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1【白话文】致纪泽:教纪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143.1【白话文】致纪泽:教纪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00:00
07:32

导言 

 这封信是咸丰八年八月初三日曾国藩从江西南昌前往贵溪的行船上写给自己的儿子曾纪泽的。在这封家信中,曾国藩着重谈及了读书需虚心涵泳,静心体悟的道理。信中提到的左太冲是西晋著名文学家。他的《三都赋》在当时颇为流传,士人纷纷传抄,成语“洛阳纸贵”就是因此而生的。苏子瞻则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苏轼。

白话文 

字谕纪泽:


八月一日,刘曾撰前来我的驻地,接到你的第二封信,还有薛晓帆寄来的信。得知家中四房都平安,我感到十分欣慰。


你读《四书》没有什么心得,是因为不能虚心涵泳,静心体悟,没有结合自己的经验去体会其中的道理。“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熹教人读书的这两句最为精辟恰当。你现在读《孟子·离娄》。《离娄》开头一章就说:“上无道揆,下无法守”意思是说“在上者没有行为准则,在下者不守法规制度”。我过去读到这两句,也没有什么感觉。近些年在外做官,才知道上面的人必须衡量各种道德准则,下面的人必须遵守法度。如果人人都用一套对自己有利的道德准则来自我称许,随心所欲而不服从法度,那么,下面的人就容易僭越,凌驾到上级头上。“爱人不亲”一节,过去读了,也没有感觉很亲切。近些年来阅历越来越丰富,才知道管理别人不成功人,是由于智谋不足的缘故。这是我结合自己的经验体察到的一些方面。


“涵泳”这两个字,非常不容易理解。我曾经按自己的理解以此类比,认为说,“涵”,就好比春雨滋润百花,好比清渠灌溉稻田。雨水滋润百花,太小则难以浸透,太大则会使花瓣四散下垂,适当的雨水才能使花朵“涵泳”饱满欲滴;用清澈的渠水浇灌稻田,渠水太少稻子容易干枯,太多的话稻子又会因此遭遇涝灾,只有适当的渠水才能使稻子生机勃发。就好比鱼在水中游,好比人用溪水冲洗脚丫一般自得。程颐说鱼跃向深渊,活泼自然;庄子说在濠水桥上观看水中游动的鱼,怎么知道鱼不快乐呢?鱼水相得,其中的乐趣妙不可言。左太冲有“灌足万里流”的名句,苏子瞻有“夜卧濯足”的诗篇,还有出浴后吟咏的诗篇,也是人性喜欢水的一种表现。会读书的人,必须把书看作水,而把自己的心看作鲜花、水稻、游鱼、读书就如清水濯足一般。那么对于“涵泳”二字,差不多可以透过表面理解其中更深层次的含义了。你读书疲于理解文字的表面含义,却不太能够深入的体会,所以可以多从朱熹的涵泳、体察两个方面入手,细心体悟、探求书中的道理。


邹叔明新刻印的地图品质很好,我写信给左季高,委托他代我购买了十幅。你收到后,要好好的收藏保存。薛晓帆的一百两银子最好全部归还给他。我有回信的话,可以一起交给左季高先生。记住我嘱咐的这些话。


父涤生字


八月初三日

解读 


 在这封家信中,曾国藩指出,读书要能虚心涵泳,静心体悟。所谓涵泳,简单来说,就是反思琢磨的意思。具体而言,则是指读书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去正确的体会、领悟其中的道理,既不脱离生活实际,也不过分解读,将书中的道理与自己的生活融为一体。曾国藩以春雨滋润百花,清渠灌溉稻田类比“涵”。以清水濯足、鱼跃于渊的自得状态类比“泳”,认为会读书的人,必须把书看作水,而把自己的心看作鲜花、水稻、游鱼、读书就如清水濯足一般。可谓恰到好处。


读古书之所以要结合自身的经验,是由传统经典的特性所决定。传统经典一般都贴近于现实生活,是对人生日用的准则、经验、道理的概括,而非一些高度抽象化、逻辑化的理论知识。它发挥作用的领域往往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因此领悟经典,要细心涵泳,结合生活经验去体会、理解并运用,这是曾国藩在这封家信中告诉我们的道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