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 二年级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咏物诗还是送别诗?

029 二年级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咏物诗还是送别诗?

00:00
17:38

大家好,我是徐晋如,欢迎大家收听由我主讲的,中小学古诗文同步精讲节目。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大家已经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好,大家听我这么一念,也知道这一首诗是一首近体诗,是一首完全符合平长仄短要求的近体绝句。这首诗我们光看它的内容,觉得他是在干嘛呢?


同学们请想一想,觉得他好像是在咏物,对吧?他是在写西湖的莲叶、莲花,我们说莲花又名荷花,荷花就是莲花,莲花就是荷花,莲叶也就是荷叶。但实际上,这是一首送别诗。他是送别自己的友人,自己的朋友的。



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它不能够写成《咏荷》,或者《咏莲》,也不能像清代的一些选本一样,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湖上诗》,就是在西湖上面,在西湖的岸上写出来的诗。


我们来看这个题目,包含了三层意思。它同时包括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时间是在一个早晨,晓出净慈,“晓”代表时间,早晨。“净慈”是一个地名,它是一座寺庙,叫净慈寺。它在哪里呢?它在杭州市西湖边,在西湖的南岸有一座山,叫做南屏山,又叫南山,净慈寺就在这座山上。因为这座寺庙里面的钟声非常洪亮,所以古代的时候,评选西湖十景。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中国人有“十景病”、“八景病”。就是很病态地给每个地方都要去找出十景、八景来,十种美丽的风景、八种美丽的风景。鲁迅为什么会这样批判中国人呢?因为在鲁迅看来,中国人的国民性,就是我们的整个中国人的共同性格,我们称它叫“国民性”,都是倾向于追求圆满的。就是样样事情都希望最后有一个非常好的结局,好像缺了一样就不完美了似的。鲁迅认为这种国民性不是一个很好的性格,他认为我们应该勇敢地去接受不完美。


话说,净慈寺的钟声非常有穿透力。所以,它就成为了西湖十景之一。还有一首老歌,题目就叫《南屏晚钟》。同学们肯定都没有听过。但是现在呢,网络很发达,大家不妨听完我这节课之后,回去找一找《南屏晚钟》这一首歌来听一听。感受一下在歌唱家的口中,净慈寺是一个什么样的风光。


题目当中还交代了人物,送林子方,林子方是被送的那个人。那么谁送他呢?当然是我们的作者。所以这里面隐藏了两个人物,一个就是作者,另一个就是作者要送别的对象。他的字叫做子方,那么他的名叫什么呢?他的名叫一个非常奇怪的字,这个字呢,左半边是一个“木头”的“木”,右半边是一个简化字“打开”的“开”,这个字念“枅”(jī)。


它是什么意思啊?它是古代的时候房子的结构之一。古代的房屋,底下有柱子,柱子上面有一块木头,那块木头是用来支撑大梁的,那块木头就叫斗拱,又叫“枅”(jī)。枅是一个树木的木傍一个开,张开来的开。它是一块方方的木头,中间挖出槽来,好把大梁放上去。所以我们这位被作者送别的对象,他的名叫林枅,字叫子方。


林子方是南宋初期的人,他主要生活在南宋的第二个皇帝宋孝宗,和南宋的第三个皇帝宋光宗的时期。曾经中过进士,因为他非常地正直、非常地敢于提意见,所以就很得到宋孝宗的赏识。他本身是福建莆田人,我们今天很多同学穿的运动鞋,都是来自于福建莆田。他后来还做过福州的知州,那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福州市的市委书记。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是他写得却像是咏物诗,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我们要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比较美的。有的时候你不直接地表达你的情感,而通过景色含蓄地表达你的情感,把你的情感用景色给包裹起来,这样反而是更加美的。所以作者采取了这样的一种方式。


他跟朋友送别,他送这个好朋友离开杭州,就是当时的都城,临安。离开杭州到别的地方去,他肯定是恋恋不舍的,肯定是不希望他走的,他想表达自己对对方的这种感情,可是他不直接说出来,他通过描写景色含蓄地说出来,这样就显得更加地美了。


