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集 为道日损
树木舍得落叶,才能获得新生,人生也同样是能舍才能得。然而只有把握好“舍”与“得”之间的尺度,才能利己利人。
那么,《易经》中的损卦,是如何阐释舍得之道的?身处不同立场、不同阶段的人们,又该分别舍弃哪些东西,才能最终获得收益呢?
损卦六爻,三阳三阴。初九爻是当位的,六四爻也是当位的。全卦之爻,唯此两爻当位,其他四爻都不当位。那么,是不是当位就好,不当位就不好呢?也不一定。
因为六个爻当中,从初爻开始到六五爻都是损象,反而上九爻不损,是真正的受益者。其实,这也符合物极必反的道理。损无可损之时,必然开始得益。这就叫做损极必益。
我们从初九爻开始分析,初九爻的爻辞(图92-1):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已”就是停止的意思,意即停下自己手中要做的事情。“遄”是迅速地、快速地帮助别人。初九爻和六四爻是相应的,六四爻为虚,初九爻是实。
阴虚之人,其欲望多半比较强,所以它极需要初九爻去帮忙。此时,初九怎么办?如果假意爽快地答应:好好好,等我忙完了,马上来帮助你。这可以吗?当然不可以。要么不帮助,要帮就要及时。
但大家要记住一句话,《易经》是不主张我们去救穷的。因为穷救不了,我们是救急,救急不救穷。
朋友有急难,我们可以义无反顾地去帮助他。如果朋友贫穷,那是他自己不争气,我们也实在没有办法。这个道理大家要好好地去领悟。
但是,就算把自己的事情停下来,去帮助六四,也得量力而行,就是要“酌损之”。要先斟酌一下自己的状况和能力,不要因为帮助别人而过分损害自己。
为什么?因为初九爻自己的位置不高,实力也不够强大。就算初九再怎么样全损,再怎么样尽心尽力,甚至把自己损坏了,最后反而效果有限。
所以,量力而行,斟酌处损,才会无咎。
我们在读《易经》的时候,只要看到“无咎”,就要有警惕的想法: 本来有咎,所以才会有所谓的无咎。如果本来就“无咎”,那还强调“无咎”干什么?岂不是废话?
这里有两屋含义:第一,如果朋友有急,我们只是冷眼旁观,并不着急,这样就“有咎”了。就算我们最终伸手帮忙, 也可能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了。
所以,当我们讲到损卦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先人后己,先考虑别人的事情,然后再考虑自己的事情。
第一,如果不衡量自己的实力,不是量力而行,那也是“有咎”了。
初九小象说:已事遄往,尚合志也。就是说,初九及时地去帮助六四,助其一臂之力。
“尚”就是注重的意思,要注重合乎六四的意思。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要帮一个人的忙,是不是得按照被帮助者的需求、原则来做?当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想当然地帮忙。
热心是很重要的,热忱也是不可缺少的,但一定要适度,甚至有时候一定要节制自己的热心。如果被帮助者认为我们行事过度,反而是添乱,那就真的是越帮越忙了。
所以,当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首先衡量自己的能力能不能承受,然后看看对方需要帮助到何种程度。
如果这两方面都没有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暂且放下自己的事情,及时去帮助他。所谓损己利人,克己待人,真正对别人有帮助,那才叫损。
损卦的初九爻阳刚当位,劝诫人们在衡量了自己的实力,了解了他人的需求后,就应该首当其冲地牺牲自己去成人之美。
然而,这一原则却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损卦的九二爻,就告诉人们有时不积极行动,也能使他人受益,那么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
九二的爻辞(图92-2):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九二的意思是让我们不要损。损卦不要求损,看似奇怪,实则有其道理。因为九二是不当位的,意思是说九二本来就不应该去帮助人家。
因为如果一个人有难,大家都来帮忙,这样反而不见得好。人多嘴杂,而且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很可能迟迟不能下手。
比如说,一个人躺在马路中央,没有医疗救助知识的人就不能乱帮忙。总得找个懂得情况的人来看看,才知道需不需要救,该怎么救。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热心的人,毛手毛脚地去救治人,反而把那个人弄得更加严重,这才冤枉。所以,损卦九二爻告诉我们,绝不能凭着一股热心,盲目地去施救。
