实,叫做“非如其言而有其义”,但是佛陀安立这种种的名言又是有针对性的,佛陀安立这种种的名言是对治我们众生的种种的病,所以“亦非无事而有所说”,所以在“世俗谛”、“名言谛”上,又不假。所以,从“二谛”的角度来理解,佛陀所说的法,既不真也不假,这就是中道。

其实,这句话还可以从更深的一层法义上去理解——就是从究竟的空性上去理解——因为“真实”与“虚假”,“真”与“假”原本就是我们凡夫境界的一对相待而生的名言,在究竟的空性上,没有“真”与“假”的分别,不真不假。

这重教理是我们后面的课程要深入学习的。所以,大家理解,《金刚经》第十四段这第四部分经文分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佛陀在“世俗谛”、在“名言谛”上讲,佛陀安立的种种的名言,那都是真实的,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但是第二部分又说,从究竟胜义上讲,佛陀所说的法其实非真非假,那是中道。




查阅佛学文章、收听更多课程、免费结缘梵汉对照版经书讲义。欢迎关注【净名精舍】公众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于晓非_

    “于晓非《楞伽经》导读”课程也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线了。🙏

    鸠摩罗王 回复 @于晓非_:

  • 于晓非_

    京东淘宝当当

  • 树上飞来一只凤

    我刚刚付款了还不能听?

    于晓非_ 回复 @树上飞来一只凤: 请用购买时的账号重新登录一下喜马拉雅,在 已购 中寻找;或向喜马拉雅客服咨询。

  • 樱露姑妈

    八年前听过您讲的【金钢经】三天课程,当时的振憾难以言表,课堂上泪流不止,让一个纯唯物之人开启了学佛求法之念。但是这八年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进步甚微很是苦恼。前些天无意中在喜马拉雅再见到您,这次完整详实的听完【金钢经】,八年前的感动再次涌现。老师的讲解是我这些年听到思路最清晰的课程,看来还是与您有佛缘,期待听到您更多的课程!感恩!感恩!

    海_风 回复 @樱露姑妈: 师兄八年前就与于老师结缘,听到于老师的课,已经是很有福报的人了

  • 简淡若水

    老师,既然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所度何者?

    于晓非_ 回复 @简淡若水: 无度而度

  • 1381586sxil

    老师您好,我已经听完了金刚经和心经的全部课程,现在想进入金刚经导读学习交流辅导群,我购买课程已经超过七天了,这个二维码是不是就不能再用了?

    于晓非_ 回复 @1381586sxil: 能用。先截图、再扫码。

  • 常不瞋

    听闻正法正闻熏习如理思维如法修行!闻不厌足!感恩顶礼于老师大善知识!

    于晓非_ 回复 @常不瞋: 🙏

  • 无树般若

    老师在本集中又反复用到“an li”一词,到底是那两个字?什么意思?

    于晓非_ 回复 @无树般若: 安立

  • fireworks666

    于老师,请问一下如果从现在开始决定修行,具体要做那些事呢,是否去拜师皈依啥的。

    于晓非_ 回复 @fireworks666: 听闻正法,闻不厌足。

  • 正中无0

    顶礼于老师🙏

    于晓非_ 回复 @正中无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