这个题目下面本来是有两首诗的,我们的课文选的是两首诗当中的第二首。诗的第一首,它的送别的意思就更加明显。它大概意思是说,我早晨,清晨,送你出来的时候,天上还能看得见月亮。然后我们就在西湖边上走啊走,从西湖的南岸一直走到了西湖的北岸,我都舍不得跟你分开。这大概是他的第一首所要表达的意思。


那么第二首呢?他就要含蓄多了。这首诗写得好像跟送别完全不相干。但实际上,他把送别的感情都隐藏在里面了。


照我们一般人想来,跟好朋友送别的时候,心情是非常不痛快的,非常不好的。那么这个时候,他所看到的景色都笼罩了一层阴暗的色彩。可是,杨万里不是这样的,杨万里反而说,今天的天气真好啊。怎么个好法呢?毕竟西湖六月中。


首先,毕竟这个地方是西湖,天底下景色最美好的地方;其次,毕竟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六月,指的是农历的六月。它正好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我们老人还经常说“六月心里”,那就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


因为在古人看来,夏天是最仁慈的季节。万物生长,各种植物在夏天的时候发了疯地长。所以古人认为夏天是最仁慈的季节,这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所以,作者他首先说毕竟是这样,是在最美好的地方、在最美好的季节里面。


下一句,是接着它来讲,风光不与四时同。四时,它本来的意思指的是一年当中四个最基本的日子,一年的这四个日子,每年都是不变的。那就是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每一年,这四个日子,它都是一样的。因为它是根据太阳直射点照射到地球的什么地方来确定下来。


有四时,还有一个词,叫八节。八节呢,就在四时之外,另外又加上四个重要的时间点,那就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


古代的很多行业都是采取的学徒制,就是你想去从事这个行业、这份工作,你先得去拜个老师、拜个师傅,你吃住都在他们家,你跟着他去学手艺。学成了以后,你就可以满师了,你就可以自立门户了,自己出来单干了。但是每年四时八节的时候,你要给老师送礼物,以表示感谢老师给了你饭吃。


那么我们说,四时八节,八节里面包含了四时。四时就是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而八节就是在四时的基础之上,又加上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


但是我们的这首诗当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四时”,是按照民间的习惯用法,指一年四季。什么意思呢?因为中国古代认为有五个季节。春夏秋冬之外还有一个季节叫“长夏”。所以六月它是属于长夏,这个最美好的季节,它和春夏秋冬的四时、四季是风光不一样的。所以同学们请注意,如果你把“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六月,理解为夏天,那么其实就是和四时矛盾了。因为我们知道,夏天也包括在四时当中。实际上,六月是属于长夏,它不在春夏秋冬四时当中,所以它的“风光不与四时同”。


所以这两句啊,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的是豪杰之士、两个爷们,他们分别的时候那种豪迈的感情。下面两句,就从豪迈转为了委婉、深沉。


作者说,接天莲叶无穷碧。西湖上面长满了荷花、长满了荷叶,一眼望不到头,仿佛和天边相接在一起。这叫接天莲叶。到底有多少莲叶呢?数是数不清楚的,所以说是无穷碧。碧,是指莲叶的颜色。


最后一句,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太阳光的照射之下,荷花显得尤其得红,红是最明亮的色彩,也是最热烈的色彩。这两句话隐藏的意思是说,我对你的思念就像是这接天的莲叶一样,绵绵不绝,一直到天边啦;我对你的感情就像是太阳底下的荷花一样,那么地红,那么地热烈。所以他不说分别之后我会怎么样地思念你,但是你仔细地去读这首诗,反复地去读,你是能够感觉到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之情的。


这里面,我们还发现这首诗有一个特色。它的特色就是,这首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它是对仗的。


我们看一看,接天对映日,接,是一个入声字,天,是一个平声字,所以接天是仄平;映日,映,是一个去声字,日,是一个入声字,所以这两个字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对仄仄,没有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对于两个字的句子对仗来说,或者两个字的词它对仗来说,只要看它的第二个字就可以啦。


莲叶对荷花,也没有问题。平仄对平平,无穷碧,平平仄,来对别样红,仄仄平,碧和别,这两个字都是入声字。


好,最后,我们把这首诗来吟诵一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好,请同学们再跟我来一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好,我们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我们下一次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