九二爻应该谨守自己的本分,所以要利贞。第二爻原本是阴爻的位置,现在九二居之,说明它刚而能柔。
九二是阳刚之爻,按其个性来说,肯定会义不容辞地一马当先,救别人之急,急别人之难。可现在自己身为阳爻而居阴位,就是说以自己现在的能力和立场,应该克制自己的热心,不能轻易地出手,反而要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与初九的爻辞不同,九二是动则“征凶”。因此,九二不能过分地损自己,否则会造成自己的不足。最后不但不能帮助别人,甚至于可能自身难保。
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深入思考。朋友向我们借钱,如果有借有还,我们会觉得朋友的确有通财之义。可是,如果有人总是借而不还,事有一二,我们觉得还可以理解。
但是,等到第三次借的时候,我们就会很犹豫,甚至遭受巨大损失。如果因此怀疑所谓朋友有通财之义的道理,认为完全是胡说八道,至而失去信心,就糟糕了。
更有甚者,经此打击,竟然认为:朋友不通财,通财两不来。因为做好事,而对仁义失去信心,岂不是害人害己?所以,凡事一过分,就不好。
正因为如此,九二的爻辞才告诫我们“弗损,益之”。“弗损,益之”,就是不要过分自损, 如此才真正对别人有帮助。一旦过分自损,就可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要么是想巴结他,要么是想害死他。
其实,要害一个人,很简单。当他向我们借五块钱的时候,我们借他十块;他向我们借五十,我们给他一百。久而久之,就把他害死了。
因为他觉得借钱很容易,必然到处借钱,借到最后完全偿还不了,最后不跳楼才怪。人不能过分热心,不能盲目热忱,在施以援手的同时,要考虑到被帮助者的立场,替他做长远的打算。这才是正道。
九二的小象说: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九二之所以能够守正道,就是因为“中以为志也”。时时刻刻以合理作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孔子曰高而能下。当一个人职位很低的时候,很容易对人客气;可是一旦身居高位,就很难虚心向下了。
因为这时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不知不觉就不会把别人放在眼里。所以,高而能下是一种很高的修养。
满而能虚。一个人,得到某种好机会、好运气而变得富有,此时是不是应该装穷?当然不是。最高明的办法是把财富拿出来与人合理共享。
因为,地广而不平,人将平之;财聚而不散,人将争之。陶朱公经商,三聚三散,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钱财是需要流通的,所以叫做通货。如果只管自己赚的盆满苯满,以后就很难再赚到大钱了。成功的商人都知道,赚钱的同时,还需要做些公益,自己才有胸怀、有空间赚更多的钱。
富而能俭。如果一个人富裕之后,就穷奢极欲,那算有什么修养呢?富而能俭的人,不会逞一己的欲望,不做无谓的浪费,总要问问这钱花的值不值得,有没有意义。
贵而能卑。一个人,已经很富贵了,但对人仍然很亲切,很和蔼。
智而能愚。这种修养就更难达到了。一个人本来智慧很高,但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迟钝。
勇而能怯。本来很勇敢,但看起来好像很懦弱。辨向能讷。口舌非常好,但看起来好像不太敢讲话,好像很慎重。
博而能浅。学问很广博,但是却能够深入浅出地讲给大家听,能让大家听得懂。
明而能暗。眼光如炬,世事通达,同时也可以克制自己不必处处用明。因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中国的很多明星,都做不到这一点。比如说,去扮演一个乞丐的角色,可是出境前还要化妆,一伸手一抬足,斯文的不得了,完全不像乞丐。既然这样,就不要去演那个角色了。
我们中国人强调损而不极。这个“极”就是不走极端的“极”,不走极端就是中。得“中”之人,是为不器。即是说君子不器。做什么都可以,都能胜任,这才有弹性。只有品德修养很高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虽然损卦强调的是舍己为人,但同时也告诫人们,“舍”是一种人生修为,需要克制己欲,适可而止。
此外,损卦还提醒人们,遇到他人需要帮助的情况,不要一拥而上,否则也只能得到损人又不利己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对此,损卦的六三爻又是如何阐释的呢?
我们来分析六三爻,六三爻的爻辞(图92-3)说: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损卦是由泰卦演变而来。泰卦的九三爻变成了损卦的六三爻。这说明整个人都损掉了,为什么?因为天地之道为两两相对,“三”显然不符合这个道。
所以,三人之行,一定要损一人,才能复归到两两相对。那么,为什么要损九三,而不是损初九呢?因为只有损掉九三,才会形成外阳包内阴的情形。
阳包阴的卦是告诉我们,要凭理智行事,而不要感情用事。就是说要用理性来节制自己的欲望。
“一人行,则得其友”,泰卦三个阳爻,只有九三爻损掉了,变成一个单独的阴爻。独阴可以跟上九相应,一相应就意味着得到了自己的朋友。
所以,六三的小象说:一人行,三则疑也。其实,一人行之后,省略了“得其友”三个字。一人行,必得其友。但三人行,则疑。是怀疑谁呢?即是说作为上九不能确定到底是谁跟自己相应。
如果初九和九二也变成阴爻的话,那后果是很可怕的。因为整个卦就变成了剥卦(图92-4) 了,就是损无可损了。所以说,三则疑,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六四和初九是相应的。初九很热心地帮忙,那么作为六四就会接受其诚意,给予其机会。六四的爻辞(图92-5)是: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既然初九主动来帮忙,那为什么是损呢?因为“损其疾”,意思是把自己的缺陷损掉,把自己的不足补充起来。
比如说,我现在缺钱,初九把钱借给我,我不就充实了吗?“使遄有喜”,初九一出手就解决了我的问题,我当然很喜悦,很高兴。
但是,喜悦归喜悦,六四应该注意到自己是在艮卦的下方,所以,要适度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够无咎。如果六四觉得初九很热心,就需索无度,最后把初九的钱财败光,岂不是更加糟糕?
六四的小象说:损其疾,亦可喜也。六四身为阴柔之爻,阳刚不足,现在得益于初九的补充,内心很高兴很感激。但要记住,如果因为别人的帮助,就一时觉得很轻松,将来的缺失就更大了。
损卦一直强调先损而后益,因此当人们需要他人的帮助,从而获益的时候,也要先减损自己的弱点,懂得控制欲望,才能最终摆脱困境。
然而,如果有的人已经身处尊位,不再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任何帮助,是否就意味着他不必再主动减损自己呢?
六五爻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六五的爻辞(图92-6)说: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或”,就是有人。“十朋”代表价值相当昂贵。如果有人送给我们价值昂贵的东西,那我们要不要呢?六五在损卦当中是尊位。
老实讲,身处损卦,恰恰别人又想帮自己的忙,这个时候还自以为钱比别人多,资源不比别人少,进而拒绝别人的好意,这算有智慧吗?这样,即使有人想
帮,也是无能为力的。老实讲,为什么六五也损?它损的是什么?就是损己之尊而益下,让别人有施以援手的机会。
现在很多父母都不懂损卦的六五爻。比如说,儿子给父母钱,父母却说:我养你不是为了自己的富贵。
女儿送给父母东西,父母却说:我们用不着,你带回去吧。做父母的这样表示,做子女的有什么办法?因为父母连让子女表示孝心的机会都不给。
现在,父母觉得要体谅孩子的辛苦,弄得做儿女的孝心无处表达,这说明什么?说明父母只有自己,不会站在子女的立场为他们着想一下。
现在,很多人都在唱高调,说什么养儿不为防老。中国人说这种话,不是很奇怪吗?
“弗克违”,子女的孝心,父母不必推辞,也不能推辞。只有这样, 才会“元吉”,对大家都好。
高而能下,为别人提供一些表现的机会,也是一种修养。但是要记住不能主动跟子女要,更不能抱怨。
六五的小象说:六五元吉,自上佑也。“自上佑也”,就是我们在《易经》里面经常看到的“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其实,父母接受自己子女的孝心,也不单单是为了自己,更是给子女在他们的孩子面前表现孝道的一个机会。有这种觉悟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智慧。
损卦的六五爻高高在上,却仍能主动自我减损,使他人受益,这种难得的修养,让我们看到了“损极益来”的曙光。
那么接下来,损卦中这唯一一个不用自损的上九爻,又该怎样配合,才能不使众人的自损白费,从而达到益卦的境界呢?
到了上九爻,就是损极益来了。上九是全卦的唯一一个受益者,其爻辞(图92-7)说: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此卦爻辞,直接告诉我们:你现在退休了,没有什么收入了。如果别人帮助你,你就坦然接受;子女孝敬你,你要觉得理所当然,这就“无咎”,没有什么后遗症。
“贞吉”,意思是说只要守正,就会吉祥。可见上九爻还是有些偏离正道的可能的。为什么?因为它不当位。
做父母的看到子女孝顺,很可能会贪得无厌,甚至于拿着别人馈赠的金钱,去赌博。这就不贞了,最终也不吉。
“利有攸往”,只要守正,不管怎么做都有利。所以,可以“得臣无家”。就是说上九与六三相应,但它们两个都不当位,所以正好配成一对。六三是全损,上九丝毫不必损,也没有损的必要。
但是,所谓不必损,其实也是要损。比如,逢年过节,包个压岁红包给小孙子。小孩子上学的时候,替他买些文具。
这一方面是损,另一方面也不能算是损。因为,正是儿女孝敬父母的钱,父母拿出来买些东西给孙子,归根结底没有损到自己。
正因为此,才得到六三的相应。不然,别人会觉得上九什么都有了,什么都不需要了,甚至于生病了,他们也不管不问,到头来岂不是自作自受?
什么是“无家”?一个老人,有好几个儿子,每个儿子都是平均照顾老人几天,老人在儿子家轮流着住,这怎么会有家呢?小家变成了大家, 就无家了。
一个人能够自损,就容易得到大家的心。如果能够损小家,就能够得到大家庭的温暖。可现在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家庭的概念,都是小家庭。
老夫老妻自己生活,把所剩无几的老本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儿女都是贼,他们回来就是要啃老,必须提防。有这种心态,肯定就是小家了。这样下去,一辈子的努力也就付之东流了。
一个人没有小家的观念,所有人都会欢迎他。无家,其实是化家为国。我们常说,为天下者,不顾家。所以,上九的小象说: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上九不损其刚正之修养,别人就会心甘情愿地来帮助。“大得志也”,就是说很风光地完成一生的志愿。
一个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没有高尚的品德修养。所以,损,无非就是损失物质,绝对不能损失品德。损物质以增益品德,这才是正道。
一个人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能只顾到眼前,也不能只顾到自己。要知道,益下才是真正的益。所以,下一讲我们就来讲一下益卦。
损卦象征着损益相间,损中有益,益中有损。⼆者之间,要慎重对待。诸事皆应有节度,切忌欺诈、贪婪,缓散懈怠⼀定会有损失。任何事物都是物极必反,不断变化的。《周易》中认为阳⽓⿍盛之时也是阴⽓初露端倪之时,阴⽓⿍盛之时也是阳⽓初露端倪之时。⽽相对于损益也是这样,受损达到⼀定极限,也是开始⾛向强盛的起点,受益达到⼀定极限,也是开始⾛向衰落的起点。
曾仕强学堂 回复 @傳世_維摩羅詰: 亲爱的易友,每个人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文化的兴盛需要你、我、他持久不懈地努力和一点一滴的精心滋养,让我们坚定信念,传承中华文化,共创美好未来!祝您福满乾坤,元亨利贞!
点赞
我爸爸以后不要我的钱我就说他没有我当人。不让我尽心,我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
涤除玄染,能无疵乎?
曾仕强学堂 回复 @饮水思源恒安_w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